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兰底中学 逄淑香 复习课 鱼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自主回顾一 鱼 类鱼 类鱼 类鱼 类 1 、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 、鱼的身体分哪几部分? 体形怎样 ? 有什么作用? 3 、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呼吸的过程? 4 、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 5 、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哪?
Advertisement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台北縣私立多芮咪托兒所 家 長 手 冊. 序言 親愛的家長 : 關心寶貝與學前教育的過程,是您我共同的 責任;為寶貝創造更美好的明天,是我們共同 的心願。歡迎您的寶貝來本園就讀,並感謝您 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為了使您更了解本園所 的一切,我們特別寫這篇家長手冊,以便您隨 時可以參考,並與學校配合,了解學校的教學.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西华师范大学脊椎动物学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学教研室 实验二 鲨鱼和鲤鱼的骨骼系统. 西华师范大学脊椎动物学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鲨鱼和鲤鱼骨骼系统的对比观察,了 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骨骼系统的特点和差 异。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动 物 生 物 学 (爬行纲) 课件制作:王丽珍 肖衡 陈新文. 云南省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陆生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 难点:羊膜卵结构,爬行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 Xiamen University 实验 18 鱼类的骨骼系统 讲授:陈明茹 肖佳媚 谢雯瑜.
第 16 章 圆口纲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外形 构造特征 ►原始特征 ►寄生及半寄生特征 ●分类概述 七鳃鳗目 盲鳗目 ● 圆口纲的生态.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1 )列举动物的生殖方式 a 2 )列举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a 人类的生殖 1 )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 和哺乳的过程 a 人体的发育 1 )描述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a 2 )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 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c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姜曉霞老師、吳麗媚老師 元朗區小學教師發展日 二年級喜閱寫意校本整合 寫作教學.
第三章 第一节 从受精卵谈起 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阶段划分 指受精卵发育为幼体 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 → 性成熟的个体 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 → 性成熟的个体 阶段 划分 阶段 划分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歡迎各位家長蒞臨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自行分配中一學位家長會.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十四章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西丰县安民中学 陈冠三.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第五讲 人类起源演化迁徙 1. 人类起源和演化及迁徙 2. 我们来自何处——夏娃理论 3. 多地区起源说与单一地区起源说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Ready for class! 第二期讨论 生物进化角度讨论: 人为什么要吃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浙江省金华一中 夏丽娟.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第十三章 最高等的动物门类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2013年二手车市场环境分析.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 —— 爬行纲(Reptilia)
21 哺乳纲 Mammalia.
第十一章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 生物的类群.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第十五章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建设情况汇报
第十五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
鱼 纲 17 Pisces.
史前生物报 恐龙 史前生物 生物成长历程 人类起源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與案例介紹 報告人:法務部 廉政署 防貪組 社會參與科 科長 陳敏森 2017/3/19 1.
務要火熱服事主.
5. 呼吸系统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和气管组成。 硬腭和软腭使得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鼻腔粘膜可对空气除尘、加温和湿润。 喉部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的器官,具有哺乳类特有的甲状软骨和会厌软骨,喉腔有声带。
简论 促成寒武纪大爆发的环境因素 2004年11月 生命科学学院03级 任汀
作业现场违章分析.
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温太刚.
蒙福夫妻相处之道 经文:弗5:21-33.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三节 动物的生长周期.
脊椎动物.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2014創新創業教育研習營 本梯次限額50名,以報名順序額滿為止!! 課程內容及時間: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
(五)呼吸: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6.5滑坡 一、概述 1.什么是滑坡? 是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四年級 中 文 科.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天主教教理重温 (94)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培育組製作).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起源与进化

一、尾索动物的起源进化 1、起源学说 1)环节动物说(annelid theory): 2)棘皮动物说(echinoderm): 棘皮动物 共同祖先 半索动物 脊索动物 3)脊索动物幼体进化假说

2 、脊索动物假想的原始祖先模样: 具鳃裂并以此滤食、形态似被囊动物,营底栖固着生活。随后出现具脊索、背神经管和肛后尾的自由游泳蝌蚪样的幼体阶段,具幼体性熟现象(实例:尾海鞘纲动物以失去固着阶段,具繁殖能力)。

3 、 脊椎动物的起源 羽鳃纲是尾索动物祖先的模型   文昌鱼提供的证据:鳃裂象尾索动物,循环、神经、肌肉、内柱与甲状腺同源以及胚胎期体腔囊的形成方式(前14对体节的形成同棘皮、半索动物;后段同脊椎动物)   沙隐虫提供的证据:具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也有脊椎动物的肾、肝、胰、按节排列的肌肉

