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柏格症 張海清
VT 校園槍擊案 Loner 平日像個悶葫蘆,獨來獨往。外表平靜,內心卻不斷累積凡亂、仇恨和狂爆,就像一座醞釀爆發的火山。 我這麼做是你們造成的。 自閉症?亞斯柏格症?
上帝的寶石? 記憶力特強,心算能力不可思議,過目不忘,藝術表現超水準? 老學究? 好管閒事的小子?
主要特質 在社會互動上有問題,具有溝通障礙。 在瞭解他人、探索、偵測環境的能力有缺陷。 缺乏同理心,社交關係不佳。 智力、語言上有獨創性。 優異的邏輯思考能力,獨特的興趣。 刻板的動作,僵化的行為。 異常的人格結構,而非精神分裂。
亞斯柏格醫師所描述的主要特質 異常眼神凝視的現象。 臉部表情大都呆滯。 說話時眼神飄忽不定。 說話拾臉部表情也經常表現「不高興」。 小時候表現卻是很正常。
異常的社會關係 像是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在世上,像外星人。 國小三、四年級以前是很主動的,很愛和別人交往,只是很愛館別人的閒事,很喜歡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並且指責他人的錯誤。 到五、六年級時,別的同學開始不喜歡他們,不能接受他們,而且反過來欺負、作弄他們。 到國中時,他們已經「受夠了」,到哪兒都是一個人,不願和別人互動。
外在的行為 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根本不甩。剛好是他們喜歡的就立刻有反應。 對於別人的干擾、打斷,會非常生氣,很容易發脾氣。有很強烈的情緒反應,發生的頻率是天天的、時時刻刻的。 他們可以打擾別人,自己卻不能被別人打擾,而且非常沒有幽默感。 不瞭解別人在開玩笑,或是別人說話的真正意思,因而自己感到挫折而大發脾氣。 友很好的語言能力,卻明顯地不會說「好話」,或是對別人友善。
在學校裡常常發現 同學喜歡作弄他們,是因為他們很容易被「小事」搞得雞飛狗跳。 他們非常不會偵測環境,而遭處分,進而排斥上學。 生下來開始,就不會「心甘情願」地遵守大家訂下來的規矩。 非常在意訂定規則的合理性,會質疑律法的缺失而不去遵守。 不斷地指責別人不遵守教室規則,並且要求老師自己要先遵守。 常常挑戰老師的權威和專業,老師會認為他們故意和老師「作對」。
生活上 好像沒有感情,根本不在意別人的感受,甚至會因別人的痛苦給自己帶來快感。 從小就不聽大人的話,自己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到老都一樣,不會改變。 講話時常常口不擇言,在公共場所發表意見,特別是太胖、太醜、太老、、,完全不知到這些話會得罪人。
與人相處 從小部服從指令,不願被人限制行為,整天和別人爭辯。 會欺負、虐待弟妹,雖然也會喜歡寵物,但也會虐待寵物。 常指責他人做錯事,當自己做錯事時,卻怎麼也不認錯。 常用諷刺、挑釁、嘲笑的口吻,像是要刻意激怒對方。
特殊的興趣 對兇暴、科學奇幻的東西非常有興趣,會寫出來或畫出來,甚至展示給他人看,有時會給人誤會是恐怖份子。 喜歡做研究、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強。
亞斯伯格症的定義 基本上,亞斯伯格症兒童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兒童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亞斯伯格症兒童並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果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現象,又符合其他類似自閉症的各種社會互動性或特殊行為模式特徵的,則可歸類為亞斯伯格症。 