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1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Advertisement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奶及奶制品. 鲜奶的营养价值 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羊奶、马奶和水牛 奶等。 奶类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成分,组成比例适宜,而且是容易消化 吸收的天然食品。 它是婴幼儿主要食物,也是病人、老人、 孕妇、乳母以及体弱者的良好营养品。
牛常见病防治 延边综合试验站. 瘤胃积食 一次采食过量劣质、难消化 饲料; 突然改变饲喂方式; 偷食过量精料。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舌尖上的中国 —— 红烧肉 红曲米 豆腐乳 红曲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 脾燥胃 …… 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
 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越范围及指示剂的 选择原理。  掌握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要点。  掌握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原理。  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其应用。 实验五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2013 新交规解读 党干训 周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 123 号 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 2012 年 8 月 21 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第五章第四节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孟建柱.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第一节 排尿护理.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 中药导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的中药至今已达8000余种,目前经整理的各种中药有3000多种。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其中植物药较多,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有“本草”的称谓。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各位茶友,大家好.
食品分析 实验.
第二章 发酵工程基础知识.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黄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陈 惠 明 博 士 电话: (0731)
痛 风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伤一科.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熟悉尿石症的病因 理解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掌握尿石症病人的护理,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实验六 手工制香皂.
食品化学 褐变.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常见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防治策略.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校本课程《走进化学实验》 课题5 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福州格致中学 陈敏琛.
第五节 洗胃术.
点拨复习之 坐标曲线图 嘉兴三中 曹芳.
菜豆.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第四组 成茜 吕含 马云飞 彭爽 邱雯 苏俐霞 施阳 孙路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物質的變化 陳弦希製作.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实训二 果蔬贮藏品质鉴定 主讲:赵晨霞.
化学实验技术.
模块九 牛乳掺假检验 学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种类 2.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其他类抗生素.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麵食類的烹調.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十二年國教108課綱 化學科銜接教材 國立臺南一中 化學科團隊 、08.2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1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腐乳的制作用的是什么微生物? 复习旧知 细胞结构? 代谢类型? 生殖方式? 2、腐乳的前期发酵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多长? 3、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杂菌污染?

泡菜的制作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一、泡菜的制作 (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1、乳酸菌

(1)形态 球型或杆型; (2)细胞结构 (3)代谢类型 原核细胞; 你认为有哪些结构? 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 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你能写出乳酸菌分解葡萄糖的反应式吗? 另外,乳酸杆菌还常用于制作酸奶。 思考: 用乳酸杆菌制作酸奶时,牛奶的营养和能量会发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把100毫升的牛奶分别放入100、200、300、400毫升的容器中进行乳酸发酵,最先发酵成功的是哪个? 你能说出理由吗?

(4)分布 乳酸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的分布。 你能说出乳酸杆菌与酵母菌的异同吗?

2、亚硝酸盐 你知道亚硝酸盐吗?知道它的危害吗?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平均含量可达10mg/Kg。 分布: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平均含量可达10mg/Kg。 卫生标准: 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mg/Kg。

膳食中的绝大多数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亚硝胺能使动物细胞发生癌变。

3、腌制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②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4、泡菜坛的选择 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故用于泡菜的坛子应经严格检验,其优劣的区分方法如下: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②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③ 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④ 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

3、材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 (4) 食糖和盐。

4、步骤 (1)各种菜洗净并切成3~4cm长的小块。 (2)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3)将各种蔬菜、盐水、糖及调味品放入坛,混合均匀。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1分钟后入坛,再加上一些白酒。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5)泡菜发酵 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

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 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活跃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 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

发酵后期: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 (6)如果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这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增的发酵菌,可减少腌制时间。

几个思考题: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说出坛内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的变化情况。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这些蔬菜究竟能不能吃,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我们还学过哪些颜色反应?

2、材料与器具 泡菜、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氯化镉、氯化钡、亚硝酸钠、蒸馏水、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管、榨汁机等。

3、步骤 (1)配制溶液 看书配制了哪些溶液?具体做法是什么?浓度是多少?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4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

亚硝酸钠溶液:称取0.1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至500ml,再转移5 ml溶液至200 ml容量瓶,定容至200ml(5ug/ml) 提取剂:分别称取50克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 配制标准液 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后,再分别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

(3) 制备样品处理液 将3坛样品做好标记后,分别称取0.4千克泡菜,榨汁过滤得200ml汁液。取其中100 ml至500ml容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 100ml提取剂,混匀,再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后,立即过滤。将60ml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氢氧化铝(吸附脱色)乳液,定容至100ml,过滤。

(4)比色 吸取40ml透明澄清的滤液,转移到50ml比色管中,将比色管做好标记。按步骤2的方法分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并定容至50ml,混匀,静置15分钟后,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记录对应的亚硝酸钠含量,并计算。每隔2天测一次,将结果记录下来。

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你能绘制相关的曲线图吗? 0.15 0.80 0.60 0.20 0.05 0.10 3号坛 2号坛 2001年1月4日 (封坛前) 2001年1月8日 2001年1月12日 2001年1月15日 2001年1月19日 0.15  0.60 0.20 0.10 1号坛 2号坛 0.05 3号坛 0.80 你能绘制相关的曲线图吗?

4、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三只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同,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却基本相同。在腌制后的第五天,三只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都达到最高峰(1、2、3号坛中的亚硝酸盐分别达到 0.6mg/kg、0.2mg/kg、0.8mg/kg), 为什么不同的坛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

在腌制后的前6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而第9天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亚硝酸盐的检测: 均样+水→捣碎→加果蔬提取剂(50gBaCl2+CdCl2)→加1000ml重蒸馏水中,用浓HCl调PH为1)→振荡1小时→用NaOH调至中性→定容→过滤→滤液应无色透明。

乳酸菌除了可以用于制作泡菜,还可以用于牛奶发酵。那么,在牛奶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吗? 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

制作家庭酒酿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一定量的“酒药”与米饭混匀后置于一容器中,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2h即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什么? (2)坛子没有密封,无氧环境怎样形成的? (3)在加入酒药时,要宁多勿少的理由。 (4)酿酒过程中为什么先有水,再有酒?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