缺氧 长春中医药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胎 儿 窘 迫 Fetal distress 胎 儿 窘 迫 Fetal distress 平凉医专妇产科教研室.
Advertisements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出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2. 简要说出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和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3. 简要说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4. 详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重点评估内容、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 措施。 二、技能目标 5. 能对模拟病人实施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十一章 排 泄. 第二节 排尿护理 排尿的生理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400 ~ 500ml→ 膀胱内压超过 0.98kpa→ 有 尿意 尿量 700ml→ 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 收缩,可控制排尿。
健康教育的目的: 使病人了解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增强自 我保健意识,提高配合治疗的目的。并且 能够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其他健康 生活方式,以达到降低血压及减少高血压 危险因素的目的。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急救醫學概論 呼吸醫學 新光醫院急診科 林秋梅. 學習目標 呼吸解剖和生理 呼吸系統之致病機轉 呼吸系統的診斷工具 常見之呼吸系統疾病處理.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11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余聪秀. 一、护理人员职责 1. 熟悉高压氧的工作特征,具有工作责任感 和安全意识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 真细致。 2. 熟练掌握高压氧舱主要设备装置的使用及 操作方法。 3. 了解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的主要 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事故。 4. 熟悉进舱前及入舱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疗法 (oxygen inhalation) 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 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 (SaO 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慢阻肺的防治 呼吸科 简小云. u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 u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 COPD )。特点 :气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运动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和循环系统 运动生理学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 的血液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 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 还有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 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 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 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称为 贮存血量。由于这些器官起到 贮存血液的作用,故称为贮血 库。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西医二附院 肺功能的评估 (pulmonary function analyser). Clinic Center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FRH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第四节 青光眼 课程内容与要求 1. 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熟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 了解先天性青光眼.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缺 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系 hypoxia, anoxia.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高血压健康宣教 神经内科.
Na K Ca 矿 物 质 07食检 丁丽杰.
病例讨论.
病例分析 基础医学院 王晓娜
呼吸系统常见病 制作: 张 颖.
第五章 呼 吸.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呼 吸 衰 竭.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动脉血气分析.
第四章 血 液.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及节律 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第三节 血 管 生 理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第五章 缺 氧.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呼吸科> <杨赛>
月经血量的临床计量方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金哲
外科学 外科休克.
铜板带厂生产工艺简介    8.拉弯矫直 拉弯矫直是高品质铜带生产中重要工序,在张力作用下通过辊式矫直机使带材产生0—3%的延伸率,是校正轧制带材的板形缺陷、减少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有效生产工序。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软骨和骨.
组长:张宋欧 组员:张建鸿 徐金炜 邹佳军 周星航 王柯威 Ppt制作:徐金炜 邹佳军 张宋欧 资料查询:周星航 王柯威 资料整合:张建鸿.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第五节 肺炎病人的护理.
缺 氧 (hypoxia).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冯莉萍.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急救中心 单仁飞.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 王绍斌.
缺 氧 实 验 (Hypoxia Experiment)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机能实验学》 小鼠缺氧及药物对耗氧量的影响 Hypoxia 机能实验中心.
總溫習(二) 1. 鈣與 O2 反應,生成一離子化合物。 (a)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名稱。 (b) 寫出該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缺氧 长春中医药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呼 吸 肺通气 肺换气 A V 气体运输 内呼吸 氧供 = CaO2 × Q 氧耗 =(CaO2 - CvO2)× Q O2 CO2 O2 呼 吸 肺通气 O2 CO2 肺换气 A V O2 气体运输 CO2 内呼吸 O2 氧供 = CaO2 × Q 氧耗 =(CaO2 - CvO2)× Q

物理溶解氧 化学结合氧 空气 呼吸道 肺 呼吸膜 血 血液循环 细 酶 生物 中氧 泡 液 胞 氧化 肺通气 肺换气 氧的运输 氧的利用 外呼吸 内呼吸 氧的供给 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过程

概念 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常用的血氧指标 1.血氧分压PO2 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PaO2 : 13.3kPa ( 100mmHg ) PvO2 : 5.33kPa ( 40mmHg ) (1) 正常值