也有學者以比較寬鬆的方式來界定:自閉症兒童如果到了五歲有發展出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將其歸類為亞斯伯格症。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在說話、語言理解或認知發展方面, 臨床上沒有顯著的一般性遲緩現象。 診斷上需要在兩歲或更早就發展出單字, 在三歲或更早就使用溝通的語句。 在三歲前,生活自理技能、適應行為和對環境的好奇心, 應和正常智能兒童的發展程度相當。 而動作的發展可能有某些遲緩現象, 並且常伴隨動作笨拙(不是必要的診斷特徵)。 通常和零碎技能有關而表現出異常專心的行為, 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此行為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社會互動方面出現本質上的障礙, 明顯表現出至少下列兩項行為: 社會互動方面出現本質上的障礙, 明顯表現出至少下列兩項行為: (1)無法適當的使用視覺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以進行社會互動。 (2)在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下,無法發展出和心智年齡相符的適當同儕關係,包括分享興趣、活動和情 (3)未發展出社會------情緒的關連性, 對其他人的情緒表現出有缺陷或偏差的反應;或缺乏隨社會情境而作的行為調整;或難以將社會性、情緒性、和溝通性行為加以統整。 (4)缺少主動尋求和其他人分享喜悅、興趣、或成就的行為。 (如缺少展現、引導、或向其他人指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表現出一種不尋常的、強烈的、有限的興趣, 或侷限的、重複的、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形式,明顯出現至少下列一項行為描述: 表現出一種不尋常的、強烈的、有限的興趣, 或侷限的、重複的、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形式,明顯出現至少下列一項行為描述: (1)沈迷專注在某些內容和焦點方面異常的興趣, 並表現出刻板和重複的形式;或者有一種以上或一種以上強度或焦點上異常的興趣。 (2)明顯地對特定的、非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表現出強迫性的固執行為。 (3)刻板和重複的動作舉止,如揮動或扭動手或手指,或出現複雜的全身性動作。 (4)沈迷於物體的某部分或者是遊戲器材中功能性的部分(如顏色、表面的觸感,或是器材發出的噪音或震動)。
此障礙無法符合其他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單純型精神分裂症、 準精神分裂症、強迫性疾患、完美性(強迫性)人格障礙、 兒童期反應性和無選擇性依戀障礙。
亞斯伯格症的定義(DSM-IV) A:社會互動有質的損害,表現下列各項至少兩項 在使用各種非語言行為(如眼對眼凝視、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來協助社會互動上有明顯障礙。 不能發展出與其發展水準相稱的同儕關係。 缺乏自發地尋求與他人想快樂、興趣、或成就(對自己喜歡的東西部會炫耀、攜帶、或指給別人看)。 缺乏社交或情緒交互作用。
B:表現下行為、興趣、及活動的模式相當侷限、重複而刻板,表現列各項至少一項 包括一或多種刻板而侷限的興趣模式,興趣之強度或對象兩者至少有一為異常。 明顯為彈性地固著於特定而不具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行為。 刻板而重複的運動性作態身體動作(手掌或手指拍打或、絞扭、或複雜的全身動作)。 持續專注於物體的一部份。
