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病 始 生
一、病因和发病部位的关系 风雨-----伤上部 起于阳 伤于外 外感 1、三部 之气 清湿-----伤下部 内伤七情 伤脏 伤中伤内 起于阴
2、内经的发病学观点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2、内经发病学观点 ① 不得虚邪不发病。突出外因。 ② 逢虚邪未必发病。正气存内,抗邪于外。 ③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时,正虚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前提。反映了《内经》以内因为主的发病学观点,同时又不忽视外因。
参考原文 《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二、外邪致病传变的规律 络脉 皮毛 经脉 启示:由外向内,逐步深入传变。 虚邪 输脉 伏冲脉 募原(积) 肠胃
小结、外邪致病传变的规律 1、邪由外向内逐步深入的传变规律 2、再次强调了虚邪伤人的机理 3、疼痛的发生
积的症状
(1).孙络积 部位:肠间孙络 症状与病机: 肿块可上下移动——络脉松弛,不能约束 腹胀满,腹痛——寒性凝滞而主收引,气滞不行 肠鸣——水气往来冲激
(2).阳明积 部位:阳明经 症状与病机: 积在脐膀,饱则大,饥则小——阳明经挟脐下行,属胃而受水谷之气,饱则经气盛,饥则气血少 。
(3).缓筋积 部位:缓筋 症状与病机: 积形同阳明,饱则痛,饥则安——足阳明经筋循腹布脐,饱则气壅,饥则气消。
(4).募原积 部位:肠胃之募原 症状与病机: 痛连能缓筋,饱则安,饥则痛——饱则肠胃充,津液足,脂膜润泽,故安;饥则肠胃空,津液枯,脂膜干燥,故痛。
(冲脉)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伏于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 ---- 《灵枢·逆顺肥瘦》
(5).伏冲积 部位:伏冲脉 症状与病机: 触之搏动应手,放手自觉有热气下流于阴股——邪盛故热循经而下。
(6).膂筋积 部位:膂筋 症状与病机: 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膂筋附于脊背,饥则肠胃空而积现,饱则肠胃充,而积隐伏其后,故不见。
(7).输脉积 部位:输脉 症状与病机: 皮毛干涩,孔窍不通——邪著输脉,脉道闭塞,津液不能宣散于皮毛,孔窍。
三、积证 孙络 阳明之经 缓筋 膂筋 1、症状 腹部积块 ①胃肠道,与饮食关系密切 越来越深 ②肠外,募原之间,更加隐蔽 启发:如何鉴别肿块
积的病因病机
病机总纲 + 外邪入侵 阴阳气血的逆乱 (厥) 积
分析 日久 日久 积 血脉凝涩 循脉上犯 肠胃 肠外汁沫 聚结 寒起于足 用力过度、暴饮多食起居不节, 伤络 血溢肠外与汁沫相搏 并合凝聚 外中于寒、内伤忧怒 寒随气逆 六输不通阳气不行 血凝津聚
[小结·积证的生成] 阴阳气血逆乱 寒凝、气滞、血瘀、津停 积聚不散 外寒、饮食起居不节、形伤、内伤忧怒 日久 积 思考: 如何治疗积证?
[小结·出血的机理] 阳络伤------衄血 阴络伤------后血 肠胃之络伤------ 内出血 -----积证
再 见
A、外邪侵入,则攻毒祛邪 本草类:草河车、半支莲、半边莲、蛇莓、蛇 六谷、蛇舌草; 动物类:守宫、斑蝥、露蜂房; 矿物类:卤砂、砒霜。
B、气滞,则破气散结 槟榔、青皮、黄药子、枳实、枳壳。
C、血瘀,则活血化瘀 本草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 乳香、没药。 动物类:地鳖虫(虻虫)、水蛭。
D、津液凝涩,则软坚散结化痰 软坚散结:穿山甲、皂角刺、夏枯草、山慈姑; 化痰散结:胆南星、生半夏、木鳖、木馒头、海藻、昆 布等。
后世具体运用 A、外邪侵入-------攻毒祛邪 B、气滞-------破气散结 C、血瘀------活血化瘀 D、津液凝涩-------软坚散结化痰 E、顾护正气
积的鉴别 部位固定与否; 活动度的大小; 是否有搏动感; 与进食的关系; 是否有水液波动; 其它兼见症状 .
相关文献: 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 ----- 《难经五十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