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及其神经内分泌基础的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7 年 6 月 楚雄师范学院计科系 离 散 数 学 第三章 逻辑代数 ( 上 ) 命题演算.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水 肿.  定义: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 中积聚,称为水肿。  分类:水肿按分布范围可分全身水肿 和局部水肿。按发生部位分为脑水肿、 肺水肿、皮下水肿等。按发生原因分 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等。 可见水肿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疾病时 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或体征。  正常体腔内只有少量液体,当体腔内.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COMPANY NAME 多发性硬化患者宣教项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神经内科. 了解脱髓鞘疾病,了解多发性硬化 脱髓鞘疾病是什么? 脱髓鞘疾病如何进行生活调养? 脱髓鞘疾病如何对症治疗? 脱髓鞘疾病怎么诊断? 脱髓鞘疾病如何进行免疫治疗? 多发性硬化.
五年制精神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刘哲宁 教授. 专业简介 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 类精神活动的规律、防治精神疾病的一门重要学科。 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專心 輔大診所 復健科 陳惠文醫師.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 ADHD )? At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失竊的童年 主講人 : 洪嘉宏 社工員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研究所畢業 勵馨基金會 目睹暴力兒童暨青少年方案負責人.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系 李晓茹
講義11 心理疾病學生的 認識與輔導.
仙灵骨葆片培训手册.
网络化数控高速PET瓶装饮料装备关键及共性技术
認識過敏 啥:『畢業典禮那天送妳花好嗎?』 正妹:『不行耶,我會過敏』 啥:『妳有花粉症嗎?』 正妹:『廢話!難道花粉會比我正嗎!?』
吃飯的20個金標準.
「反應」觀點的壓力及其處置 (Response-based Stress and Related Treatment)
第四章 科學革命.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大洋洲.
化危機為轉機~精障者危機辨識與處理 許鶯珠 2014/7/15.
高科技產業 美容業 組員 鄭湘茹 吳貞怡 連怡君 廖芸淯.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区域卫生规划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规划发展处 杨荣刚 —1—
当代 国 际 关 系(案例6)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肺 癌.
義大醫院 國際事務課陳嘉卿.
主讲简况:姜乾金 教授、主任医师 卫生部 8 、7、 5 年制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主编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非工伤”、“重大疾病”、“住院津贴” 三项保障活动调整内容介绍 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 2015年6月.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炝虾”食用安全性的 初步研究 上海市吴淞中学生物与环境社团 责任者:李 胤 吴蓓莉 指导老师:张 治 许 沁.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其药物治疗 临床01-6 要慧 学号:
如何讓心情飛而不灰— 認識壓力的身心效應與情緒紓解
焦虑症的识别与处理 郑先振.
癫痫的康复治疗 康复系:张晓霞.
「跨越困境,珍惜生命」 講座及訓練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 熊廣泓、何永雄 2007年11月30日.
生命可以有更多期待 五個期待的故事與你真心分享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對人生目標的期待 寶媽對家人貼心的自我期待
我要活下去 駱健誠醫生 Cantonese S.S
社區危機個案或疑似精神病患緊急處置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衛中心:梁翠珍.
案例練習-鑑定及需求評估 分組教師之考試版 (201002修訂).
颈肩腰腿痛疾病的预防 汕头市中医院 林创坚.
战 后 国 际 关 系 专题五: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演变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聆听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与每个学生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 教授.
圖為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以「水」為主題,提供居民一個休閒的良好去處,是臺灣良好的親水遊憩典範。
校園性騷擾/性岐視無所不在?! 強迫或碰觸他人的性器官 嘲笑性別特質:娘娘腔、男人婆、公公、變態 故意/無意撫摸他人隱私處
强迫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科 叶兰仙.
阪神大地震 四服一A黃婕媺 四服一A游雅鈞.
第四课时 常见天气系统 阜宁一中 姚亚林.
焦 虑 症.
焦虑障碍 朱紫青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应激相关障碍 Stress –related Disorder ●苏州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五章 灾难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九章 飲食性疾患 心輔102: 卓后德、李佳容、鄭堯軒、林煒倫.
第二节救生艇种类及性能 一、救生艇的分类 缺点:没有支架和顶棚,人员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一)、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1、开敞式救生艇
事故心理应激状态及心理干预 合肥市卫生监督所 褚 勇.
恐慌症 畏懼症 強迫症 泛慮症 急性壓力疾患 創傷後壓力疾患
北京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 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 王蔷 2011
整數加減 【教學準備篇】 適用年級:1-4年級 設計者:MRI團隊.
B類別(自閉症) 鑑定安置組 陳立珣.
思考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因太阳辐射强,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形成高温 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環環相扣--環保觀念再教育 照南國小林莉臻.
氣象報告經常會出現天氣圖,天氣圖是氣象人員預報天氣的重要依據,現在,讓我 們來認識天氣圖上幾個常見的符號吧!
國三地理科說明 南山中學10001學校日 地理科教師 林皓芸 分機192.
福利事業與企業精神的結合 職業復康服務實例分享 < 新生餐廳 >
課稅負擔的歸屬.
衛生環保股長幹部訓練 衛生組長:沈玟妤.
98年度兒童課後照顧學程 修課名單確認暨課程說明會 2009/09/15(二) 08:40~09:20.
小腦萎縮症 組員: 5號 周宇倫 13號 范華鈞 24號 陳嘉駿 40號 羅鍇揅.
已填完.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子氟化鈉全身骨骼掃描 F18-NaF Bone PET --最準確評估骨骼病灶的影像學工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及其神经内分泌基础的研究 89期七年制6班 037621 朱霄鹤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以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它与一般应激反应及其它精神疾病不尽相同,1980年PTSD才被正式确立为一种可独立诊断的疾病。本文就PTSD的概念及由来、症状特点及诊断、神经内分泌基础、治疗、研究前景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