C:此障礙造成社會、職業、或其它重要領 域的功能臨床上重大損害。 D:並無臨床上明顯的一般性語言遲緩(如 :到兩歲能使用單字、三歲能使用溝通 短句) E:在認知發展或年齡相稱的自我協助技能 、適應性行為(有關社會互動則除外) 、及兒童期對環境的好奇心等發展,臨 床上並沒有明顯的遲緩。 F:不符合其它特定的廣泛性發展疾患或精 神分裂病的診斷準則。
亞斯伯格的神經生理因素 自閉症:前額葉皮質異常,有些自閉症者在大腦部分地區有新陳代謝異常的現象。 Dr. Declan G. M. Murphy 也認為亞斯伯格症與前額葉皮質異常有關。他們利用H-MRS的方法進行測量。14個亞斯伯格患者以及18個對照組,結果發現亞斯伯格症與前額葉有相當大的關係。 由此可知亞斯伯格症前額葉代謝神經異常,而這些異常與其臨床上的徵狀有關。 目前為止,我們仍不知這些前額葉神經為什麼會異常,也不知道這些神經異常與徵狀之間的關聯為何。
大腦掃描圖顯示,當正常人讀到跟別人心智狀態有關的故事時,前額葉內側會亮起來,但是亞斯伯格的人讀同樣故事時,不同區域(在正常的下方)亮起來。
除了不能解讀別人心中的想法外,亞斯伯格症對於解讀別人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的能力也非常差。 亞斯伯格症者似乎不懂得用這種語言溝通。顯示基本情緒時,他們可以跟正常人一樣正確判斷,但是當情緒變複雜時,他們就不知該怎麼解讀了,他們尤其對只看眼睛感到困惑。
亞斯伯格症與心智理論 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在心智理論上的缺陷: 無法解釋自己的行為 無法理解情緒 無法針對別人的情緒作出正確的反應 無法理解社交禮儀規範 無法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
我國自閉症的定義 身心障礙集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第12條: 自閉症指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與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造成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定基準如下: 1.顯著口語、非口語溝通困難者 2.顯著社會互動困難者 3.表現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者
自閉症臨床行為特徵 一、缺陷行為(人際、語言、社會性、 認知、抽象、類化) 二、過份行為(自傷行為、攻擊行為、 破壞行為) 三、固著行為 四、相關症狀:活動量太高或太低、注意力不 集中、情緒不穩定、飲食睡眠的問題)
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之比較 亞斯伯格症 自閉症 出現率 (7-16歲兒童) 3.6-7.1/1000 7-16/1000 男女比 6-9:1 3-4:1 相似的特徵 1主要是男性 2.社會孤立和缺乏同理心 3.溝通技能的障礙 4.非語文溝通方面的障礙(如視覺注視、手勢、臉部表情) 5.缺乏彈性的、社會性的想像性遊戲 6.刻板重複的行為和抗拒改變 7.對感覺刺激不正常的反應 8.笨拙的粗大動作 9.粗暴行為,如攻擊、破壞和不合作 10.不均衡、不一致的能力發展
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之比較 相異的特徵: 亞斯伯格症的患者常「覺得別人在干擾他的行為」;自閉症的患者常「不覺得別人的存在」。 亞斯伯格症患者常先會說才會走,且仿說及代名詞反轉現象不明顯或極為短暫,但動作協調十分差;自閉症患者常先會走路,但語言發展緩慢。 亞斯伯格症大部分智能正常,甚至智力優秀,且學習障礙不明顯;自閉症患者大部分智能不足。 亞斯伯格症患者在青少年期之後,攻擊行為的出現率較高。
