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地 经 济 学…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本章要点: 土地报酬规律的内涵与运用 土地集约经营含义与制约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四章 农业生产要素.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做 荷 包 的 主 人 第 一 桶 金 督導 張宏仁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桃園分事務所 督導 張宏仁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第二章 生产与成本.
600年前,鄭和率領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浩浩蕩蕩的駛入印度洋,展開一場「文化帝國」的海上大秀。
关于汇率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优卡会介绍资料 ——健 康 数 据 管 理 专 家—— ——爱上优卡会,生活好品味
第四章 企业和生产理论 企业及其目标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扩张与规模报酬.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走势分析.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问题: 我要建个工厂,或租地种植麻,生产要素投入多少是适合的? 是否投入越多效率就越高? 土地、劳动、资本要素如何配搭,投入比例是多少?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国民经济核算》 作者:张裕民.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六章 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 第一节 农业土地资源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节 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规模经营 第三节 地价与地租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 第一节 厂商及其技术和投入 第二节 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第三节 具有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本章學習目的 瞭解生產者決策的基本概念 瞭解生產理論 瞭解短期成本曲線 瞭解長期成本曲線
第五讲 成本理论 本讲共分四节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涵义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 第三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生产函数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运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来确定短期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说明长期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另外说明了规模报酬的概念。
第3讲 消费者行为分析 1、效用(Utility) 2、偏好(Preference)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Chapter 9 Production and Cost in the Short Run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4.1企业的性质与目标 4.2生产与生产函数 4.3短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4.4长期生产理论与生产决策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经济学原理 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成本理论.
第四章生产函数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分别研究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中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有关规律。运用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概念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来确定短期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说明长期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另外说明了规模报酬的概念。
第三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生產理論.
第四章、生产论.
厂商理论(一) 生产理论.
第六章 企業組織與生產理論.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经济问题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规模报酬变动
5.1 企業經營目標 經濟學中假定廠商在自由經濟制度下,基於自利,具有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動機
生產的意義 生產:生產者結合各種生產要素,並將投入轉換 為產出,以創造或增加消費者的效用,並 使生產者獲利的經濟行為。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生產與成本 5. 生產與成本 5 本章學習目標 了解生產函數及投入與產出的關係。 分析短期生產函數與長期生產函數。 分辨長期生產成本與短期生產成本。 說明規模報酬與規模經濟。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 厂商是指能够独立做出统一的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
第七章 分配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四位一体”的公式: 劳动 ---工资 资本 ---利息 土地 ---地租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三章 生产者选择 ● 生产技术 ● 生产者均衡 ● 生产成本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或称之为“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课堂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高一(5)班 教师:王琦.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土 地 经 济 学… 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本章要点: 土地报酬规律的内涵与运用 土地集约经营含义与制约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第一节 土地报酬规律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二、马克思等对报酬递减规律的批判 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四、结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第一节 土地报酬规律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二、马克思等对报酬递减规律的批判 三、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四、结论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1、早期西方经济学家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①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人物杜尔阁 ② 1777年英国农场主安德生《谷物法性质的研究》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1、早期西方经济学家 ①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后期人物杜尔阁 ② 1777年英国农场主安德生《谷物法性质的研究》 ③ 1815年英国为威斯特《资本用于土地》 ④ 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⑤ 1826年马尔萨斯《论人口原理》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2、近代西方经济学家 ① 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边际概念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2、近代西方经济学家 ① 1890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边际概念 ② 1900年克拉克《财富的分配》:边际生产力概念,生产递减规律,劳动生产递减规律。 ③ 1922年布林克曼《农业经营经济学》:强调土地收益递减法则。 ④ 1979年萨缪尔森《经济学》:递减的收益最终势必出现。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3、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LDLR)的批判 ① 确立了土地利用上合理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的积极意义;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3、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LDLR)的批判 ① 确立了土地利用上合理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的积极意义; ② 揭露了把LDLR奉为永恒的普遍规律以此掩盖剥削关系的谬论; ③ 否定了LDLR的普遍意义和绝对性; ④ 认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追加劳动和资本的范围较小。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 基本结论1: 从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报酬是随着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和资本的追加投入,先递增然后递减;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 基本结论1: 从土地利用的全过程来看,土地报酬是随着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和资本的追加投入,先递增然后递减; 如果出现科技与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使土地利用在生产资源组合上进一步趋于合理,则又会转向递增。而一俟技术与管理水平稳定下来,将会再度趋于递减。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提出 基本结论2: 土地肥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总的趋势是递增的,但若利用不当也会趋于下降和衰退,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导作用。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 基本概念1: 1. 总产量TP (total production)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二、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 基本概念1: 1. 