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東亞與文化:傳統與現代》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Website:
Advertisements

《傳統文化與 21 世紀》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 一、招生对象、学制与办学层次  (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 (二)学制:五年  (三)办学层次:专科.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大學解 (9) 理數合解 後學 游寶達 講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项目2-1 店铺的定位.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传统与智慧 ——传统道德与人生智慧.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八桥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导学案之五---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三角形三心 重點整理.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大專生以自由軟體服務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毛慶禎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2006年12月25日 Theme created by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信息 『有目標的生活』 ( 詩篇101) 薛忠勇 弟兄 不讓生命發生於你身上,要藉目標讓生命發生。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信息 『有目標的生活』 ( 詩篇101) 薛忠勇 弟兄 不讓生命發生於你身上,要藉目標讓生命發生。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11單元 第 11 講:東亞思想中的身體觀: 傳統論述與現代批判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Email: cc10.huang@msa.hinet.net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eastasia.ntu.edu.tw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1. 引言

1:1 身體: 「自我」與「世界」接觸的平台 自我 世界 身 體

1:2 二十世紀東亞思想史研究 集中在「心學」傳統 1:2 二十世紀東亞思想史研究 集中在「心學」傳統 牟宗三(1909-1995) 《中國哲學的特質》 《心體與性體》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臺灣大學 黃俊傑 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Mind of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出自WIKICU 錢穆(賓四,1895-1990) 《朱子新學案》 臺灣大學 黃俊傑

1:3 「心」活動的「身體之基礎」(“bodily basis”) 「心」的具體性 「心」的實踐性 徐復觀 (1902-1982):〈心的文化〉,收入:徐復 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 局,1975):「形而中者謂之心」。 《郭店楚簡》〈六德〉

1:4 「心」與「身」不可分, 「身」更是一個「身心互滲」的「身」 1:4 「心」與「身」不可分, 「身」更是一個「身心互滲」的「身」 Mark Johnson(1949-) The Body in the Mi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楊儒賓(1956-) 《儒家身體觀》 吳光明(1933-) On Chinese Body Thinking: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湯淺泰雄(1925-) 《身體:東洋的身體論の試み》(中譯本:馬超等譯:《靈肉探微》英譯本: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1:5 本講問題 東亞思想家如何思考「身體」? 有哪些類型? 各有何種哲學問題? 東亞身體觀有何現代啟示?

2. 類型(1) 作為政治權力展現場所的身體: 「政治身體觀」 2. 類型(1) 作為政治權力展現場所的身體: 「政治身體觀」

2:1 統治者的身體等同於國家: 「國君以國為體」 2:1 統治者的身體等同於國家: 「國君以國為體」 《公羊傳》解釋《春秋》「九世復仇」: 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國、君何以為一體也?國君以國為體,諸侯世,故國、君為一體也。(《公羊傳‧莊公4年》) 《呂氏春秋‧順民》 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剪其髮,磨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則湯達乎鬼神之化,人事之傳也。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董仲舒 (179-104B.C.)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第78》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董仲舒 (179-104B.C.)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第78》 一國之君,其猶一體之心也。隱居深宮,若心之藏於胸, 至貴無與敵,若心之神無與雙也。其官人上士,高清明而 下重濁,若身之貴目而賤足也。任群臣無所親,若四肢之 各有職也。內有四輔,若心之有肝肺脾腎也;外有百官, 若心之有形體孔竅也。親聖近賢,若神明皆聚於心也。上 下相承順,若肢體相為使也。布恩施惠,若元氣之流皮毛 腠理也。百姓皆得其所,若血氣和平,體無所苦也。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續)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續) 《素問‧靈蘭秘典論‧第8》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 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 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 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 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 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 以此養生則壽,歿也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 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 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鍼灸圖經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續) 2:2 身體的各器官等同於 政治系統中之官職 (續) 〔韓〕李滉(退溪,1502-1571) 《戊辰六條疏》 一國之體,猶一人之身也。人之一 身,元首居上而統臨,腹心承中而 幹任,耳目旁達而衛喻,然後身安 焉。人主者,一國之元首也。而大 臣,其腹心也。臺諫,其耳目也。 三者相待而相成,實有國不易之常 勢,而天下古今之所共知也。古之 人君,有不信任大臣,不聽用臺諫 者,譬如人自決其腹心,自塗其耳 目,固無元首獨成人之理。 李退溪墨跡

2:3 近代東亞與西方國家對「政治化的身體」的不同理解與脈絡的衝突 2:3 近代東亞與西方國家對「政治化的身體」的不同理解與脈絡的衝突 唐代陶傭-中國的跪拜之禮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於公共領域之著作 1793年英國特使馬戛爾尼(Lord 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來華,拒絕向乾隆皇帝磕頭之事件,反映出中西對於「主權」認知的差異。