二、 圆口类的起源和演化 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生活于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   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生活于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 与圆口类的共同特征: 无上下颌、无成对附肢;有鳃笼、单鼻孔,嗅囊与鼻垂体囊相通,两眼间有小的松果体,两个半规管。 脊椎动物起源于淡水。

文昌鱼 触手腕滤过取食祖先 尾索动物样祖先 脊椎动物祖先 软骨鱼 硬骨鱼类 羽鳃纲 半索动物 圆口纲 有头无颌 原始有头类 头索动物

三、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颌的出现在奥陶纪) 1、 从鳃弓演变成颌弓 1)棘鱼类 接近软骨鱼类:与鲨鱼相似(牙、歪尾、 1、 从鳃弓演变成颌弓 1)棘鱼类 接近软骨鱼类:与鲨鱼相似(牙、歪尾、 现代某些鲨胚胎有成排的腹鳍) 接近硬骨鱼类:古鳕类(硬骨鳞、鳃盖、硬骨) 2)盾皮鱼更接近软骨鱼类:形态似甲胄鱼(但具上下颌、成 对鼻孔、偶鳍、歪尾、软骨) 2、 软骨鱼类的演化 软骨鱼类在进化中相当保守,历经2亿年很少变化;适应于海洋生活,在较早时间就分化为两支:即板鳃类和全头类。 3、 硬骨鱼类的演化 硬骨鱼类的3大类群 肺鱼类:特化淡水鱼 古总鳍类:发展成古两栖类 辐鳍鱼类:

4、辐鳍鱼类的3个阶段 软骨硬鳞类 ①古鳕类 ②全骨类(雀鳝、弓鳍鱼) ③ 真骨类(全骨类一目) 5、地质变化与演化途径(适应方式) 1)地质变化 b、早期硬骨鱼类:鳔(原始肺脏) 鳞片(保护和抗干旱) 2)演化途径 a、早期软骨鱼类:(由淡水入海) 造山运动、造陆运动引起地貌和气候的巨大变化 调节自身渗透压 ; 卵内液低渗和不透水卵壳; 体内发育(体内受精、卵胎生或假胎生)。

四、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1、 古总鳍鱼的进化 1)地质变迁以及气候与环境的恶化 腔棘鱼矛尾鱼(远离进化主干) 2)古总鳍鱼 1、 古总鳍鱼的进化 1)地质变迁以及气候与环境的恶化 2)古总鳍鱼 腔棘鱼矛尾鱼(远离进化主干) 骨鳞鱼(头骨、脊柱、偶鳍等与原始 两栖类惊人的相似)

2、最新研究论点 1)我国学者的研究 内鼻孔存在与否 2)美国学者的研究 基因组构与进化分析 3、最早的两栖类化石鱼头螈(距今3.45亿年) 1)、鱼类(古总鳍鱼)的特征 a、头骨骨片的数目与排列和古总鳍鱼类似 b、具前鳃盖骨和带鳍条的尾 c、有迷齿 2)、两栖类的特征 a、具关节的五趾型附肢; b、有两个枕髁; c、具耳裂及鼓膜; d、脊椎骨具前、后关节突,肩带与头骨失去联系;

块椎类(鱼头螈) 绝灭 古两栖类 (坚头类) 壳椎类 蚓螈目 无甲亚纲 鲵螈目 蛙形目 亲缘关系较远

五、爬行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爬行类的起源(爬行类的黄金时代) 1)经典的观点 中耳进化的比较研究 迷齿类 爬行类 过渡类型 蜥 螈 蜥 螈 2)总鳍鱼类祖先 两栖类 2、爬行类的适应辐射 爬行类成功的适应陆地生活:羊膜卵与四肢位于腹面 1)无颞窝类 杯龙类 鱼龙类、蛇颈龙类 龟鳖类

2)、双颞窝类 槽齿类 鳄类 翼龙类 鸟类 恐龙类 蜥龙类(腰带三放型) 鸟龙类(腰带四放型) 始鳄类 有鳞类(蜥蜴类、蛇类) 喙头类 3)、合颞窝类:盘龙类 兽孔类 哺乳类 3、爬行类的衰退 1) 造山运动,地壳剧变,生活习性和食性专一 2) 恐龙消失 a、假说之一:太阳黑子爆发(白垩纪晚期)宇宙射线大量 辐射地球,导致大型爬行动物基因突变致死。 b、假说之二:巨大的行星撞击地球,造成陨星的汽化和尘 雾蔽日,破坏了食物链(光合作用降到临界 点及温度下降)导致爬行类时代结束。