(2)影响因素 PaO2 吸入气氧分压 肺的外呼吸功能 PvO2 取决于内呼吸状况

2.血氧容量 CO2 max 是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为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1)正常值 20ml% (2)影响因素 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质量

3.血氧含量 CO2 是指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CaO2) 静脉血氧含量(CvO2) 14ml/dl 19ml/dl (1)正常值 动脉血氧含量(CaO2) 静脉血氧含量(CvO2) 14ml/dl 动静脉氧含量差(Ca-vDO2) 5 ml/dl 19ml/dl

⑶ 影响因素    CO2 氧分压 氧容量 Ca-vDO2 反映组织的摄氧量

定义:动脉血氧含量 - 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动静脉血氧差 定义:动脉血氧含量 - 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19ml/dl 14ml/dl A V O2 O2 O2 O2 O2 5ml/dl

= 4. 血氧饱和度SO2 ×100 ﹪ 是指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 血氧含量-溶解氧量 氧容量 (1)正常值 SaO2 95﹪ SvO2 75﹪ = ×100 ﹪

  (2) 影响因素 ① 血氧分压 ② 2,3-DPG ③ 〔H+〕 ④ CO2 ⑤ 血液温度

5. P50 (1)概念 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的氧分压 (2)正常值 3.47 ~3.60kPa(26 ~27mmHg) ⑶ 意义 是反映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强弱的 指标 P50 增大,氧离曲线右移 血红蛋白 与氧亲和力↓ P50 减小 , 氧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 与氧亲和力↑

第 1 节 缺氧的原因和类型

缺氧的类型 External respiration Gas transport +Hb circulation Tissue cells Air 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

由于氧进入血液不足,致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引起的缺氧。   一、乏氧性缺氧 由于氧进入血液不足,致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引起的缺氧。 (又称低张性缺氧 )

(一)原 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大气性缺氧) 2.外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性缺氧)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静脉血掺杂)

组织缺氧机理 血液与线粒体的氧分压差降低         氧弥散速度减慢 组织 氧供不足。

(二) 血氧变化特点 PaO2↓ SaO2 ↓ CO2 max N 、↑ CaO2 ↓ Ca-vDO2 ↓、 N 发 绀 皮肤粘膜颜色:

发绀是低张性缺氧的特征, 但有两种情况例外: 贫血 有血液性缺氧 不发绀 红细胞增多症 无低张性缺氧 发绀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缺氧。   (又称等张性缺氧 )

(一)原因 1. 贫血 Hb数量减少 (贫血性缺氧)

2. 一氧化碳 中毒 Hb性质改变 Ⅰ. 碳氧血红蛋白形成,Hb失去携氧能力. Ⅱ. CO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2,3- DPG生成 减少氧离曲线左移, HbO2释放O2减少。 Ⅲ. CO同部分血红素结合将增加其余血红素 对氧的亲和力,使解离曲线左移。

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Hb性质改变 HbFe3+ OH 氧化剂 Hb-Fe2+ Hb-Fe3+ 正常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 (变性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引起缺氧的机理 Ⅰ. 高铁血红蛋白三价铁与羟基牢固结 合失去带氧能力 Ⅱ. 氧离曲线左移:高铁血红蛋白未氧化 Ⅰ. 高铁血红蛋白三价铁与羟基牢固结      合失去带氧能力  Ⅱ. 氧离曲线左移:高铁血红蛋白未氧化      的 Fe2+ 与氧的亲和力增高

肠源性紫绀 腌菜 肠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细菌 Hb-Fe2+ Hb-Fe3+ 正常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 美兰 肠源性紫绀的发生机理 皮肤粘膜青紫、头痛、衰弱、昏迷、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症状

(二)血氧变化特点 PaO2 N SaO2 N CO2 max ↓、N Ca-vDO2 ↓  CaO2 ↓

皮肤粘膜颜色 原 因 皮肤粘膜颜色 严重贫血 苍白 一氧化碳中毒 樱桃红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咖啡色或类似发绀 血液性缺氧的皮肤粘膜颜色

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量不足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又称低动力型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量不足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又称低动力型缺氧

(一)原 因 1.全身性循环障碍: 2.局部性循环障碍:

缺血: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内压↓ 淤血: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内压↑

