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09/5/20 永餘編製 1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2 慈悲道場懺法 此懺以發菩提心為宗 「但作福不發菩提心, 如耕田不下種,既無芽何處求實」 菩薩三要行︰ 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 《大般若經》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
Advertisements

慈濟月刊 ( 534 期, 出刊 ). 聞法、行善,但習氣未改, 如法水流過心地卻迅速漏失, 智慧有漏,修福未修慧。 至誠懺悔,改往修來, 清淨心入法而能造福人間, 則慧命成長,修福且修慧。 增長無漏慧 靜思晨語.
釋開仁  佛法不是泛談因果, (1) 是要在 現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 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也 不能使它改變,成佛也只是悟 到這必然理則, (2) 依著清淨的 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
點 觀世音菩薩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無 j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為何需要 學習佛法? 2 觀察思惟生命的 真實情 況 圓滿和諧的人生 是大家的 期望 佛法能實現清淨的世界 3.
第四節 淨土宗 一、淨土經典及其信仰 本願思想——阿彌陀佛淨土——其他淨土 二、淨土宗的信仰與實踐 判教——淨土體性——往生方法.
放生功德大慈悲 海濤輯.
四無量心 後學 應愛瑄 學講 感謝天恩師德,祖師鴻慈,師尊師母道德敦化,老前人前人和及淨鈴菩薩誠和先真護佑,洪點傳師安排讓後學學講.
如何護持法船.
士嘉堡華人浸信會 二零一一 夏季主日學 認識「佛教」 與「基督教」之分別 王建革、丁家滿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日.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三)
「東方」與「東方」比較: 以耶穌禱文與持名念佛為例 發表人:潘馨逸 日期:2014年9月20日(六)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師道的現代省思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 (南大學華生死學系教授) 慧開法師編講.
水結晶報告彙集 與念佛殊勝利益 華嚴實驗室 2012年˙7月29日.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立 志 發 心 了 愿 林瓊婉 學講.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六)
景點介紹- 佛光山.
三十七助道品 七覺支 紙本《三十七助道品》222頁~340頁 電子書 頁~ 頁.
教你成佛的十二堂課 《圓覺經智慧直解》導讀 書籍作者:智崇上師 導讀作者:蘇莉華 手動換頁.
佛心 師志 宗教處 王本穩.
智慧波羅蜜 馮新聰 點傳師.
慈濟月刊 (552 期, 出刊).
妙 法 蓮 華 經 講 義 陳育殿恭撰.
喜大加行大,义大出生大,菩萨之思者,起具二利心。
學經心得報告--以六祖壇經為主.
觀世音菩薩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點.
如得法師開示 廣大供養意樂提策 1.
與觀音菩薩的對話.
佛教的四大菩薩.
遍行承诺证悟胜,以四类性义差别, 为殊胜乘皈三宝,彼谓皈依之第一。 是因初此决定难,彼数千劫修行难, 成就利众义重大,故此大乘皈义胜。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05/20 永餘編製.
如何撰寫學年文章 學協 學術小組 2002‧10.
用平常心面對不平常之事。 01/35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
人間大學遠距教學 阿含經的菩薩道思想(8) 林崇安教授 2008年4月30日.
出路之道 後學馮新聰.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佛經導引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諸菩薩任持,是無分別智,後所得諸行,為進趣增長。
認理實修 李悟嚴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妙雲集導讀正聞篇 我們的身心 丘中仁.
法眼僧蹤 融熙詞曲.
我願常見祢 Be Thou My Vision CCLI #
敦煌石窟藝術之美.
“0”的哲学及现象学批判 陈广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耶穌召我來行天路, 導我向前日日進步 無論危險或是艱苦, 救主耶穌時刻保護
師父法語.
《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羅蜜 圓融 /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佛果功德 開仁 /
【菩提道次第廣論 】
【金洲大師六加行】.
第二講 鳩摩羅什與中觀學 早期般若學的傳譯講論 六家七宗 格義 鳩摩羅什 (Kumàrajãva, )
救苦救難的是菩薩, 受苦受難的是 大菩薩。 回顧 聖嚴師父曾經給我們的 啟發心靈的指引 溫暖安定的力量.
與觀音菩薩的對話.
大法會日程表 - 1 Program Schedule
十善菩薩之修學內容 釋開仁,佛法度假 2012年7月5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puann1-ceh4-po1-lo5-bit8-to1 sim1-king1
Born is the King of Israel!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榮耀 遠古 歌聲 天使 屈膝 臨近 塵寰 歡然 手撥 金琴
Be Thou my vision, O Lord of my heart; 願能常見祢,我心靈的主;
般若.
佛教之開展與現代佛教 丘中仁.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卷一 歸依三寶第一 斷疑生信第二 懺悔發願第三 卷二 發菩提心 第四 發願 第五 發迴向心 第六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2009/5/20 發菩提心 第四 發願 第五 發迴向心 第六 2009/5/20 永餘編製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洗浣心垢。 十惡重障淨盡無餘,業累既遣內外俱潔。 次應仰學菩薩修行直道, 功德智慧由之而生。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洗浣心垢。 十惡重障淨盡無餘,業累既遣內外俱潔。 次應仰學菩薩修行直道, 功德智慧由之而生。 所以諸佛每歎「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 唯願大眾各堅其志,莫以年命待時漏盡。 勿令空去,後悔無益。 2009/5/20 永餘編製