語文智商方面 亞斯伯格症 高功能自閉症 語文智商 平均為九十八分 平均為七十七分 操作智商 平均為九十分 平均為八十六分 結論: 語文智商可以作為診斷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 自閉症兒童的標準。 此外,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對於某些事情大多有特殊的興趣或特殊的天賦,屬於機械性的特殊能力;而亞斯伯格在特殊能力方面則屬思考性的。
語文流暢度方面 在語文流暢度方面,亞斯伯格症兒童沒有困難,兩歲前即會出現單字,三歲就會說整個句子,但在四歲前,「你」、「我」、「他」等稱為還是會混淆,而且容易會有反覆和重複對方話語的情況。 高功能自閉症的自發性語言非常少,不會流暢的表達;亞斯伯格症兒童在自發性語言和對談上並沒有問題。 亞斯伯格症的問題在於,對談時會有「冗長的對談」,不管對方有沒有興趣,會和對話者一直談同一件事情(他自己感興趣的事),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進而影響到其人際關係的互動。
動作協調方面 研究結果均顯示約50%的亞斯伯格症和67%的高功能自閉症有臨床上顯著的動作問題。 90%以上的亞斯伯格症(19/21)和31%(6/19)的高通能自閉症有精細動作的問題;而在粗大動作方面,所有的亞斯伯格症(21/21)和63%(12/19)的高功能自閉症有問題。 亞斯伯格症兒童則動作顯得非常笨拙,他們一般的動作協調困難有四項: 模仿肢體動作困難 無法順利的接球 單腳站立有困難 兩手無名指彎曲有困難
社會互動方面 亞斯伯格症兒童具有能力、有興趣,且會去參與社會互動,但因為他的社會直覺和一般人有差異,所以無法瞭解人際互動的意義。 亞斯伯格症與人互動「主動但奇怪型」。(有主動的社交互動行為,喜歡和人接觸,但缺乏適當的社交技能,較無法判斷社交技能是否不需要或不適當,如不停的問某些事、問陌生人的姓名等) 亞斯伯格症比高功能自閉症較少出現嚴重的視覺迴避行為,出現較多準社會行為。
攻擊及暴力行為方面 亞斯伯格症兒童因有蠻高的道德標準,因此也容易會引發互動上的衝突。例如過法路時,看到有人闖紅燈,他們就會馬上義正嚴詞的制止:「不行,叫警察來抓你喔!」。像是發生類似的情況,就很容易和其他人發生衝突,而被誤解有攻擊暴力行為。有時候,他們只是因為被「逼急」了,才會產生攻擊或暴力行為。
參閱自閉症與亞斯柏格症比較表
個案基本資料 14歲,智商109,父親正常上班,母親為陪個案辭去工作,當全職媽媽並參加研習接受訓練,目前擔任教師助理員。個案有一個小他六歲的弟弟,發育正常。休閒時間的安排是打電腦遊戲、摺紙或上課如繪畫課、音樂課等。個案最具專長或興趣的活動是游泳、打電腦。飲食正常,穿脫衣服鞋襪皆沒有問題,也能注重清洗及衛生,可以自己上下學。
個案認知能力與學習態度 小學時因適應狀況不佳,學習情形不利,目前國語文約為國小四年級程度,數學只會加減法,乘除及四則運算皆不會。 有選擇性的注意力,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若沒興趣的內容則很容易分心。 記憶力很好。自信心低、學習意願低、挫折忍受度低,若參加競賽輸了則不容易接受,而且會找東西當出氣筒。例如玩電腦遊戲輸了,就會對著電腦大罵,責備電腦欺負他。
個案溝通能力 (一)口齒清晰、說話速度適中,口語表達順暢。 (二)會打電話也會接聽電話,但家中如有電話來,他正在做自己的事,不會停下來先接電話,會當作沒聽見。 (三)能夠具體表達需求、陳述事情,例如身體的病痛、肚子餓或表達不高興的事情等。 (四)能聽得懂所交代的事情,也能照著指令做事。 (五)沒有仿說的行為,不會使用隱喻的詞語。
個案情緒狀況 (一)在正常狀況下的情緒是平靜的,但若被激怒就會很火爆無法控制。 (二)常以摔東西表達不高興的情緒,如果同學阻止他、抱著他或壓著他,他會動手抓人或咬傷對方。 (三)安撫情緒失控的方法:生氣時不要有一大堆人圍觀,否則他更無法控制情緒。 (四)情緒失控時應即時將他帶離現場。
