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媒蚊的發生與防治 杜 武 俊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Advertisements

大雅區衛生所. 1. 疾病簡介 2. 病原及傳染途徑 3. 傳播媒介 4. 臨床症狀 5. 病媒蚊孳生源 6. 可能感染登革熱原因? 7. 感染登革熱如何處置? 8. 防治登革熱困難點 9. 預防因應 10. 結論 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 斑蚊類 身體黑色 腳有白斑.
登革热 ( Dengue Fever )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性疾病教研室 梁连春.
内容 天河区 广州市 广东省 登革热疫情控制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登革热流行病学 登革热症状体征 登革热的治疗 疫情概况 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 认识登革热 如何预防登革热 清积水 宣传教育.
大寮區衛生所 謝世豪 講師 登革熱社區衛教. 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 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  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不會由 人直接傳染給人。  可分為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  典型登革病毒依其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重 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若.
傳染病防治 登革熱 (dengue fever) ◆ 登革熱知多少 登革熱 (dengue fever)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 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登革熱的種類 A. 典型登革熱 (dengue fever) A. 小孩與老人罹患率相對低於成人 B. 症狀雖然劇烈,但致死率幾乎是零.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傳染病防治衛教宣導 議題:腸病毒防治 登革熱防治 地點:音樂教室 對象:永樂全校教職員.
SARS今冬可能捲土重來 流感與SARS流行期重疊 每年約10%人口(200萬)受感染
登 革 熱第2類 草嶺國小健康中心.
資料及圖片剪輯自 食物環境衛生署及衛生署網頁
登革熱 報告人:6619詹婷詒.
親師座談會 之 登革熱暨腸病毒宣導.
臺北市立大學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黃基森博士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系 許宗力 教授
認識及預防 登革熱 衞生署港島區辦事處 吳東尼醫生.
登革熱面面觀 60202,15.
登革熱防治 嘉義市東區衛生所提供.
大綱 無敵殺手─蚊子 報告者:沈玟君 • 一、研究動機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器材 • 四、研究過程 • 五、研究心得
登革熱防治 疾病管制署 林智暉 博士.
登革熱面面觀 製作人:
登革熱面面觀
病 毒 性 肝 炎.
登革熱面面觀 50422,25.
登革熱防治簡介 環境衛生管理科 100年4月20日.
登革熱 組別: 第六組 組員: 4A21b903 歐陽柏任 4A 劉育慈 4A 黃靖雯 4A1A0104 謝佳竣
登革熱 (天狗熱、斷骨熱) 由蚊子傳播的急性病毒性熱病.
登革熱防治 護理人員的小叮嚀 院址:80145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
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 如果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的病毒具有終身免疫,但是對於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過了這段期間以後,還是有可能再感染其他型別。例如以前曾得到過第Ⅰ型登革熱,雖不會再得到第Ⅰ型登革熱,但之後仍有可能還會得到第Ⅱ、Ⅲ、Ⅳ型等三型的登革熱。
務要火熱服事主.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人都受登革熱所苦,但是你知道為甚麼會得登革熱嗎?你知道該如何預防嗎?這裡全部都告訴你!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個人衛生宣導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
認識登革熱 大潭國小 健康中心.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登革熱 報告人:替代役 賴柏元.
登革熱防治 目錄 1.登革熱簡介 2.登革熱預防 3.抗登革熱日 4.登革熱傳播 5.資料來源.
登革熱面面觀 班級:五年二班 報告人:莊明儒/李柏宏.
登革熱面面觀 作者
登革熱知多少 製作人:林奕凱 指導老師:郭欣怡.
認識登革熱 衛生局疾病管制處 主講者:莊淑勤技士.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認 識 登 革 熱 學生事務處 關心您的健康.
淺 談 登 革 熱 衛生保健組關心您的健康.
常見的傳染病.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登革熱病毒 (Dengue viruses)
認識登革熱(天狗熱).
Diabete.
書報討論 題目:登革熱.
登革熱大爆發.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預防登革熱.
登 革 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故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預防登革熱.
登革熱來襲.
登革熱宣導.
~護理部關心您~ 如何防範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即 時 看 板 防疫小叮嚀~大雨過後易孳生病媒蚊,每週定期清除積水容器及廢棄容器 日期:2012/05/15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概況
預防登革熱 全球登革熱的好發地區集中在熱帶、亞熱帶等有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於熱和溼的環境,是蚊子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容易成為登革熱流行的地區。 ☆登革熱傳播方式: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 腳上有白斑。這些病媒蚊喜歡棲息於室外或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積水的地方。一天內蚊子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登革熱.
登革熱的症狀與防治.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細胞.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登革熱 防治 家庭醫學科 陳鏡任醫師.
登革熱大解密 屏東縣政府衛生局 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登革熱病媒蚊的發生與防治 杜 武 俊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登革熱及其危害 全世界一年約有五千萬人感染登革熱 出血性登革熱約五十萬人 每年因登革熱感染而死亡人數約二萬人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 全世界一年約有五千萬人感染登革熱 出血性登革熱約五十萬人 每年因登革熱感染而死亡人數約二萬人 全世界約25億人生活在登革熱威脅中

