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 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有: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 湿疮等。
Advertisement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易黄汤 山药 芡实 白果 黄柏 车前子 药 易黄汤 功效 : 补脾益肾,收涩止带,兼清湿热 1. 山药 + 芡实 用量最大,甘平则补,涩则收,入脾胃 故能补脾益肾,收涩止带 白果 收涩而固下焦, 引山药、芡实入病所大 任脉之宫 黄柏 + 车前子 均有寒而能泻热, 黄柏长于泻下焦湿热 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利湿.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一章解表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麻黄 - 桂枝 药对出处《伤寒论》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组成.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解 表 剂.
内科辅导. 肾系.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湿 阻.
第二十章 祛湿剂.
泄 泻.
和 解 剂.
淋证水肿. 淋证水肿 (一)淋证的概念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引起的以小便贫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和 解 剂.
王 付 制作.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 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 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 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定义: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王 付 制作.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46、 痹 证.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王 付 制 作.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经行感冒.
清热药.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十五章 祛 湿 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祛湿药对.
第七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祛 湿 剂.
利水渗湿药.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消 食 剂.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水肿 (edema) 云南中医学院中内教研室 王清 目的要求 掌握水肿的诊查要点及辨证论治。 熟悉水肿的概念、范围及病因病机。 了解水肿的预防调护。
第五章 化湿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第一节 化湿和胃 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 症 见:脘腹痞满、暧气吞酸、呕吐泻泄、 食少体倦等。 第一节 化湿和胃 适用于: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 症 见:脘腹痞满、暧气吞酸、呕吐泻泄、 食少体倦等。 治 则: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湿药为主,配伍砂仁、 陈皮等理气和中之品。 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2

平胃散 《和剂局方 》 主治:湿滞脾胃证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3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证治方解】— 平胃散 治则: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君 苍术120g 辛香苦温,入中焦燥湿健脾 臣 厚朴90g 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 佐 陈皮60g 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 使 甘草30g 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 生姜二片 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 大枣二枚 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 病机: 湿滞脾胃, 气机不畅 脘腹胀满食少无味 湿滞中焦,脾运不健,气机受阻 呕吐恶心嗳气吞酸 胃失和降 肢体沉重怠惰嗜卧 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 泄泻 湿邪中阻,下注肠道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4

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 湿邪阻碍气机,气行则湿化。 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 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 湿邪阻碍气机,气行则湿化。 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 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5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1)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 (2)属寒湿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 (3)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6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7

【主治】湿疟。一身尽疼,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 【附方】 柴平汤《景岳全书》 【主治】湿疟。一身尽疼,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陈皮 苍术 厚朴 柴平汤即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方,功可和解少阳,燥湿化痰和胃,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痰湿阻于少阳之湿疟。 【用法】加姜枣煎服。 8

藿香正气散 《和剂局方》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9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证治方解】— 藿香正气散 病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恶寒发热等表证 风寒外束,卫阳郁遏 上吐下泻 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 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湿阻气滞 治则: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君 藿香90g 辛温解在表之风寒;芳香化在里之湿浊;辟秽和中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 臣 半夏曲60g 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 陈皮60g 白术60g 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 茯苓30g 佐 紫苏30g 醒脾宽中,行气止呕 白芷30g 燥湿化浊 厚朴60g 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 腹皮30g 桔梗60g 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 生姜三片 大枣 1 枚 内调脾胃,外和营卫 使 甘草75g 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10

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 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 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用之。 11

1.辨证要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运用】 1.辨证要点: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1)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 (2)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12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13

【主治】湿伤脾胃,暑湿外袭证。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 【功用】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附方】 六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湿伤脾胃,暑湿外袭证。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 【功用】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组成】缩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炙甘草 各30g 赤茯苓 藿香叶 白扁豆 木瓜 各60g 香薷 厚朴 各120g 六和汤与藿香正气散均主治外感兼内湿之霍乱吐泻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伤于暑湿, 后者兼伤于寒。 【用法】上锉,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服。 14

