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生物的整体性 第一节 生物体的结构整体性 第二节 生物体的功能整体性 第三节 生物体与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节 从整体性角度研究的课题.
Advertisement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深圳市高级中学丁要贤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第 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重点: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3 、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看日历.
老子智慧启迪 读“道”悟人生 杨成红 “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是以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导读 第三讲 老子的宇宙哲学观(二).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从宇宙到人生 谈 老子.
《易经》 《圣经》 天人关系 比较 03级 陈曦.
《论语》精选.
中国文化与管理 杨海锋.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第四章 孟子和荀子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灵枢·本神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二章、道家政治思想 鲁迅先生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阐述中国文化的本体概念。 世界观:道。万物的本源、本体,价值标准。
第一章、先秦的文学批评.
班级道德讲堂 劳动最光荣.
热烈欢迎专家光临指导!!.
2017/3/22 美学与人生境界 “气”与人生.
第七章 先秦后、近代前的政治思想 主讲人:颜 德 如 教授.
道德形而上学 赵敦华 3月24日.
大道无为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儒道哲学与修身智慧 暴庆刚.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第三节.荀子 一.天人之分 二 性恶论 三.知论.
第四节.《易传》 ——儒家的形上学思想.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Rainbow Home Church 注目耶稣之三十四 做饥渴慕义的人.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孔孟之间儒家思想的传承 《大学》:明明德于天下 《中庸》:修德凝道 孟子的“四辨之学”
第十章 荀子哲学思想.
嵌入式Linux开发快速入门 迟思堂工作室 李迟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无处可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Shī jīnɡ · fēnɡ · zhōu nán · ɡuān jū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氮循环 肖子聪.
教会圣诗 63首 昨日,今日,到永远 Yesterday,Today,Forever
Why accurate quark masses Original expression New expression Summary
第四课 我 爱 我 的 家I love my family 六个儿子不一样,三个女儿也不一样.
Mosuo Peopel 摩梭人.
我奇妙的救主 My Wonderful Lord .
牧德科技 (3563 TT) 簡報人:嚴維群 董事 2019 / 1 / 17.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

《心术》上说:“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内业》)

一. 道与气

1.道与气为一 《心术》上:“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忤(戴望说,位忤即抵牾)。无所位忤,故遍流万物而不变。” 《内业》亦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内业》说:“夫道者,所以充形也。” 《心术》下说:“气者,身之充也。”

《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知衍)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

《内业》说:“不见其形,不闻其言,而序其成,谓之道。”又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征不丑(类)。”

2.道与德无间 《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知衍)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衍)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又说:“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

《内业》说:“凡物之精,此(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是谓圣人……万物果(果应为毕)得。” 《心术》上在“道之与德无间”那段话之下说:“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

3.形与神不二 “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内业》) 《内业》说:“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 《心术》上说,“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又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虚其欲,神将入舍。”

《心术》上说:“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内业》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心术》下也说“一气能变曰精”。

二.“静因之道”:修养与认识方法 《心术》上说:“其所知(原作“其所以知”,从戴望《校正》改),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 《心术》上:“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

“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内业》) 《心术》上说:“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1. 关于“因” 《心术》上:“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又,“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 《心术》上说:“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2. 关于“静” 《心术》上说,“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 《心术》上说:“虚者,无藏也”。 《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不得。”《内业》:“心静气理,道乃可止。”

《内业》篇:“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鉴于大清,视于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充,是谓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