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内外语境,由浅入深细解词句内涵(复习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 人事行政 一、教案释疑 政府系统内非经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 的常任文官 —— 这样的公务员是何种公务员 ?
Advertisements

〈媽媽的手〉 國二甲 蔡于均. 一.題旨 作者寫本文時,已身為人母,深深體會 到一個母親持家的辛勞,自然想起 了母親,以「媽媽的手」為題,歌 頌中國傳統婦女堅忍耐勞的美德, 並表達對母親的懷念。
组长:陈俊帆  组员:秦宗浩 何美林 白珊珊 蒋壮壮 黄 兰森 任雨之  班级:高 2014 级 2 班  指导老师:刘芬.
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 学习目标(一) 1. 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记住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独特的人文特点。
目录 古诗 现代诗 春夏秋冬 返回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學單元:嬉遊記 活動主題:西遊記 - 三借芭蕉扇 低年級語文領域成員: 蔡妮君、劉盈秀、林嘉璇、郭惠玟、施乃菁、廖丸毅、李思韻.
建设党员标兵制 ——“ 选树 ” 学生党员标兵的探索与经验 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年度党支部创新活动方案验收汇报 2016 年 5 月 20 日.
组长:肖志远 组员:王嘉乐 翁家程 冯乐微 陶天皓 赵泽昊 “读书有味”主题阅读 阅读书目: 《西游记》 研究主题: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关于 “ 上海的新移民与传播 ” 研究调查报告.  小组成员:(周五上午班级)  董正椽: 研究设计及书面报 告  邵必为: ppt 制作、调查  曹本沛: 调查  江智东 调查  夏昊:
团队指导老师:李春虎 团队核心:黄跃民 团队成员:廖育人 朱蒙 郁倩.  姓名:黄跃民  专业:印度尼西亚语  学历:研究生  学位:博士  主要承担课程:高级印 尼语,印尼语泛读,印 尼文化  姓名:郁倩  专业:印度尼西亚语  学历:本科  学位:学士 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印.
耐心陪孩子玩,即使你真的认为他的游戏内容很无聊。. 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一开始别太在乎孩子成绩,要关心他是否喜欢学校。
19 世纪不同国家的文学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法国:《我的叔叔于勒》 —— 莫泊桑 俄罗斯:《胖子与瘦子》 —— 契科夫 美国:《麦琪的礼物》 —— 欧亨利 选取的作品.
第三單元 我的世界宇宙大 教學設計:黃筱晶. 一、使用說明 (一) 本教學設計核心概念為「生涯發展」,共 四節課, 160 分鐘。 (二) 為了讓小學教學現場更加適用,教師可選 擇連續實施四節課,或彈性選擇其中一節 課或二節或三節課實施。 (三)四節課都進行是最完整的,但若因時間不允 許只進行其中一節課或二節或三節課實施,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 职称外语考试网上报名指导 (仅供参考). 考试报名 注意事项: 1 、本 PPT 旨在帮助考生熟悉上海市职业 能力考试院网上考试报名,仅供参考。 2 、每次考试报名细节处可能会有不同, 请具体关注考试院网上具体信息。
第二組 資料蒐集: 楊淳雅 陳佑安 PPT 製作: 陳薇如 口頭報告: 凃偌雯 葉于禎.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 、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 、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4 、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 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 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同目标 3 、 4.
关于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頭皮處理 和 頭髮保養.
鎮東國小附幼 102學年度下學期 備課報告 彭淑宜 蕭秀蘭 沈旻慧 陳玉玲 張瓊貞.
荒岛求生 ——浅谈鲁滨逊的生存智慧.
【我真歡喜來讚美你】 1.睜開眼睛 感覺好熟悉 在你面前 一切都不會在意.
我見我思我實踐 品德教育實踐分享.
讲解:赵玲 PPT制作:祝菁菁 材料搜集:石岩 田甜
2015年工作情况汇报 部门:轿车公司团委 时间:2015年11月.