個案人際關係 (一)與家人互動時長發生衝突,但能遵守與媽媽的約定,「照單行事」(媽媽會與他訂定生活行事曆,讓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二)與同學的互動情形:同學常用挑釁的言語刺激他及從背後抱住他,他會因被激怒而打人,不放開他,他會抓傷人,人際關係呈現緊張狀況,沒有任何朋友。 (三)與老師的互動情形:個案失控時,若老師壓倒他,想制服他,他會反擊。
個案行為特徵 忍耐度低,容易被人激怒,產生暴 力行為。 上課亂說話及大聲笑,干擾同學,破壞上課秩序。 常有固執性的行為,無法接受突然的改變。 對於某些規定會固執地去遵守。
個案一(律師,33歲)---發展史 母親懷他的前三個月期間得了德國麻疹。 出生後16個月才會走路, 語言發展遲緩,三歲時才會講較多的話,很短時間內,就開始講長的,複雜的句子。 怕水,9歲時,父母教他游泳,他感到相當吃力,然而,在某個下午的五點整,他學會了游泳(姿勢非常僵硬)。此後,每當他去他們的避暑別墅,他就會準時在五點整跑去游泳。 孩童時期,不想和其他同年齡的孩子相處在一起。 23歲時曾邀請一位女同學在某個禮拜六到他父母的避暑別墅去,此後未有進一步交往。 33歲時,常常刻板地重覆張開他的手指頭,每天有好幾百次之多,也會無緣無故的作輕微的刻板的點頭動作。 33歲時,擔任律師,似乎非常樂於他的工作,非常侷限於例行事物以及每月探視他的父母親一次。
個案一(律師,33歲)---能力剖析 認知特質 對隆梅爾的沙漠戰爭有濃厚的興趣和知識 溝通能力 1.三歲才會講較多的話,很短時間就會講長而複雜的句子 2.聲音高亢而無變化,且所使用的語言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古板 社會互動 不想和其他同年齡的孩子相處在一起,完全沒有任何朋友, 家族背景 家庭史顯示他的家人中有人罹患亞斯伯格症候群和自閉症
個案二(喜歡穿同一件衣服的女孩,14歲)---發展史 個案是在正常懷孕下出生,出生時的體重、身高、頭部大小、產期和出生其都很正常。是個非常「乖」的嬰孩。 10個月大時:「似乎非常緊張」、「在大肢體動作上的發展有點遲緩」、「肌肉張力有點退化」 15個月大時,會走路。 18個月大時,會說一些單字,30個月大時,在語言發展上似乎有些遲緩;但是四歲大時,語言能力已達到正常水準。 稍長,漸漸對紙袋有極強烈的興趣,蒐集儲存在閣樓,此興趣於8歲到10歲達到顛峰。
個案二(喜歡穿同一件衣服的女孩,14歲)---能力剖析 認知特質 1.語文智商127 ,在圖案排列、數字長度和一些 2.理解能力的測驗表現不好 3.對紙袋有極強烈的興趣 4.每天堅持穿同一件衣服 溝通能力 1.六歲時會用尖銳、單調的語氣不停地談論衣服 2.以一種非常正式、重複的方式回答問題,而且 總是在每句話的結尾把升調拉得非常高 社會互動 1.沒有任何玩伴,對於其他小孩完全不感興趣, 拒絕和其他的孩子相處在一起 2.欠缺對他人的直覺,欠缺了解嘲諷語的能力 動作能力 10個月大時接受例行性的健康檢查發現:大肢體動作上的發展有點遲緩、肌肉張立有點退化
個案三(業餘演員,18歲)---發展史 二歲開始行為就顯得非常頑固拘泥,早餐要求做在桌前的同一座位,每天要穿同一件紅色褲子。 二歲以前會說冗長而複雜的句子,並會模仿電視播報員的樣子,長大後此活動一直是他最感興趣的,他模仿他們模仿得非常好,但從來不會即席表演。 二歲以前,就會避免自己的身體和他人接觸。 三歲大時就會固執地沉溺於多種例行事物中,從未顯現出主要刻板動作,但有搖動物品的強烈慾望。 四歲時起,開始專注在一些有限的興趣上--飛機、電車、火車、西洋棋、舞台道具。 十二歲時,媽媽因為他在學校和同年齡的小孩有相處上的困難,而求助醫生。 他的語言方式非常學究式的、正式的。直到大約十四歲時,他總是小聲地重覆別人對他講過的話。 十八歲時,會以各種奇怪的方式,不停地拉自己的手指頭。
