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外 肌 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眼外肌病与弱视 姚玉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 眼眶及眼球位置 眼眶  骨壁组成的腔  眼球位置其中  眶内充满脂肪,起缓冲垫作用.
Advertisements

1 家校医院联合关注孩子视力健康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眼科主任:宫月秋. 一、小学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  屈光不正 - 最主要原因 - 约占 90% ,随年级增高比例增加 -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斜视、弱视  先天性疾病  先天性白内障  先天性青光眼  先天性视网膜病变.
眼睛常见疾病和视力保健 谭超毅医师. 眼睛的基本构造 眼球的构造 眼球的附属构造与视觉径路 正视.
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眼科 柯碧莲 电话 转 :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第二节 远视眼 远视眼 第二节 远视眼  什么是远视眼 ? 远视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时,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 在视网膜后会聚成像的眼睛。
眼科医学知识简介之近视与散光 +SCI 写作经验总结. 定义 近视? 散光? 屈光 屈光: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 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 光。 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儿童弱视防治. 概述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眼病, 患病率约为 2%-4% 。弱视的本质是:双眼 视功能发育紊乱,引发单眼或双眼的远近 视力及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并伴发异常立 体视。
青光眼 济南卫校 王震. 别让青光眼 “ 偷走 ” 你的视力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病因。 2 、熟悉青光眼的概念及眼压正常值。 3 、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 能力目标 学会指测法测眼压。 情感目标 体察病人疾苦,学会关爱病人。
第 十 章 第 十 章 高度屈光不正和特殊屈光矫正. 第一节 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 第一节 高度屈光不正的矫正.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神奇的眼睛.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 科大医院 陈林义.
蒙眼游戏:你能坐上凳子吗?. 蒙眼游戏:你能坐上凳子吗? 人的感觉器官 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 3、近视的形成原因和纠正 4、如何保护眼?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眼睛和眼镜.
视光学( visual optics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刘 洋.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弱视的治疗原则.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视光学与斜视弱视.
第十三章 眼外肌与弱视.
视功能检查(一)、(二) 刘科佑 06\09\18.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眼型Graves病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附1例报告)
思考: 物体 人眼 如何看到?.
§5.4 眼睛和眼镜 姚村镇中学:马列拖.
眼 科 学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斜视的诊治策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陶永贤.
验光处方原则 《验光技术》情境四 验光处方原则.
第十六章 眼视光学.
肺结核.
传统验光 &医学验光 江苏省眼镜协会 徐显固.
儿 童 弱 视.
任务1 儿童验光 《验光技术》情境三 特殊验光 任务1儿童验光4.
第九次课 眼的屈光与调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眼科
眼屈光学 第三章 临床视觉光学.
眼的屈光和调节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 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眼屈光学 第二章 调节与集合.
双眼视觉 诊处案例 江苏省眼镜协会 徐显固.
《验光技术》情境六 视疲劳验光 任务2聚散功能检查
斜视和弱视 双眼单视binocular single vision: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象,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这种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功能分为三级:同时知觉 融合 立体视觉.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眼睑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教研室 刘 岩.
光心距参数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Optic Center Distance.
甲状腺激素.
励才实验学校 柳美玲.
青少年近视预防与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罗 静 魏 欣 制作.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巩义市直第四初中 席新娜.
眼睛与眼镜 明光市司巷中学 王宗伟.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u=2f f<u<2f u>2f f<u 复习回顾 当 时,成倒立的等大的 像。
四、眼睛和眼镜.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4.6神奇的眼睛.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眼睛和眼镜.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弱视概论 李鹏.
反射途径 模糊的视觉图象 视觉皮层 下行冲动 皮层-中脑束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中副交感神经 睫状肌环行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向前后方凸出 清晰的视觉图象.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眼屈光学.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眼球的肌肉結構.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眼 外 肌 病

双眼单视 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物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觉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称为双眼单视。

双眼视功能分级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为一个图像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为一个图像 立体视觉 双眼能将两个分离开的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 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产生双眼单视基本条件 双眼正位 正常视网膜对应 正常的双眼协调运动 眼外肌功能正常 视觉中枢融合功能正常

眼肌运动的种类 内直肌:内转 外直肌:外转 上直肌:上转 下直肌:下转 上斜肌:内旋 下斜肌:外旋

眼外肌的止点与走向 上下直肌走行方向与视轴呈23°夹角 上下斜肌的牵引力方向与视轴呈51°夹角

右眼各眼外肌的主要和次要作用

几个概念 协同肌: 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 还有其它眼外肌来协助完成,起 协助作用的眼外肌。如:外直肌 ---上下斜肌 协同肌: 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 还有其它眼外肌来协助完成,起 协助作用的眼外肌。如:外直肌 ---上下斜肌 配偶肌:当双眼作同向共同运动时,使 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 拮抗肌:作用相反的肌肉