第四节 品析艺术技巧 唐玄宗送张九龄白羽扇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著名宰相,他为相贤明,敢于直谏,常惹得玄宗不高兴。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在玄宗面前举荐牛仙客为尚 书。张九龄强烈反对,但玄宗还是重用了牛仙客。接着,玄宗又欲以李林甫为相,张九龄以社稷为重,再次向玄宗劝阻,玄宗很不高兴。李林甫为篡夺相位,乘机私进谗言,诬告张九龄常怀诽谤之心。于是玄宗换相之意已决,他命高力士于秋风萧飒之时赐给张九龄白羽扇。
頑皮公主不出嫁 文.圖/巴貝柯爾 譯/吳燕凰 ppt製作/鄭仁偉. 頑皮公主不出嫁 文.圖/巴貝柯爾 譯/吳燕凰 ppt製作/鄭仁偉.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 導讀 報告者 林秋玲
“状元府大讲坛”之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报告会
鲁滨逊漂流至荒岛后的心理变化 刘箫仪小组.
第一单元 小说阅读 补 上 一 课尺幅千里说生活,百态人物道世相   ——小说整体阅读.
引 言 亚里士多德 法治应该包含两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經文:林前4:1-2,林後5:17-21, 馬太28:19-20,徒1:8,提後4:1-6 陳相瑋傳道
课程名称 《性别决定的方式》 生物学 学 科 年 级 八年级 学校名称 辽中县冷子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姓 名 张贵武.
党支部工作基础知识 二○一○年一月.
12/06 主日證道: 『有使命的人生、 有使命的教會』
可怜的孙悟空~~~ 唐僧念紧箍咒的次数与意义.
如何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射雕英雄传 ——作者设计人物的用意.
信息技术学院2010级本科第四学年安排 解 读 信息技术学院 徐方勤 2013年8月29日.
精心设计学法,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讲”有序课堂
培训师——薛老师.
情歌分享: 聽見下雨的聲音 組名: 文苑采風 組員: 嚴珮綺 、雷欣蓓 、陳筱晴 、
组长:蒋琪炎 PPT制作:蒋琪炎 发言人:刘熠星 组员:邱丽芸、陈越 张园园
第九組 組長:郭雅涵(4A180029) 組員:陳家欣(4A180032) 吳怡蒨(4A180146) 龍珮瑩(4A180123) 王婕柔(4A180018)
课程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关系构建) 2016年5月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
贡献 参与 分享 青少年创新发明公益平台介绍
班级: 组长: 组员:.
鄭愁予 詩歌賞析.
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专题动态PPT模板.
会 计 学 主讲:吴 健 上海商学院.
管理後半生 活得更快樂 〔做個樂活的銀髮族〕
虛竹之品 德修五寮 台北縣五寮國小 林義祥校長.
幼兒教材教法期末報告 組別:第四組 繪本名稱:獅 子 大 開 口 組員: 張惠雯 王靖雯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和思考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2/8主日信息:『轉變中更新建造』 經文:尼希米記第八章 8: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自己的城裏。那時、他們如同一人
食物即媒介   ——本来生活网营销新路径探索 本来生活网 上海营销中心总经理 邹一波.
王朝鼎革的主流形态 —以汉魏禅代为中心 主讲人 朱子彦.
《电子商务师》---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说课.
淮阴师范学院学生参保材料 后勤管理处 宣.
主讲人:陈国俊 PPT制作:韩磊、钱佳明、吴中静、康一博、刘子敬、陈国俊.
注:本PPT资料来自教科书、百度图片和实验课图片
義守大學 華語文學與思想 資工一B 第三組 指導:賴慧玲老師 組長:林經翰 組員:李瑞詳、柯哲楷、張定豪、黃永隆、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2月01日) (12月02日) (12月03日) (12月04日) (12月05日)
鳥兒鳥兒帶我飛 一年級溼地課程第三節.
在校大学生就业观调研报告.
經文 箴2:6-7,16:1,9,20:12,西1:16-17, 箴10:22,13:11 陳相瑋傳道
個人衛生-口腔衛生之 教學模組設計範例 臺北縣大豐國小 輔導主任何文雀.
經典童話鑑賞 第六組 指導老師:王晴慧博士 組員:
神秘 浩瀚 美丽 十一月阅读领航 —— 的 科学 蜕变 注:仅从我们的角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体察内外语境,由浅入深细解词句内涵(复习课) 第二节 理解词句含意 第1课时  体察内外语境,由浅入深细解词句内涵(复习课)

