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音樂與生涯 主講人:宜鴻
前 言 欣賞一首樂曲大致上有幾種取徑:一是直接聆聽,訴諸直覺對音樂的感受;二則是對非樂理資料的掌握,進而了解樂曲是如何非音樂本身的因素形成的;三則是對樂理和演奏技巧的了解,而了解作品本身的內在理路。筆者在第一次主持社課時嘗試採用第一種取徑,意圖以此帶領社員們進入貝多芬音樂的精神殿堂;然而礙於絕對音樂的抽象性,導致此舉未能見效。 在這兩年多中,筆者從一個近乎絕對崇拜貝多芬的愛樂者,藉由許多的聆聽經驗以及資料的佐證、知識的充實,絕對崇拜的態度開始鬆動,發現「樂聖」此一名號固然不是浪得虛名,但其中亦摻雜許多誇大其實與想像。然而也礙於筆者樂理知識仍嫌不足,故本次的社課,著重以第二種取徑來了解貝多芬的音樂;也希望能藉由這次的社課,釐清各位社員對貝多芬以訛傳訛的誤解。 台大愛樂社
貝 多 芬 的 生 涯 貝多芬的生涯,筆者至少有看過兩種分期方式。為了小組進行方便起見,在此僅列出比較簡略的三期分法。 第一期:出生~1802年。 曲例:第一號交響曲,Op.21,題獻給Swieten男爵。(第四樂章) 第一個轉戾點:1802年。寫下「海利根城遺囑」,原因為日漸惡化的 耳疾。 1805年,法軍佔領維也納。 第二期:1803年~1815年。 曲例:第三號交響曲《Eroica》,Op.55,題獻給Lobkowitz侯爵。 第五號鋼琴協奏曲,Op.73,題獻給Rudolph大公。(第一樂章) 第二個轉戾點:1812年,完成情書《給永恆的戀人》,但並未寄出。 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 第三期:1815年~過世 曲例:第九號交響曲《合唱》,Op.125,題獻給普魯士國王 Friedrich Wilhelm III。 (第一樂章) 任何後期的作品。 台大愛樂社
貝 多 芬 的 環 境 條 件(1) 貴族的認同 中產階級的興起,也帶動音樂文化事業的興起,劇院與表演活動都逐漸增多,欣賞音樂的經濟門檻下降,秀異功能消失。此時中下階層仍鬆散而缺乏輿論,握有音樂文化主導權的高級貴族,將秀異的焦點轉移至音樂活動的品質(而非數量)上,區分了音樂品味的高下優劣。他們指摘坊間的音樂(乃至觀眾)是膚淺而墮落、不需經驗與知識的;並且讚揚上文所提到的偉大的大師、音樂與傳統,重視對音樂的熟悉(familiarity)與研習。他們從公開音樂會中退出,轉而在私人沙龍或貴族劇院中進行自己的音樂活動,與大眾隔離。這些「社會貴族」可藉此自我定義為「品味的貴族」,並區隔於中下階層,強化自身的社會認同與正當性。 在音樂家的方面,貴族解散御用樂團後被解放出來的音樂家,在市場中求生存,卻面臨市場不穩定、規模小等困境,大多都陷入經濟困難,而且必須因應大眾的口味而不能自由創作。而音樂菁英貴族以音樂的內在品質為訴求,只推崇、贊助少數的傑出音樂家,捧為偉大明星。音樂家的生存仍仰賴人際網絡與貴族贊助,尚難以自食其力。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了,這些貴族其中一定有些人是真正地熱愛音樂。 台大愛樂社
貝 多 芬 的 環 境 條 件(2) 樂評的讚揚 神話的加持 文中讚揚貝多芬的樂評(Hoffmann & Marx)都是德國的受良好教育(都是學法律的)的中產階級,具有近乎專業的音樂能力而會作曲。根據文章的描述,倒很像Elias(1998)所說的,憎恨法國的附庸風雅、諂媚虛偽的上流文化,而尋求精神性的教化。他們身為支配階級中的被支配者(dominated dominant),既不認同親法的上流貴族,也不認同坊間的膚淺文化;卻在智識的領域裡找到崇高的認同與使命,進而大肆宣導之。 神話的加持 Waldstein伯爵鼓勵貝多芬前往維也納發展,寫信給他道: 「親愛的貝多芬! 你現在要去維也納實現長久以來受阻的願望。莫札特的英靈仍在哀泣他弟子的去世。它在勤奮的海頓身上找到避風港,卻不長久駐留;它希望透過海頓再次和某人結合。透過你不停習的努力,從海頓手中接受莫札特的精神。」 然而貝多芬自己後來也成為了神話的一部份,而成為了布拉姆斯的枷鎖(請見其第一號交響曲)以及華格納的偶像。 台大愛樂社