(二) 血氧变化特点 PaO2 N SaO2 N CO2 max N CaO2 N Ca-vDO2 ↑ 皮肤粘膜颜色: 缺血性缺氧 苍白 淤血性缺氧 发绀

19ml/dl 12ml/dl A O2 O2 O2 O2 O2 O2 O2 O2 V 7ml/dl 单位时间流经组织的总血量 总氧量

四、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 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一)原 因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硫化物等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 2. 维生素缺乏 呼吸酶合成障碍 3.线粒体损伤 1. 组织中毒 氰化物、硫化物等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 2. 维生素缺乏 呼吸酶合成障碍 3.线粒体损伤 放射线照射、细菌毒素、吸入高压氧 组织供氧不足 抑制线粒体功能

(二)血氧变化特点 Ca-vDO2 ↓ 皮肤粘膜颜色:玫瑰红色

血氧变化 特点: Types of hypoxia PaO2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SaO2 A-V血 氧差 ↓ N (or) N ↓ Hypotonic hypoxia ↓ N (or) Hemic hypoxia N ↓ N(or ↓) Circulatory hypoxia N  Histogenous hypoxia N ↓

混合性缺氧 失血性休克 肺淤血、水肿 Hb 循环障碍 Circulatory hypoxia Hemic hypoxia Hypotonic hypoxia

第 2 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一)呼吸系统的代偿性反应 1.呼吸运动增强 PaO2↓(<60mmHg)→→呼吸运动增强 胸廓运动↑ → →静脉回流 ↑ CO及肺血流量↑;血液摄取、运输氧↑

(二)循环系统的代偿性反应 ①机理 Ⅰ.心率加快 Ⅱ.心肌收缩力增强 Ⅲ.静脉回流量增加 ②作用 提高全身组织的血供和供氧量 ⑴ 心输出量增加 ①机理 Ⅰ.心率加快 Ⅱ.心肌收缩力增强      Ⅲ.静脉回流量增加 ②作用 提高全身组织的血供和供氧量

2.血流重新分布 ① 机理 ② 作用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Ⅰ.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收缩等    皮肤、内脏、骨骼肌血管收缩等  Ⅱ.心、脑血管生成乳酸、腺苷、 PGI2     血管扩张 Ⅲ.缺氧心脑血管平滑肌膜KCa和KATP开放 K外 流 C膜超极化 Ca2+内流减少 血管扩张 ② 作用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3.肺血管收缩 ① 机理 Ⅰ.神经机理: 缺氧 交感兴奋,作用于 a R 血管收缩 Ⅱ.体液机理: 缺氧 组织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 Ⅰ.神经机理: 缺氧 交感兴奋,作用于 a R 血管收缩 Ⅱ.体液机理: 缺氧 组织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LTs、 TXA2、ET 血 管 组胺、NO、PGI2等 收 缩

② 作用 维持V/Q比值 Ⅲ.直接机理: 缺氧 Kv关闭 K+外流 膜电位 膜去 减 少 降 低 极化 电压依赖性 Ca2+ 内 血 管 减 少 降 低 极化 电压依赖性 Ca2+ 内 血 管 钙通道开放 流增加 收 缩 ② 作用 维持V/Q比值

4.毛细血管增生 缺氧 hypoxia inducible 子基因表达增加 factor-1 HIF-1 脑、心、骨骼肌显著 毛细血管增生 长期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 缺氧   hypoxia inducible 子基因表达增加 factor-1 HIF-1        脑、心、骨骼肌显著   毛细血管增生         细 胞 供    血氧弥散   氧 增 加 距离缩短

(三)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反应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慢性缺氧低氧血症 肾小管旁间 质细胞 促红细胞生成素

2.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2,3-DPG增加)                  Ⅰ. 2,3-DPG增加的原因 ① PaO2 Hb Hb-2,3-DPG 2,3-DPG , 糖酵解增强; ② 代偿性通气过度 呼吸性碱中毒 Hb偏碱性 PH 激活磷酸果糖激酶 糖酵解 抑制 2,3-DPG磷酸酶 2,3- DPG分解

Ⅱ. 2,3-DPG增加使氧离曲线右移的机理 使之不易氧合。 ② 2,3-DPG ↑ , RBC内pH ↓ , Hb与O2亲和力 ↓ 。 ① 2,3-DPG与 Hb结合,稳定其空间结构,       使之不易氧合。 ② 2,3-DPG ↑ , RBC内pH ↓ , Hb与O2亲和力 ↓ 。