西北有高楼 1935年,法国巴黎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主考官向中国学生陆侃如提出一刁题:“在《孔雀东南飞》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侃如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意思是说,西北的高楼高耸云际,孔雀怎能飞得过去,只好改向东南飞!这回答,赢得了一阵阵赞扬声。

(1)陆侃如为什么不从解释“孔雀东南飞”在原诗中的意思入手来回答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呢? (2)陆侃如的回答巧在何处? 答案 (1)陆侃如看出主考官提出的是一个刁题,如果按原诗的意思回答,不仅显得平淡,而且显得笨拙。 (2)陆侃如运用了“引事附会”的答话技巧,即针对主考官提出的刁题,巧妙地引出一个根本连不到一起的事物,附会到对方所提的问题上去,又查而有据(出自《古诗十九首》),显示出回答的机趣韵味。

(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①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②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③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④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说是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式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⑤在他的客厅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⑥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⑦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⑧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⑨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⑩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⑪“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又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⑫“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⑬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⑭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⑮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⑯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⑰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本文有删改)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答案 (1)运用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 (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亲情,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

(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1.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沈从文是一个平凡、博大、宽容、谦虚,有着广博的学识,热爱文学创作的人。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

2.说说理解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需要考查哪些内外部语境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外部语境要素有:①位置(第一段收尾句,第一段大意是形象地指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就及其深远的影响力),②相邻句(上文引述他的原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紧接着又说他的“预言并没有应验”)。 内部语境要素有:①陈述对象(两个),②拟人手法(富有生机,永不消亡),③语句性质:形象句(作品的魅力、生命力,读者群的广泛、持久)。

3.理解句子含意需要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说说理解第⑮段中画线句的含意需要依托哪些篇章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全篇主题和主人公形象特征;②句子所处的段落和内容层次,句子涉及的内容背景;③前后句:本句前面说“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劳动了三年”“老人家身心凄苦”;④句子性质:写给作者信中的话;⑤句中关键词:“灿烂极了”;⑥作者的情感态度:“居然”(出乎意料,佩服),等等。综合以上要素,提炼概括可判定句子含意。

思维拓展 1.理解词句含意六看: (1)句外三看:看位置,看相邻句,看主题思想和作者态度。 (2)句内三看:看关键词,看结构关系,看艺术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 2.组织答案要有层次有条理,防止干巴。方法是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①词句的表达方式(性质),②运用的艺术手法,③表达出的内容重点和特征,④作者的感情倾向。

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先做 后讲] (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一种幼稚型的对文物的破坏,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

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二、三、四段通过对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的三个过程逐步解释了废墟的含义。五段中“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与二至四段照应,从中提取相关的语句即可。 答案 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命题分析 高考命题所考查的词语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1)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或主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远指、近指、不定指等)的;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类活用等。

思维建模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3.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答题范式: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3.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含了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即学 即练] 见本节《课时作业本》第1题。

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先做 后讲] (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祖 屋 农 人 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 祖屋的大门朝东南。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到地里干活之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也被我们称为“上首”——他那把椅子。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爷稳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敬酒、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 大桌子的旁边,是在农村被称为“憋来气”的土炉子,也是我印象里最暖的所在。冬天里,往炉边一凑,仿佛冻透了的手脚、冻得通红的鼻头和接近透明的耳朵瞬间被暖了过来,有时接过奶奶递来的煎饼,贴在炉壁上一烤,一股香气便悄悄弥漫开来。那被土炉子烙得焦黄的煎饼,至今烙在我的脑海里,抠都抠不掉……

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踩着院子里叠了无数摞的几代人的脚印,我渐渐长大。祖屋却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我对燕子说,“佐罗先生,你好”,燕子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孩子,我认得”,奶奶在一旁边喂着鸡边对我说。噢,原来也是在变的。

那时候,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在外面游荡累了,总要回祖屋住上几天。每到清晨,爷爷奶奶便会在院子里说起话来。有时是催我们起床,有时则是云彩啦天气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原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话头来打破这农家院的寂静罢了。早上飘荡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说话声,或许是我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最难割舍的情愫。

后来,没有了人气养着的祖屋,再也打不起一点点精神来。就像当年我的祖父,坐在他那把咯吱作响的躺椅上,到最后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没有悬念,一切都抵御不了岁月的磨洗。我的祖屋,虽然拼命挣扎着力图站直身子,拼命挣扎着不被风雨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拼命挣扎着给这个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点记忆,但在一个风雨之夜,最终还是轰然倒下——这当然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若干年下来,我觉得那轰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

现在,站在已无往日印迹的祖屋的院子里,思绪纷扬。一阵从岁月深处的角落里吹来的风,抚着我的耳朵,轻轻告诉我:“她也经常思念过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7月13日)

