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 感染 (infection) :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 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 发病 (disease) :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 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  病原菌 (pathogenic bacteria) :指那些导致 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 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 彭慧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 现代医学导论 2013 级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求是科学班.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奈瑟菌属. 奈瑟菌属( Nersseria ) 是一群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 有菌毛。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氏菌和淋 病奈氏菌。除淋病奈氏菌寄居于尿道粘膜外, 其他奈氏菌均存在于鼻咽腔粘膜。
革兰氏阳性菌 : 葡萄球、链球菌、肺炎球菌肠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 :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和部分厌氧球 菌等。 第九章 球 菌 ( coccus ) 球菌:能够感染机体并可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又称化脓性细菌 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不同,在临床上常 引起创伤感染和医院内感染.
主要致病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肤癣真菌 ( Dermatophytes ) 1 、生物学性状 Sabouraud 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第八章 球菌 Coccus 主讲:庄东明 电话:
病原性球菌 目的要求 1 、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致病物质、所致 疾病。 2 、熟悉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形态、染色、 分类;抗 “ O ” 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3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 菌的形态、排列、染色、特殊结构及所致 疾病。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主要致病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主讲人:王福红.
常见致病细菌.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五章 常见病原性球菌 一节:化脓性葡萄球菌 一、葡萄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呈球形,排列呈葡萄状,革兰氏 染色阳性。
第9章 球菌 (Coccus) 化脓性球菌:能引起机体化脓性炎症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时代的楷模 —超级细菌 郭志鹏 2010年11月.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第8章 球菌(coccus) 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 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辛岗 汕头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链球菌属.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G+球菌 G-球菌 球菌(Coccus)是球状细菌的总称,是细菌中的一大类。 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不同可分为: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微生物实验F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常见病原性球菌检查程序.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是一类能够感染人体并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八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 阳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球 菌 阴性:淋球菌、脑膜炎球菌.
肺结核.
第八章 肠道杆菌.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实 验 五  肠杆菌科检验(一) 西安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 (zoonotic bacteria) 或人兽(畜)共患病 引起这类疾病的细菌称:动物源性细菌 人兽(畜)共患病原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斗争 细菌 机体免疫力 细菌侵入机体能否引起感染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防御能力。
第15章 动物源性细菌 以动物为传染源,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称为动物源性细菌。.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四节 奈瑟菌属 第三节 肠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 A群链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
糖尿病流行病学.
动物源性细菌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奈瑟菌属 共同点: 革兰阴性球菌、单个或成双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菌毛 触酶试验(+) 氧化酶试验(+)
细菌学各论 刘 畅 Tel: 西院5号楼510室 刘 畅 Tel: 西院5号楼510室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统编教材第6版 第10章课件 肖彭年 厦门大学医学院.
第十一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 第三节 不动杆菌属 第四节 寡养单胞菌属 第五节 产碱杆菌属 第六节 军团菌属 第七节 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葡萄球菌属.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主讲人:王福红.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兽医微生物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实验四 球菌、杆菌.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五章 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潘建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球菌

种类: G+: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 化脓性球菌 G-:奈瑟菌属 教学笔记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 染色性:G+ 排列: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呈葡萄串状 特殊结构:无鞭毛,无芽胞,少数有荚膜 (体外培养一般无荚膜,体内多数金葡有荚膜)

葡萄球菌 固体培养物呈典型排列

脓液直接涂片常呈双球或短链状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光滑型菌落 菌落可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等色素 血平板上,致病菌株菌落形成透明溶血环(溶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普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

(三)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可与链球菌属鉴别) 致病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四)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A蛋白 荚膜 多糖抗原

葡萄球菌A蛋白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 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在体外,协同凝集试验。 在体内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五)分类 按色素、生化反应分类: 按有无凝固酶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as 多为致病菌 表皮葡萄球菌 S. epidermidis 偶尔致病 腐生葡萄球菌 S. sarophyticus 一般不致病 按有无凝固酶分类: 凝固酶阳性菌株 致病菌 凝固酶阴性菌株 偶尔致病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性状 金葡菌 表皮葡球菌 腐生葡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 白色 白、柠檬色 凝固酶 + - 葡萄糖 甘露醇 溶血素 耐热核酸酶 A蛋白 磷壁酸类型 核糖醇型 甘油型 两者兼有 噬菌体分型 多数能 不能 致病性 强 弱 无  

(六)抵抗力 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耐盐性强,10%-15%。NaCl培养基中仍能生长。 对碱性染料敏感,龙胆紫 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二、 致病性

凝固酶(coagulase) 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耐热酶。是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使感染病灶具有局限化、脓汁粘稠和形成血栓等病理特性。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为损伤细胞膜的外毒素,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对人类致病的溶素,主要是溶素。 使多种哺乳动物RBC溶血,对白细胞、肝细胞等均有损伤作用。

杀白细胞素(panto-valentine) 一种破坏白细胞的外毒素 主要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功能。

肠毒素(enterotoxin) 是一种较耐热(100℃30mim)的外毒素。 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又称表皮溶解毒素 能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患者皮肤呈弥漫性红斑并形成水疱,继以表皮上层大片脱落,炎症反应较轻微。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SST-1) TSST-1可引起机体发热,增加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血管功能紊乱而导致休克。 可引起机体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 毒素性疾病 局部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内脏器官感染、尿路感染。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食物中毒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合征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三)微生物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色素,溶血性 凝固酶阳性 甘露醇阳性 生化反应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 凝固酶(+) 耐热核酸酶(+) 金黄色色素(+) 溶血性(+) 发酵甘露醇(+)