登革熱的流行區有多廣?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DF and/or DHF

暖化 登革熱恐跨越北迴歸線 更新日期:2008/03/19 04:33 張翠芬台北報導 暖化 登革熱恐跨越北迴歸線          更新日期:2008/03/19 04:33 張翠芬台北報導 全球溫室效應持續擴大,專家憂心,未來登革熱疫情可能升高,若演變成跨國跨區跨年蔓延,將一發不可收拾,全球應及早因應,做好防疫措施。 第一屆台英青年科學家國際交流計畫十八日起在台北舉行三天學術研討會,討論主題鎖定在全球共同關心的「感染與免疫疾病」。由於登革熱在台灣平均每十年出現一次大流行,加上全球溫室效應,英國倫敦帝國大學流行病學主任安德森博士提出警告:「登革熱疫情恐將北移,將是人類的一大災難。 即將在今年八月接任帝國大學校長的安德森博士,曾在SARS期間訪台協助控制疫情。他指出,埃及斑蚊棲息地的環境較溫熱,通常生長在赤道至北迴歸線之間,很少越過北迴歸線活動。但在溫室效應下,全球氣溫上升,埃及斑蚊可能越過北迴歸線,將造成登革熱疫情向北擴散。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教授謝世良表示,因台灣橫跨北迴歸線,夏季高溫容易茲生病媒蚊;秋冬溫度下降後,病媒蚊活動力降低,疫情將稍歇。 問題是,近年全球暖化,如果氣溫持續上升,病媒蚊將終年流竄,跨年跨區流行,疫情將一發不可收拾。 安德森博士強調各國須建立即時影像監控系統,全面掌控登革熱、禽流感等世界性的疫情。謝世良提醒民眾落實環境衛生,減少病媒蚊茲生。醫界最近也在研發治療出血性登革熱的方法,全面防範登革熱疫情坐大。

防治登革熱 清除幼蟲孳生源 “積水容器”

目前登革熱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而且又沒有特效藥,所以登革熱防治僅能控制登革熱病媒蚊。 清除幼蟲孳生源 “積水容器” 沒有積水容器,就沒有登革熱病媒蚊 沒有登革熱病媒蚊,就沒有登革熱

登 革 熱 (天狗熱) 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 原發性登革熱(primary dengue) 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 : 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續發性登革熱(secondary dengue) 主要侵襲3-10 歲的兒童 以嚴重而可能致命的出血徵候乃至休克為特徵

登革熱的死亡率? 1. 典型登革熱:致死率低於1%。 天狗熱 2. 登革出血熱: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 可達10~50%,早期診斷並加以適當 治療,死亡率可低於5%。

典型登革熱臨床症狀 前驅症狀:可能有頭痛、厭食、 僵硬、違和、臉部潮紅。 發熱:體溫驟然昇高至 39~40℃,而後持續5~6天。 (病毒血症期) 疼痛:在前24小時內,四肢酸痛、關節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畏光。 發疹:第3或第4病日,出現疹子,先發生在胸部、軀幹再擴散至四肢及臉部,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 潛性流行? 感冒

出血性登革熱症狀有何不同? 典型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 初期症狀很相似 後者的微血管有血漿滲出的現象, 臨床上會出現腹水和助膜腔積水, 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量很多時, 病人會呈現休克現象,即登革休克症 候群。

登 革 病 毒 球狀二十面體之RNA病毒,直徑約45nm 內部之核殼(nucleocapsid)為多立方對稱形 外面被覆有不規則突起之被膜(envelope) 被膜是由脂質與糖蛋白所構成 核酸為單股RNA(ssRNA),RNA本身具感染性 最內層為核心蛋白(core protein, C)是由基因體RNA 和外殼小體(capsomer)結合而成,分子量約14kd 外圍為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 M),分子量約8Kd 外被膜之外側有分子量約54Kd之外被膜糖蛋白(E) 在E蛋白上具有登革病毒的抗原決定基(epitope)。