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可从表面意与深层意等方面回答。表面意,“她”指祖屋,“思念过去”赋予了祖屋以人的情感;深层意,写祖屋在思念过去,实际上是写人在怀念和祖屋相关的过往。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回答。 答案 ①祖屋具有灵性,也经常思念过去的人和事;②祖屋的主人,对祖屋与故乡、亲人与亲情充满思念与不舍;③人与祖屋息息相通,对逝去的岁月与事物都充满思念。(意思对即可)

命题分析 理解句子含意包含三层意义:第一,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第二,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临时意义);第三,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产生的意义。高考对句子含意的考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怎样理解×××句在文中的含意? ②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③结合文本,说说你对×××句的理解。 ④×××句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思维建模 答题思路五入手 1.从关键词语入手。 2.从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入手。 3.从特殊位置入手。 4.从分析修辞入手。 5.从文章主旨入手。

答题范式: 1.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 2.先说关键词语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 3.先说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意理解。

[即学 即练] 见本节《课时作业本》第6题。

考场问题聚焦:要点不全,挖掘不深 [阅卷 现场] (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过 岭 师 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点”吧。

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自《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分) 现场答案采样: 答案问题找一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求满分做一做:

答案问题找一找:采样能够答出句子中关键词“云端”的意思,但是对整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含意上,没有挖掘出这个句子的深层含意。这句话不是对马儿的贬斥,而是赞扬。所以采样只得2分。 追求满分做一做: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我”表面上对马的埋怨,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

满分策略想一想:1.答案组织的顺序及要点:一般来说,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先说句内含意,再说句外含意;先说关键词语的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 2.针对不同性质的句子采用不同的答题方式:如较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抽象化;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还原化;结构复杂的长句切分成几层,分层解说。 3.答题点可与句子结构、层次对应起来,如是并列、递进关系,应写出两个要点;如是偏正关系,千万不要丢掉“偏”的要点。

[矫正 训练] 【训练提示】 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意题与赏析文中的句子、分析某一形象或某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题不是同一类型,它们是不同考查性质的题型,答题的方式也完全不同。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体会这三种题型及答案组织方式的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十月,山楂红了 潘克静 ①十月,山楂红了。一簇簇,一串串,挂在枝叶间。压弯了的枝头上,绿的叶成了陪衬。从树下或从远处望去,十月的天空也成了它的背景。 ②想起春天的清晨,揉着惺忪睡眼端着相机站在山楂树下,一个快门按下去惊扰了它的梦,从春日的这一刻,山楂树在我的取景框里不停地变幻着……但不能不说,我并没有按照原有的打算为它写下生长日志,尽管每天不断与它相遇,甚至不得不与它擦肩而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仍旧不经意地忽略了它的存在。

③在我的视线中,山楂树是跳跃的。它的生长像童话里的故事——“忽然间”开了花,“忽然间”结出了果,“忽然间”红了一树,仿佛总被一缕忽如一夜的“春风”拂过,我则通常在这样“忽然间”的惊喜中才去关注它、品味它。 ④山楂树每天都在生长、变化,时间每天都在奔跑,而我身后的光阴也变得越来越浓重。实际上,山楂树离我很近,根本无需特意抽时间“去”看它。一天,朋友说:“你们公司大院种的山楂树真美,写一篇山楂树的文字吧。”其实,我是写过山楂树的,只不过是我家门前的那棵,且记得一位文友读后说“正意犹未尽怎么就戛然而止了?像是没有写完”。我虽莞尔未语,但事实上,这个疑惑是有答案的,且是我内心的一个情结。而每每看到山楂树,我就会很自然地想起。

那天,得知李嫂患下绝症的时候,李嫂正和旁人说笑,我定下神来望向她,四目刚一相碰,笑声便随着一张绽开的笑颜响彻云霄。第二年春天,山楂树还未开花,李嫂便匆匆走了,带着她的笑声。山楂树对于我,除去追忆,因为李嫂的豁达和乐观,从此更多了一种鼓舞。 ⑥临近下班时间,带着对山楂树别样的情怀,我来到山楂树的近前。真美!想必是因为日照充足,公司院里的山楂格外红,相比我家门前因楼房挡遮缺少阳光照射的果子颜色要鲜艳得多。此时,在秋阳的笼罩下愈加显得密匝匝、红彤彤。站在树下向上望,秋光挂在浓密的枝叶间闪烁晕染,像一幅镂空而斑驳的画。