第二节 清热祛湿 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注证。 治 则:清热利湿(茵陈、滑石、薏苡仁等) 清热燥湿(黄连、黄芩、黄柏等) 治 则:清热利湿(茵陈、滑石、薏苡仁等) 清热燥湿(黄连、黄芩、黄柏等) 代表方: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二妙散等。 15

清热祛湿 —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伤寒论》 主治:湿热黄疸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16

病机: 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 腹微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结 湿热壅结,气机受阻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 【证治方解】— 茵陈蒿汤 清热祛湿 — 茵陈蒿汤 病机: 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 腹微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结 湿热壅结,气机受阻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 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 口中渴 湿热内郁,津液不化 舌苔黄腻,脉沉数 湿热内蕴 治则:清热、利湿、退黄 君 茵陈18g 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 臣 栀子12g 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 佐 大黄6g 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17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伤寒论》用其治疗瘀热发黄,《金匮要略》以其治疗谷疸。 清热祛湿 — 茵陈蒿汤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伤寒论》用其治疗瘀热发黄,《金匮要略》以其治疗谷疸。 三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瘀热得去,黄疸自退。 18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清热祛湿 — 茵陈蒿汤 19

(1)若湿重于热,加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2)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3)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运用】 2.加减变化: (1)若湿重于热,加茯苓、泽泻、猪苓利水渗湿;(2)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3)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清热祛湿 — 茵陈蒿汤 20

【主治】黄疸,热重于湿证。身热,发黄,心烦懊(忄农),口渴,苔黄。 【功用】清热利湿 【附方】 栀子柏皮汤《伤寒论》 【主治】黄疸,热重于湿证。身热,发黄,心烦懊(忄农),口渴,苔黄。 【功用】清热利湿 【组成】栀子10g 炙甘草3g 黄柏6g 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均主治阳黄,其证均因湿热内蕴所致。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而以清热为主,故适用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清热祛湿 — 栀子柏皮汤 21

【主治】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附方】 茵陈四逆汤《伤寒微旨论》 【主治】阴黄。黄色晦暗,皮肤冷,背恶寒,手足不温,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紧细或沉细无力。 【功用】温里助阳,利湿退黄 【组成】甘草 茵陈 各6g 干姜4.5g 附子6g 茵陈四逆汤以茵陈与干姜、附子配伍,共奏温阳利湿退黄之功,故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 清热祛湿 — 茵陈四逆汤 22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八正散 《和剂局方》 主治:湿热淋证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23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瘾闭不通 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 【证治方解】— 八正散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病机:湿热下注膀胱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瘾闭不通 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 尿色浑赤 湿热蕴蒸 少腹急满 湿热郁遏,气机不畅 口燥咽干、舌台黄腻、脉滑数 津液不布 治则: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君 滑石500g 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 木通500g 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臣 瞿麦500g 萹蓄500g 车前子500g 清热利水通淋 佐 栀子500g 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 大黄500g 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佐使 甘草500g 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 使 灯心草 增利水通淋之力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24

《药品化义》谓滑石:“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 《药品化义》谓滑石:“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用本方“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25

本方为主治湿热淋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湿热淋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6

(1)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 (2)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运用】 2.加减变化: (1)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 (2)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3)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 (4)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3.现代运用: 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孟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 27

【主治】湿热血淋,尿如豆汁,溺时涩痛,或溲如砂石,脐腹急痛。 【功用】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附方】 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湿热血淋,尿如豆汁,溺时涩痛,或溲如砂石,脐腹急痛。 【功用】清热凉血,利水通淋 【组成】赤茯苓180g 当归 甘草 各150g 赤芍药 山栀仁 各600g 五淋散与八正散均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证,所不同者:五淋散重用栀子、赤芍,意在清热凉血,故以治血淋为主;八正散集诸多利水通淋之品于一方,意在清热通淋,故以治疗热淋为主。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清热祛湿 — 五淋散 28