Structure of mature virion Flaviviridae 黃質病毒科 Flavivirus 黃病毒屬 Structure of mature virion

登 革 熱 病 原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登革一型; DEN-1 登革二型; DEN-2 登革三型; DEN-3 四種血清型(抗原性) 登革一型; DEN-1 登革二型; DEN-2 登革三型; DEN-3 登革四型; DEN-4 感染其中一種可終身免疫 各型間不具交叉保護作用 病毒顆粒約40 nm

出血登革熱:接續感染不同型 I I 登革熱四型病毒 II III IV 先前感染產生之抗體誘發出血症狀

出血性登革熱成因 病毒毒力說 登革病毒可能病原性不同,有數種不同的流行株,毒力較強的流行株: 易造成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症感染到毒力較弱的流行株時,會引發較輕的登革熱。 二次感染說 登革病毒有四種血清型,具共通抗原 (common antigen) 四種血清型病毒具某種程度的交叉反應 若有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時,抗原與抗體很容易形成免疫複合體(immunocomplex)而引發第三型過敏反應(Type Ⅲ complex-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使血管壁受到傷害而造成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症。

感染其中一型登革病毒後: 獲得終身免疫 對其他三型仍具感染性 若再次感染他型登革病毒時,此病毒可和存在 於血液中之前一型病毒抗體發生結合,而形成 「抗原-抗體」複合體,而此免疫複合體沈澱 在血管內皮,結果引發產生增加血管通透性之 各種媒介質,免疫反應的結果使血管受到傷害, 而引發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 此種情況大都發生在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之 兒童,這也就是為什麼登革出血熱大都發生在 兒童的主要原因。

郝斯狄(Halstead): 抗體有促進登革病毒的增殖作用 提出所謂的「登革病毒增殖促進說」 異型的登革病毒抗體,不僅無法中和登革病 毒,反而可藉Fc受器(receptor)與血液 中的巨噬細胞結合後,將登革病毒引入巨 噬細胞內,而增加病毒之增殖機會 結果二次感染所產生之病毒較初次感染為多 因而引發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

在脊椎動物中,以人類對登革病毒最具敏感性 登革病毒的宿主 在脊椎動物中,以人類對登革病毒最具敏感性 登革病毒可感染猴類,也有病毒血症期發生 (viremia),但都無明顯的病徵出現,屬「不顯 性感染」。 此病毒可在老鼠腦內做繼代培養繁殖,可使老 鼠發生腦炎而死亡。皮下粘膜及內臟發生出血 現象,而且組織間充滿著漿液性或出血性之滲 出液,以及出現眼窩浮腫、肝臟腫大等現象。 病媒蚊: 斑蚊類

森林型登革熱循環 Mosquitoes Primate Sylvate maintenance cycle for dengue virus

蚊子叮吸血感染 Primate Mosquitoes Human Maintenance cycle for dengue virus

登革病毒的宿主 目前已知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類、靈長類、與斑蚊等三種。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其病毒血症期比人類短,約為1-2天。人類是唯一能有臨床症狀的宿主,嚴重程度可由無症狀到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無其他儲備宿主 都市流行之登革熱: 人與蚊

都市型登革熱循環 Human Mosquitoes Urban transmission cycle of dengue virus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 感染方式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內, 不會由人直接接觸傳染給人 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登革病毒的複製與傳播途徑 攜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人 登革病毒隨雌蚊唾液注入人體,造成感染 登革病毒潛伏人體內複製,潛伏期約5-8天 人體產生病毒血症期(viremia),週邊血循環充滿病毒,病毒血症期持續約一周 登革病毒隨血液進入雌蚊中腸,繼而感染血腔及其他組織,包括唾腺與生殖組織 登革病毒藉由帶病毒雌蚊叮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

登革熱的病媒蚊有哪些? 登革熱病媒蚊在台灣的分布? 埃及斑蚊 Aedes aegypti 白線斑蚊 Aedes albopictus (Ae. polynesiensis) (Ae. scutellaris) 埃及斑蚊 分布於嘉義布袋以南各縣市 白線斑蚊 分布於全島平地及1500公尺以下之山區 登革熱病媒蚊在台灣的分布?

Vector mosquitoes Africa: Aedes (Dicermmyia) Aedes (Stegomyia) Asia: Aedes (Finlaya) Americas: Aedes sp.

