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抗生素 其它药物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自学)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抗 生 素 (Antibiotics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时代的楷模 —超级细菌 郭志鹏 2010年11月.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 烯二炔类抗生素 烯二炔(enedinye)类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且作用迅速,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类抗生素.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欢迎您.
细菌的耐药性.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头孢菌素.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第三篇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I. 抗生素及其药效学(chap13,14) II. 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chap15)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Synthesized Antibiotics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抗微生物药物 敏感试验.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郭敏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CAP抗菌治疗原则指南解读 (注:本课件为5年前版本未及时更新)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抗生素 其它药物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自学)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抗生素(antibiotics) 原始含义:由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现指: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由其它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有机物质。

医疗用抗生素的特点 差异毒力大 生物活性强、有不同抗菌谱 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毒副作用小,不易引起超敏反应 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抗生素的制备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抗药性 抗生素的单位及效价测定

(1)按化学结构分类 ß-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四环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 多肽类—多黏菌素、杆菌肽等 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 苯羟基胺类—氯霉素 蒽环类—柔红霉素、阿霉素 环桥类—利福霉素 其他

(2)按作用对象 抗G+—青霉素等 抗G-—链霉素等 广谱—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真菌—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等。 抗肿瘤—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新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以放线菌为例) 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初筛):     (以放线菌为例) 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初筛): 采样→稀释分离(涂平板) →获得单菌落→摇瓶 → 滤纸片抗菌试验筛选

抗生素生产的工艺过程 菌种 → 孢子制备 → 种子制备 → 发酵 → 发酵液预处理 → 提取及精制→ 成品检验 → 成品包装

抗药性 (drug resistance)p287 定义—在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多次与药物接触发生敏感性降低的现象,是微生物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抗性。 获得抗药性 多重抗药性 交叉抗药性 赖药性 耐受性

抗菌药物的发展史也就是细菌对其耐药性的发展史 (1)抗菌药物只要使用了足够时间,就会出现细菌耐药性,如使用青霉素25年后出现耐青霉素肺炎球菌、氟喹诺酮使用10年后出现了肠杆菌耐药; (2)耐药性是不断进化的,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耐药也从低度耐药向中度、高度耐药转化; (3)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微生物可能对其他抗菌药物也耐药; (4)细菌耐药性的消亡很慢; (5)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容易携带耐药菌。

一、抗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1 、自发突变与药物选择 (1)由敏感菌的遗传物质自发突变产生。 (2)药物选择的结果是杀死敏感菌,耐药菌富集。 2 、 细胞间抗药性的基因转移 染色体上的耐药基因—通过接合、转化、转导和转座子而转移。 质粒上的耐药基因—自行复制,代代相传,并在不同种属间转移(性菌毛的接合作用)

二、抗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1)产生钝化酶; (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3)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菌药物不能进入细菌细胞或被细菌细胞膜的药物泵排出细胞; (4)形成细胞外膜,为细菌躲避抗菌药物作用提供场所

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菌产生耐药的β-内酰胺酶。 (钝化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原始靶位为PBPs(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耐药菌的PBPs的数目、位置、与抗生素亲和力发生改变,青霉素失活。(靶位的改变) 磺胺类耐药菌株合成了对磺胺不敏感的二氢叶酸合成酶,而引起耐药。 (靶位的改变) 喹诺酮类耐药菌的gyrA(gyrase)基因突变,DNA螺旋酶A亚单位的变化,对该类药物不敏感。其中,gyrase(DNA旋转酶)为一种类型的拓扑异构酶,引入负超螺旋至闭环双链DNA中。 (靶位的改变)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细菌外膜限制抗生素分子渗入膜内。 四环素耐药菌由耐药决定簇编码的膜定位蛋白介导使四环素从细菌细胞流出而耐菌。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三、耐药性的控制 1 、避免耐药菌传播(医院) 2 、合理用药 (1)抗生素可不用尽量不用,使用时应足量。 (2)合理联合用药 3、 抗耐药菌新抗生素的寻找,如酶抑制剂抗生素等。 4 、耐药机制的研究—耐药规律寻找,有助于合理用药。

四、耐药性和青霉素酶的测定 1 、耐药性—药敏试验 2 、青霉素酶 耐药菌接平板培养 →加含青霉素的淀粉 → 加I2出现透明圈(eg.金葡菌产酶株)。

第二十章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最低杀菌浓度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MIC和MBC的测定 杀菌曲线

试管连续稀释法 适用于试验菌数量较少的场合,试验工作量大。 平板倍比稀释法 目前抗生素的临床前研究一般采用此法。平板倍比稀释法是根据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的原理,将细菌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平板上恒温培养16~18小时,可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可杀灭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低杀菌浓度(MBC)。MIC或MBC值愈小,则药物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愈强。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将系列稀释的抗菌药物溶液与试验菌液(终浓度为105-106CFU/ml)混合,对照管不含抗菌药物,经37℃,18~20h孵育后,将无细菌生长的各管培养液转种于不含抗菌药物的琼脂平皿表面,37℃再孵育18h,细菌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