2:4 理論問題: 「公」領域與「私」領域之間的關係 2:4 理論問題: 「公」領域與「私」領域之間的關係 《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呂氏春秋‧審分覽》 缺失:忽略了兩者的分野在於: 政治領域(公) 道德領域(私) 權力或資源的爭奪與分配 德性主體的建構 自主而常常不受個人意志之支配 可由個人自主意志完全控制

3. 類型(2) 作為社會規範展現場所的身體: 「禮義身體觀」 3. 類型(2) 作為社會規範展現場所的身體: 「禮義身體觀」

3:1 理論假設 ‧《論語‧為政》:孔子(551-479B.C.)自述「六十而耳順」的境界。 ‧《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 3:1 理論假設 身體及其器官都不只是僅具有生理功能的臟器而已,而是具有思考能力,可以進行價值判斷的道德的載體(所謂“moral agents”)。 ‧《論語‧為政》:孔子(551-479B.C.)自述「六十而耳順」的境界。 ‧《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

3:2 身體的主體性之淪喪的危機:「我的身體」轉化成「社會的身體」 3:2 身體的主體性之淪喪的危機:「我的身體」轉化成「社會的身體」 《荀子‧修身》: 「禮者,所以正身也」。 荻生徂徠 (物茂卿,1666-1728): 「納身於禮」、「以禮制心」 中江藤樹 (1608-1648): 〈論語鄉黨啟蒙翼傳〉

荻生徂徠墨跡

中江藤樹

3:3 提問 這種作為社會規範展現場域的身體,所「體現」是時空交錯下的社會文化意識或是超乎時空之上的宇宙意識?或是兩種層面兼而有之? 3:3 提問 這種作為社會規範展現場域的身體,所「體現」是時空交錯下的社會文化意識或是超乎時空之上的宇宙意識?或是兩種層面兼而有之? 切入點: 《論語‧顏淵‧1》孔子答顏淵問仁曰: 「克己復禮為仁」。

4. 類型(3) 作為精神修養展現場所的身體: 「精神化的身體」 4. 類型(3) 作為精神修養展現場所的身體: 「精神化的身體」

4:1 「精神化的身體」 孟子:「由內向外的順取的途徑」: 荀子:「由外向內的轉化的途徑」: 4:1 「精神化的身體」 孟子:「由內向外的順取的途徑」: 心 (內在仁義禮智) 滲透轉化身 (生理) ==>「精神化的身體」=「踐形」 荀子:「由外向內的轉化的途徑」: 「學」(外在價值意識) 滲透轉化身(眼、耳、口、心)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

4:1 「精神化的身體」(續)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 4:1 「精神化的身體」(續)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孟子‧盡心上》)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孟子‧盡心上》)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勸學》)

4:2 「精神化的身體」=「身心合一的身體」: 「身」受「心」之主宰與滲透 4:2 「精神化的身體」=「身心合一的身體」: 「身」受「心」之主宰與滲透 王陽明(守仁,1472-1529): 〈大學問〉: 何謂身?心之形體運用之謂也。何謂心?身之靈明主宰之謂也。何謂修身?為善而去惡之謂也。吾身自能為善而去惡乎?必其靈明主宰者欲為善而去惡,然後其形體運用者始能為善而去惡也。故欲修其身者,必在於先正其心也。

「身」就是「心」之形體化,「心」就是身體的精神化。 「修身」就是「欲」「為善而去惡」之意志方向。 王陽明墨跡

4:3 兩項命題 帛書《五行篇》〈經22〉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 「心」對「身體」具有優先性: 4:3 兩項命題 「心」對「身體」具有優先性: 帛書《五行篇》〈經22〉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 伊藤東涯(1670-1736):《閒居筆錄》 人有是心,則有是事。 「心」對「身」之駕御見之於具體的行事,而 不是見之於靜坐沈思之中: 丁若鏞(茶山,1762-1836) :〈大學公議〉 今人以治心為正心,……但古人所謂正心, 在於應事接物,不在乎主靜凝默。

5. 類型(4) 作為隱喻的身體

5:1 隱喻思維的發達 中國思想家浸潤中國《詩》教傳統之中,對事象之敘述常不質直言之,而以隱喻之方式屈折表達。 5:1 隱喻思維的發達 中國思想家浸潤中國《詩》教傳統之中,對事象之敘述常不質直言之,而以隱喻之方式屈折表達。 「隱喻」是人所賴以生存並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p.3-6. 《易‧繫辭傳》:「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5:2 「身體」乘載兩種政治意涵 以「心」隱喻國君,以耳、目、口、鼻及四肢隱喻臣下 :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管子‧心術上》) 從身體內各部份器官之互相依存,論述君臣關係 之相對性: 子曰:「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莊則體舒, 心肅則容敬。」(《禮記‧緇衣》)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孟子‧離婁下‧3》)