总产量TP (total production) 2. 平均产量AP (average production) AP=TP/X X: 变量资源的投入量 3. 边际产量MP (marginal production) 每增加一单位变量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 MP=△TP/△X = dTP / dX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基本概念2: 5. 土地报酬LR (land return): 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资本的报酬?!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二、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基本概念2: 4. 报酬R (return ): 生产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力 5. 土地报酬LR (land return): 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资本的报酬?! 6. 生产弹性(elasticity): 指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比例关系 MP/AP =(△TP/△X)/(TP/X) =(△TP/TP)×(X/△X) = (dTP/TP)/(dX/X)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P X 土地报酬三阶段曲线图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TPP APP MPP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X P M D Q R I N T I‘ 土地报酬三阶段曲线图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1、第一阶段 : 原点O至平均产量最高点对应的Q点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1、第一阶段 : 原点O至平均产量最高点对应的Q点 总产量(曲线):I’点为拐点,OI’曲线下凸,生产弹性由1增至最大,总产量增长较快, 为报酬递增阶段;I’N曲线上凸,生产弹性由最大减至1,总产量增长趋缓,为报酬递减阶段; 边际产量(曲线):边际产量递增达到最高点M,此后递减至D点; 平均产量(曲线):由O点递增至最高点D;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2、第二阶段: 从Q点至R点  总产量(曲线): 由N点递增至最高点T,生产弹性由1逐渐降至为0;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2、第二阶段: 从Q点至R点  总产量(曲线): 由N点递增至最高点T,生产弹性由1逐渐降至为0; 边际产量(曲线): 由D点递减至R点为0; 平均产量(曲线): 由最高点D开始递减.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3、第三阶段: R点以后  总产量(曲线): 由最高点T递减,生产弹性为负数;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三、 土地报酬三阶段分析 3、第三阶段: R点以后  总产量(曲线): 由最高点T递减,生产弹性为负数; 边际产量(曲线): 由0变为负数; 平均产量(曲线): 继续下降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四、分析结论 1、在第一阶段,每投入一单位变量资源都能使产量急剧增加,使总报酬、平均报酬递增,由于投入的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在配合上数量的不足,影响了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故在变量资源充裕条件下,应追加投资。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2、在第二阶段,虽然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同时递减,但总产量却不断上升,投资对生产没有妨碍,故合理利用土地和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应范围应在此阶段。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四、分析结论 2、在第二阶段,虽然边际报酬和平均报酬同时递减,但总产量却不断上升,投资对生产没有妨碍,故合理利用土地和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应范围应在此阶段。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四、分析结论 3、在第三阶段,变量资源投入过多,超出了土地的受容力,不仅边际报酬负增长和平均报酬进一步递减,而且总报酬亦递减,投入产出效果上已无利可图,为投资终止阶段。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4、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在配合比例上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土地报酬(收益)和生产力,即土地利用和各变量资源利用效果的大小。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四、分析结论 4、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在配合比例上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土地报酬(收益)和生产力,即土地利用和各变量资源利用效果的大小。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思考与讨论3-1 资源利用和配合的最适度点究竟应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如何确定?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第二节 土地集约经营 一、 集约度 二、 集约经营 三、 土地受容力 四、 土地集约利用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第二节 土地集约经营 一、 集约度 二、 集约经营 三、 土地受容力 四、 土地集约利用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 集约度 集约度(the degree of intensity): 每单位面积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一、 集约度 集约度(the degree of intensity): 每单位面积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多少。 用公式表示:I=(A+K+Z)/ F I: 经营集约度; A: 工资费用; K: 资本消耗; Z: 经营资本所需支付的利息; F: 用地面积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1、集约经营(intensive management): 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二 、集约经营 1、集约经营(intensive management): 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变量投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 集约度最高的限度。MR =MC 3、粗放经营(extensive management): 大面积土地投入变量低比率的经营。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4、粗放边际(extensive margin): 5、耕作边际(margin of cultivation):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二、集约经营 4、粗放边际(extensive margin): 集约度最低的限度。 MR =MC 5、耕作边际(margin of cultivation): 精耕边际:在优等地上加深耕作集约度所应有的界限。 粗耕边际:在劣等土地或边际土地上所进行的粗放耕作,亦有一种限度。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从右表中能获取什么信息,能得到什么结论?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土地肥沃度不同与生产成本之变化表 土地 等级 耕作费用 总收获量 边际报酬 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 (元) (公斤) 上 等 地 10 10.0 1.000 20 24.6 14.6 0.684 0.813 30 45.0 20.4 0.490 0.667 40 60.0 15.0 0.965 0.666 50 71.7 11.7 0.856 0.697 60 79.5 7.8 1.282 0.754 70 83.5 4.0 2.500 0.838 中 8.0 1.250 20.0 12.0 0.833 35.0 0.857 46.7 54.5 0.917 下 5.5 1.818 15.5 1.290 23.3 26.8 3.5 2.857 1.492 从右表中能获取什么信息,能得到什么结论?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三、 土地受容力 1、土地受容力(land capacity):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地资源与其它生产资源最佳配合比例所能受容其它变量资源的数量。 2、土地生产效率(production efficiency):指土地资源与其它生产资源配合至最佳比例时,所获报酬与所费成本的比例。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能力; 土地本身的肥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三章 土地报酬与土地经营… 三、 土地受容力 3、土地集约利用 农地合理集约度的确定: 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能力; 土地本身的肥力,包括土壤化学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地位置、交通条件等。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受容力 3.土地集约利用:农地合理集约度的确定 根据对某地227户农户的耕地经营投入产出调查,经过整理和计算,以劳动力和物质费用作为两个投入变量,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通过检验:Y =17.116X10.146X20.709; 式中Y为种植业总收入;X1为劳动力投入;X2为种植业支出.试求该地农户耕地上要素投入的生产弹性,总生产弹性,平均的边际劳动力投入收益和边际种植业支出收益?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土地集约利用的决策分析. 已知道耕地总面积109.05亩,投劳4264.13个,种植业支出15425.55元,种植业收入81930.06元.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受容力 3.土地集约利用:农地合理集约度的确定 E1 =(dy/y)/(dx1/x1) = (dy/dx)*(x1/y)=0.146 E2 =0.709 E1+E2=0.855 <1, 投入产出递减阶段 MR1=dy/dx1=0.146y/x1=2.8052, MR2=dy/dx2=0.709y/x2=3.7657, 边际收益说明日劳动收益为2.8元,每元投入产出3.7元. 决策?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受容力 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因素 对策 土地资源条件和人地关系;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 科学技术水平 城市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存量土地入市、控制城市外延扩张、价格杠杆。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 土地受容力 问题与思考3-2 影响我国农地 集约利用的因素分析!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