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供7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 (讲授与见习结合班 ) 使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 博导 周训伦 2006.1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Advertisements

孩儿们, 下午好!. 第一章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辩证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机、病性、病情。法,就是 依据辩证所得的综合判断,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 治疗方法。方,就是依据治法进行合理恰当的组成或选方。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治风剂 学习目标: 掌握:川芎茶调散、大秦 汤、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熟悉:治风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应 用注意事项。 熟悉:小活络丹、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 珠。 了解:玉真散。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为治风剂。 概述 · 定义.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治风剂  概念 :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  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有  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  的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 称治风剂。  立法依据 : 外风宣散, 内风平熄。  适应范围 : 风证。
方剂学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 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周代) 二、蕴酿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明代) 1. 重要著作:《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 经》、《伤寒杂病论》、 《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伤寒药方明理 论》、《普济方》。
第一章解表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麻黄 - 桂枝 药对出处《伤寒论》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组成.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解 表 剂.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和 解 剂.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 方 剂 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精品课程课件.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八章 防治法则 王德海 动物医学院中兽医教研室.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治 风 剂 方剂学教研室.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3章第3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中医基础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总 论.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方 剂 学 何霞芬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绪 论.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六单元 解表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凡是由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等作用,以治疗风证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经行感冒.
10.2 立方根.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中医药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第九章 防治原则.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换元公式 分部积分公式 小结 1/24.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消 食 剂.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计算机及办公软件应用 ©201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方剂学 供7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 (讲授与见习结合班 ) 使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教授 博导 周训伦 2006.11

总论 序言

一、方剂学定义、性质、任务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方剂。治法。 学科性质:1、二级基础学科;2、从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的桥梁学科。3、相关学科众多的学科。 目标任务: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运用常用方药的基本技能。突出掌握方剂配伍原理和配伍规律。掌握级方100,熟悉级方50,了解级方32;首要是组成、功用、主治、配伍,其次是加减和用法。大纲注 之方必须背方写方。为学习临床学科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学好方剂课的要领 1、根据大纲; 2、突出重点; 3、熟记歌括; 4、紧扣理法; 5、比较异同; 6、善于运用。

三、方剂学形成发展概要 1、方剂数量的积累与由博返约。 96592 6800 5300 2200 362 323 283 古 今

2、方剂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和剂局方 伤寒明理论 医方考 医方集解 统编中医药高校教材方剂学1-7 中医方剂现代研究 ……

3、方剂分类的进步 a按病罗列 b辩病证罗列 c按源流归类 d按功用分类 e以证类方 f以法类方 g同病异治按病证类方 h综合类方

4、方剂学科的现代科技研究

上篇 治法论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治法与治则的区别 上篇 治法论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治法与治则的区别 治则是指导防治疾病的一般性大体原则。治法是指导防治具体病证的确切原则。二者在针对病因、位、性、势上的突出区别在于确切与宽泛。 实例判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辛温解表,清肺化痰,温肾利水,滋阴补肾。 2、治法与辩证的关系 a、临床过程中:通过辩证,确立治法。 b、理论体系中:各种辩证方法派生对应的各类治法。

问题与讨论 1、确立治法必须对应辩证所得那几个要素?指正下述两例中的错误或不足。 2、各种辩证方法派生有那些种类的治法?不要遗漏当代名家创制的新种类,并举例说明。

辩证施治中,证与治相对应的要素 理 法 方 药 环环相扣! 辩证 获得病因病机 施治针对病因病机 病因a 病因a 病因a 理 法 方 药 环环相扣! 辩证 获得病因病机 施治针对病因病机 病因a 病因a 病因a 病位a 病位a 病位a 病性a 病性a 病性a 病势a 病势a 病势a 结论:1、证与治必须对应在完全同一的病因、位、性、势上。2、辩证准确则立法才可能准确。3、施治的关键是治法。

各种辩证理论派生多种类治法 八纲辩证 八法 擅长与不足 六经辩证 六经治法 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治法 三焦辩证 三焦治法 八纲辩证 八法 擅长与不足 六经辩证 六经治法 卫气营血辩证 卫气营血治法 三焦辩证 三焦治法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治法 脏腑辩证 脏腑治法 微观辩证 解毒排毒治法、截断扭转治法、 免疫调节治法、基因改善治法…