注意 消毒隔离 防 防治原则 防止 医源性感染 治 防止 耐药性产生 抗菌素 药敏试验 注意 个人卫生 自身菌 苗疗法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有30多种,除腐生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外,还包括人葡萄球菌等十余种。 人类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中以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最为常见。 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术后感染。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根据细胞壁中多糖抗原结构的分类 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丙型链球菌: 又称草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α溶血)多为条件致病菌。 又称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或β溶血,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 按多糖抗原分群 可分为20个群。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株90%左右属A群。 按M蛋白分型

一、 A群链球菌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G+。 多数菌株在培养早期(2-4h)可形成荚膜,随培养时间延长,荚膜消失。

链球菌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含有血清或血液、葡萄糖等培养基上生长。 在血琼脂平板上,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在血清肉汤中易形成长链,管底呈絮状沉淀。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链球菌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抗原构造 蛋白质抗原:又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位于C抗原外层。与致病性有关的是M抗原。 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

抵抗力 抵抗力弱。 有耐药性者少见,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药都很敏感。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细菌的胞壁成分 外毒素 胞外侵袭酶类

粘附素 脂磷壁酸(LTA)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增强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性。

M蛋白 具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 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F蛋白(protein F) 能与上皮细胞表面的纤维粘连蛋白结合,以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定植和繁殖。

致热外毒素 (pyrogenic exotoxin, SPE )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作用:SPE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也能使皮肤、粘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

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作用: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 按对氧的稳定性分为SLO和SLS: SLO:为含SH的蛋白质,抗原性强,对O2敏感。测定SLO抗体含量,可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SLS:为小分子多肽,抗原性弱,对O2稳定。

透明质酸酶 又名扩散因子。 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在组织中扩散。

链激酶(streptokinase; SK) 能使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变成纤维蛋白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于病菌在组织中扩散。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十分有效。

链道酶(streptodornase; SD) 亦称链球菌DNA。能降解脓液中具有高度粘稠性的DNA,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现已将SK、SD制成酶制剂,临床上用以液化脓性渗出液。 由于这几种酶的作用链球菌感染的病状特点:脓汁稀薄,病灶扩散,边界不清。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 超敏反应性疾病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免疫性 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感染免疫,但因其型别多, 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故常可反复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在血琼脂平板 如有溶血菌落,应与葡萄球菌区别。 溶血菌落,要和肺炎链球菌鉴别。 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

五、防治原则 预防:减少传染源,注意消毒。 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须治疗彻底,防止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二、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G+菌、矛头状,成双排列,可有荚膜 培养特性:48小时后菌落呈“脐”状。 生化反应:(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 菊糖发酵试验(+)、胆汁溶菌试验(+)。 抗原构造:荚膜多糖抗原、菌体抗原。 抵抗力:弱。

C多糖: 一种特异性多糖,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细胞壁中,C多糖可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球蛋白所沉淀。 CRP在急性炎症患者含量剧增,故用C多糖来测定CRP。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所致疾病 荚膜 肺炎链球菌溶素O(pneumolysin O) 脂磷壁酸 神经氨酸酶 大叶性肺炎 继发性胸膜炎、脓胸、中耳炎、副鼻窦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鉴别)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发酵 奥普托辛

五、防治原则 预防:接种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治疗: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三、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 B群链球菌:引起牛乳房炎,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肺炎。 D群链球菌:可引起中、老年妇女尿路感染、化脓性 腹部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第三节 奈瑟菌属 (Neisseria)

概述 种类 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需氧, 具有氧化酶和触酶。 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 淋病奈瑟菌(N. gonorrhoeae) 干燥奈瑟菌(N. sicca)、浅黄奈瑟菌(N. subflava)、金黄奈瑟菌(N. flavescens)、粘膜奈瑟菌(N. mucosa)等

一、脑膜炎奈瑟菌 (mening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G-双球菌,呈肾形,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5% CO2条件下生长更佳。培养24h后形成露滴状菌落,可产生自溶酶。 抵抗力:很弱。

(二)致病性 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 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致病物质 荚膜 菌毛 内毒素

(三)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不同脑膜炎菌间的交叉抗原,使成人获得一定的免疫性。儿童因免疫力弱,发病率较高。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注意保暖、保湿并立即送检,最好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脑脊液离心后沉淀涂片,瘀点、瘀斑液涂片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平板。5% CO2气体环境。 快速诊断法:对流免疫电泳、SPA协同凝集试验。

(五)防治原则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注意隔离治疗流脑患者,控制传染源 流行期间儿童可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二、淋病奈瑟菌 (gon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G-菌,呈咖啡豆形,成双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和菌毛。 培养特性: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须供给5% CO2,营养要求高,巧克力平板是适宜培养基,具有自溶酶。 抵抗力:很弱。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 LPS及IgA1蛋白酶。 所致疾病: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淋病---表现为尿痛、尿频、尿道流脓 淋菌性结膜炎

(三)免疫性 免疫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较普遍存在。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注意保温保湿,立即送检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G-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 分离培养与鉴定 PCR方法

(五)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注意耐药菌株。 新生儿都应以1%硝酸银或氯霉素链霉素合剂滴眼,以预防淋菌性眼炎的发生。

课堂小结 病原性球菌种类很多,其中G+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G-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它们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可导致多种疾病,是一类重要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堆排列,可产生脂溶性色素,引起化脓性感染和毒素性疾病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链状排列,根据溶血现象分为甲、乙、丙三类,引起化脓性感染、猩红热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肺炎球菌矛头状,成双排列,有荚膜,引起大叶性肺炎,中耳炎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肾形,成双排列;前者引起流脑,后者引起淋病(性病), 淋球菌性结膜炎

本章复习题 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性感染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淋球菌的感染方式及所致疾病有何特点? 简述脑膜炎球菌的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