六、鸟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鸟类的起源(1.5亿年前的侏罗纪) 1) 始祖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的发现与研究 a、从1861至今发现7例:即1861(仅一根羽毛)、 1861、1877(完整骨架);1956、1970、1973、1988 b、过渡形态 始祖鸟与鸟类相似的特征 始祖鸟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 2) 原鸟(Protoavis texensis)的发现与研究 a、头骨与秃顶龙相似; b、躯体部骨骼很少愈合,分离的尾椎构成长尾; c、颌骨前端具齿,为侧生齿与槽生齿; d、距骨向前背侧伸长形成一上行突起。 与爬行动物相似特征:

与鸟类形似的特征 a、头骨基本似鸟、气质骨; b、马鞍形颈椎; c、前肢翅形,“v”形锁骨和龙骨突; d、腰带具坐骨孔,后肢适于直立行走; e、大脑大; f、双眼(向前)视觉

3) 对原鸟研究的争议 4) 鸟类起源于爬行类的线索 假鳄类(鸟龙类) 蜥龙类 槽齿类 兽脚类 鸟类 1986、1991年在北美(得克萨斯州)的晚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比始祖鸟还古老8500万年的鸟类化石,订名为原鸟(大小似乌鸦)。从过渡性特征看比始祖鸟更进步,更接近现代鸟类。这一发现如被正式肯定,则鸟类的起源将不再是众所公认的中生代侏罗纪。 5) 鸟类飞翔能力起源假说 a、树栖起源说 b、奔跑起源说

2、鸟类的适应辐射 至今掌握的鸟类化石材料很贫乏,鸟类是飞翔的动物,由于骨片薄而易碎,保存化石的机会很少,限制了人门对鸟类进化历史的认识。 白垩纪的鸟类在进化历史上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体 制结构已基本上达到了现代鸟类的水平,白垩纪的鸟已比侏 罗纪的始祖鸟具有更强的飞翔能力。但白垩纪的鸟类口内还 保留着牙齿,在分类上把这一类鸟类列为今鸟亚纲中的一个 绝种的总目——齿颌总目(Odontognathae)。

a、侏罗纪:始祖鸟、三塔中国鸟 b、白垩纪:齿颌总目 黄昏鸟属(Hesperornis) 浸水鸟属(Baptornis) 鱼鸟属(Ichthyornis) c、新生代:鸟类的基本结构已定型(现代化),在最近的几万年内无重大变化,此后种数显著增加。至始新世末期,现存各目的鸟类都已出现,并向着不同生活方式适应辐射。

七、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 1、哺乳类的起源(距今2.25亿年的中生代三叠纪) 杯龙类(石炭纪)—盘龙类—兽孔类—兽齿类(爬行动物) 兽齿类(Theriodonts)的特征: 四肢位于身体腹侧;合颞窝;槽生异型齿;双枕髁;齿骨特别发达;原始的次生腭;脊椎、带骨、四肢骨似哺乳动物,具胎盘和哺乳;能维持较高体温等。 代表动物;犬颌兽(Cynognathus)、卞氏兽(Bienotherium)

2、哺乳动物的适应辐射 1) 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锥齿(Triconodont) 具有单一齿骨,臼齿有3个齿尖,排成直行。外形似鼠。 原兽亚纲可能是多结节齿类的后代。

第I阶段: 中生代侏罗纪;由三节结齿类(三锥齿三角形 排列)演化出3支。 2、哺乳动物3个基本辐射阶段 第I阶段: 中生代侏罗纪;由三节结齿类(三锥齿三角形 排列)演化出3支。 新生代开始 侏罗白垩交 替期绝灭

第II阶段: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多结节齿类尚存。 第III阶段:新生代,现存各目辐射出来。多结节齿类灭绝,单孔类出现。 现代哺乳动物群在第四纪更新世以后建立起来。

八、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 类人猿的起源和进化 原猴(4000万年前)——类人猿(渐新世)——埃及古猿 (3000万年前)——森林古猿(3000万年前)——人、类人猿

(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 森林古猿——拉玛古猿(1200~1500万年前)——阿法尔南方古猿——LUCY(300~360万年前) 2、早期猿人阶段代表:东非坦桑尼亚能人,肯尼亚 “1470人”(160~300万年前),能制造工具。 3、猿人阶段:直立猿人(人类)出现在更新世早期,距今30~180万年前。 4、智人阶段:代表了现代人,分古代类型(古人,10~30万年前)和现代类型(新人,3~4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