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重点问题 有限理性决策和理性决策之间的区别? 渐进调整决策对理解中国政府治理和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所用案例 美国某大学招生录取时的决策过程
参考资料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第九讲-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詹姆斯·马奇,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教学方法 本讲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法,包括教师讲授和案例教学等方式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一)领导决策的含义 决策,decision making 狭义:行为方案的最后选择 广义: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估方案 特征:决策无处无在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二)理性决策 传统经济学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假定 1.假定决策者具备完全信息; 2.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 3.所有备选方案的结果都是已知和确定的; 4.所有与选择相关的偏好都是已知的、准确的、一致的和稳定的; 5.所有决策规则都是明确的。
具体而言,包括四个因素: 1.清楚备选方案; 2.对备选方案产生的结果存在预期; 3.决策者存在一定的偏好,清楚备选方案的结果有多大的价值; 4.决策者清楚自己的决策规则。
举例:高考 1.知道你要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2.知道将要报考的可能学校和报考专业 3.知道去这些学校,读完学位后的结果是什么 4.在此基础上,按照最大化规则做出理性选择 与此类似,校方也遵循同样的逻辑
理性模式有两个假设 1.决策占有“充分信息”,即知道面临的各种选择和这些选择的后果; 2.决策者有“充分理性”,人们不仅有能力收集和加工信息,而且有能力做出理性的判断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三)有限理性决策 理性选择理论有助于定量的总体预测,但在描述个体或组织实际行动方面,却难以令人信服。现实中某一个体或组织并不会运用与此类似的程序决策,这一理性模型在应用中受到严格限制。
对理性决策的一系列质疑 1.是否完全清楚备选方案,信息是否完全?(有限信息理论) 2.是否存在多重行动者?(多重行动者理论) 3.偏好是稳定的吗?(偏好有可能是模糊的或者不稳定的) 4.决策规则是不是完全清楚?
有限理性,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 (1)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 A.必须寻找备选方案; B.决策者并不会考虑所有的备选方案,相反,他们仅考虑为数不多的几个备选方案,而且不是同时研究,而是按顺序研究方案;
(2)决策者不会考虑备选方案的所有结果。 A.必须进行分析以得出结果; B.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几个结果上,而忽略其他,他们通常不会去寻求与结果相关的信息,也不采用有些可获信息;
(3)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 A.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是已知的,必须探索和唤起偏好; B.决策者没有一组完整的、一致的偏好,相反,他们的目标看起来不完整,也不一致,而且并不是同时考虑所有的目标;
(4)决策者创造新的评价标准,他们要寻找一个足够好的行动,而不去寻求最佳可能的行动。
现实决策,人们面临一系列约束条件 人们对理性选择理论的有效性和有用性持怀疑态度。决策者在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沟通方面受到严重限制。
1.注意力。注意力理论或搜寻理论(theories of attention or search)主要研究如何配置稀缺的注意力。 (1)时间有限,人们在时间限制内不可能同时关注所有的事情; (2)能力有限,人们没有能力去接受过多的信号,决策过多的事情。
2.记忆力。 (1)存储信息的能力有限 A.历史可能未被记录; B.虽然历史被记录起来,但信息可能未被保存; C.信息虽然保存,但可能是错误的或有偏差的;
(2)检索已储存信息的能力有限。个体或组织可能无法确保在适当的时候检索出以前学习过的内容; (3)信息的适用性。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存储的信息难以为另一部门所使用。
3.理解力。 (1)推断的能力。人们很难组织概括信息并推断事件的相关甚至是因果联系,即拥有相关信息,但却不能发现信息之间的相关性; (2)解释的能力。根据信息得出一些不可靠的论断,或者无法把已获信息的不同部门联系起来得出一致的解释。
4.沟通力。 (1)专业信息的沟通能力有限。劳动分工推进了专业化人才的集中和使用,不同专业信息的沟通存在困难; (2)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一群体; (3)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群体; (4)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年代。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四)渐进调整决策 1959-PAR-lindblom, 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假定一行政官员制定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 1.根据重要程度列出所有相关价值:就业、商业利润等 2.对政策后果作出评估,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做大量调查