登革熱病媒蚊 埃及斑蚊

登革熱病媒蚊 白線斑蚊

白線斑蚊

病媒蚊的登革病毒傳播 水平傳播 登革病毒藉由帶病毒雌蚊叮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 垂直傳播 登革病毒經由雌蚊生殖過程傳至子代 交尾傳播 登革病毒藉由雄蚊經交尾行為傳給雌蚊

Sylvate cycle 森林傳播型登革熱 High vertical transmission rate of dengue virus in Aedes mediovittatus ( > 95 % vertical transmission rate) Reproductive tissues suitable (Freier & Rosen 1988)

? Mosquitoes Mosquitoes Urban cycle Vector transmission cycle of dengue virus

Urban transmission cycle of dengue virus Vertical transmission Transstadial transmission Venereal transmission Urban transmission cycle of dengue virus

(Khin & Than 1983)

(Rosen et al. 1983)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 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 腳上都有黑白相間的斑紋亦叫花腳蚊 胸部背側有一對彎曲白線條紋及中間 2條縱線 胸部背面有一條白線

登革熱病媒蚊生活史 完成一個世代最快約兩週 完全變態昆蟲 卵期: 約 3天 至 半年、一年 幼蟲期: 約6-9天,水生 蛹期:約2-3天,水生 成蟲期: 約1-2個月 完成一個世代最快約兩週

白 線 斑 蚊生活史 成蟲期 約 30 天 卵期 3-4天 幼蟲期 約 6-8天 蛹期 約 2-3 天 白天活動 吸血 產卵 白天活動 吸血 產卵 產卵於水邊粗造物體表面 成蟲期 約 30 天 卵期 3-4天 孳生於積水容器 孑孓 幼蟲期 約 6-8天 蛹期 約 2-3 天

病媒蚊指數調查 住宅指數 有埃及斑蚊幼蟲孳生的住宅百分比例 容器指數有埃及斑蚊幼蟲孳生的積水容器百分比例。 調查100戶住宅有50戶有該幼蟲,其指數為50/100 = 50% 容器指數有埃及斑蚊幼蟲孳生的積水容器百分比例。 調查100個容器有60個有該幼蟲 ‚ 其指數為60/100 = 60% 布氏指數調查100戶家中有埃及斑蚊幼蟲孳生的積水容器數目。 調查100戶有320個容器有該幼蟲‚其指數為320 。

埃及斑蚊幼蟲密度等級表 密度等級 住宅指數 容器指數 布氏指數 1 1-3 1-2 1-4 2 4-7 3-5 5-9 3 8-17 6-9 10-19 4 18-28 10-14 20-24 5 29-37 15-20 35-49 6 38-49 21-27 50-74 7 50-59 28-31 75-99 8 60-76 32-40 100-199 9 77 41 200

斑蚊雌蟲吸血行為與習性 白天活動 白天吸血 戶內有可能夜間吸血 夜間棲息 戶內以陰涼處為主 戶外在低矮樹叢或雜物後 白天活動 白天吸血 戶內有可能夜間吸血 夜間棲息 戶內以陰涼處為主 戶外在低矮樹叢或雜物後 空間分布 一般以一樓空間為活動範圍 冬天會在室內棲息 大樓會循樓梯或電梯在高樓層活動 無風狀態會直飛上高樓層

登革熱病媒蚊成蚊吸血行為 斑蚊主要在白天活動及吸血,一天內可見晨昏二個高峰,約在日出後約4-5小時和日落前2-4小時,且下午吸血較上午高。而高峰期常因調查季節及地區而有所不同。而埃及斑蚊會有在室內棲息的習性,隨時可叮人吸血。而白線斑蚊則多在室外棲息。

常見吸血性蚊種 斑蚊 埃及斑蚊 (白天) 白線斑蚊 叢蚊 白腹叢蚊 (傍晚) 瘧蚊 中華瘧蚊(晚間) 家蚊 熱帶家蚊(夜間) 三斑家蚊 地下家蚊

尾節有四個肛腮及叢毛 大部分蚊蟲第八節具呼吸管,所以幼蚊需至水面換氣 l l 胸部愈合無足 l 什麼是蚊子? 幼蚊的特徵 l 頭骨化 可動

俗稱孓孓或水蟲,生活於水,以水中的微生物、有機顆粒等為食,脫皮四次,分為四齡 白線斑蚊 (6-8天) 埃及斑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