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感觉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 5 倍数的特征 学习目标 1. 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能判 断一个数是否是 2 、 5 的倍数。 2. 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 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Advertisements

中外领导力 的 跨文化 比较分析 主讲人:. 壹 领导力理论 中国古代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孔子(儒家思想 ) 庄子(道家学派) 老子(道家学派)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頭皮的健康與診斷 頭皮保養的目的 乾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油性頭皮的產生原因及處理 植物精油芳香療法的認識與應用 第 3 章 頭皮部位的處理 ………………………………………………………………………….…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書名: 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0.05mm 作者:張禮文出版社:海鴿.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 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一、研究背景 植物组培育细胞培养源于 19 世纪后半 叶,当时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还没有 完全确定。人们便对此进行研究。 目前,植物组培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规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脱毒,快繁 ,基因工程,一串研究,次生代谢物质 生产,工厂化育苗等多方面。
四、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二 支配由肌节发生的骨骼肌,如舌肌、眼球外肌.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 主编:蔡中华 曹培强.
水痘.
29.2 三视图.
问 题 引 入 1.观察自己的上下肢,比较上肢肌肉和下肢 肌肉有何不同。 2.运动自己的下肢肌,看看这些肌肉收缩可 以引起哪些运动。
第二章營建規劃施工與管理 營建工程過程不外乎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
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 水產養殖科 游育霖
程啸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洪堡学者)
九寨沟 领略人间仙境.
机关公文基础知识 黄晓璐.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 李世骐教授主讲.
第二节 脑干.
鞍钢冷轧钢板(莆田)有限公司 毕业生招聘宣讲会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数学》(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 第一章 有理数 授课人:三元中学 苏鼎明.
第二單元 校園的昆蟲 1. 校園的小動物 2. 昆蟲一族 3. 昆蟲變變變 4. 我的昆蟲寶貝 5. 昆蟲博覽會 吳端敏 製.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机械工业发展史.
第十章 暑 温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熱帶雨林對人類的 局限和可能性.
第二課 鬼 頭 刀 廖鴻基.
6-3 玻璃製品 一、平版玻璃 將熔融的玻璃漿由滾筒間流過,可不斷製造較 大連續之玻璃,可分為 (一)透明玻璃:表面光滑清透。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钢筋混凝土楼梯模板施工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体育现场测试说明 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4年11月.
膝关节置换的解剖因素 纪斌平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昆蟲總動員 三年級教學群.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第四章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汽车维修基础 锉削的操作方法 制作人:庹鉴.
脊髓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 商秀丽.
脊 髓 Spinal Cord.
4 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人体工学、家具与室内陈设设计的基本知识及其内涵。其中包括人体工学概述,家具的类型,家具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家具的选用与布置,室内陈设的意义、作用和分类,室内陈设的选择与布置,以及常见空间陈设品的应用等内容。
第3章.建筑剖面设计 学习要求与学习重点 1. 学习要求:熟悉建筑各部分高度、层数、层高的确定;掌握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能够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建筑的剖面形状和尺寸。 2.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及层数、净高、层高的概念;掌握室内外高差确定的依据;掌握建筑空间的利用的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李坚.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楼层与地层 水平分隔建筑空间的构件,楼层分隔上下空间,地层分隔底层空间并与土壤直接相连。 楼层的结构层为楼板,地层的结构层为垫层。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中国的降水.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鉗 工.
第八章 建筑物的防潮 防水构造.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椎管内, foramen magnum → L1下缘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第18章 工业化建筑体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项目: 感觉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目录 学习要点 概述 检查步骤与方法 结果记录与分析 思考题

学习要点 1、掌握躯体感觉的分类、感觉的体表分布、 感觉的评定方法 2、熟悉感觉的定位诊断、检查注意事项 3、了解感觉评定的目的

概述 一、感觉传导通路 1.深感觉传导通路 2.浅感觉传导通路

中央后回 丘脑 侧束 前束 薄束/楔束核 脊神经节 脊髓后角 后索 薄束/楔束 痛温觉 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粗触觉/压觉

      躯干四肢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躯干 1°神经元 中枢突经后根入脊髓 2°神经元 四肢 皮肤 脊神经节 脊髓第Ⅰ,Ⅳ~Ⅶ 层 上升1~2个节段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压觉) 3°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中央后回中、上 部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     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 1°神经元 肌腱 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 关节 脊神经节 来自T5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行于后索内侧部 来自T4以上的纤维形成楔束,行于后索外侧部 2°神经元 丘系交叉 3°三级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的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     

