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平人气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LOGO 第十课 看中医 (Part 1). 1.A 不如 B (那么) adj. (那麼) adj. 2.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其次医病 上醫醫國、其次醫人、其次醫病 3. 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愛滋病
Advertisements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1 热烈欢迎各位朋友使用该课件!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 工科高等数学 广州大学袁文俊、邓小成、尚亚东.
第二节 换元积分法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 法(凑微分法) 二、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问题 解决方法 利用复合函数,设置中间变量. 过程令 一、第一类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引言  《中藏经》:痹者,闭也。  现代临床上的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 病等皆属于《内经》痹证范畴。  《内经》中的 “ 痹 ” 范围很广。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内经选读Ⅱ》重要原文.
第八单元 脉要精微 脉,切脉,这里泛指诊法。要,要领。精微,精湛微妙。 《 素问 》 有“脉要精微论”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诊法,包括诊病原理、原则及具体方法等内容,其中对脉诊和色诊的阐述尤为详细。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五章 脉诊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灵枢·五色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脉象的鉴别、 相兼脉与真脏脉 中医四班第四组 段灵群 伍秀芸 李金艳 李海仁.
《素问·标本病传论》 (节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脉 诊 切而知之谓之巧。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擅长候脉诊病。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素问·六节藏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中医 经络养生.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从中医治疗到《世典》的文学治疗 中医系:琚杰.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绪 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诊察了解; 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第一章、望诊 断 记录.
灵枢·本神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认识中医脾胃 组长:顾音菲 组员:唐慧莲、严濛奇、曹添福、范帆、万冰、叶宏宇、李贵龙、王国震、刘乃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四节 对数留数与辐角原理 一、对数留数 二、辐角原理 三、路西定理 四、小结与思考.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素问•脉要精微论》 《素问• 平人气象论》 《素问•五脏别论》
中医诊断学 许家佗.
X-射线荧光分析.
音乐时间 (music Time) 快樂天堂 2 3.
Competition of Medical Terminology
第四章 气、血、津液.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互联网行业 公司年终总结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今天是几月?几日?.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四 季 庄 瑾.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素问·平人气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题 解 平人:即气血平和之人,指无病之人; 气:指经脉之气; 象:指脉体形象。 题 解 平人:即气血平和之人,指无病之人; 气:指经脉之气; 象:指脉体形象。 本篇从“平人之常气禀于胃”的道理出发,强调脉以胃气为本,进而对脉息动数变化和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的脉象予以对比分析,作为诊断疾病,推断预后的依据,因此取名“平人气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内容提要 1.平人脉息、“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及“平息调脉”诊脉法。 2.“脉以胃气为本”及四时五脏平、病、死脉。 3.虚里诊法。 4.脉象逆从四时阴阳, “真藏脉”及其主死机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目的要求 1、掌握“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及“平 息调脉”诊脉法; 2、掌握“脉以胃气为本‘的诊法理论,理解 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脉象; 3、理解“虚里诊法”的原理及诊病意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一、本段论“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提出“平息调脉”诊脉方法 平人脉息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一息四至 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偶尔一息五至 4至/息×17-18息/分钟≈70-75至/分钟 二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诊法原理: 以不病调病人 以平人气息测算病人的脉率 诊脉方法: 平息调脉 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以不病调病人”的诊脉举例 脉象 脉 率 兼 脉 尺肤温度 病 证 预 后 病 脉 迟:一呼脉一动, 一吸脉一动 少气 预后佳 脉 率 兼 脉 尺肤温度 病 证 预 后 病 脉 迟:一呼脉一动, 一吸脉一动 少气 预后佳 数:一呼脉三动, 一吸脉三动 躁 热 温病 滑 不热 风病 涩 痹病 死 脉 疾:一呼脉动中至 以上 预后 不良 促:乍疏乍数 绝:脉绝不至

二、论述四时五脏平、病、死脉 五脏 四时 平脉 病脉 死脉 兼病与发病 肝 春 春胃微弦(弦) 弦多胃少 但弦无胃 毛甚—今病 胃而有毛—秋病 心 夏 夏胃微钩(洪) 钩多胃少 但钩无胃 石甚—今病 胃而有石—冬病 脾 长夏 长夏胃微软弱(缓) 弱多胃少 但代无胃 弱甚—今病 软弱有石—冬病 肺 秋 秋胃微毛 (浮) 毛多胃少 但毛无胃 弦甚—今病 毛而有弦—春病 肾 冬 冬胃微石 (沉) 石多胃少 但石无胃 钩甚—今病 石而有病—夏病

脉以胃气为本 脉气根源于五脏六腑,胃为之本; 脉中血气源于水谷之气,胃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 肺气附于胃气,推动脉气的运行。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脉气亦离不开肺气,然肺气能行于血脉之中,常依附于胃化生的水谷之气; 胃气运脏真之气于脉中,脏真之气即五脏之先天真气,然其必依赖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在全身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三、虚里诊法 虚里:心尖博动处,胃之大络所注入处(命名为“胃之大络”) —— 脉宗气所发出处 虚里诊法:触按虚里,观察博动状态 ——了解虚里博动的强弱和节律 ——了解宗气的盛衰、藏泄—— 诊断疾病及预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盛喘数绝(心尖博动急速并且频有间歇)——病在中(胸中心肺有病) 结而横(博动较慢而有力,偶有不规律的间歇)—— 有积(内有积聚) 绝不至(跳动中断,绝而不复)—— 死(预后差) 其动应衣(博动剧烈)—— 宗气泄(预后差)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四、脉证合参辨病及脉象逆从阴阳四时 脉证合参辨病 辨水肿:颈脉动、喘咳、目裹肿、面肿、足 胫肿 辨黄疸:小便黄赤、喜卧、目黄 辨胃疸:食如饥 辨妊娠:妇人手少阴脉动甚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脉象逆从阴阳四时 脉从阴阳: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脉象与病性一致——病情较简单——易已 脉逆阴阳: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脉象与病性相逆——病情复杂危重——难已 (举例: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外脉涩坚) 脉顺四时:脉现应时之象——尚能适应自然变化——功能尚协调——无他病 脉反四时:脉象与应时之象相反(如春夏而脉瘦,秋冬 而脉浮大)——体内功能高度紊乱——难已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复习思考题 1、说明“以不病调病人”的诊法原理和“平息调 脉”诊脉方法。 2、如何区分四时五脏平病死脉?您对“脉合四 时阴阳”这一脉学理论有何体会? 3、什么叫虚里诊?有何诊病意义? 4、什么叫“脉之胃气”?为什么“脉以胃气为本”?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