個案三(業餘演員,18歲)---能力剖析 認知特質 1.語言智商130(理解能力的分數差) 2.似乎無法專心聽講,且被認為過度好動 3.固執地沉溺於多種例行事務中 溝通能力 1.語言單調具重複性且聲音尖銳 2.二歲以前會說冗長且複雜的句子(會模仿電視播報緣的樣子,若被干擾則會暴跳如雷) 3.語言方式是非常學究式,會小聲地重複別人對他講過的話 社會互動 1.避免自己的身體和他人接觸,在遊戲場所或家庭聚會的場合,會被對著其他人,不與他人接近 2.15歲時母親過世,之後有人問他有何感覺時,他則回答說:『我很好, 你知道我有亞斯伯格症候群, 這使我再面對失去敬愛的人時, 比其他的人更堅強』
個案四(小教授,12歲)---發展史 15個月才學會走路 二歲半以前很少說話,但之後幾乎馬上能和成年陌生人聊天 十一歲時被一個工業學校的化學教授評定具有大學學士學位的程度
個案四(小教授,12歲)---能力剖析 認知特質 1.總量表智商150 ,在理解和圖畫排列的得分低而在其他的子測驗有突出的表現 2.研究火藥種類,收集許多火藥的藥方,收集許多有關化學的知識 3.11歲時被一個工業學校的化學教授評定具有大學學士學位的程度 溝通能力 1.二歲半前很少說話,但是隻後雞呼馬上能和成年陌生人聊天 2.講話講得非常快、正式,『像個教授一樣』 社會互動 把同年齡小孩當成是學電腦(他最喜歡的消遣)的捷徑外,他對他們並不感興趣 動作能力 大肢體動作方面的表現非常的笨拙
面對亞斯伯格症(一) 與家長、學生和專業團隊面談,以 確定學生的需求。 訂出符合學生需求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要做好學生所有日常行為或環境改變的準備。謹慎地確認日常的狀況,教導學生習慣一步步照著步驟來。
面對亞斯伯格症(二) 儘可能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如果必須使用時,可以運用視覺線索當作輔助。 解說語句精簡具體 不要一次對他們說太多的話語,否則會造成學生所能負荷的量,雖然一般學生沒有聽覺上的問題,但是如果一次對他們說太多話,會使得學生無法抓住話語的重點。必要時,說話速度放慢。
面對亞斯伯格症(三) 當學生不尋常的或令人擔憂的行為增多時,可能表示著壓力的增大,有時在某些情況下會失控,這時我們可以試著詢問學生:「你有事情要告訴我嗎?」,有些個案是需要到他認為安全的地方,或是他認為安全的人身邊才會恢復平靜。 教師不要自己做出不適當的行為。
面對亞斯伯格症(四) 大多數亞斯伯格症學生對於字詞的解釋和運用是容易誤解的,所以儘量不要使用方言、諷刺和揶揄的話語,除非你確定你所使用的這些話語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 發現學生無法專注在概念學習上時,請試著將步驟更精細化,或者運用視覺、口語和肢體等不同方式呈現。
面對亞斯伯格症(五) 假若學生一直不斷的重複某個話題或是問題,可以試著要求他寫下話題或問題,然後再寫下自己的答案。上課不當發言時,應提示策略(視覺、聽覺提醒),簡單、扼要,同時建立具體明確的教室行為規範(教室常規、區辨性刺激),必要時實施社會技巧訓練(社會故事、繪本)。
作業書寫執行困難 簡化及更改作業內容 請老師勾選適宜內容作業 同儕(小志工、小天使、小老師)協助 明確規範繳交作業的時間及地點 請家長利用適當的各類檢核表(例如:每日整理書包必備事項)協助檢核。
亞斯柏格症學生發怒的原因 生理因素:飢、渴 人際關係挫折:同學取笑、同學不理、同學不跟他玩 缺乏社交技巧:不懂遊戲規則、不願輸 不願等待 問題無法解決 被當眾指責、沒面子 規則性被打破
發怒時處理 教導深呼吸、數到10。 讓他安靜一下。 鼓勵說出原因,討論解決策略。 引導寫下事件經過。 打軟的東西(隔離) 請同學不要靠近。 轉移注意力。 個別處理。 給台階下。
出現情緒行為問題(發脾氣、打人、哭鬧) 物理環境的調整。 生理因素的排除。 隔離、安撫,相關人員介入協助。 出現嚴重攻擊、諮商、干擾行為時啟動校內危機處理系統。
影響學業表現的特性 分心、不專注。 狹窄視野。 機械式的記憶。 視覺與聽覺訊息的處理。 結構。 問題解決。 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