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 状态时,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 扰,眼球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 眼位而不出现偏斜者

斜视 隐斜:双眼的眼位有偏斜倾向,但可以 通过融合机理得到控制 显斜:如融合机制失去控制,使双眼处 于间歇或恒定偏斜状态

斜视检查法 病史:发病年龄、性质,诱因、治疗史、 望诊:偏歇的方向和程度,颜面是否对 视力及屈光检查:散瞳孔检影 家族史、 称有无内眦赘皮 、代偿头位 视力及屈光检查:散瞳孔检影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最简单和常用 意义 判断斜视的方向和度数 角膜映光法测量斜视度数

三棱镜遮盖法 同视机检查法

眼外肌本身和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向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其偏斜度相等。 分为内,外和上斜视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esotropia) 最常见的斜视,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六个月内发病 斜视角较大,>40△ 与屈光的关系不大

后天性内斜视 1.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非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中高度远视,+4.0D 多在2~5岁时发病 注意力集中或看近物时出现 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正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在内斜视中较多见,调节因素+解剖因素 临床表现:多在1~3岁发病 戴远视镜矫正后,内斜视变小, 但仍残留部分内斜。

非调节性内斜视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共同性外斜视( exotropia) 病因:与屈光不正关系不大, 受融合机理控制: 1)融合机制正常→外隐斜 2)融合机制失去控制→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 斜视角变化大 怕光 少数人有复视

恒定性外斜视 幼年期:交替注视 成年期;开始成间歇性,预后好 可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共同性上斜视 原因: 解剖异常,机械因素,异常神经支配或眼外肌不全麻痹变成。 临床表现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1)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获得正常眼位(美容)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1. 矫正屈光不正 内斜伴远视 全部矫正 外斜伴近视 2. 治疗弱视 3. 正位视训练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4.手术治疗:斜视角已稳定 非手术后仍偏斜 交替性注视 内斜: 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外斜: 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 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

病因 1.先天性: 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 产伤、 眼外肌缺如等 2.后天性:急性发病伴复视 1)外伤:颅底骨折 2)炎症:脑膜炎、脑炎 1.先天性: 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 产伤、 眼外肌缺如等 2.后天性:急性发病伴复视 1)外伤:颅底骨折 2)炎症:脑膜炎、脑炎 3)血管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 4)肿瘤:鼻咽癌 5)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6)肌源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甲亢、 眼肌炎 7)其它:嵌顿、术后

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 健眼注视,麻痹眼的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麻痹眼注视,健眼的斜视角

临床表现 1.运动受限 2.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3.不同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等 4.代偿头位 消除复视 提高视力 5.复视和眩晕

检查 六个诊断眼位的运动 和斜颈鉴别 区分麻痹眼 歪头试验

治疗 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1)肌注VitaminB1 、VitaminB12 、ATP 3.光学疗法:三棱镜中和法适于小于 2)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3)肉毒杆菌毒素A 、神经毒素 、部份替代 3.光学疗法:三棱镜中和法适于小于 10△的斜视 4.手术治疗

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 麻痹性 共同性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受限 无受限 麻痹性 共同性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两个斜视角相等 复视 有 无 代偿头位 有 无

颈肌性斜颈与眼性斜颈的鉴别 颈肌性斜颈 眼性斜颈 年龄 出生6月内发生 很少在18月内发生 颈肌 胸锁乳突肌僵硬 无 视力 正常 复视 颈肌性斜颈 眼性斜颈 年龄 出生6月内发生 很少在18月内发生 颈肌 胸锁乳突肌僵硬 无 视力 正常 复视 遮盖 不影响 遮盖麻痹眼后头位正常

弱视(amblyopia) 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关键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在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一般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睫状肌麻痹检影后矫正视力≤0.8。

病因及分类 1.斜视性弱视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和 视觉剥夺 3.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觉剥夺 1.斜视性弱视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和 视觉剥夺 3.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觉剥夺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单眼:视觉剥夺和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双眼:视觉剥夺 5.先天性弱视

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轻 0.6--0.8 中 0.2--0.5 重 <0.1 2.拥挤现象 E E E E E 3 光感正常

治疗:抓紧时机,尽早治疗 人类视觉系统的发育在 2岁前 视力发展的敏感期开始;2岁达到高峰;4岁开始大幅度下降;9岁停止发育。

治疗: 1 矫正屈光不正,其它病因治疗 2 弱视治疗 a. 遮盖法 b.增视疗法(后像疗法) c. 红色滤光片法、压抑疗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