3、治法的属性和作用 a、理论意义的治法:由同类多方归纳提炼升华而成,具有理论性指导作用。 b、临床意义的治法:通过辩证立法 ,法证对应,由对应药群作为载体而成,直接治疗病证。 4、治法与方剂的关系 a、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选用成方、创制新方的原则,也是方义分析和方剂分类的方法之一。 以法统方: 依法立方,依法遣方, 以法释方,以法类方。 b、方体现法,方完成法,方升华法。

5、中医学治法体系 a、特点:多层次,多种类,各擅长,有兼容,宜互补,五大特点。 b、 治则 治法 高层次 八法 中层次 贯穿气血津液精治法的脏腑治法 低层次 临床用治具体病例综合必要诸法之法

高: 汗 吐 下 和 清 温 消 补 中: 清肺 清心 清肝 清脾 清肾 清肺平喘化痰 低 :清肺平喘化痰+解表 具体程度 结论:治法体系由三层次、多种类构成,并从概括到具体、按经纬纵横,辐射展开。

常用治疗大法:八法 出处、各法的含义、 适应证 、 分类 、 禁忌 常用治疗大法:八法 出处、各法的含义、 适应证 、 分类 、 禁忌 汗法 汗而勿伤 吐法 吐而勿过 下法 攻而勿伐 和法 和而勿泛 清法 寒而勿凝 假热忌用 温法 温而勿燥 假寒忌用 消法 消而勿损 补法 补而勿滞 假实忌补

下篇 方剂论 一、复方配伍的目的 1、主次有序,结构严谨; 2、增强药力,作用充分; 3、协同配合,互补增效; 4、控制某药,定向发挥; 下篇 方剂论 一、复方配伍的目的 1、主次有序,结构严谨; 2、增强药力,作用充分; 3、协同配合,互补增效; 4、控制某药,定向发挥; 5、扩大适应 复杂病情; 6、抑杀毒烈,治不损正。

二、方剂组成的原则 一、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的一般结构 a、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的含义 b、讨论麻黄汤组成中的君臣佐使药 根据辩证,按照治法,精选药物,酌定用量,一般采用君臣佐使结构,妥善配伍,并以必要剂型为载体而成。 一、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的一般结构 a、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的含义 b、讨论麻黄汤组成中的君臣佐使药 c、判断:1、任何一首方剂的结构都具备君臣佐使。 2、合符规范的方剂,其内涵其灵魂是它的治法。

三、方剂配伍规律新论 --从整体角度采用对应方法探讨配伍规律 目的:在继承传统君臣佐使分析的同时,深化和发展对配伍规律的探讨。 主治的总体需要和具体需要决定方剂配伍的层次。 根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这一原理,因此得出判断:方剂的主治决定着与之相应的方剂配伍结构。

1、基本病因病机决定配伍的总体结构--第一层次。 证有层次,决定了与之对应的治亦有层次。 病证之本是病因病机,治病必求于本。所以,任何方剂配伍的基础结构是针对病因病机那一部分用药。 由于病因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证,其基本病机不外阴阳失调、邪正盛衰、升降出入失常,因而,一切方剂的配伍结构,总体上就不外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恢复升降出入这一高层面结构。即第一层次。

例如四逆汤、肾气丸的总体配伍主要是补阳消阴结构,败毒散、小柴胡汤的总体配伍主要是祛邪扶正结构,补中益气汤、麻黄汤的总体配伍是扶正或祛邪,升或降,固或散的结构。 往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恢复升降出入在具体方剂中各有侧重而又同时兼容并存。

2、第二层次的配伍则是由原发病变及其继发病变,特别是脏腑病变来决定。 例如,补阴类方其主冶的原发病变为阴虚,继发病变为虚热甚则阳亢和所病脏腑的特有病变(肺以宣降失常,心以神明血脉失常,脾胃以纳运升降失常,肝以疏泄藏调失常,肾以生殖封藏主水失常为特点),相应,所有补阴方共有的配伍规律就由补阴药组,清虚热及潜阳药组和调整脏腑功能药组及治疗兼证药组构成。