清热祛湿 — 三仁汤 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29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证治方解】— 三仁汤 清热祛湿 — 三仁汤 病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 头痛恶寒 卫阳为湿邪遏阻 身重疼痛肢体倦怠 湿性重浊 胸闷不饥 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 午后身热 苔白不渴 脉弦细而濡 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 治则: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君 杏仁15g 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 白蔻仁6g 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 薏苡仁18g 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 臣 滑石18g 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 通草6g 竹叶6g 佐 半夏15g 行气化湿,散结除满 厚朴6g 30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 清热祛湿 — 三仁汤 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 薛生白:“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 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 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31

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1)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 (2)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32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孟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清热祛湿 — 八正散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孟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4.使用注意: 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33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功用】解表化湿 【附方】 藿朴夏苓汤(《感证辑要》引《医原》) 【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功用】解表化湿 【组成】藿香6g 半夏4.5g 赤苓9g 杏仁9g 生苡仁12g 白蔻仁3g 通草3g 猪苓9g 淡豆豉9g 泽泻4.5g 厚朴3g 藿朴夏苓汤与三仁汤皆为治疗湿温之常用方。藿朴夏苓汤以三仁、二苓配伍藿香、淡豆豉化气利湿兼以疏表,故主治湿温初起,表证较明显者。 【用法】水煎服。 清热祛湿 — 藿朴夏苓汤 34

【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功用】清热利湿 【附方】 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竟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功用】清热利湿 【组成】黄芩9g 滑石9g 茯苓皮9g 大腹皮6g 白蔻仁3g 通草3g 猪苓9g 黄芩滑石汤与三仁汤皆为治疗湿温之常用方。黄芩滑石汤以黄芩配伍滑石、二苓,清热与利湿并用,故主治湿温邪在中焦,湿热并重之证。 【用法】水煎服。 清热祛湿 — 黄芩滑石汤 35

清热祛湿 — 连朴饮 连朴饮 《霍乱论》 主治:湿热霍乱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36

【用法】水煎温服。 病机:湿热蕴伏,清浊相干,湿热并重 吐 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不降 泻 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职,清气不升 胸脘烦闷 【证治方解】— 连朴饮 清热祛湿 — 连朴饮 病机:湿热蕴伏,清浊相干,湿热并重 吐 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职,浊气不降 泻 湿热中阻,脾胃升降失职,清气不升 胸脘烦闷 气机不畅 小便短赤 湿热下注 舌苔黄腻,脉滑 湿热内蕴 治则: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君 黄连3g 清热燥湿 厚朴6g 行气化湿 臣 菖蒲3g 芳香化湿而悦脾 半夏3g 燥湿降逆而和胃,增强君药化湿和胃止呕之力 佐 芦根 60g 甘寒质轻,清热和胃,除烦止呕,生津行水 栀子9g豆豉9g 清宣胸脘之郁热 【用法】水煎温服。 37

诸药相合,清热祛湿,理气和中,清升浊降,则湿热去、脾胃和而吐泻止。 清热祛湿 — 连朴饮 本方为主治湿热霍乱以呕吐为主之常用方。 诸药相合,清热祛湿,理气和中,清升浊降,则湿热去、脾胃和而吐泻止。 本方与藿香正气散均为治疗霍乱吐泻之常用方。藿香正气散宜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霍乱吐泻,;本方则用于湿热蕴伏,清浊相干所致之霍乱吐泻。 38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并重之霍乱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清热祛湿 — 连朴饮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并重之霍乱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本方主治湿热霍乱以吐为主者,若腹泻重者,可加白扁豆、薏苡仁以渗湿止泻。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副伤寒等证属湿热并重者。 39

第三节 利水渗湿 适用于:水湿壅盛证。 治 则:甘淡利水(茯苓、泽泻、猪苓等) 代表方:五苓散、猪苓汤 配伍药物:? 治 则:甘淡利水(茯苓、泽泻、猪苓等) 代表方:五苓散、猪苓汤 配伍药物:? 健脾药、温阳化气药、养阴药 40