3.列出所有可能的替代政策 4.在大量替代政策做系统比较,决定价值最大化的政策 总之:有明确目标、清晰的评估标准、高层次的广泛评估、数学量化分析
替代性的处理方式 1.目标简单:保持价格稳定。舍弃大部分能够带来社会价值的目标,忽略政策可能带来的众多后果 2.列出相对少的替代政策。不会找到精确理论对后果加以比较。依赖过去一些小的政策步骤获得的经验,预测类似措施的未来后果
(rational-comprehensive) 1.根方法:“理性综合”方法 (rational-comprehensive) —每次都从头开始, 这种方法只是把过去的经验用理论体现, 它常常准备从头开始。 2.枝方法:“连续性的有限比较”方法 (successive limited comparisons) —不断地从当前位置逐步地、小幅度地建立起来
第一组 价值和经验的关系 1a.价值或者目标的定义区别于替代政策的经验分析,并且通常作为替代政策的先决条件。 1b. 价值目标的选择和所需行动的经验分析之间并不相互区别,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注:a代表根方法,b代表枝方法
困难1:不同群体不同意许多关键价值和目标 如公路选址、交通管制、工资标准、旅游设施 困难2:行政官员对多个价值或目标难以排序 如拆迁,腾空、安排住处、新旧住户冲突、说服其他关心的事情 困难3:社会目标并不总是有同样的相对价值 如任务完成 vs 公众关系
小结 1.评估和经验分析交织在一起,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要么选择价值,要么选择政策 2.行政官员将注意力集中在边际和渐进(incremental)的价值
行政官员面对X和Y两项政策,两项政策都承诺在同等程度上实现a、b、c、d、e等目标。但是X政策承诺给行政官员可以获得f,而Y政策承诺给行政官员可以获得g。在这两项政策选择中,行政官员面对着一个边际或者渐进数量的g替代另一个边际或者渐进数量的f。与行政官员选择唯一相关的价值是两项政策不同的渐进数量或者渐进。
第二组 手段和目标 2a.政策制定通过手段-目的的分析方法完成:首先孤立目的,然后找到达到目的的手段。 2b.由于手段和目的之间区别不明显,因此手段-目的分析经常是不合适和面临约束。 小结 手段和目的:一前一后 vs 同时选择
第三组 好政策? 3a.所谓“好”政策,指的是一种能够达到目的的最佳手段。 3b.检验“好”政策的标准在于人们直接同意一项政策。
小结 1.为了表明一项政策是错误的,一个人不能提供一个抽象的论断表明目标没有达成,取而代之的,一个人必须说明另一项政策相比前一项政策更可取; 2.检验好政策的标准是人们对政策本身达成一致,而不用考虑价值或者目标是否达成一致;
3.就政策的一致同意成为检验政策正确性的唯一实践标准。一个行政官员如何老是争取人们对目的或价值的一致,可能会一事无成,并且造成不必要的争论。
第四组 分析方法 4a.分析是综合性;每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都应该被纳入考虑范围。 4b.分析方法非常有限 (1)重要的可能结果被忽视; (2)重要的潜在替代政策被忽视; (3)重要的受影响的价值被忽略。
1.每一个行政官员面对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找到简化问题的方法。 小结 1.每一个行政官员面对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找到简化问题的方法。 简化(simplification)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达成。第一,在有限 的政策中比较那些与现行政策差异程度较小的政策,这种限制 立即减少了所要调查的替代方案的数量,也急剧减化了每一个 调查政策的特征。没有必要对替代方案和后果进行基本的调查 ,而只需要研究替代方案中不同于现状的那些方面;第二:忽 略政策的重要的可能后果和忽略和价值相关的后果。
2.最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因为正在被考虑的政策,既相似于目前政策,又和过去政策相似。所以,行政官员可以获得信息并声称有洞察力。非渐进的政策建议不仅政治上不相关,而且后果不可预测(如美国总统选举) 好处:纠正另一机构造成的损害;在损害发生前加以 预测和防止。即:更容易预测其他组织采取的行动, 也比较容易对已经形成的损害加以纠正
第五组 依赖理论? 5a.通常要大量地依靠理论。 5b.连续比较,极大降低或消除对理论的依赖。
小结 1.政策制定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无止境的制定和再制定 (1)过去政策经验给他新政策制定提供知识; (2)他不必试图朝他的目标来个巨大飞跃,因为他从来不期望他的政策是问题的最终决定,他的决策只是其中一个步骤,一旦这一步骤成功,很快就会有下一个步骤;
(3)他可以有效检验他以前的预测或预言; (4)他常常可以相当快地矫正过去的错误,这种达到的速度要快于通过大的时间跨度产生的清晰步骤更迅速。
2. 经验归入一个一般经验的类型,尽最大可能推进类型化(categorization)并寻找一般命题以运用于特殊案例 3.枝方法: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有时候是理论的一种系统化替代方法。
4.以政策制定为目的(policy-making purposes),它只需要比较各种替代政策的差异和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需要理论(尽管理论对它有帮助),因为它可以考察替代政策和过去政策实践后果的差异,孤离和找出可能的差异,同时他可以长期观察渐进变化,这样更加逼近可行性的政策。
总结 可以解释: 1.为什么行政官员经常感觉专家或者解决问题的学者有时候用处不大 2.为什么这些专家和学者希望推行更多的理论给行政官员 3.为什么行政官员自己决定事情比听从理论家建议决定事情更加自信。