3、第三层次则由具体病变,局部病变,主症及兼症决定,这一层次的用药一般多是由药对、药组及控制某种突出症状之类的药进行配伍. 如麻黄汤中,麻黄配桂枝相须而开表发汗辛温散寒,其中麻黄又对症平喘降逆,桂枝又温经通络止痛,而麻黄配杏仁则一宣一降以增强降逆平喘之功;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凤珠均治肝风内动,主治均有筋膜病变和症状,因而均相应在组成中包含有白药配甘草以柔肝解痉;川芎茶调散除配伍用药着重消除病因病机外,其分经用药分别兼对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少阴头痛具有对症止痛之功。

4、特有理论指导,产生方剂特有配伍规律   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凉膈散、防风通圣散、清胃散、泻黄散均包含清热药组配以辛散透邪药组,体现清解郁热方配伍规律;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独活寄生汤、九味羌活汤、大秦艽汤、小活络丹均包含祛风除湿药组配以活血药组,体现治外风方配伍规律;根据“从外之内者,治其外”[5],结合《伤寒论》六经传变的太阳传少阳的理论,小柴胡汤用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外出的柴胡配以清解少阳半里之热的黄芩;结合《外感温热篇》“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理论,清营汤用凉血解毒的犀角配以辛凉疏散的银花连翘竹叶,体现清营方透邪外出的配伍规律。

5、整体观理论指导,产生方剂有特色的配伍规律   整体观理论指导产生配伍最多的,一是五行生克关系的配伍,一是脏腑关系的配伍。例如,一贯煎主治阴虚血燥肝郁,除直接治肝用补肝的枸杞当归配以川楝子疏肝之外,用生地滋水涵木,沙参麦冬培土益木,麦冬兼可清肺而清金制木,是多途径治肝的配伍。再如麻子仁丸治脾约便秘,其中麻仁大黄配以杏仁就是充分利用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构成润下与肃降并行的配伍。不胜枚举的这类例子,体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配伍规律。

6、对立统一规律决定相反相成的配伍结构 不少方剂包含着补与泻,寒与热,散与收,升与降并用的配伍。 相反相成类配伍举例: 6、对立统一规律决定相反相成的配伍结构    不少方剂包含着补与泻,寒与热,散与收,升与降并用的配伍。 相反相成类配伍举例: 散收并用(如干姜与细辛配五味子),刚柔互济(如严用和的鳖甲地黄汤之配伍肉桂),补泻同施(龙胆泻肝汤之配伍当归、生地),升降并投(如桑菊饮中桔梗与杏仁的配伍),动静结合(如补中益起汤中配伍陈皮),反佐一取之(芍药汤之伍官桂),开上通下(麻子仁丸配杏仁以开肺气助通便),上病下取(凉膈散中配伍大黄、芒硝)等。

相反相成的配伍,其相成是有条件的相成。 这类配伍,必须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这种条件,一是其主治中存在着相反的病变,需要同时兼顾。二是相反病变有主次,药量大小有要求。例如:补益剂多数方的主治都存在着本虚导致标实,其配伍就包含补益药治本,流通气血津液药组治标的标本兼顾结构。补中益气汤芪参等品配以陈皮;四物汤熟地当归配以川芎;六味地黄丸熟地配以泽泻、山药配以茯苓、山茱萸配以丹皮;肾气丸桂附干地山药山茱萸配以泽泻、茯苓、丹皮,均体现以补为主,寓通于补,治本虚为主,兼治标实的配伍规律。

四、决定方疗效的因素 1、辩证的准确度 2、立法的准确度 3、选方的准确度 4、用量的准确度 5、配伍水平高低 6、药物炮制与否 7、煎法服法是否正确 8、剂型是否合适 9、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

五、成方在应用中的主要变化 1、药味加减变化 - 配伍关系改变 功效主治变化 1、药味加减变化 - 配伍关系改变 功效主治变化 2、药量增减变化 -或功效大小改变;或配伍关系改变,功效和主治的主要方面改变 3、剂型更换变化 -功效强弱缓急的改变

六、剂型 提要示例, 自学为主, 抽问检测。

七、服法 提要示例, 自学为主, 抽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