真美!而并排的另一棵山楂树,和树下站着的同事——两位年轻的孕妇组成的画面更令人怦然心动。两人手牵手仰头看山楂,不时抬手指指点点,隆起的肚子和树上的果子相映成趣,甚是动人。孕育,生长,成熟。我突然觉得植物和人类是多么相似——果子是植物孕育的结果,宝宝是人类相恋的结晶。大自然繁衍不同的物种,同时又赋予共同的使命。只不过人类的孕育和生长相比植物要张扬热烈得多,但每一种生命的形成和延续却都有着自我的从容,都有着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与无从计量的恩赐。孕育是喜悦,生长是喜悦,成熟更是喜悦。在这么多喜悦的包围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怀欢喜和热爱地行走?有什么理由拒绝鼓舞、丧失热情和爱的能力呢?

⑦生命无所谓来去。每每看到山楂树的时候,脑子里总出现这样的一种思绪。因为在我心深处,一个人的来去对于整个世界就好比大海里多了或少了一滴水而已,而真正能够激荡、影响你一生,抚慰你心灵,敦促你,激发你,让你以最佳的姿态从生活、从人生获得欢喜、从容和幸福,能够收获这些能力才是弥足珍贵的。像那一树火红的山楂,无论曾经历过怎样的风霜雪雨,都尽可能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而最终,所有的过往,都会像枝叶或者天空,成为它的背景。 (选自《岁月》,有删改)

1.简要说明⑤⑥两段中对山楂的描写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重要文段在文中作用的能力。⑤⑥两段中对山楂的描写,内容上——使对山楂和李嫂的描写相融合,借山楂的“笑”,来表现“李嫂的豁达和乐观”和对他人的“鼓舞”;结构上——通过对山楂的“开花、成熟、结果”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孕妇的赞美(隆起的肚子和树上的果子相映成趣,甚是动人)和对人生的感悟(每一种生命的形成和延续却都有着自我的从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满怀欢喜和热爱地行走?有什么理由拒绝鼓舞、丧失热情和爱的能力呢?)。

答案 第⑤段描写山楂,也是在描写李嫂,通过描写山楂的“笑”,表现李嫂的豁达和乐观;第⑥段通过对山楂的描写,引出对两位孕妇组成的画面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2.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李嫂的笑声成了山楂树特殊的养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着对山楂树别样的情怀,我来到山楂树的近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赏析(1)应着重分析“笑声”(乐观)和“养分”(“滋养”山楂树成长的呵护)的含义。赏析(2)应着重分析“别样的情怀”的含义。这种“情怀”,是指第⑤段中的“第二年春天,山楂树还未开花,李嫂便匆匆走了,带着她的笑声。山楂树对于我,除去追忆,因为李嫂的豁达和乐观,从此更多了一种鼓舞”,这“情怀”,包含着怀念(“李嫂便匆匆走了”“除去追忆”)、鼓舞(“更多了一种鼓舞”),还有感悟(“李嫂的豁达和乐观”等)。

答案 (1)“笑声”写出了李嫂乐观的人生态度,“养分”写出了李嫂对山楂树的精心呵护,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李嫂乐观精神的赞美。 (2)“别样的情怀”有对李嫂深情的怀念,也含有从李嫂身上受到的精神鼓舞。作者正是带着这种特殊的情感观赏山楂,才有了下面的人生感悟。

3.赏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应从手法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拟人:“挤来嚷去”“笑声嘎嘎”,通过对山楂树果实累累的描写,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通感:“挤来嚷去”“到处是嘎嘎的笑声”是听觉描写,此处作者用听觉描写来表现自己看到的果实鲜艳、稠密。化静为动、想象:“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等,化静态画面为生机勃勃的动态场景。此外,注重炼字,如“挤”“挨”“笑”“飞”等。

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楂挤满枝头的美好景象,“挤来嚷去”“一个挨着一个”,写出了山楂树果实的稠密和作者的喜悦。 (2)运用通感手法,用听觉中的笑声表现视角中山楂的色彩、形态,生动地描写山楂的鲜艳和稠密,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想象,写笑声“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等,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场景。 (4)运用“挤”“挨”“笑”“飞”等词语,生动地写出山楂树果实累累、色彩鲜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