6. 結論: 東亞身體論的三個命題

6:1 「身體」在空間上處於社會政治脈絡之中,並在時間上受到歷史經驗的召喚與洗禮,因此而成為一種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主體。 6:1 「身體」在空間上處於社會政治脈絡之中,並在時間上受到歷史經驗的召喚與洗禮,因此而成為一種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主體。 理性的主體:「身體」接受理性的指導, 為日常生活、社會規範以 及政治運作而行動。 感性的主體:「身體」對它周遭的情境、 脈絡、條件等,恆處於密 切互動之關係狀 態之中。

6:2 「身體」的不完整性及其臻於完整之關鍵:「氣」論 6:2 「身體」的不完整性及其臻於完整之關鍵:「氣」論 「身體」之不完整性: 「身體」的器官有待於「身體」的部份器官(尤其是首或心)之指導,或「身體」以外的力量(如禮儀)之約制,才能趨向或臻於完整。 馬王堆漢墓3號

6:2 「身體」的不完整性及其臻於完整之關鍵:「氣」論 6:2 「身體」的不完整性及其臻於完整之關鍵:「氣」論 「身體」從不完整臻於完整之關鍵:「氣」論 流動性的「氣」貫通於人之「心」(意識)與「形」(形體),而使人的身體成為整合性之整體。 孟子:「養吾浩然之氣」、「夜氣」。 宋明儒各形各色的氣論。 伊藤仁齋:「蓋天地之間,一元氣而已」。 山田方谷:「天地萬物一大氣」。

「身」與「心」的聯繫性

6:3 「身」與「心」雖具有互相依存性,但仍以「心」居於首出之地位 6:3 「身」與「心」雖具有互相依存性,但仍以「心」居於首出之地位 朱子解釋《大學》第一章說: 「心者,身之所主也」。 大塩中齋: 自形而言,則身裹心,心在身內焉。自道而觀,則心裹身,身在心內焉。其謂心在身內者,一遺操存之功,則物累我,其覺身在心內者,常得超脫之妙,而我役物,役物與累于物之別,學者宜知之。

6:4 歷史的啟示 「生理的身體」 → 「現象的身體」 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 6:4 歷史的啟示 「生理的身體」 → 「現象的身體」 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 身心合一 → 知行合一

閱讀作業 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收入氏著:《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第6章,頁185-214。

思考問題 楊儒賓說:「現象學地來看,此世之內沒有無身體的意識,也沒有無意識的身體,而在這兩者中間居間起作用的,乃是「氣」。所以身體一活動,即有氣的流行,也就有潛藏的意識作用。意識一活動,也即有氣的流行,也就有隱藏的身體作用。」 請討論以上這一段話的涵義。 東亞思想家以身體作為隱喻所進行的政治論述,潛藏著何種理論假設?從現代政治生活之立場,您如何對這種「身體政治論」進行批判?為什麼?

相關網站 身體史研究書目:http://saturn.ihp.sinica.edu.tw/~bencao/0506.htm

版權聲明 / http://www.wikicu.com/Image:Debary.jpg 2009/08/05 visited.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 http://www.wikicu.com/Image:Debary.jpg 2009/08/05 visited. 臺灣大學 黃俊傑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鍼灸圖經,第37頁,寶藏,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選錄,國立中央圖書館發行,1986年 李退溪(李滉)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第167頁,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 http://zh-classical.wikipedia.org/wiki/File:%E4%B9%BE%E9%9A%86.jpg 2009/08/05visited. http://astro.women.sohu.com/20060630/n244027315.shtml- http://fr.wikipedia.org/wiki/Fichier:George_Earl_Macartney.jpg 荻生徂徠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第125頁,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有朋堂書店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Ogyuh_Sorai.jpg 2009/08/05 visited.

版權聲明 藤樹先生全集,東京岩波書店,昭和15年印刷 美術の著作物としての原図は以下の理由により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に属します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藤樹先生全集,東京岩波書店,昭和15年印刷 美術の著作物としての原図は以下の理由により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に属します Reggaeman http://ja.wikipedia.org/wiki/%E3%83%95%E3%82%A1%E3%82%A4%E3%83%AB:Nakae_Toju_portrait.jpg visited. 王陽明墨跡,近代東亞鴻儒書法展(中國、日本、韓國)』,第15頁,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馬王堆漢墓3號導引圖 http://www.tcm-china.info/kjg/fzlc/qhsq/72868.shtml

版權聲明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Fig. 1.華佗玄門脈訣內照圖,P43, Taoist Medit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 ( Monographs in Chinese Studies), Edited by Livia Kohn, in cooperation with Yoshinobu Sakade. Published by U of M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Distributed worldwide by the . Fig. 4. Systematic chart of the energy conduits throughout the human body. P46, Taoist Medit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 ( Monographs in Chinese Studies), Edited by Livia Kohn, in cooperation with Yoshinobu Sakade. Published by U of M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Distributed worldwide by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