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研究进展 刘兆宜 导师:沈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生物的整体性 第一节 生物体的结构整体性 第二节 生物体的功能整体性 第三节 生物体与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节 从整体性角度研究的课题.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1 奔豚病 ---- 阳虚寒逆、阳虚饮动 第三组倾情打造 组长:何乐梅 资料收集 : 张志强、叶露 、易玉辉、何乐梅 资料整理:潘早波、王芳 讲稿:申子里扎、梁凡 PPT 制作:龚海波、何乐梅 讲解:梁凡.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奔豚气病脉症治第八 —— 肝郁气逆. 原文: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 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川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根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 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 12/P30 分析:论述了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与基本 病机及《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伤寒杂病论》及其思想. 内容提示: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与整理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 要求: 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曲折命运 理解《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学术思想.
伤寒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2006 年 2 月. (三)寒热错杂痞证 1. 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 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 主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词解 ※奔豚气:豚为小猪,此处指奔豚气病, 指气上冲症状如豚之奔走。 概 述 本篇主要论述奔豚气病的成因和症状及 治疗,至于吐脓、火邪、惊怖三种病, 篇中虽有涉及,但并未论述。 奔豚气症状,以 “ 气从少腹,上冲咽喉, 发作欲死,复还止 ” 为特点,与肾积奔 豚之气从少腹上冲形似而实异。此处奔.
方剂与中成药 二、泻下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属于 “ 八法 ” 中的 “ 下法 ” 。 含义 《内经》: “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 其实者,散而泻之。 ” 立法依据 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解 表 剂.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和 解 剂.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二、热证  (一)   栀子豉汤类证 .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5 《伤寒论》主症和主脉辨证辨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运高.
中医抗衰老漫谈——安佰海.
第八章 防治法则 王德海 动物医学院中兽医教研室.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 行走在经方的世界中 基础医学院 张再良
和 解 剂.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脉证治第十六.
王 付 制作.
第二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二、伤寒表实证 (一)   麻黄汤证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英洪友.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46、 痹 证.
︽︾. ︽︾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功效显著,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建国以来,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富杭育、姜廷良为代表的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与阐述,至今方兴未艾,研究报道不时见诸期刊杂志,其临床运用更是层出不穷。桂枝汤历经近两千年而不朽被称为“群方之首”当之无愧。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认 识 经 方 冯 世 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经行感冒.
第十四章 安神药.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汗 证.
安 神 剂.
心悸 概述 是指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眩晕、失眠、脉律失常等症。或阵发性或持续性。
失眠 第五节 失眠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目的要求: 重点内容: ⒈了解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的概念及合篇理由。
七、结胸证.
第二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利水渗湿药.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主讲教师:英洪友.
消 食 剂.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研究进展 刘兆宜 导师:沈琳

1.汤方溯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论今释》:“此方取小柴胡之半,而去甘草加龙骨、铅丹、桂枝、茯苓、牡蛎也。”《伤寒贯珠集·少阳篇》:“少阳居表里之间,当肓膜之处。外不及于皮肤,内不及于脏腑。汗之而不从表出,下之而不从里出,故有汗吐下之戒。而惟小柴胡一方和解表里,为少阳正治之法。凡十六条,其次则有和解而兼汗下之法。谓证兼太阳之表,则宜兼汗。或证兼阳明之里,则宜兼下。如柴胡加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方是也。夫有汗下之禁,而或汗之或下之,此亦少阳权变法也。”

2.病因病机 2.1 表里皆病 《伤寒附翼》:“伤寒八九日不解,阳盛阴虚,下之应不为过,而变症蜂起者,是未讲于调胃承气之法,而下之不得其术也。” 《伤寒说意》:“若伤寒八九日,医误下之,以致胸满心烦,惊悸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是下伤中气,湿动胃逆,胆木拔根,神魂不谧,相火升炎,郁生上热也,而经邪未解,表里皆病。”

2.2 三阳并病 陈修园认为“伤寒八日,当阳明主气之期,九日当少阳主气之期。下之,伤其阳明之气,而为胸满;逆其少阳之气,而为惊烦;以少阳三焦决渎之官失其职也。谵语,为阳明胃气不和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少阳循身之侧,枢机不利故也,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三阳同病,特立三阳并治之方,滋阳明之燥,助少阳之枢。而太阳不失其主开之职,其病仍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

徐灵胎认为“此乃正气虚耗邪已入里,而复外扰三阳,故现症错杂,药亦随症施治。

2.3 阴阳衰败之证 郑钦安认为“按此条果系下证,下则病去无遗,何至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明是下伤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泛,而为胸满烦惊者,心肾之阳为下所伤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阳衰,不能化下焦之阴也。谵语者,浊阴上闭神明昏乱也。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少阴之阴寒甚,而无阳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决不妥当。”

