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Advertisement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讲: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上篇).
自主创业.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十六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一分钟阅读前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滁州中学政治组:赵美芹 2007年11月27日.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华西村.
专题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西亭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素质教育部 思政教研室.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专题六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 发展战略.
国情国策和社会责任教育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政治经济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读名言 品理想 理想是一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倒计时.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单元 2.1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九年级政治导学案之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都斛中学政治科组 梁健鹏) 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小康社会 预习完成(在课本上划线并背书,每组选一个同学上台展示,正确得1分。其他同学交叉检查背诵): 1、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什么是“四个尊重”方针? 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什么关系? 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背书) 5、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背书) 6、我国当前所达到的小康社会有何特点?(背书) 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什么?(背书) 8、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背书)

资料: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998年-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9%,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三、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越充分,经济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四个尊重”方针: 1、提出的目的: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 2、基本内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理解: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 知识已经成了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 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就是创造。

理解: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什么关系? 1、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现和孕育人才、凝聚的提供创造力的源泉。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2、在当今这个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了创造财富和重要资源。 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4、创造是指人类能动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内驱力就是创造。

海尔的成功之路 1、海尔集团北美总部落户美国纽约繁华商业区曼哈顿,这一事实对你有何启发? 2、试收集有关海尔集团资料,探讨它的成功原因。 3、你们当地类似的成功企业吗?其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海尔的成功之路

思考: 1、海尔集团北美总部落户美国纽约繁华商业区曼哈顿,这一事实对你有何启发? 我们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获得成功。我国其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向海尔这样成功的企业学习先进经验。 2、试收集有关海尔集团资料,探讨它的成功原因。 成功的原因: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营方式;实施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的战略。海尔倡导“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让一切劳动、知识、管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你们当地类似的成功企业吗?其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

理解: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目的与意义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思考:如何把我国的人口巨大压力转化成人才的优势? 请你就如何做好人才工作写一份建议书 提示: 重视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才的待遇,改善其工作条件,健全人才选拔制度,鼓励人才冒尖,人才衡量标准的改革等。

ABD 不定项选择 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的形成?( ) A对科技有重大贡献着重奖 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的形成?( ) A对科技有重大贡献着重奖 B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C提高高素质劳动者待遇,降低普通劳动者待遇 D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ABD

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补充: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四、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注意辨析题) 1、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的劳动、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的实践:当前,许多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依靠辛勤的劳动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首先成为较为富裕的一区。

ABD 不定项选择 国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先后作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国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先后作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这符合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要求 B这有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这可以促进各地区同步同时富裕 D这是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必然要求 ABD

资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设计的分三步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 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 1995年,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也提前完成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思考与交流: 1、结合所在地区的情况,说说自己对小康社会的理解 2、国家将要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五、建设小康社会 1、我国目前小康水平的特征: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21世纪的头20年,国家在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当前达到的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从生活水平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合作学习(合作完成,小组展示,正确的得2分) 辨析题 只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分钟小测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