二、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T3 T4 T5 T6 T7 枕外隆凸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的顶部 肘前窝的桡侧面 拇指 节段性 感觉支配 检查部位 C2 C3 C4 C5 C6 C7 C8 T1 T2 T3 T4 T5 T6 T7 枕外隆凸 锁骨上窝 肩锁关节的顶部 肘前窝的桡侧面 拇指 中指 小指 肘前窝的尺侧面 腋窝 第三肋间 第四肋间(乳头线) 第五肋间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第七肋间 T8 T9 T10 T11 T12 L1 L2 L3 L4 L5 S1 S2 S3 S4~5 第八肋间 第九肋间 第十肋间(脐水平) 第十一肋间 腹股沟韧带中部 T12与L2之间上1/3处 大腿前中部 股骨内上髁 内踝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足跟外侧 (月国)窝中点 坐骨结节 肛门周围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一)周围神经型 1.末梢神经损害 2.神经干损害 3.神经丛损害 4.后根损害

(二)脊髓型 脊髓半切综合症 脊髓半切综合症 脊髓横贯性损伤 脊髓横贯性损伤 脊髓内病变 (脊髓空洞症)

(三)脑干

(四)丘脑/内囊/皮质

(五)癔病 分布不符合解剖规律,范围及程度易变,易受暗示影响而改变。

四、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复合性骨折、烧伤等。

第二节 检查步骤与方法

需要的器具 叩诊锤 检眼镜 棉签 128 Hz 音叉 笔式电筒 大头针 等等

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及检查示意图 位置觉 振动 两点 触觉 温度 针刺

浅感觉检查 1.触觉检查(light touch) 2.痛觉检查(pain) 温度觉检查(temperature)

深感觉 位置觉(position sense)运动觉 震动觉(vibration)

皮肤定位觉(tactile localization)

两点辨别觉检查

两点辨别觉正常值 部位 正常值范围 口唇 2—3mm 指尖 3一6mm 手掌、足底 15—20mm 手背、足背 30mm 胫骨前缘 40mm 背部 40一50mm

正常年轻者上肢两点辨别觉数值(20-24岁) 皮肤区域 平均值(mm) 标准差 上臂 上部外侧 下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面 中部外侧 上臂 上部外侧 下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面 中部外侧 42.4 37.8 45.4 39.8 35.9 14.0 13.1 15.5 12.3 11.6 前臂 中部内侧 31.5 30.7 8.9 8.2 第1背侧骨间肌 21.0 5.6 拇指 掌侧远节指骨处 2.6 0.6 中指 掌侧远节指骨处 0.7 小指 掌侧远节指骨处 2.5

正常年轻者下肢两点辨别觉数值(20-24岁) 皮肤区域 平均值(mm) 标准差 大腿 近端前面 远端前面 中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面 大腿 近端前面 远端前面 中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面 40.1 23.2 42.5 38.5 42.2 14.7 9.3 15.9 12.4 小腿 近端外侧 远端外侧 内 侧 37.7 41.6 43.6 13.0 13.5 大踇趾尖 6.6 1.8 第1-2跖骨间隙 23.9 6.3 第5跖骨 22.2 8.6

图形觉(graphesthesia) 重量觉、材质识辨觉 实体觉检查(stereognosis)

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查临床意义 单丝编号 直径(mm) 平均力(g) 颜色 意义 2.83 0.127 0.076 绿 正常 3.61 0.178 0.209 蓝 轻触觉减退 4.31 0.305 2.35 紫 保护性感觉减弱 4.56 0.356 4.55 红 保护性感觉消失 6.65 10143 235.61 所有感觉均消失 (除外深压觉)

Moberg触觉识别评定 需要物品: 9种物品 操作方法: 先用患手进行,在睁眼情况将桌面上地物体拾到纸盒内,再闭眼拾一次;然后用健手睁闭眼做一次。 反应: 计算每次拾完所需的时间,并观察患者拾物时用哪几个手指?何种捏法?

两点辨别觉(TPD)

TPD与功能的关系 程度 数值 功能 正常 <6mm 可做上表弦等精细工作 尚可 6-10m 可持小器械(镊子等) 差 11-15mm 可持大的器械(锹、锄) 保护性 仅有一点感觉 持物有困难 感觉缺失 无任何感觉 不能持物

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部位 轻触觉 本体感觉 上肢 肩 手掌 肘 大腿 腕 足跟 拇指 髋 膝 踝 足趾

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标准 轻触觉 本体感觉 0分 感觉麻木 无感觉 1分 感觉过度/异常 与健侧比,75%回答正确 2分 感觉正常 全部回答正确,与健侧相比没有或只有少许差异。 最高分 8分 16分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

感觉评定记录方法

思考题 躯体感觉包含哪些内容? 简述一般感觉评定的方法。 感觉障碍对功能的影响? 感觉评定对康复治疗的作用和意义? 评定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