(四)组织细胞的适应 1.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2.糖酵解增强 3.肌红蛋白增加

细胞缺氧反应及机制 缺氧 组织细胞 颈动脉体 血管平滑 肾小管 产血管内皮生长 化学感受器 肌 细 胞 间质细胞 因子的细胞 颈动脉体 血管平滑 肾小管 产血管内皮生长 化学感受器 肌 细 胞 间质细胞 因子的细胞 神经介质 某些改变 促红素增多 基因表达增加 呼吸增强 舒缩反应 红细胞增加 血 管 增 生

二、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障碍 ⑶溶酶体的变化 ⑴细胞膜的变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⑵线粒体的变化 (一)缺氧性细胞损伤 Na+ K+ Ca 2 +

(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脑重2% 血量15% 耗氧23%→极为敏感 急性:头痛、情绪激动、思维力、记忆力 慢性:易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抑郁 严重:烦躁不安、惊厥、昏迷、死亡

与脑水肿和脑细胞受损有关 脑水肿发生机制 ⒈缺氧直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和Cap内压, 组织液生成增加。 3.缺氧ATP减少,钠泵障碍,脑细胞肿胀。 4.脑水肿、脑充血,颅高压,压迫脑血管,加重缺血 缺氧。

(三)外呼吸功能障碍 ⑴高原肺水肿 肺毛细血管压增高 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⑵ 呼吸衰竭 PaO2过低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四)循环功能障碍 ⑴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Ⅰ. 缺氧ATP不足 Ⅱ.心肌Ca2+转运和分布异常 Ⅲ. 红细胞增加 心肌射血阻力增大 Ⅲ. 红细胞增加 心肌射血阻力增大   Ⅳ. 严重缺氧心肌发生变性、坏死。

⑵ 心律失常  Ⅰ.心动过缓 Ⅱ.期前收缩与室颤 Ⅲ.完全传导阻滞

⑶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Ⅰ. 肺血管收缩 Ⅱ. 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 Ⅲ. RBC↑ 血液粘滞性 ↑

⑷ 回心血量减少 Ⅰ. 呼吸中枢抑制,胸廓运动减弱, 静脉回流↓ Ⅱ. 乳酸、腺苷等代谢产物增加, 引起外周血管舒张,回流↓

第 3 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 耐受性的因素

一、代谢消耗率 1.发怒、悲痛、思虑过度等都将使耗氧 量显著增加; 2.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恶性肿瘤等均可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 1.发怒、悲痛、思虑过度等都将使耗氧 量显著增加; 2.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恶性肿瘤等均可使机体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增加; 3. 寒冷、运动、过度疲劳时代谢率也增高。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一)个体差异 1. 年龄 老年人因全身血管逐渐硬化,血流速度变慢;同时由于肺组织纤维化和老年性肺气肿,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因此对缺氧耐受性较低。

2. 疾病 呼吸、循环、血液系统等疾 病会影响机体对缺氧的代偿。

缺氧的速度 慢性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即使血红蛋白减少1/2,患者仍可耐受。 3.其他 : 缺氧的类型 氰化物引起的组织中毒性缺氧,可导致严重代谢障碍 缺氧的速度 慢性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即使血红蛋白减少1/2,患者仍可耐受。 持续时间 缺氧持续时间长,造成组织细胞严重损伤。

(二) 适应性锻炼 机体对缺氧的代偿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代偿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长期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使心肺功能增强、血红蛋白量增加、氧化酶活性增高、血液运氧能力加强,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第 4 节 氧疗和氧中毒

一、氧疗 吸氧能提高血浆中溶解的氧量和与Hb结合的氧量,增加动脉血氧含量和对组织的供氧能力。 故吸氧对各种类型缺氧可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一)低张性缺氧 但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的低张性缺氧,吸氧对改善缺氧的作用较小。 氧疗对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由于病人的PaO 2及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可通过增高肺泡气氧分压,使二者增高。 但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的低张性缺氧,吸氧对改善缺氧的作用较小。

