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主讲人:张树兴 教授 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一讲 : §1.1~§1.3 数学起源与古希腊数学 §1.1 数学思想的萌芽.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 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第二章 夏 商. 第一节 夏  夏年代学研究  1. 文献所见夏代积年  471 年说。《太平御览》卷八二引《竹书纪年》: “ 自禹至桀 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 ”  431 年说。《易纬 · 稽览图》 “ 禹四百三十一年 ” 。两说相差四 十年的原因,历来有两种解说,一是.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女儿》 你 认 识 这 些 图 片 的 故 事 吗 《丑小鸭》 《拇指姑娘》 它们都来自于哪位作家笔下?
中国法制史 制 作 人:张娟娟 单 位:法学院 电 话: 推荐书目 电子教案 司法考试题解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吕准能.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第二章 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主讲人:陈婷婷.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南雄市第一中学历史组 刘慧敏.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尧二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战不休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第4节 武王伐纣.
第二节 商朝奴隶社会的初步发展(前1600—前1046) 一、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二、商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 四、商朝的衰亡
历 史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代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一章 学校的产生与西周的教育 一、学校的产生 二、从甲骨卜辞来看商代的学校 三、西周的学校 四、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国 家的建立与发展.
夏朝的法律制度.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你心目中成功的人有谁? 但成功的我只有一个 成功的人很多 你敢于、乐于与其交往吗?.
第二章 商事主体与商事行为 一、商主体的概念、分类 二、具体的商主体概述 三、商事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四、一般商行为与特殊商行为 商法人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宝洁的品牌战略.
中国法律制度史 辅导教师:杨乃昆 联系方式: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单元是夏朝建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了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走向瓦解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大变革时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过程。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导论.
课堂练习.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夏辉辉.
                                                                                                                                                                
人上帝 人 死亡 死亡 审判 审判 刑罚 刑罚 人上帝.
自治规范视野下的网规 ——网络法治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Salem, Good Morning 大家早上平安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中國 伊朗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巴基斯坦 全球死刑數據. 中國 伊朗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巴基斯坦 全球死刑數據.
Harvard ManageMentor®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西藏 Tibet.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法学概述 补充 补充.
国 际 法 第 二 十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使用Fragment 本讲大纲: 1、创建Fragment 2、在Activity中添加Fragment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法制史 主讲人:张树兴 教授 云南省省级教学名师

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16世纪一一公元前11世纪) 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16世纪一一公元前11世纪)

商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至汤时商人的实力己较强大。汤首先灭葛,继之又征服了不少部族。此时正值夏桀暴虐,民怨沸腾,汤于是举兵伐夏,灭之。汤在亳(今河南濮阳)建立了商王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靠文字可考的王朝。 商朝多次迁都,约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故商朝又称殷或殷商。此次迁都至商朝覆亡,273年不再迁都,政治经济有较大发展,在二十三代王朝武丁时趋于鼎盛。 此后,统治阶级日益腐化,对奴隶和平民的盘剥和压迫更为残酷。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至纣王时,周文王的继承者武王兴兵伐纣,商朝在“前徒倒戈”下为周朝所取代。

一、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一)“听命于神” 商朝奴隶制国家的确立和发展,使由来已久的神权政治得到充分发展。史载殷商奴隶主贵族极端迷信鬼神。《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所谓听命于神,是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甲骨文的卜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殷商统治者每遇大事,必须先行占卜,以求消灾降福。在上帝和王权之间的中介则是巫、史等神职人员,他们代表鬼神,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行动,说明巫史知识高于一般人,为人所信服,他们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也拥有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二)“代天行罚”和“王权神授” 以天命、祖命宣布王命,将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相结合,使神直接为政治统治服务,是商朝神权政治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统治者将其祖先与上帝基本上合而为一,具有深刻的政治对于此后的封建法制也有重要意义。

二、商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商代的立法 从文献记载来看,商代统治者已经进行了立法活动。商代的立法包括: 1.《汤刑》 从文献记载来看,《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整个商代一直适用。《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晋书·刑法志》记载,“夏后氏五刑之属三千,殷因于夏,有所损益。”《竹书纪年》又记载:“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所谓“重作”,可能就是在《汤刑》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内容更加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说明,以刑法为主的中国古代法到商朝己略具规模。“刑名从商”,荀子的这个论断,也证实了商朝确实己初具规模。

2.《汤之官刑》 除了《汤刑》之外,商代初期还制定了单行刑事法规《汤之宫刑》。《墨子·非乐上》记载: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律令》按:“此官府之刑,汤所制也。”这是战国时期有关《汤之官刑》的最早记载。即言“先王之书”,可知在当时是有根据的一种说法。 3.“弃灰之法” 据文献记载,商代还有“弃灰之法”。《韩非子·内储说上》说:“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运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虽刑之可也。且过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一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曰:‘无弃灰,所易也;断手,所恶也。行所易,不关所恶,古人以为易,故行之。”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律令》按:“此法太重,恐失其实,即前后两说已不甚同矣。”

