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动力 车辆总体动力学主要研究车辆总体的受力情况及力的转移变化、平衡规律。 车辆的行驶方程为: 汽车的驱动力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青岛理工大学精品课程 汽车运用工程 汽车与交通学院 2015年04月.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圆复习.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汽车形式的选择.
液压传动 液压基本回路(压力控制回路) 建议学时: 2 学时.
我的力小议 浅谈力学应用 零三级理学院物理二班                        杨福桂.
分式的乘除.
第一章履带车辆行驶理论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第8章 行走式机械动力学 8.1概 述 行走式机械:指在地面行走的自行式和拖式机械,例如各种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以及军用车辆。
齿轮传动的应用 汽车维修基础 建议学时:1.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2.1 概述 2.2 汽车的牵引力及牵引力平衡 2.3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 2.4 汽车的制动性能
汽车动力学.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1.学习目的: 道路设计是以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为前提的。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预备知识 中心思想 汽车制动系的功能、组成、构造及工作原理。
第2章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电动汽车驱动原理的分类 2.2 纯电动汽车 2.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汽车 底盘.
第1章 汽车传动系概述.
道路勘测设计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第一章 地面-轮胎力学. 第一章 地面-轮胎力学 问题回顾 汽车六大性能: 1.计算汽车的通过性时,满载还是空载? 2.发动机与轮胎的受力是什么关系?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第九章 电动汽车技术 第一节 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 一、动力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第6讲 公路运输车辆概述 主要内容: 1、掌握汽车总体结构组成 2、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 学习目的:
汽车底盘总体 构造与认识.
汽车底盘维修(行驶、转向、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建议学时:1 学时.
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研究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构造.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汽车底盘维修(行驶、转向、制动系统) 液压调节电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建议学时:1 学时.
汽车底盘维修(行驶、转向、制动系统)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建议学时:1 学时.
汽车认识 电动汽车的诞生.
第三篇 组织工作.
汽车底盘维修(行驶、转向、制动系统) 检查转向器的润滑油情况 建议学时:0.25 学时.
第十二课 汽车传动系 主讲:刘从镜.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3、功率.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09年下半年课题讨论 ----自由活塞式内燃机启动过程研究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看一看,想一想.
2.1 静止液体的力学规律 静压力基本方程 压力的计量单位 压力的传递 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实验教学系列课件 ----动力性测试 汽车动力性能测试实验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0年12月 编制.
第五章:凸轮机构 1、性能与分类 应用: 控制机构和轻载机械 分类 按凸轮形状分为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四 电动机.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小型旋挖钻机YG80-15H.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2.2.1质点的动量及动量定理 2.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1. 冲量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冲量。 恒力的冲量 (t1 → t2): z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金晓峰 复旦大学物理系 /7/27.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一、驱动力 车辆总体动力学主要研究车辆总体的受力情况及力的转移变化、平衡规律。 车辆的行驶方程为: 汽车的驱动力为: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一节 车辆行驶原理 车辆总体动力学主要研究车辆总体的受力情况及力的转移变化、平衡规律。 车辆的行驶方程为: 一、驱动力 汽车的驱动力为: 由于作用在车轮上的转矩Tt是由发动机产生并经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的,因此有:

对装有分动器、轮边减速器、液力传动等装置的车辆,上式中应计入相应的传动比和机械效率,因而驱动力为: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一节 车辆行驶原理 对装有分动器、轮边减速器、液力传动等装置的车辆,上式中应计入相应的传动比和机械效率,因而驱动力为: 驱动力的产生需要两个作用: 1.依靠发动机提供转矩,经过传动系统改变大小和方向后,传递给驱动轮一定的驱动力矩,进而提供引发驱动力的沿轮胎切向方向的作用力,这是产生驱动力内部条件。 2.依靠驱动轮与地面的相互作用,把驱动轮对地面的作用力转化为地面对驱动轮切向方向的反作用力,这是产生驱动力的外部条件。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一节 车辆行驶原理 二、行驶阻力 汽车的行驶总阻力为: 由(7-1)和(7-5)得:

三、车辆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一)驱动条件 汽车行驶的第一个条件: (二)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的第二个条件: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一节 车辆行驶原理 三、车辆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一)驱动条件 汽车行驶的第一个条件: (二)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的第二个条件: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一、汽车加速上坡时所受的外力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一)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等于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负荷的乘积: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滚动阻力等于滚动阻力系数与车轮负荷的乘积:

(二)空气阻力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二)空气阻力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三)加速阻力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四)坡度阻力 二、汽车行驶方程式 根据分析可得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

(一)从动轮和驱动轮在加速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一)从动轮和驱动轮在加速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二)加速时飞轮的加速阻力 (三)车身的受力分析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二节 汽车总体受力分析 (四)整车的汽车行驶方程式

一、轮式拖拉机总体受力分析 (一)轮式拖拉机带牵引机具作业时的总体受力分析 1.作用在拖拉机上的外力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一、轮式拖拉机总体受力分析 (一)轮式拖拉机带牵引机具作业时的总体受力分析 1.作用在拖拉机上的外力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2.牵引平衡方程 水平方向的受力平衡方程: 3.前后轮垂直载荷的分配

当拖拉机不带农具静止于水平面时,其前后轮上的垂直载荷为: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当拖拉机不带农具静止于水平面时,其前后轮上的垂直载荷为: 分析: 1.拖拉机作业时,驱动轮增重,前轮减重。 2.驱动轮增加的重量等于前轮减少的重量。 3.驱动增重有利于提高拖拉机的附着性能。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二)轮式拖拉机带悬挂机具时的受力分析 1.作用在拖拉机上的外力 2.牵引平衡方程

1.悬挂机组作业时,也存在驱动轮增重和从动轮减重现象。 2.驱动轮增重大于从动轮减重。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3.前后轮垂直载荷的分配 分析: 1.悬挂机组作业时,也存在驱动轮增重和从动轮减重现象。 2.驱动轮增重大于从动轮减重。 3.其它条件相同时,悬挂机组作业时的附着性能和稳定性能比牵引机组好。

二、四轮驱动拖拉机的受力特点 1.四轮驱动拖拉机的性能特点 (1)牵引附着性能显著提高; (2)减轻对土壤的压实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二、四轮驱动拖拉机的受力特点 1.四轮驱动拖拉机的性能特点 (1)牵引附着性能显著提高; (2)减轻对土壤的压实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3)较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4)较好的通过性。 2.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牵引动力学与寄生功率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为了防止循环功率,采取以下措施: 1.一个 驱动桥的动力可以脱开。 2.安装轴间差速器。 3.安装自由轮机构。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为了防止循环功率,采取以下措施: 1.一个 驱动桥的动力可以脱开。 2.安装轴间差速器。 3.安装自由轮机构。

三、履带式拖拉机总体受力分析 1.履带式拖拉机机组在纵垂面内所受的外力 2.牵引平衡方程式 3.压力中心及载荷在支承面上的分布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三、履带式拖拉机总体受力分析 1.履带式拖拉机机组在纵垂面内所受的外力           2.牵引平衡方程式 3.压力中心及载荷在支承面上的分布 对牵引农具的履带式拖拉机则为:

1.履带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相同,作业时也存在力的转移情况,表现为压力中心的移动。 第七章 车辆总体动力学 第三节 拖拉机及其总体受力分析 分析: 1.履带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相同,作业时也存在力的转移情况,表现为压力中心的移动。 2.压力中心不仅与质心位置有关,也与农具的作用力有关。 3.一般的履带拖拉机,a>1/2L0+xc 。 4.当牵引力为额定牵引力时,xy=1/2L0+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