将菌悬液与一定浓度的药物混合,使其浓度为105 CFU/ml左右,于37℃恒温培养,定时取样进行平板活菌计数。以细菌浓度对数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杀菌曲线。实验应包括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药物的杀菌效果越好,细菌浓度随培养时间下降的越快,药效越好。 乳酸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763(2MBC=0.125mg/ml)的杀菌曲线 1:对照; 2:乳酸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为24h杀死全部细菌。

一、抗生素的效价单位 效价(potency):在同一条件下比较抗生素检品和标准品的抗菌活性,从而得出检品的效价。 检品的抗菌活性 单位(unit,u)是衡量抗生素有效成分的具体尺度。 效价= ×100%

各种单位: 1 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活性部分的重量为单位,1mg=1000 U 2 类似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盐类纯品的重量为单位,1mg=1000 U 3 重量折算单位 以原始的生物活性单位相当的实际重量为1单位加以折算,如青霉素G钠盐:1mg=1667u(以50ml肉汤中抑制金葡菌生长的最小青霉素量为1 U) 4 标准品—与商品同质的、纯度较高的抗生素,每毫克含有一定量的单位,可供作测定效价的标准。我国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 5 标示量—抗生素制剂标签上的标量(单位或重量)

抗生素的效价测定—管碟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 稀释法 比浊法 琼脂扩散法 管碟法——二剂量法(常用)

抗生素的效价测定—管碟法 原理: 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 抗生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浓度和抑菌圈直径成曲线关系

SH SL UH UL θ=D · antilog(IV/W) W=(SH+UH)-(SL+UL) V=(UH+UL)-(SH+SL) I= lg 高剂量/低剂量=lg 2(一般) D=高剂量(标准品) /高剂量(检品)=1(一般)

氨基酸 维生素 甾体化合物 酶与酶抑制剂 菌体制剂与活菌制剂(微生态制剂) 核酸类药物 免疫调节剂 受体拮抗剂 微生物多糖 微生物免疫制剂 微生物毒素 其他

酶抑制剂 (非感染性的生理疾病与人体某些酶的失控有关。) 卡普托利是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降血压 Prosca是5α-睾丸酮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前列腺肥大 乌苯美司是氨肽酶(细胞表面的一种水解酶)抑制剂:刺激细胞免疫作用,用作肿瘤辅助治疗。 洛伐他汀即1,3-羟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是还原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 普伐他汀:降血脂药 阿卡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肥胖与餐后高血糖 伏格列波糖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

通过分离参与各种病的酶,是能否找到有效的酶抑制剂最重要的步骤。有了自己独特的筛选模型,就能创造新药。 从蛋白激酶-C抑制剂中分离到了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从HIV蛋白酶抑制剂中找到了有可能治艾滋病的药物。

胆固醇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胆固醇生成的一个限速性步骤是1,3-羟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经过HMG-CoA还原酶的作用,经3-甲-3,5-二羟戊酸至鲨烯,最后生成胆固醇。若这个限速性还原反应被抑止,就可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 根据这种机理, Merck公司从土曲菌中找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并把它开发成为洛伐他汀。

  1987年, Merck公司的降血脂药物洛伐他订(lovastatin,Mevacor)获FDA批准上市后,立即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该药的成功开创了降血脂药物的崭新阶段。   其后,先后又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Zocor)、普伐他汀(Pravastatin, Mevalo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 Lescol)上市。第5个上市的是辉瑞公司的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Ca,Lipitor),后者为他汀类药物中唯一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药物。第6个上市的是拜耳公司的西立伐他汀(cerivatatin,Lipobay),但该药因不良反应于2001年8月撤下。尽管如此,他汀家庭依然人丁兴旺,在降血脂药物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一席。

食物中的淀粉经口腔唾液、胰淀粉酶消化成低聚糖(或称寡糖)以及双糖与三糖,进入小肠经α- 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为单个葡萄糖,为小肠吸收。在生理状态下,小肠上,中、下三段均存在 α- 葡萄糖苷酶,在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后上段可被抑制, 而糖的吸收仅在中、下段,故吸收面积减少,吸收时间后延,从而对降低餐后高血糖有益, 在长期使用后亦可降低空腹血糖。

微生物菌体制品 利用微生物制作的保健品,含有活的菌体,如昂立1 号、丽珠肠乐、整肠生等,也有以死菌体的制品,如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等,其中也存在微生物的部分代谢产物。

免疫调节剂 乌苯美司(激活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刺激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分泌,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和增殖 ) 环胞菌素A(免疫排斥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等,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 藤霉素(FK506) 雷泊霉素(免疫抑制剂) 对器官移植、风湿性关节炎、肾硬变综合征和牛皮癣、红斑狼疮等无特效药可冶的免疫病有效。