渐进调整面临的批评 成就:40多个选集复制,成为经典,引用次数 观点:小的政策调整常常优于激进的政策变化 批评1:etzioni 1967“渐进主义将导致忽略基本的社会创新、渐进主义只关注短期,追求过去政策的有限变化” 批评2:dror 1964 “事前惰性和反创新”
批评3: arrow 1964 (1)“自满地接受我们的不完美”;(2)“很难描述,难以正式化、不同条件极为灵活和富有适应性” 批评4:lustick 1980,不同决策背景的相对效率形式。不可能在所有条件下,一个策略比另一个策略都更好
“如果不可能分解复杂性,那么很难理解问题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复杂性的不可分解,意味着激进的决策将面临失败,因为激进决策假定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能够解释所有相关因素和相互作用效应。很明显,当复杂性很难分解和理解时,渐进主义比激进决策拥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批评5:1995-APSR-bendor, a model of muddling through,渐进调整的正式模型 争论停滞令人沮丧,原因在于没有正式模型的帮助,难以推进研究工作 填补漏洞、明确哪些是假设、哪些是词汇、哪些是追随假设的后果 *词汇—概念—命题
模型1:单人决策者 模型2:多个决策者(信息完全,目标一致) 模型3:多个决策者(不完全信息,目标冲突)
结论 1.重复对待同样问题的好处和多个决策者处理同样 的问题,观点正确与否,取决政策领域是否存在冲突 2.渐进调整的优势仍然有待评估,难以发现其优点 。许多经验案例揭示,这一观点是不可靠的 联系 1.林毅夫,渐进变迁、激进变迁,相对优势 2.中国当前改革,渐进-利益群体-自我强化-结构惰性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五)垃圾箱决策 1972-ASQ-cohen, march and olsen, 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垃圾箱:某个垃圾箱的垃圾数量取决于垃圾箱的数量、垃圾箱的分类或标签、当前产生的垃圾、垃圾清理时间、移除的速度,等等
一.无政府状态的组织organized anarchies 1.problematic preference,目标不清楚,无法界定偏好的优先顺序,不一致和不明确的偏好,偏好是基于行动,而不是行动基于偏好 2.unclear technology,试错程序(trial-and-error procedures)
3.fluid participation,偶然参与决策,不同人 员讨论同样的议题,参与者属于不同领域,付 出时间和努力程度各不相同,决策时间各不相 同。组织边界不确定,处于变化之中,决策者 随意发生变化 普遍性:政府组织、教育组织和非法组织
二、四个流程 理性选择模型:选择机会-考察后果-评估后果-最终决策 垃圾箱模型:不依据问题开始到结束的步骤,问题认定和解决可能并不互相连接,未确定问题就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存在但却没有解决方案。最终决策取决于四个独立流程的彼此激荡而产生
1.problem stream,组织内外成员关注的问题 2.solutions stream,问题的解决方案 3.participants stream,参与决策的组织成员 4.choice opportunities stream,组织决策时机 四个流程像四股力量,有时各自流动而不相关,有时则形成交集,此时便会产生决策。 强调多重过程相互作用导致的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
三个选择:A、B、C 如果字母相同,意味着抉择是正确的,即恰当的问题、时逢合适的参与者、在恰当的决策机会、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 但是,过程是互相独立的,四者之间有可能出现错误搭配的情形
模拟结果 (a)解决(by resolution),指提出解决方案。一些问题经过努力得以解决。时间长度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问题的数目。“指恰当的问题、时逢合适的参与者、在恰当的决策机会中,找到了恰当的解决方案。这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决策结果。”
(b)忽视(by oversight),当面临的问题与其它新选择有关,而该新选择是能力所及且可以快速完成时,则转移至另一选择。“当问题还不明朗的情形下,解决方案已经做出,这与原来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在发现问题之前已经做出了决定。”
(c)逃避(by flight),无法提出解决方案。“有时问题和解决方案互动,但无法决策。后来问题转移到其他的方案上了,原来的方案可以得到采纳。这时的决策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在问题离开了舞台以后决策。我在研究斯坦福大学规章制度时常常发现这样的例子。当一个问题出现引起众多关注时,组织的一个对策是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对该问题加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调查研究过程常常持续两三年之久。最后当解决方案提出时,原来的问题已经消失不见了。”(周雪光,308页)。
决策的类型主要为逃避及忽视,较少为解决问题。 “马奇和他的同事的研究指出,在垃圾箱决策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不常见,而逃避和忽视问题则屡屡出现。这意味着组织决策常常受到这些复杂过程的影响而偏离理性模式规定的轨迹。研究组织决策就必须注意到这些多重独立平等的过程的影响。”(周雪光,308)。
(1)繁荣时期 贫穷大学产生较明显的问题,且决策时间较长。而大型且富有的大学则面临较高程度的问题潜伏,多数决策也将会解决一些问题 (2)逆境时期 (a)大型且富有的大学,会有适中程度的问题活跃性,有适中程度的决策能提出解决方案。 (b)大型且贫穷的大学,会有较高程度的问题活跃性,较多的决策时间,较低的决策能力,以及较少具有解决方案的决策。 (c)小型且富有的大学,会面临较大幅度问题活跃性的增加,决策时间会增加,能提出解决方案的决策减少。 (d)小型且贫穷的大学,决策类型较少被影响,而问题活跃性决策间则减少,决策者的能力会提升。