利水渗湿 — 五苓散 五苓散 《伤寒论》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41

【证治方解】— 五苓散 治则: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君 泽泻15g 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 臣 猪苓9g茯苓9g 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 利水渗湿 — 五苓散 病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 头痛微热 太阳表邪未解 小便不利 膀胱气化失司 渴欲饮水 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 水入即吐 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 水肿 水湿内盛,泛溢肌肤 泄泻 水湿之邪,下注大肠 霍乱吐泻 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 脐下动悸 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 吐涎沫而头眩 水饮上犯,阻遏清阳 短气而咳 水饮凌肺,肺气不利 治则: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君 泽泻15g 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 臣 猪苓9g茯苓9g 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 佐 白术9g 健脾以运化水湿 桂枝6g 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42

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 利水渗湿 — 五苓散 《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 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 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43

1.辨证要点: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利水渗湿 — 五苓散 44

【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功用】健脾渗湿 利水渗湿 — 四苓散 【附方】 四苓散《丹溪心法》 【主治】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证。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功用】健脾渗湿 【组成】白术 茯苓 猪苓 各45g 泽泻75g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 【用法】四味共为末,每次12g,水煎服。 45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附方】 胃苓汤《世医得效方》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组成】五苓散 平胃散 各6~10g 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 【用法】上二药合和,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缩砂、白术、丁香煎服。 利水渗湿 — 胃苓汤 46

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 【用法】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 【附方】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功用】利湿退黄 【组成】茵陈蒿末4g 五苓散2g 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与倍量的茵陈相合而成。 【用法】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 利水渗湿 — 茵陈五苓散 47

利水渗湿 — 猪苓汤 猪苓汤 《伤寒论》 主治:水热互结证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48

病机: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证治方解】 — 猪苓汤 利水渗湿 — 猪苓汤 病机: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 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 心烦不寐 阴虚生热,内扰心神 咳嗽 水气上逆于肺 呕恶 水气流于胃脘 下利 水气注于大肠 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里热阴虚 治则:利水,养阴,清热 君 猪苓10g 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 臣 泽泻10g 茯苓10g 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 佐 滑石10g 甘寒,利水、清热 阿胶10g 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 【用法】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49

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 利水渗湿 — 猪苓汤 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 血淋而小便不利者,亦可用本方。 本方与五苓散均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 然五苓散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本方所治之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 50

1.辨证要点: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利水渗湿 — 猪苓汤 51

本方适用于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产后尿滞留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产后尿滞留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为渗利之剂,若内热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利水渗湿 — 猪苓汤 52

第四节 温化水湿 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 水肿。 治 则:温阳(干姜、桂枝、附子) +健脾祛湿(茯苓、白术) 第四节 温化水湿 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 水肿。 治 则:温阳(干姜、桂枝、附子) +健脾祛湿(茯苓、白术)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 53

温化寒湿 —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54

病机: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胸胁支满 痰饮停于胸胁 头晕目眩 痰饮阻滞中焦,清阳不升 心悸、短气而咳 痰饮上凌心肺 【证治方解】— 苓桂术甘汤 温化寒湿 — 苓桂术甘汤 病机: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胸胁支满 痰饮停于胸胁 头晕目眩 痰饮阻滞中焦,清阳不升 心悸、短气而咳 痰饮上凌心肺 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 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君 茯苓12g 甘淡,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 臣 桂枝9g 温阳化气,平冲降逆 佐 白术9g 健脾燥湿 佐使 甘草6g 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调和诸药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55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 温化寒湿 — 苓桂术甘汤 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 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为治疗痰饮病之和剂。 《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 本方与五苓散均为温阳化饮之常用方。五苓散主治饮停下焦; 苓桂术甘汤主治饮停中焦。 56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温化寒湿 — 苓桂术甘汤 57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4.使用注意: 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温化寒湿 — 苓桂术甘汤 58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金匮要略》) 【主治】寒湿下侵之肾著。腰部冷痛沉重,但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功用】温脾胜湿 【组成】甘草6g 干姜12g 茯苓12g 白术6g 本方与苓桂术甘汤在组成上仅一味之差。苓桂术甘汤以茯苓配桂枝一利一温;本方以干姜温中祛寒,伍以茯苓、白术除湿健脾。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温化寒湿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59

