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Advertisements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逍 遥 游 庄 子.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圓的一般式 內容說明: 由圓的標準式展出圓的一般式.
莊子逍遙遊 主講:許端容教授(中文系) 時間:101年6月1日.
第五冊 第十課 老子選─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中國人壽 徐真真.
目  錄 第 1 節 百家爭鳴 第 2 節 儒、道、墨、法四家的學說.
第十課 老子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 子.
WWE巨人 Big show.
宗教家的生命智慧(9) 林榮澤 博士
老子選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文體:語錄體的議論文.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Linux-Ubuntu安裝及指令.
FTP檔案上傳下載 實務與運用.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2017 愛恩台福宣教見證主日 2017 EFCI Mission Sunday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複 拍 子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
Take the Time….. 保握當下... 巧合不如巧遇,急進不如及時.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多元文化概論.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分辨詞性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圖解配方法 張美玲老師製作.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你的真實身份 約翰福音 3:17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 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要將一切獻與神 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壇上面 火才在這裡顯現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Holy, holy, holy is Your name, O Lord. Holy, holy, holy is Your name.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Malachi 1-2:16 瑪拉基書一章~ 二章16節.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Zotero_搞定中文、英文格式 中臺圖書館.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耶利米書〉14 ~ 勸降的信息【三】─ 復興的應許﹝上﹞ ~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經文:歌羅西書 1:1-8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 摩太 2 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裡有忠心的弟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講 道家學派的發展及莊子思想

老子之後的三個面向 1.以個人生命為中心,關切自我、自由與本真,如楊朱、莊周 2.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演變為君王南面之術,如慎到及稷下學派之人士,韓非書籍中亦有解老、喻老兩篇,加以發揮此一思想 3.老子宇宙論的發展:〈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介紹 1993年10月,湖北省荊門市沙洋區四方鄉郭店村出土了一批戰國楚竹簡,後經荊門市博物館整理,得804枚,計一萬三千餘字。《郭店楚墓竹簡》從內容上來看為先秦學術著作,大體可分為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道家著作《老子》甲、乙、丙三組,且丙組包括不見於傳世文獻的《太一生水》。《太一生水》共存竹簡14枚,計300餘字。除《太一生水》外,其餘部分都可在傳世本《老子》中找到對應章節,只是字句有所變動而已。正因為《太一生水》不見於傳世文獻,並且是一篇精緻的宇宙生成論著作,從而引起了學界廣泛而密切的關注

太一生水原文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厘,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也其字也,請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

〈太一生水〉段落大意 第一段闡述自然天象的生成,它以太一生水為開端,謂水反輔太一而成天,天又反輔太一而成地,天地相輔,又生成神明、陰陽、四時、寒冷、濕燥,將古代宇宙生成論脈絡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第二段闡述了重名思想和自然地理形勢,並以中國的地形地勢來為說明「道」高低強弱相補的特徵作鋪墊。 第三段講道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貴弱」。

「水」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老子五千言中,論「水」的有三個段落 : 1.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2.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也,以其無以易之也。

「太一」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莊子‧天下》載:「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莊子‧天下》成玄英疏:「本,無也;物,有也。用無為妙,道為精;用有為事,物為粗……貪而儲積於心,常不足;知足止分,故清廉虛淡、絕待獨立,而精、神、道無不在;自古有之也。」 )

「反輔」與老子思想之關係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莊子思想 三種語言的操作:〈天下〉:「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莊子的「齊物論」: 經驗事物的相對性、不確定性辯證 物旡非彼,物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經驗知識的人為性、主觀性的判定 狙公賦茅,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莊子的「道通為一」說 「道」消解經驗事物的分判而確立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旡物不然,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桅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旡成與毀,復通為一。

「道」藉剝離經驗知識的“不真”而凸顯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莊子的「逍遙遊」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出世追求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旡己,神人旡功,聖人旡名。