(二) 商朝的主要法律形式 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刑、王命和单行法规。 刑,即《汤刑》,是商代的基本法律。 王命,是商王所发布的命令,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如《尚书·汤誓》中所保留的汤伐桀所作誓师之词,《尚书·盘庚》中所存商王盘庚发布的迁都之命。 单行法规是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所发布的命令,如《汤之官刑》、“弃灰之法”。

(三)主要罪名 不吉不迪。盘庚迁殷之前所宣布的罪名。《尚书·盘庚中》记载:“乃有不吉不迪……我乃劓殄灭之。”吉,善;迪,道;劓殄,灭绝家人。意即,如果行为不善,不按盘庚所说的正道行事,就将其本人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 颠越不恭。盘庚迁殷之前所宣布的罪名。《尚书·盘庚中》记载:“……颠越不恭……我乃劓殄灭之。”颠,狂;越,逾,指不法行为;不恭,不从王命。意即,如果狂妄放肆,违法乱纪,不服从国王的命令,就处以死刑,并灭绝其全家。 暂遇奸宄。盘庚迁殷之前所宣布的罪名。《尚书·盘庚中》记载:“……暂遇奸究……我乃劓殄灭之。”暂,读作渐,诈欺;遇,读作隅,奸邪;奸宄,做坏事,在外为奸,在内为宄。意即,诈伪、奸邪、犯法作乱者,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 不孝。《吕氏春秋·孝行》引《商书》说:“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商朝重祭祀,讲究宗法,因而刑法以不孝罪为最重者,孝的内容即要求孝顺父母,但实际上是要尊祖敬宗,以维护宗法制。 巫风。《墨子·非乐上》记载:“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巫风”罪即官吏沉醉于歌舞,处以罚丝。 弃灰于公道(街)。见于前引《韩非子·内储说上》。“弃灰于公道(街)”罪即向公道上扬灰。因此举可引起路人发怒,导致斗殴,故处以重刑。

(四)、刑罚 商代的刑罚制度已经初具规模。战国时期的学者对此早已有评价。《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即认为刑罚之名称始于商代。商朝有“五刑”,从文献资料和出土的甲骨卜辞都可看到这方面的记载。 (1)死刑 ①炮格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代末期,“百姓怨望而诸侯有叛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史记集解》引《列女传》曰:“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坠炭中,妞己笑,名曰‘炮格之刑’。”可见,“炮格”之刑是商纣王所创,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火烧热,令罪犯在铜柱上走,坠炭中烧死。这是一种非常残暴的刑罚。 ②醢(音hai,海) 《史记·殷本纪》记载:“九侯有好女,人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醢,即把人杀死,捣成肉酱。 ③脯(音fu,府) 《史记·殷本纪》记载:“随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脯,即将罪犯晒成肉干。 (2)肉刑 ①墨刑。又叫做黥刑,是用刀划面颊或额并涂墨的刑罚。 ②劓刑。就是用刀割掉鼻子的刑罚。 ③刖刑。就是用锯截断人的一足的刑罚。 ④宫刑。甲骨文还有一奇字:一边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一边是刀。表示以刀割去人的生殖器之意。

(五)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 1、民事法律规范 土地所有权。一般认为, 土地所有权为王有制,不存在土地的私有制。商王享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分赐给贵族使用;领受土地者占有土地,并向商王缴纳贡赋,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土地。奴隶则被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任意转让和买卖。其他财产,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占有、管理,家庭的一般成员不享有财产所有权。 2、婚姻制度 从甲骨文所反映的信息来看,商代的贵族实际上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据统计,高宗(武丁)有妻妾多达六十四人。从文献记载可知,商代贵族之间还盛行妹随姊嫁的媵嫁制。而对妇女来说,只能嫁一夫。 3、继承制度 在古代,政治身份的继承意义远远超过了财产的继承。一般认为,商代初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前者为主要原则。即,兄死后,其王位和财产由其弟继承;若无弟,则传给其子。商代末期,父死子继基本上代替了兄死弟及,但也出现了嫡长子继承的现象。这一制度影响到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成。

三、商代的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 商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国家大事由商王决定,王命即是法律。商王的裁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商王盘庚在动员迁都的讲话中着重要求群臣“听予一人之作猷”,即听从他的安排。他还说“用罪伐厥(其)死,用德彰厥善”,说的是你们有罪恶的要处死,有功德的要表扬。类似这样的内容还有不少,是商王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的反映。商朝的中央司法官称为司寇,下设史、正等职。

2、案件的审判 商代统治者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进行频繁的占卜,充分地反映了其“敬鬼神”的神权思想意识。“敬鬼神畏法令”,一语道破了商代统治者神权法思想的实质,一切司法活动都成为鬼神意志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卜者参与司法,假托神意断罪,实行所谓神明裁判,有不少卜辞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