温化寒湿 — 真武汤 真武汤 《伤寒论》 主治:阳虚水泛证 功用:温阳利水 60

【证治方解】— 真武汤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小便不利 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 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 水湿泛溢于四肢 腹痛下利 温化寒湿 — 真武汤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小便不利 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 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 水湿泛溢于四肢 腹痛下利 水湿流于肠间 或咳或呕 水湿上逆肺胃 心悸 水气凌心 头眩 水湿中阻,清阳不升 身体筋肉(目闰)动站立不稳 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水渍筋肉 治则:温阳利水 君 附子9g 辛甘性热,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兼暖脾土,温运水湿 臣 茯苓9g 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 白术6g 健脾燥湿 佐 生姜9g 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 白芍9g 1.利小便以行水气;2.柔肝缓急以止腹痛;3.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目闰)动;4.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61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 温化寒湿 — 真武汤 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 《本经》言白芍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 如此组方,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62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温化寒湿 — 真武汤 63

【运用】 2.加减变化: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敛肺止咳; 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 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 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温化寒湿 — 真武汤 64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温化寒湿 — 附子汤 【附方】 附子汤《伤寒论》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组成】附子15g 茯苓9g 人参6g 白术12g 芍药9g (生姜) 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65

温化寒湿 — 实脾散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66

【证治方解】— 实脾散 病机: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 肢体浮肿 水湿内盛,泛溢肌肤 身半以下肿甚 水为阴邪,其性下趋 手足不温 温化寒湿 — 实脾散 病机: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 肢体浮肿 水湿内盛,泛溢肌肤 身半以下肿甚 水为阴邪,其性下趋 手足不温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 胸腹胀满 水气内阻,气机不畅 便溏 脾阳不足,腐熟无权? 口中不渴,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 阳虚水停 治则: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君 附子30g 温肾阳而助气化以行水 干姜30g 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 臣 茯苓30g 白术30g 渗湿健脾,使水湿从小便去 佐 木瓜30g 除湿醒脾和中 厚朴30g木香30g槟榔30g草果30g 行气导滞,令气化则湿化,气顺则胀消 佐使 甘草15g 调和诸药 生姜五片 温散水气 大枣一枚 益脾和中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 67

本方所治之水肿,亦谓阴水。 诸药相伍,脾肾同治;寓行气于温利之中。 温化寒湿 — 实脾散 本方所治之水肿,亦谓阴水。 诸药相伍,脾肾同治;寓行气于温利之中。 真武汤与实脾散均治阳虚水肿,具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之功。前者主治阳虚水肿见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实脾散主治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等气滞见症者。 68

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肿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温化寒湿 — 实脾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肿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短乏力,倦惰懒言者,可加黄芪补气以助行水; 小便不利,水肿甚者,可加猪苓、泽泻以增利水消肿之功; 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69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温化寒湿 — 实脾散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4.使用注意: 若属阳水者,非本方所宜。 70

第五节 祛湿化浊 适用于:湿浊不化所致的白浊、妇女带下等证。 治 则:祛湿药(白术、苍术等) 化浊药(萆薢、菖蒲等) 治 则:祛湿药(白术、苍术等) 化浊药(萆薢、菖蒲等) 代表方:萆薢分清饮、完带汤等 71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72

病机: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 面色 (白光)白 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倦怠便溏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清气不升 【证治方解】- 完带汤 治则: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君 白术30g 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 山药30g 固肾止带 臣 人参6g 补中益气,助君药补脾 苍术9g 燥湿运脾,增祛湿化浊之力 白芍15g 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 车前子9g 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 佐 陈皮2g 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 柴胡2g 芥穗2g 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 使 甘草3g 调药和中 病机: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 面色 (白光)白 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倦怠便溏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清气不升 带下色白量多、清稀如涕 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脉不固 舌淡白 脉濡弱 脾虚湿盛 73 【用法】水煎服。

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74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为辨证要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湿热,带下兼黄色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 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 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 日久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 75

本方常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而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者。 【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而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者。 4.使用注意: 带下证属湿热下注者,非本方所宜。 7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