(二)血液性缺氧 严重贫血者,故吸氧虽然可明显提高PaO2,而SaO2的增加却很有限。 CO中毒吸入纯氧 ,使血液的氧分压升高,氧可与CO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加速HbCO的解离,促进CO的排出。

(三)循环性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 因血流量减少对组织的供养不足,吸氧可增加血浆内溶解的氧和在组织的氧分压梯度,起一定治疗作用。 通过氧疗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梯度以促进氧的弥散,也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二、氧 中 毒 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氧分压而不是氧浓度。人类氧中毒有两型:肺型与脑型。 二、氧 中 毒 0.5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对任何细胞都有毒性作用,可引起氧中毒。其发生与活性氧的毒性作用有关。 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氧分压而不是氧浓度。人类氧中毒有两型:肺型与脑型。

(一) 肺型氧中毒 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造成难以调和的治疗矛盾,故应控制氧的浓度和时间。 吸入一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小时以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PaO2下降。 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造成难以调和的治疗矛盾,故应控制氧的浓度和时间。

高压氧疗时,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抽搐,以后才昏迷。 (二) 脑型氧中毒 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内引起脑型氧中毒(6个大气压的氧数分钟;4个大气压氧数十分钟),病人主要出现视觉和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高压氧疗时,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抽搐,以后才昏迷。 缺氧性脑病,先昏迷后抽搐,治疗应加强氧疗。

三、吸氧的方法 吸氧时间 吸氧时机 吸氧浓度

1.流量显示表 2.流量调节开关 3.氧气压力表 4.湿化瓶(潮化瓶)

流量显示表: 流量显示指的是氧气流出的速度,它的单位是升/分钟,当小球在刻度1的时候意思就是表示每分钟流出一升氧气。 流量调节开关: 主要是控制氧气流出的速度,它和流量显示表结合起来就可以让我们根据用氧的需求来调整。 氧气压力表: 压力表的目的是告诉我们氧气瓶中氧气的多少,我们日常使用的氧气钢瓶压力上限为15Mp。1个Mp约等于10个大气压。 湿化瓶: 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湿度保证,不损伤鼻粘膜和呼吸道。       

氧气流出量和吸氧浓度对照表 1 2 3 4 5 流量(L/min) 吸氧浓度 (含氧百分比) 21% 24~25% 28~29% 1 2 3 4 5 吸氧浓度 (含氧百分比) 21% 24~25% 28~29% 32~33% 36~37% 40~41 %

氧流量与吸入氧浓度的关系, 可通过下列公式估计: 吸氧浓度% = 21 + 4 × 氧流量(升/分)。 一般氧流量不超过6升/分。

(一)吸氧应急处置: 1. 应根据具体病症吸氧浓度可以在1~5升/分钟之间调整。 2. 2.5升/分钟的以上流量连续吸入时间不宜长过30分钟。 冠心病发作的时候可以选择流量2~3升/分钟连续吸氧10~30分钟后,将流量调小为1~2升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再决定持续吸氧的时间。 4. 症状缓解后也要在1~1.5升再吸20~30分钟巩固。

(二)吸氧保健的概念 1. 吸氧浓度:控制在0~1.5升/分钟之间,吸入的氧气浓度大约在21~27%左右。 吸氧时间:一天不超过1个小时(一次不能少于20分钟),这种保健型的吸氧方法是一种广谱的吸氧方法, 流量1升/分钟适用于所有人群(婴幼儿除外)。

4. 吸氧的最佳时机: 睡前吸氧是一天中的最好时机,心血管疾病常常在深夜或者凌晨发作,睡前吸氧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其次利用氧气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睡眠,尤其是精神紧张、大脑疲劳过度引起的失眠尤其有效。

(三)吸氧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导管通畅(鼻塞清洁),持续吸氧者每天换鼻导管1- 2 次,并换插另一鼻孔。 2.  吸氧过程中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 是否通畅无漏气。 3. 注意安全四防:防震、防油、防火、防热。 4. 寻找合理的吸氧浓度(流量),在刚开始吸氧时可以先从小流量开始,若不太见效可将吸氧浓度调大0.5L/min。 5. 无论是治疗还是保健流量都不会超5L/min。 6. 氧气压力指针降至0.5Mpa时不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