“不遣是非與世俗處」的游世意識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挫鍼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莊子的工夫論與境界說 若一志,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戰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稷門(西邊南首門)附近,設有中國古代最早的學術活動和政治諮詢中心——稷下學宮。有學者認為它創建于齊桓公(前374年—前357年在位)時,也有學者認為創建于齊威王(前356年—前320年在位)時;複盛于齊宣王(前319年—前301年在位)時。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齊宣王擴置學宮,招致天下賢士近千人,任其“不治而議論”,其中七十六人被尊為“上大夫”。著名的有彭蒙、田駢、慎到、宋鈃、尹文、兒說、鄒衍等。楚國的屈原在齊宣王九年(前311年)曾出使齊國,當時,楚國學者環淵正在稷下,齊賜之為“上大夫”。屈原是否與環淵有過接觸尚不得而知,而屈原作品深受稷下思孟學派思想影響,則是顯而易見的。鄒國的孟軻和趙國的荀況,先後均曾到稷下學宮遊學。孟子在齊威王和齊宣王時兩度游齊;荀子在齊襄王時遊學稷下,並多次出任學宮主持人——祭酒。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 稷下學宮彙集了道、法、儒、名、兵、農、陰陽等百家之學,成為當時各學派薈萃的中心,歷時約一百四、五十年。並逐漸形成一個具有一定傾向的學派,後人稱為“稷下學”。各家在稷下自由講學、辯論,各自著書,言治亂之事,向君主提建議,促進了百家爭鳴的開展和學術文化的繁榮。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慎子》一書,《漢書·藝文志》“法家”著錄四十二篇,現僅存殘本五篇。清錢熙祚輯本以《群書治要》所節錄的七篇,參校殘本五篇,較為完善。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慎到(約前395—前315)是趙國人。早年學黃老道德之術,把道家學說向法家理論方面發展。曾在齊國的稷下講學,受上大夫之祿,負有盛名。他受《老子》影響,認為“道”的本質是萬物相等,對後來莊周的“齊物”思想有所啟迪。他是法家中主“勢”的一派。“勢”指政權、權位,他提出了集權的主張,在政治上把權勢放到了第一位。有了權位,還要有“法”。“法”是治國的標準,他從道家“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的觀點出發,提出“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的思想。君主是“法”的制定者,依法“無為而治”,“民一於君,事斷於法”,“官不私親,法不遺愛”,這樣就“上下無事”了。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慎到 他把君主的權勢看作行法的力量,認為有了權、有了法,一個平凡的君主就可以“抱法處勢”,“無為而治天下”;賢能和智慧並不足以服眾,權勢地位則能夠使賢者屈服。“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守法而不變則衰”。慎到尊君,但並不主張獨裁,這和申不害不一樣。他反對治理國家的關鍵全在於君主一人,認為“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立國君以為國,非立國以為君也”。所以,國家興亡的責任亦非屬個人,“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他強調遵循“天道”,指出“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之者,因人之情也”,這帶有較濃的道家色彩。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彭蒙、田駢 彭蒙、田駢都是齊國人。他們的學說都有道家傾向,可以說對於莊周思想的形成有明顯影響。彭蒙是田駢的老師,後二人均在稷下講學。田駢號“天口駢”,大概擅長演說。《莊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都把慎到和他們列為一派,可能因為慎到雖屬法家,也帶有明顯道家傾向的緣故。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彭蒙、田駢 他們主張“齊萬物以為首”、“貴齊”,強調事物的齊一、均齊。認為對萬物應取“莫之是,莫之非”的態度,“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主張因循自然,不置可否,齊一萬物,這顯然是莊周“齊物”思想的先聲。他們還提出行不教之教,認為“選則不遍,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這也是和莊周思想相合的。《呂氏春秋·執—》中載有田駢的話,雲“變化應來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當”,同樣具有順應自然、因性任物的道家思想特點。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宋鈃(約前382—前300)是宋國人;尹文(約前360—前280)是齊國人。齊宣王、湣王時,他們和彭蒙、田駢、慎到等同在稷下學宮遊學。宋鈃、尹文的思想受到道家和墨家的影響,後人稱其為“宋尹學派”。