曹颖甫更加认为此证是阴阳衰败,即将离决之危证,“张隐庵妄谓龙骨、牡蛎启水中之生阳。其于火逆惊狂、起卧不安之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牡救逆者,及烧针烦躁用桂甘龙牡者,又将何说以之?……是故非降上冒之阳而下泄之,则神魂无归,非发下陷之湿而外泄之,则体魄将败,是亦阴阳离决之危侯也。彼泥柴胡为少阳主方者,又乌乎识之。”

3.治法方药 3.1 三阳并治 唐容川曰:“太阳之气因庸医误下,以致三阳并病,特立三阳并治之方,滋阳明之燥,助少阳之枢,而太阳不失其主开之职,其病仍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

3.2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医宗金鉴》谓“是证也,为阴阳错杂之邪。是方也,亦攻补错杂之药。柴、桂解来尽之表邪;大黄攻已陷之里热;人参、姜、枣补虚而和胃;茯苓、半夏利水而降逆;龙骨、牡蛎、铅丹之涩重,镇惊收心而安神明,斯为以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病也。”

《侣山堂类辩》:“夫治病有专宜于寒者、热者、补者、泻者,又宜寒热补泻之兼用者……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人参、大黄、黄芩、姜、桂,补泻寒热之并用者。”

3.3 诸方结合体 仿柴胡桂枝汤之意和解营卫,调其气血;仿大柴胡汤之意清泄里热;龙骨、牡蛎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安神定志。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之意,取苓桂术甘汤之意畅利三焦,大黄清泄阳明,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诸药共成调其营卫气血、补泻寒热并用之剂。

4. 历代医家的运用论述 汪琥、山田正珍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运用抱有疑问,认为此方并非出自《伤寒论》,汪琥认为此方可能是王叔和采辑差错所致,非仲景原方,“若是临证用时,吾不敢也……”丹波元简认为“汪氏此说,似有所见,然而今以是方治此证,而奏效者不鲜,故未敢为得矣。”

医家陆渊雷:“惟此方既有龙骨、牡蛎之收涩,复有大黄、茯苓之通利,既有大黄之攻,复有人参之补,方意杂糅,颇有疑其不可用者,然按证施治,得效者多。”说明陆渊雷当时对此方也有疑问之处,踌躇不敢妄用此方,“然按证施治,得效者多”,说明只要真有此证便可施治,并且取得了临床疗效。

4.2 狂痫之证 古时医家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运用记载不多,多用在情志精神方面的治疗。这可能与原条文中出现的“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等症状有关。

《类聚方广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狂症,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死,不安于床者。又治痫症,时时寒热交作,郁郁悲愁,多梦少寐,或恶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瘵者。狂痫二症,亦当以胸胁苦满、上逆、胸腹动悸为目的。癫痫,居常胸满上逆,胸腹有动,每月二三发者,常服此方勿懈,则免屡发之患。 《伤寒论类方》谓“按此方,能治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癎必效。”

4.3 胸腹动证 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注解本方认为其主治“小柴胡汤证而胸腹有动,烦躁惊狂,大便难,小便不利者”。 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今人谓龙骨、牡蛎、铅丹,能收敛浮越之正气,镇惊坠痰。吉益氏药征谓,龙骨主治脐下动,旁治烦惊失精,牡蛎主治胸腹动,旁治惊狂烦躁。今验惊狂癫痫失精诸病人,有正气浮越之象者,其胸腹往往有动,是二说,可以并行不悖也。”

4.4 柴胡体质 此外现代医家黄煌教授在《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中提出“柴胡体质”来帮助本方证的判断。即外观体形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中等。面色黄或白,抑郁神情,疲倦貌。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但体检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大多伴有睡眠障碍,多恶梦,易惊,有不安感,食欲不振,意欲低下,乏力,畏冷,大便或秘或泻,或有关节疼痛。脉多弦,胸胁苦满,两胁下之有抵抗感。

颜德馨教授根据本方证之病机,广泛用治心脑肝胆疾患,其应用要点主要为症见胸胁满闷,烦躁易怒,口苦,时有错语或多言,惊惕不安,夜睡恶梦。由于本方中铅丹有毒,故以其他重镇药代之。眩晕以代赭石代之,不寐以磁石代之,癫狂以青礞石代之,痫证以生铁落代之。

5.总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柴胡汤方证, 目前,国内医家广泛用于临床表现为: 悸(心悸,脐腹脐动), 惊(易惊,易恐,精神不安), 癫(狂躁,神志异常),痫等病证。

日本医者认为本方是由大柴胡汤加神经系统药龙骨、牡蛎、茯苓组成,能除烦满,止烦惊,故可用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神经兴奋,失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此方多与植物神经功能及消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具有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抗抑郁、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