主要内容 一、PTSD的概念及由来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四、PTSD的治疗 五、PTSD的研究前景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一、PTSD的概念及由来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一、PTSD的概念及由来 曾冠名为“炮弹休克”、“战争神经症”、“强奸创伤综合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中至少有7%-10%的军官和3%-4%士兵出现“精神崩溃”, 共约8万军人患“炮弹休克”症住院治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炮弹休克”神经症可以大范围发生,美国精神病协会在其制定的DSM第1版中将这种症候群称为“总体应激反应”

一、PTSD的概念及由来 1980年DSM-Ⅲ修正了以往定义,正式以PTSD取代以前各种术语,并确立为可单独诊断的疾病 DSMIV(Amerci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的定义是:经历过严重的创伤事件并具有以下的特征性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者: 1.重新体验创伤事件 2.回避与事件有关的任何刺激并出现广泛的麻木反应 3.多种形式的情绪性及生理性唤起。常见于残酷的战争、灾难事故、暴力伤害的身受或目击者;表现的症状为反复出现创伤体验,持续地警觉性增高或回避,也可表现为普遍性的反应麻木。

一、PTSD的概念及由来 从PTSD的定义可以得出PTSD的特点: 1.长时间不能从创伤中恢复。 2.部分混乱的感官印象和凌乱片段的回忆,表现为反复“闪回”。 3.分离(dissociation)症状以及躯体化。 很明显这些现象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的记忆过程出现了障碍,使条件化的恐惧反应难于抑制或过分抑制所致。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一)早期症状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 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3.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二)PTSD临床症状特点 1.创伤事件再体验。某些与创伤相关的事件,甚至一些无关的强刺激均可诱发患者困惑不安、惊恐发作、难以控制的创伤回忆、梦魇,甚至突然行为障碍、幻觉重现。 2.情感麻木与回避行为。回避任何可引发创伤联想的刺激,无法回忆创伤时的某些重要方面,拒绝或害怕接触某些场合或触发物。生活情趣减退,情感麻木或表达障碍,环境适应能力减退。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3.警觉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患者警觉水平明显增高,情绪激动、脾气急躁、易受惊吓、睡眠节律改变、早醒、人际关系不良,严重者还可影响患者基本的社交、工作及生活能力。 PTSD患者还可伴发思维改变、学习记忆能力减退、注意障碍等多种认知受损表现。同时,PTSD患者亦常并发情感性精神障碍、焦虑性神经症、药物滥用等其他类型的精神疾患,应注意鉴别诊治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三)早期筛查 :目前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筛查在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事件影响量表,包括15个条目,主要是针对闯入性回忆和回避性症状进行评估,可区分创伤事件发生后不同时间的应激反应,评估创伤事件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