受体拮抗剂 受体是细胞中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其功能是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化学信使,如药物激素、神经递质等配基,然后在体内放大其反应,是体内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根据对受体配基结合的拮抗作用,可以筛选出特异性强、毒性小的具有药理作用的药物。

担子菌类真菌,如灵芝、香菇、黑木耳、白木耳、茯苓、冬虫夏草等等食用菌和药用菌, 有许多有效的医疗价值 。 真菌多糖对于人体具有免疫调节和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从而可以提高人体抵御各种感染和抗肿瘤等方面的能力。 香菇多糖 (lentinan) 就是一个典型的 T 细胞激活剂 。冬虫夏草多糖 (CP) 、蜜环菌多糖 AP 、树舌灵芝多糖 (G- Z) 、银耳多糖 (TP) 、猴头多糖 (HEPS) 、块菌多糖 (PST) 、裂褶菌多糖 (SPG) 等都能在体外显著增强半刀豆球蛋白 A(Con A) 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

微生物免疫制剂 1、人工自动免疫制剂 是专用于免疫预防的制剂,主要指各种疫苗。 目前已知的疫苗可分为活苗,死苗,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以及生物技术疫苗等。 2、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将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康复后的动物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这种免疫接种方法成为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专用于免疫治疗的免疫制剂,可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剂两大类。

微生物毒素的药物应用 细菌毒素有葡萄球菌毒素、链球菌外毒素、肉毒毒素、霍乱弧菌毒素、志贺氏菌毒素、白喉杆菌毒素、炭疽杆菌毒素、梭菌毒素等等。 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麦角、杂色曲霉素、烟曲霉震颤素、玉米赤霉烯酮、毒蘑菇毒素等等。

(事物的两面性)寻找新药的资源库。 ( 1 )可直接用作药物,如肉毒毒素可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和功能性失明的眼睑及内斜视。利用白喉毒素的 A 链与多种癌症细胞抗体连接研制出导向抗癌药物。 ( 2 )以微生物毒素为模板,改造和设计抗病抗癌和治疗新药。( 3 )作为外毒素菌苗使用,如肉毒毒素、白喉类毒素、炭疽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破伤风毒素, 等。 ( 4 )作为超抗原( SAg )使用,是多克隆有丝分裂原,激活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远比植物凝集素高 10~100 倍,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 5 )从毒蘑菇毒素中寻找抗癌新药。

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会引起高血压。已筛选到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r有降血压作用,已上市。 从曲霉分离到的Asperlicin是缩胆囊素受体拮抗剂,它是肽类激素,对胰液和胃液的分泌、胆囊收缩及肠道运动有调节作用,有可能作为治疗与缩胆囊素有关的胃肠系统疾病。 从链霉菌分离到的六肽类催产素受体拮抗剂,有可能用于延缓早产。 目前研究的还有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以及艾滋病的CD4/gp120结合拮抗剂。

第二十一章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灭菌制剂 注射剂 眼科制剂 手术用品(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等)

一般药品的无菌检查 —直接接种法 需氧菌、厌氧菌、霉菌的检查 需氧菌:30~35℃,7天 厌氧菌:30~35℃,7天 霉 菌:20~25℃,7天 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或涂片染色镜检

阳性对照—(24 h有菌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生孢梭状芽胞杆菌CMCC(B)64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二、特殊药品的无菌检查法 1 、油类药物 用吐温培养基 2、抗菌药物或含防腐剂药物 适宜的培养基 青霉素—加入青霉素酶      青霉素—加入青霉素酶 磺胺药—对氨基苯甲酸培养基(可使菌合成叶酸,不被干扰) 培养基稀释药品至不抑制微生物生长       薄膜过滤法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长菌 阴性对照不长菌 样品不长菌 ——无菌检查合格

第二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适用于非灭菌制剂(口服及外用药)及其原辅料,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测定 霉菌(酵母)总数测定 控制菌的检查 第二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适用于非灭菌制剂(口服及外用药)及其原辅料,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测定 霉菌(酵母)总数测定 控制菌的检查 活螨的检查

一、细菌总数测定(琼脂倾注平皿计数) 1 阴性平板不长菌 2 细菌37℃培养24~48 h 3 细菌总数结果报告方式 (1)高、低稀释度菌落数在30~300以内,计算比值; (2)比值≤2,以高稀释度平均值为准; (3)比值>2,以低稀释度为准。

二、霉菌(酵母)总数测定 虎红培养基, 25~28℃,48~72 h,5~50个菌落

2 外用药、眼科制剂—不能检出金葡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梭菌。 三、控制菌(质控菌)的检查 1 口服药—不能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2 外用药、眼科制剂—不能检出金葡菌、绿脓杆菌、破伤风梭菌。 EMB

四、活螨的检查 用放大镜检查节肢动物螨虫是否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