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外科护理学 主讲人:李文涛 职 称:教 授
第四十四章 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 述
本节课教学目标 掌握骨折的概念、临床表现、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 熟悉骨折的分类 理解骨折病因、愈合过程与处理原则
骨折的概念 骨折(fracture)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骨折的病因分类 创伤性骨折 因创伤所致 病理性骨折 因骨骼疾病所致
创伤性骨折的产生原因 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直接作用部位 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肉收缩作用造成暴力作用点以外的远处部位骨折 积累性暴力----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 图片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片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程度和形态分类 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分类 不完全骨折与完全骨折 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与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移位的类型 图片源于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折愈合 血肿炎症机化期(2~3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 骨板形成塑性期(8~12周)
骨折愈合的标准 局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局部无反常活动 x线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 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骨折的不良结局 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连接 骨折不愈合:骨折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并经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 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超角、旋转或重叠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治疗方法 年龄、营养和代谢、健康状况 骨折类型和程度、局部血供情况及感染等 反复手法复位、固定不佳、不适当的功能锻炼等
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局部表现 并发症 休克、发热 一般表现:疼痛和压痛、肿胀和瘀斑、功能障碍 特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早期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内脏/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晚期并发症:肺炎、压疮、血栓、感染、骨坏死、肌挛缩、关节僵硬等
骨折的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 CT和MRI 骨扫描
骨折的处理原则 现场急救 抢救生命、有效保护、迅速转运 临床处理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小 结 第一节 概述 骨折的概念 骨折的病因、分类 骨折的愈合及影响愈合的因素 骨折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