《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著錄《宋子》十八篇,“名家”著錄《尹文子》一篇,二書皆已亡佚。今存《尹文子》,一般認為系後人偽託。宋尹學派的思想資料,散見於《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宋尹學派主張以“寬”、“恕”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原則,“設不鬥爭,取不隨仇”,“見侮不辱,救民之鬥”。他們主張在國與國之間“禁攻寢兵,救世之戰”,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對諸侯間的兼併戰爭。據《孟子》記載,秦楚構兵,宋牼(即宋鈃)曾要往秦楚二國“說而罷之”。他們“救民之鬥”、“救世之戰”的目的,是“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為了達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內心修養方面,他們提倡“以情欲寡淺為內”,認為人類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五升之飯足矣”。因此,荀子批評他們是“有見於少,無見於多”。又說“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即只知人欲寡,不知滿足人的合理欲求。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宋尹學派提出“接萬物以別宥為始”,認為只有破除了見侮為辱、以情為欲多等偏見,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他們力圖從主觀上清除榮辱、譽非、美惡的界限,要求做到“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榮辱等等是屬於外在的東西,不應以之妨害內心的平靜,即使身陷牢獄之中,也不以為羞恥。莊子認為宋榮子(即宋鈃)“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普天下人讚譽,他並不因此更受鼓勵;普天下人非議,他也不因此更加沮喪。他們認為,如能做到人人“見侮不辱”,雖然被侮,但不以為恥辱,這樣就不會互相爭鬥,能夠“救民之鬥”,便可以使天下安寧了。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宋尹學派“以情欲寡為內”,當受到儒家安貧樂道和墨家刻苦精神的影響;而其“以禁攻寢兵為外”,則明顯是對墨家“非攻”的繼承。宋尹學派思想確實帶有不少墨家特點,以致于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將墨翟和宋鈃並列。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宋鈃、尹文 《管子》中的《心術》上下、《白心》、《內業》四篇,劉節、郭沫若等認為是宋尹學派的遺著,今暫保留此說。這幾篇反映了道、法、儒合一趨勢,同時兼有各學派的思想特點,為戰國中期稷下學士的著作,大致不會有誤。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內業》指出,“精氣”是生命、智慧之源,能使萬物產生。把“天”看成“自然”,“精”與“形”有二元論傾向。精也是氣,是氣的精粹部分。形也是氣,即形氣。“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最精細的氣,不但構成人,也是構成任何東西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地上的五穀,天上的列星,都是精氣產生的。精氣流行在天地之間,就有了鬼神;精氣深藏在人的胸中,就成為聖人。這裏用鬼神形容精氣的流行變化,鬼神已不是靈魂不死的宗教迷信含義了。事物時常在變,但總離不開“氣”,氣本身就能變化出各種各樣的東西。精氣無所不在,充滿一切。人只能得到它而“成德”,產生智慧,而不能使它消滅。有了精氣才有生命,有生命然後才有人類的思想和智慧。人類的精神活動是由精氣派生出來的。《內業》中的精氣說,在中國思想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當同樣出自稷下學士之手的《管子》中的《水地》篇,認為“水”、“地”是“萬物之本原”,提出了與精氣說相對立的觀點。《水地》認為:“地者,萬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又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雖然此文中以“水”、“地”為本原的理論尚未成熟,卻可謂是提出了百家爭鳴中的又一說。此說在郭店竹書〈太一生水〉中作了進一步發展。

道家思想與稷下學派:管子 《心術》、《內業》中將老子的“少私寡欲”、“致虛極,守靜篤”等觀點加以發展,進一步論證了“心”在認識中的作用。“心術”指關於認識方法的學說,認為認識事物首先要去掉妨礙認識的主觀好惡,做到“心”能夠“虛”、“靜”、“一”。反對主觀成見,主張客觀,這就是“虛”。不要在沒有認識事物規律的時候輕舉妄動,反對急躁盲動,主張冷靜觀察,這就是“靜”。以冷靜態度對待事物,就能集中注意力,聚精會神,心志專一,這就是“一”。這是要在認識事物時拋棄主觀上的障礙,以達到客觀地認識事物的目的。這種認識方法被荀況充分吸收和發展。強調在認識客觀事物時去除主觀偏見,保持心志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