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恶性肿瘤药概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Advertisements

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二、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烷化剂 代表药物 环磷酰胺 氮芥 顺铂 塞替派.
第七章 抗肿瘤药物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一、药物作用靶点 恶性肿瘤死亡率居第二位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联合化疗综合化疗 按作用靶点 DNA 为靶点有丝分裂过程 烷化剂和抗代谢药某些天然活性成分 肿瘤细胞为靶点.
抗肿瘤药 汕大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Antineoplastic Drugs ( Anticancer Drugs )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肿瘤的化疗 肿瘤科 赵增虎.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抗恶性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三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Introduction of BMS Section Ⅵ.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第39章 抗恶性肿瘤药 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
嘧啶类抗代谢物.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菌药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抗菌药基本原则: 1.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的敏感度。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抗恶性肿瘤药.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复 习 题 抗结核药应用原则.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年轻化。 病因: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污染……。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第二十八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Drugs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复习 1.甲硝唑、吡唑酮各有哪些作用与用途? 2.用吡唑酮治疗囊虫病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3.治疗不完全性蛔虫性肠梗阻宜选什么药?为什么?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抗 肿 瘤 药 物 肿瘤治疗的最主要基础科学是药物学。没有抗肿瘤药物就没有肿瘤化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是决定肿瘤化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基因突变 授课人:羊金华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 高二年级(理) 教师姓名:葛红.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司法机关.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王建友.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必修1 提升能力 夯实基础 新课标专用 2011高考 自动播放 共16套 作者:邵寄璋(生物特级教师) 新人教版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李金鸣 教授.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习题课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二版) 王静颖 王懿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恶性肿瘤药概述

一.细胞增殖周期和药物作用环节 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的过程。 肿瘤组织中主要有两类细胞群: 增殖细胞群 非增殖细胞群

一.细胞增殖周期和药物作用环节 (一) 增殖期细胞 G1 期(DNA 合成前期) 这一期约占增殖周期的一半时间主要合成mRNA和蛋白质、其作用是为DNA的合成作准备。 2. S 期 (DNA 合成前期) 这一期约占增殖周期的一半时间、主要合成mRNA和蛋白质、其作用是为DNA的合成做准备。

一.细胞增殖周期和药物作用环节 (一) 增殖期细胞 3. G2期(DNA 合成前期) 此期DNA合成已经完成、继续合成RNA和与有丝分裂有关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做准备。G2 期约占增殖周期的五分之一的时间。 4. M 期(分裂期) 此期结束时、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一.细胞增殖周期和药物作用环节 (二) 非增殖期细胞 G0 期细胞(静止期细胞) 这类细胞虽然具有增殖能力、但暂时不能进行分裂、当增殖期细胞群被药物杀灭后、G0 期细胞既可进入增殖状态、转化成为增殖期细胞。因G0期细胞代谢极不活跃、对药物的敏感性非常低、所以它是肿瘤复发的重要根源。 2. 无增殖力细胞 这类细胞在肿瘤细胞群中所占的比列很小、这部分细胞无增值能力、老化后即可死亡、所以无治疗学意义。

二.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一) 按细胞增殖周期分为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仅对细胞增殖周期某一期细胞比较敏感。 ⑴ 主要用于S期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 ⑵ 主要用于M期的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碱、紫杉醇等。 2.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这类药物对细胞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均有杀灭作用。 如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等。

二.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二) 按药物的作用机制分为 抑制DNA合成药 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甲氨基蝶呤 环磷酰胺、塞替派、白消安、卡莫司汀、博来毒素、卡铂、顺铂

二.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二) 按药物的作用机制分为 3. 干忧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药 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多柔比星 4. 抑制蛋白质合成药 长春碱、长春新碱、三尖杉酯碱、紫杉醇、门冬酰胺酶 5. 改变机体激素平衡药 已烯雌酚、丙酸睾酮、他莫苷芬、沷尼松、 地塞米松

32. 2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环节示意图

32.3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

三.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出血、贫血、感染等。严重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2. 胃肠道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口腔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3. 肝脏损害: 表现为肝脏肿大、黄疸

三.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4. 肾脏损害: 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5. 口腔黏膜损害及脱发. 6. 其他 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皮肤损伤,肺纤维化,心脏的毒性及听力损害。亦可引起畸胎,致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