总结:垃圾箱理论的启发 1.决策结果和决策负荷有密切关系; 2.当决策过程有多重议程时,多重利益分散着注意力,所有因素和过程的恰当吻合变得困难; 3.时间是关键因素,如果有足够时间,可能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实际许多决策过程,都是在时间压力下进行的; 4.决策结构(人、时间、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分析垃圾箱决策过程? 1.需要分辨不同的过程,考察过程相互搭配的调节机制; 2.对期限、时间、议事日程、信息加工、注意力和决策过程的负荷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垃圾箱理论的贡献:强调了一系列通常不为人注意的因素和机制。
涉及课题 1.注意力分配起到微妙但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2.组织结构的设计也起到重要作用。如集权型组织,表面上看各个过程之间是紧密关联,但这些结构因素常常是暂时的。一个集权的组织在实际运作中常常是一种失控状态,这是因为多重过程在顽强表现自己的生命力; 3.在决策过程中插入期限是诱发决策结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期限常常导致不同的结果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六)政治过程决策 1971-Boston Press-allison, essence of decision_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美国政府决策过程,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政府的决策过程,对比三个不同的理论模式:理性行动者模型、组织行为模型、政治过程模型
理性模型:经济学分析模式,假定人们采取理性行动,前后一致的目标,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政治过程模型:政治学的分析视角,强调科层组织中与政治进程相关的多种因素,如多重利益、部门间讨价还价以及政治联盟等机制 组织过程模型:组织学的理论思路,强调正式组织内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制,如有限理性、满意原则、风险规避以及建立在规章制度之上的组织行为
作者指出,三个理论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决策过程和结果的不同侧面。尤其重要的是,正式组织有着其特定的机制和过程,需要相应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概念,因此组织分析的视角不能被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或模型所取代。
政治过程模型 1.意味着组织决策是一个不同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过程。决策是否能够达到理性目标尚是一个未知数; 2.不同组织和权力结构对组织决策有重要影响 3.信息不是中立的,而是被各方策略使用 4.各种利益集团 以不同方式和不同阶段参与组织
举例:美国德克萨斯州教育厅在考试时发现许多学生不能达到及格水平,便修改及格标准,从36题24对及格改为20对及格。这是因为联邦法律规定,如果一个州的学生考试成绩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会失去联邦政府给予的教育经费。为了不失去这些经费,州政府的教育机构便修改这些标准。在这里,我们看到联邦政府试图通过奖惩方式来激励各州提高教育质量的做法适得其反,反而诱使各州不得不放松标准。
第十章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含义 理性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 渐进调整决策 垃圾箱决策 政治过程决策 案例学习
(七)案例学习:美国某大学的录取决策 背景:大学新生录取,两个月时间,每天半天时间,审阅材料,做出“录取”或“不录取”的决策 第一种情况:在校成绩(GPA)可能很好,但大学统考(SAT)成绩平平,或者推荐信一般。即决策依据的各种信息并不总是一致 分析:不一致信息面前,如何判断和行为?
第二种情况:申请者高中三年成绩先低后高 一种解释:聪明,高一时迷茫,高三迷途知返 结果:录取该生 另一种解释:不稳定,高中后面阶段临时突击 结果,不录取该生 分析:即使同一种信息,人们解释迥然不同 类似:各学校课程难度不同,成绩份量也不同
第三种情况:加州学生估计难以适应寒冷气候 “我经常与这类学生打交道,这个学生不可能在我们学校生存下去。” 看不出该生申请材料与其他申请者材料的不同 分析:决策者使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加以判断
第四种情况:招生办老师到各地高中访问,熟识老师的推荐信有了格外的份量 分析:新的信息对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五种情况:为数不多的申请学生表示对社会学专业感兴趣。在美国高中,学生极少有机会了解什么是社会学。因此,在申请过程中,极少有人表示对社会学专业感兴趣。我作为社会学系的教师当然对这些申请者有着格外的兴趣。在申请材料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我力主录取了他们 分析:“私有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种情况:起初的几个星期,对每一份申请材料都给予充分注意,常常花一段时间讨论不同信息的意义,达到共识。但到后期,录取决定的期限逼近,决策速度不由自主地加快,极短时间里拍板决定,无暇仔细讨论 分析:时间压力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谢谢!请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