二、PTSD的症状特点与诊断 (四)诊断 目前PTSD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诊断系统。除PTSD-SS由国内学者编制外,我国研究者所依据的其他测量工具大多从国外引进并加以修订。 随着研究的深入,PTSD诊断标准亦不断改进。在DSM-Ⅳ的PTSD诊断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确定创伤应激的性质,包括:1.当事者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危及生命或生理功能完整的应激事件。2.由该创伤应激诱发的惊恐、无助或严重惊吓等反应。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应激反应是所有生物对紧张性事件的适应性反应,对生物的存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激反应的主要特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激活。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HPA轴激活的中枢控制十分复杂: 海马参与整合感知的信息、解释环境信息的意义及定调行为反应和神经内分泌反应。 杏仁核是应激性行为反应以及自主神经和神经内分泌反应的执行部位。 下丘脑室旁核则有直接激活HPA轴的作用。 负反馈机制、下丘脑局部回路和细胞因子也可能参与了调节HPA轴活动。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紊乱: HPA轴系统在应激反应调控中有重要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是调节哺乳动物应激所致内分泌、自分泌和行为反应最重要的神经调质之一。 Bremner等通过对比检测PTSD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脑脊液CRF含量发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提示PTSD患者体内存在HPA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糖皮质激素系统在HPA轴调控中亦有重要作用,其中皮质醇可能有明显的“抗应激”效应。 Yehuda等研究表明,PTSD患者24h尿平均皮质醇含量明显减少,血浆基础皮质醇水平降低,淋巴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增加,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显示患者HPA轴负反馈抑制作用增强,推测急性创伤应激后或慢性应激状态时,持续性低皮质醇反应和HPA轴负反馈抑制作用增强,可能通过影响机体整合创伤经历的能力,最终导致PTSD。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有研究指出PTSD患者HPA轴血浆皮质醇水平下降, 促皮质醇释放激素水平升高。心房促尿钠排泄缩氨酸(ANP) 是一种具有抗焦虑作用的神经调节剂, 可在多种水平上抑制HPA 轴活性。PTSD 患者血浆ANP水平持续降低,ANP 水平的降低可促进焦虑行为的产生和出现长期的心血管副作用。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 轴)改变: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免疫改变: 目前对PTSD的免疫学研究并不多,并且大多数研究都来自持续多年的慢性PTSD。 PTSD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主要发现慢性PTSD存在Th12样细胞因子增加的情况,如血浆IL-6、IL-10等升高,其细胞因子廓图大体上类似于慢性精神应激模式,但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性K细胞毒性(NKCC)和皮肤延迟性超敏反应(DTH)则与之不同。

三、PTSD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而急性PTSD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细胞因子廓图,当同时考虑Th1样细胞因子时,Th1/Th2的比例改变如何?这些改变同样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吗?那么免疫改变在PTSD的病因学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那都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四、PTSD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理干预的辅助工具,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SSRIs对PTSD 有治疗作用, 到目前为止,美国FDA只批准了两种SSRI类药物佐洛复(舍曲林)、塞乐特(帕罗西汀)用于PTSD的临床治疗。 (二)积极的社会支持: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

四、PTSD的治疗 (三)心理治疗 (1)暴露疗法:帮助患者面对痛苦的记忆和感受,控制情绪,理性处事,正视现实,最大限度消除不合理理念。 (2)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信念的认知,并通过认识的改变,以合理的理念代替消极因素。

四、PTSD的治疗 (3)焦虑处理和个体间疗法:帮助患者了解创伤性事件可继续影响相互关系和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4)小组疗法:可以有助于降低孤独感,扩大交往,充实内心世界。

五、PTSD的研究前景 平心而论,我国学者短短几年的努力弥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不少空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对PTSD的研究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方法上仍是一个新课题。

五、PTSD的研究前景 在内容上,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特点对PTSD发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医理念在PTSD治疗中的作用等众多领域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五、PTSD的研究前景 在方法上,脑成像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放射成像(PET)等高新科技在进一步揭示PTSD脑机制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而我国PTSD研究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方法的革新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五、PTSD的研究前景 目前有关PTSD 的具体机制仍知之甚少,且现有的研究缺乏严格的统一性、同一性,为此,至少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澄清和努力: (2) 每个具体脑结构的各个微分区的空间关系及功能联系如何,其各自的生理活动及生化变化有何不同;

五、PTSD的研究前景 (3) PTSD个体是否存在着共同的易感基因,这种易感基因是否还需要在其他的基因缺陷中才能发挥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