相與今日值遇好時,不應日夜煩惱覆心。 宜當努力發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功德智慧不可格量,蓋論一念況復多念,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相與今日值遇好時,不應日夜煩惱覆心。 宜當努力發菩提心。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功德智慧不可格量,蓋論一念況復多念, 假使歷劫修無量福,乃至今生備行餘善, 不及發心萬分之一,算數譬喻亦不能盡。 又有一人,但作福德,不發菩提無上道心, 譬如耕田不下種子,既無其芽何處求實。 2009/5/20 永餘編製

何謂菩提心? 一、定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菩提」古翻為「道」,唐遂譯為「覺」 即聖者所體會之妙理,所成就之智德, 是諸佛所證最上妙道,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何謂菩提心? 一、定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菩提」古翻為「道」,唐遂譯為「覺」 即聖者所體會之妙理,所成就之智德, 是諸佛所證最上妙道, 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 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 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 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 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 無上菩提。 2009/5/20 永餘編製

二、性質: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假使歷劫修無量福,乃至今生備行餘善 ,不及發心萬分之一。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二、性質: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假使歷劫修無量福,乃至今生備行餘善 ,不及發心萬分之一。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 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 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云:「初發心已成正覺」又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尚爾,況未發菩提心,故知發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云:「初發心已成正覺」又云: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尚爾,況未發菩提心,故知發 菩提心,為菩薩道萬行之前導,修諸善法 、萬善之先覺也。 2009/5/20 永餘編製

發「菩提心」,必具足三相: 三相具足,謂之已發「菩提心」。 1.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乃「菩提心」之心體。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發「菩提心」,必具足三相: 1.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乃「菩提心」之心體。 2.悲智雙運,此乃「菩提心」之心相。 3.正念真如,此乃「菩提心」之心德。 三相具足,謂之已發「菩提心」。 2009/5/20 永餘編製

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三心發則眾德方能起行 《維摩詰經》 2009/5/20 永餘編製

三、種類:三種菩提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二 》 1.真性菩提:又作無上菩提。 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2.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三、種類:三種菩提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二 》 1.真性菩提:又作無上菩提。 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2.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 悟契合理之智慧。 3.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 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 2009/5/20 永餘編製

二、深心:樂習一切諸善根故,以為值眾德本 相應:實智菩提 三、迴向發願心:謂一毫之善、 一塵之福, 內起直心,外修善法,盡迴向法界眾生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觀無量壽經》三心往生淨土: 一、至誠心: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相應:真性菩提 二、深心:樂習一切諸善根故,以為值眾德本 相應:實智菩提 三、迴向發願心:謂一毫之善、 一塵之福, 內起直心,外修善法,盡迴向法界眾生 ,度脫有情 相應:方便菩提 2009/5/20 永餘編製

直心:不迂曲 正念真如法故是修行證道的根本 楞嚴經:十方如來,同一道故, 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修行人最忌攀緣諂媚,佛言: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直心:不迂曲 正念真如法故是修行證道的根本 楞嚴經:十方如來,同一道故, 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修行人最忌攀緣諂媚,佛言: 「有地,則有萬物;人有至誠,乃有道。」 「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 心。」 《佛遺教經》 2009/5/20 永餘編製

三相具足,謂之已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必具足三相: 1.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乃「菩提心」之心體。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發「菩提心」,必具足三相: 1.直心、深心、大悲心,此乃「菩提心」之心體。 2.悲智雙運,此乃「菩提心」之心相。 3.正念真如,此乃「菩提心」之心德。 三相具足,謂之已發「菩提心」。 2009/5/20 永餘編製

