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园艺设施建筑图. 第一节 投影法及投影图 一、投影及其分类 图 5 - 1 投影的形成 投影的形成 工程制图中,把表示光 线的线称为投影线(或 称投射线),把落影平 面称为投影面,把物体 产生的影子称为投影 1. 投影的形成.
Advertisements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大洋洲.
当代 国 际 关 系(案例6)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执教者 :和兆星.
丰富的图形世界(2).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第一节透视
优美的校园.
战 后 国 际 关 系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一、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包括的内容: 画法几何 阴影 透视 1)、画法几何(主要内容) 画法几何的任务: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点 §3-1 两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3-2 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 §3-3 两点的相对位置 §3-4 重影点 例题1 例题2
INTERIOR DESIGN ENGINEERING DRAWING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1 投影的概述 2.2 正投影的特征 2.3 三面投影图 2.4 点的投影 2.5 直线的投影
9.4两个平面平行.
机 械 制 图 万婧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第 2 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2.1 投影法及其分类  2.2 点的投影  2.3 直线的投影  2.4 平面的投影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第2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2.1 投影法及其分类  2.2 点的投影  2.3 直线的投影  2.4 平面的投影
一、平面的点位式方程 1 平面的方位向量 过空间中一点M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则 向量 称为平面 的方位向量
第三章 直线 基本要求 §3-1 直线的投影 §3-2 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3-3 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及它与投影面的夹角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工程图学基础 归纳与总结.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直线与平面垂直 吴县中学数学组 赵永.
第四章 轴测图与透视图 第一节 轴测图 2.轴测图的形成:
例5:求两轴线斜交圆柱的相贯线 2 1` 2` 1 1`` 3`` 3`
直线与平面垂直 生活中的线面垂直现象: 旗杆与底面垂直.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包括平行、相交和垂直。 一、平行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 ⒈ 直线与平面平行
线段的有关计算.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 判定及性质 贵阳一中 严虹.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图们市第一高级中学 数学组 南善花.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 平面 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内 容 提 要 §3-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平面与平面平行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高中数学课件) 伯阳双语数学科组 张馥雅.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夹角 曾伟波 江门江海中学.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1.2.4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 高三数学组 李 蕾.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3.5、三视图.
第六章 轴测图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3. 掌握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4.了解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29.1 投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九年级 上册 29.1 投影(第1课时).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9.9空间距离.
第 五 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 制作:LXL.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 . 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1.了解如何用向量把空间的点、直线、平面表示来出.
用向量法推断 线面位置关系.
2.3 直线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同名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的同名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位似.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生活中的几何体.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视图.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透视

透视:词源学考察 PER-SPEC-TIVE

透视现象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长远短 平行直线相交于无穷远处

视错觉中的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透视缩短现象

透视缩短现象

透视缩短现象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儿童画中的空间表现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古埃及的 “透视”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正面律:古代埃及艺术中的“透视”法则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图:三视图的整合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古代中国的城池地图:三国孙吴的都城建邺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古代中国的建筑平面图

视觉与知识的矛盾 古代中国的建筑平面图

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中的“三远”

散点透视中的“三远”

散点透视中的“三远”

中国的界画

透视学的产生 空间表现的难题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学的产生 乔托:文艺复兴时期对三度空间的探索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的痴迷者:保罗·乌切罗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原理的发现——丢勒的绘画

透视学的产生 透视原理的发现——丢勒的绘画

透视学的产生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用透视制造空间幻觉

透视学的产生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建筑的透视与绘画的透视

空气透视 明暗法(chiaroscuro)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线性透视 结构与光影的关系

错误的透视: 贺加斯的绘画

视错觉:矛盾空间

视错觉: 矛盾空间 埃舍尔的绘画

视错觉:达利的装置作品

视错觉:达利的装置作品

相对论 四维空间: 三维空间+时间

二维空间: 小说《平面国》(FLATLAND)中的二维世界

四维空间:毕加索、立体主义与相对论

主要透视术语 G——基面:放置物体的水平面,即地面 P——画面:透视图所在平面,通常与基面垂直 g-g——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线 S——视点:人眼的位置,即投影的中心 s——站点:人站立的位置,即S在基面上的正投影 s’——主点:S在画面上的正投影,亦称心点 Ss——视高:视点距基面的高度 Ss’——视距:视点距画面的距离 h-h:视平线:过视点的水平面与画面的交线 视线:过视点的直线

正投影: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水平剖切面经过门窗洞口之间将建筑剖开,移去剖切平面以上部分,将余下部分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

正投影: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的形成: 用直接正投影法将建筑各个墙面进行投影所得的正投影图。

正投影: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垂直剖切面将建筑剖开,沿剖视方向所见正投影。

透视图

三种透视图 按照画面主向灭点的数量,透视图分为三种: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倾斜透视(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形成 如果正方体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这两组轮廓线就不会有灭点,第三组轮廓线必然垂直于画面并有一个灭点。

一点透视与近大远小

一点透视的效果

一点透视的效果

一点透视的艺术效果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的形成 若一正方体仅有铅垂线与画面平行,另外两组轮廓线均与画面水平斜交,则此两组轮廓线形成两个主向灭点,且此二灭点均在视平线上。这种透视叫成角透视或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的效果

两点透视的效果

两点透视的效果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的形成 若果画面倾斜于基面,即正方体三个方向的轮廓线均与画面相交,就会形成三个灭点,构成倾斜透视,也叫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的效果

三点透视的效果

三点透视的效果

眼睛:视锥与视野 水平:120-148度 垂直:110-125度

透视角度选择: 站点位置(前后、左右) 视高

站点位置: 左右关系

站点位置: 左右关系

视点、视角与画面距离: 前后关系 放大、缩小

视点高度: 上下关系

视点高度: 上下关系

视点高度

视点高度 抬高视平线的效果

立面与画面偏角 立面与画面偏角影响透视效果

圆的透视

圆的透视

圆的透视:圆柱

圆的透视:圆锥

圆的透视

圆的透视:在建筑表现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