高 貴 的 貝 多 芬(?) 斤斤計較的個性 請見年表 攀附權貴的貝多芬 曲例:Lobkowitz清唱劇,WoO 106。 1.向貴族階級攀親帶故。 曲例:Lobkowitz清唱劇,WoO 106。 2.Ludwig “van” Beethoven (1)貝多芬是相信特權(有些人比其他人要好)的,他本非貴族出身,但自許為一種非世襲的,精神的貴族(nobility of spirit)。他在早年佯稱自己為貴族後裔(他說他名字中的van與德文的von同樣代表貴族血裔。),希望藉此能和贊助者們平起平坐,也可以不需理會繁文縟節-例如服裝儀容不整,或拒絕貴族的要求之類的「社會革新」(social innovation)。 (2)姪子卡爾的官司 台大愛樂社
回 應 當我們深入探究貝多芬行為的原因,不但可以除去神化貝多芬的傳聞,也可以反過來同理貝多芬為何會有這種行為:貝多芬對出版和音樂會的收入要求更是執著的。有人描述他「是第一個會為自身權益挺身而出的大作曲家,儘管此舉可能超出其法律權利之外;為確保此利益,他收取費用卻未拿出付款者所要的東西。他知道莫札特的悲慘境遇…他本人就曾經歷一無所有的可怕。」當時由於缺乏完善的版權法,環境不利於創作者,這種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曲例:Fidelio, Op.72,題獻給Rudolph大公。 (Act I, Nr.4: Aria) 台大愛樂社
貝 多 芬 二 三 事 《田園》的考究結果 根據Baerenreiter出版社的考究結果,貝多芬的手稿裡樂章的標題如下: I Angenehme, heitere Empfindungen, welche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im Meschen erwachen II Szene am Bach III 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IV Donner. Sturm V Hirtengesang. Wohltaetige, mit Dank an die Gottheit verbundene Gefuehle nach dem Sturm 第一、四、五樂章的標題跟傳統的不一樣: I Erwachen heitere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IV Gewitter, Sturm V 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uehle nach dem Sturm 大家習慣的傳統標題是第一次出版的時候出版商Breitkopf更改的,而其很可能是未經貝多芬同意的。 台大愛樂社
貝多芬耳聾的原因:Paget’s disease 台大愛樂社
反 省 本次小組以貝多芬當時的社會環境為主軸,勾勒出貝多芬其人其事。但此一詮釋方式是否完美無缺?對於貴族階級青睞並贊助貝多芬一事,雖然貴族階級意欲將自己的品味和中產階級及中下階層作一區隔,但是為何他們不選擇其他和貝多芬同樣難懂的音樂家,而選擇了貝多芬?那些社會學所聲稱的偶然,是否真的完全都是偶然?還是有些因素從社會學的角度觀之才會是偶然的? 另外,創新在藝術上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然而此一標準的正當性仍有待檢證。但創新的感受是顯然的事實,那麼為何人們會以創新作為一個重要的判準?此亦值得仔細探究。 曲例:Missa Solemnis, Op.123,題獻給Rudolph大公。(羔羊經) 台大愛樂社
參 考 資 料 徐大衛,《千中選一的天之驕子-探討貝多芬神話的社會起源》 Ates Orga, Beethoven, 蕭美惠、林麗冠譯,智庫文化 《貝多芬》,音樂之友社 小波的病理學共筆 http://home.kimo.com.tw/yc48212/貝多芬.htm piatigorsky (by clmusic, ptt BBS) 台大愛樂社
台大愛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