何謂菩提心? 一、定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二、性質: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三、種類:三種菩提 四、功德: 1.發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何謂菩提心? 一、定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二、性質: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三、種類:三種菩提 四、功德: 1.發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 2.功德智慧不可格量,蓋論一念況 復多念。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濟,令其得離諸邪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門戶,開示一切菩薩行故; 菩提心者,猶如宮殿,安住修習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園苑,於中遊戲受法樂故; 菩提心者,猶如舍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歸,利益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依,諸菩薩行所依處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乳母,養育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善友,成益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君主,勝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猶如帝王,一切願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須彌山,於諸眾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鐵圍山,攝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雪山,長養一切智慧藥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猶如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猶如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 菩提心者,如調慧象,其心善順不獷戾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馬,遠離一切諸惡性故; 菩提心者,如調御師,守護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故; 菩提心者,猶如坑穽,陷沒一切諸惡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金剛,悉能穿徹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香篋,能貯一切功德香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妙華,一切世間所樂見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眾欲熱使清涼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妙華,一切世間所樂見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眾欲熱使清涼故; 菩提心者,如黑沈香,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見藥王,能破一切煩惱病故; 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藥,能拔一切諸惑箭故; 菩提心者,猶如帝釋,一切主中最為尊故; 菩提心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莊嚴故; 菩提心者,如莊嚴具,莊嚴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如劫燒火,能燒一切諸有為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如無生根藥, 長養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龍珠,能消一切煩惱毒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如無生根藥, 長養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龍珠,能消一切煩惱毒故; 菩提心者,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煩惱濁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給一切諸貧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滿足一切眾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樹,能雨一切莊嚴具故; 菩提心者,如鵝羽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快箭,能破一切諸苦的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矛,能穿一切煩惱甲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快箭,能破一切諸苦的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矛,能穿一切煩惱甲故; 菩提心者,猶如堅甲,能護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刀,能斬一切煩惱首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憍慢鎧故; 菩提心者,如勇將幢,能伏一切諸魔軍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鋸,能截一切無明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 菩提心者,猶如兵仗,能防一切諸苦難故; 菩提心者,猶如善手,防護一切諸度身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好足,安立一切諸功德故; 菩提心者,猶如眼藥,滅除一切無明翳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好足,安立一切諸功德故; 菩提心者,猶如眼藥,滅除一切無明翳故; 菩提心者,猶如鉗鑷,能拔一切身見刺故; 菩提心者,猶如臥具,息除生死諸勞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識,能解一切生死縛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財,能除一切貧窮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導師,善知菩薩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猶如伏藏,出功德財無匱乏故; 菩提心者,猶如涌泉,生智慧水無窮盡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鏡,普現一切法門像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諸罪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攝法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諸罪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攝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龍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猶如命根,任持菩薩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猶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網,普攝一切諸眾生故; 菩提心者,猶如羂索,攝取一切所應化故; 菩提心者,猶如鉤餌,出有淵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藥, 能令無病永安隱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藥,悉能消歇貪愛毒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顛倒毒故; 菩提心者,猶如疾風,能卷一切諸障霧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顛倒毒故; 菩提心者,猶如疾風,能卷一切諸障霧故; 菩提心者,如大寶洲,出生一切覺分寶故; 菩提心者,如好種性,出生一切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住宅,諸功德法所依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市肆,菩薩商人貿易處故; 菩提心者,如鍊金藥,能治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好蜜,圓滿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道,令諸菩薩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好器,能持一切白淨法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時雨,能滅一切煩惱塵故; 菩提心者,則為住處,一切菩薩所住處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猶如時雨,能滅一切煩惱塵故; 菩提心者,則為住處,一切菩薩所住處故; 菩提心者,則為壽行,不取聲聞解脫果故; 菩提心者,如淨瑠璃,自性明潔無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寶,出過世間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覺諸眾生煩惱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淨水,性本澄潔無垢濁故; 菩提心者,如閻浮金,映奪一切有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歸,不拒一切諸來者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則為義利,能除一切衰惱事故; 菩提心者,則為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則為義利,能除一切衰惱事故; 菩提心者,則為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會,充滿一切眾生心故; 菩提心者,則為尊勝,諸眾生心無與等故; 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 能伏煩惱阿脩羅故; 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 能動一切所應化故; 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 能燒一切諸惑習故; 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 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 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 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 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 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2009/5/20 永餘編製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 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 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華嚴經----入法界品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 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 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一切智菩提心 藥,貪火不燒,瞋毒不中,惑刀不傷, 有流不漂,諸覺觀煙不能熏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終無橫 難。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得菩提心解 脫智藥,永離一切生死橫難。 2009/5/20 永餘編製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 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 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勸發菩提心文》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2009/5/20 永餘編製

菩薩道的發心 一不為名聞利養,不耽世間欲染,只為上求 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二不怕佛道長遠,不畏眾生難度,只為佛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二」 菩薩道的發心 一不為名聞利養,不耽世間欲染,只為上求 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二不怕佛道長遠,不畏眾生難度,只為佛法 興隆,人民安樂,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三不求個己解脫,不望當生成就,只為悲智 雙運,菩提道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四不滯人天福報,不欲聲聞獨覺,只為三覺 圓滿,萬德具足,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2009/5/20 永餘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