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 ---治疗及其护理
一、概况 锁骨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全长位于皮下,为上肢带与躯干连接的惟一骨性结构。易遭受外力发生骨折,在儿童时期 尤为多见。
二、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为锁骨骨折处局部肿胀、畸形。骨折近段上翘,上臂连同肩下坠。儿童常因肩部疼痛将患侧上臂靠在胸壁上,或以健手托住患侧肘部。病儿头常倾斜向患侧,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 锁骨骨折的同时,应除外其他的合并损伤,如气胸,胸部、肩部的骨折以及神经、血管损伤。
三、发病机制 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 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 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 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四、骨折分型 1 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 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 3 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三分之一有小骨片成垂直移位。
五、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疑有锁骨骨折时需摄X线像确定诊断。一般中1/3锁骨骨折拍摄前后位及向头倾斜45°斜位相。拍摄范围应包括锁骨全长,肱骨上1/3、肩胛带及上肺野,必要时需另拍摄胸片。前后位相可显示锁骨骨折的上下移位,45°斜位相可观察骨折的前后移位。 婴幼儿的锁骨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有时在原始X线像上难以明确诊断,可于伤后5~10天再复查拍片,常可呈现有骨痂形成。 外1/3锁骨骨折中,一般可由前后位及向头倾斜40°位X线像做出诊断。有时需拍摄双肩应力X线像,以帮助诊断喙锁韧带是否损伤。拍摄应力X线像时,病人直立位,双腕各悬重物4.54kg(10磅),放松上肢肌肉,拍摄双肩正位像。喙突与锁骨近骨折段距离明显增宽时,说明喙锁韧带损伤。锁骨外端关节面骨折,常规X线像有时难以做出诊断,常需摄断层X线像或行CT检查。 锁骨内1/3前后位X线像与纵隔及椎体相重叠,不易显示出骨折。拍摄向头倾斜40°~45°X线像,有助于发现骨折线。有时需行CT检查。
六、并发症 1.邻近的骨与关节损伤 可合并肩锁、胸锁关节分离、肩胛骨骨折。当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移位骨折时,由于上肢带失去骨性的支撑连接作用,骨折端明显不稳。 2.胸膜及肺损伤 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合并气胸的发生率可高达30%。 3.臂丛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神经根的牵拉损伤。损伤部位常在锁骨上,颈椎横突水平,或神经根自脊髓分支处。骨折块的移位也可在局部造成臂丛神经的直接损伤,构成尺神经的分支常易受累。 4.血管损伤 锁骨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可见于较大暴力、骨折明显移位时。偶也见于锁骨成角畸形或青枝骨折时。常易受累的血管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腋动脉及肩胛上动脉损伤也有时发生。血管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为撕裂伤、血管栓塞、血管外压迫或血管痉挛等。 血管造影对诊断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性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5.骨折不愈合 锁骨骨折不愈合较为少见。锁骨骨折不愈合多见于成年人,中1/3约占75%,外1/3不愈合者约占25%。一般认为伤后4~6个月,临床及X线像未能达到正常的骨折愈合进程,即诊断为骨折不愈合。
锁骨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盲目补充钙质。 (2)忌多吃肉骨头。 (3)忌偏食。 (4)忌不消化之物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6)忌过食白糖 (7)忌长期服三七片 (8)锁骨骨折禁饮果子露
*术后康复锻炼* 总体原则:手术后2周内肩关节钟摆活动练习,练习结束后保护性前臂吊带制动。肘关节及手主动活动,术后4-6周达到完全功能恢复。 1、术后1-3天,局部伤口疼痛许可时,患者前臂吊带保护下下地活动。 2、术后2天,患肢进行前臂旋转、握拳等动作练习,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术后5天伤口愈合良好即可开始肩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活动范围由功能位逐渐扩大,活动时间2小时/次,2次/日,应持续至骨折愈合为止。 4、上肢促进血液循环仪治疗。 5、术后3周,行肩关节功能被动锻炼:病人仰卧位,患侧屈肘90 o,手自然放于胸前。康复治疗师位于患者患侧,一手握患者腕关节,一手握住肘关节,缓慢匀速进行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补)、内旋、外旋等活动,每个动作要求动作平稳、匀速、缓慢,时间不少于5秒,重复10次。 6、术后2-3月,骨折基本愈合,患者弯腰,患肢手提沙袋进行钟摆活动练习肩关节。
康复锻炼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