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 )
5 抗原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5-1 抗原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与 TCR 或者 BCR 特异结合而 激活 T 或者 B 淋巴细胞、诱导正性或负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正性应答 导致抗体或 / 和效应 T 细胞的产生,而负 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7章第7章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 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 概述 1. 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 autoimmunity 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 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 而导致 的疾病状态.
固有免疫 本科免疫学 powerpoint 讲稿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本 章 小 结本 章 小 结.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免疫学.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Chap1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第五章 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Back.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Tm Ag Mφ T B 浆细胞 Bm Ab(抗体)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8章 T/B淋巴细胞 温医微免教研室 夏克栋.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糖尿病流行病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
免 疫 应 答 概 述 机体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的抗原呈递细胞首先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和呈递,继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呈递的抗原进行识别后,引起相应的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增值、分化,进而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从而将入侵的抗原性异物进行排除的整个生理过程,称为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第六章 抗 原(Antigen,Ag).
授课老师:章晓联 教授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40章 免疫应答.
第17讲 T细胞激活及效应功能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熊 洁.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其显著特征是其异质性,可分为许多表型和功能均不同的群体:T、B、NK等。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Immunoregulation)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Ⅰ.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辅助分子及分化成熟.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Immunological regulation)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免疫应答 (Immune response)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免 疫 学 概 论.
第十五章 Chapter 15 免 疫 耐 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机体的免疫防御 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曹 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一节 概 述 一、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现象。 第一节 概 述 一、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现象。 二、免疫抑制(Immunological Suppression) 机体在后天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所有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调或丧失。 三、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非特异性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四、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 自身组织抗原  天然诱导耐受; 非自身抗原(如细菌、病毒、毒素、异种个体组 织抗原等) 免疫原  特异性免疫应答 耐受原  无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二节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一、固有性免疫耐受 --- 两种机制 1.吞噬细胞缺乏识别自身抗原的受体; 2.NK细胞存在抑制性受体。 (一) 吞噬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耐受 吞噬细胞 (甘露糖受体) 识别微生物(甘露糖)  杀死微生物; 不识别正常细胞(无相应甘露糖或被遮盖) 不杀伤正常细胞。杀伤异常细胞: A.红细胞衰老死亡  唾液酸结构消失  暴露 N-已酰葡糖胺  被吞噬细胞识别吞噬; B.理化因素(如射线、药物等) 细胞结构改变  被吞噬细胞识别,损伤变性的自身细胞。

(二)NK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耐受 --- 存在KAR和KIR,只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不杀伤正常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  KIR识别分子(如 MHC-I类分子)表达  抑制性信号不足  被NK细胞杀伤。 NK细胞KIR表达  自身免疫病。  

二、中枢免疫耐受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内,发育中尚未成熟的T、B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而形成的自身耐受。 2.骨髓内发育中的B细胞(表达mIgM的未成熟B细胞)  阴性选择 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B细胞克 隆消除或处于无反应性(anergy)状态。

三、外周免疫耐受 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和B淋巴细胞遇到自 身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耐受。 产生机制可归纳为六个方面: 1.克隆无反应性导致耐受; 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导致耐受; 3.克隆忽视导致耐受; 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耐受; 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 6.新学说---危险模式假说的提出。

1.克隆无反应性(clonal anergy)导致的耐受 指在某些情况下,T、B细胞虽然仍有与抗原反应的TCR或mIg表达,但对该抗原呈功能上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1)成熟T细胞  活化信号(两种)之一缺乏  T细胞 不活化,处于无反应状态。 1)自身组织(外周)抗原浓度低  刺激信号弱  T细 胞不活化; 2)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LFA-1及CD40等)异 常  提供第二信号不足; 3)活化T细胞(自身反应性)表达CTLA-4  与B7分 子结合  抑制性信号  T细胞不活化。

(2)成熟B细胞  缺少刺激信号  处于无反 应状态。 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清除或无功能  无第 二信号刺激B细胞  B细胞的活化抑制。

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导致的耐受 FasL(自身反应性T细胞) + Fas(自身反应性B细胞)  启动AICD  针对自身抗原的细胞消除。 动物实验证明:如果Fas基因和FasL基因发生突变, 引起自身免疫病。 3.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导致的耐受 “隐蔽抗原”(如甲状腺球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晶体、精子等) 不与免疫细胞接触  逃避免疫系统作用。

4.免疫调节细胞所致的耐受 调节性T细胞  分泌TGF-β、IL-10、IL-4等抑制性细胞因子  抑制Th和CTL、B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CD25+CD4+T细胞,免疫耐受小鼠) 转输给正常小鼠  引起对相同抗原(同耐受小鼠)的耐受。 5.独特型网络的致耐受作用 可能机制为: (1)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B细胞)+抗独特型抗体  B细胞膜被破坏或抗体产生受抑制; (2)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T细胞)+抗独特型抗体  T细胞活化受抑制。

危险信号  活化APC  活化T细胞  引 6.新学说 --- 危险模式(danger model)假说 认为机体免疫系统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己”,只区分危险信号。 危险信号来源:损伤、异常死亡细胞;微生物的产物。 预存型:如甘露糖和线粒体; 诱导型:如热休克蛋白。 机制: 危险信号  活化APC  活化T细胞  引 起免疫应答; 无危险信号  APC未活化  T细胞耐受。

第三节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 一、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意义 1.用于自身免疫病治疗 (1) MBP(口服) 小鼠  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 性脑脊髓炎(EAE); (2) 胰岛素  治疗非肥胖性糖尿病(NOD)。 2. 用于超敏反应性疾病治疗 脱敏疗法治疗I型超敏反应。 3. 器官移植预防与治疗 单体抗原或免疫抑制剂(静脉) 受者(移植 前) 对移植物的耐受(一定程度)。

二、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一)抗原方面 1.抗原的性质 (1)结构简单、分子小、亲缘关系近  易诱 发免疫耐受,如血清蛋白、多糖和脂多糖。 (2)表位不同 鸡卵溶菌酶(天然,含N端表位) 诱导Ts细 胞活化  致免疫耐受; 鸡卵溶菌酶(去除N端3个氨基酸) 诱导Th 细胞活化  辅助B细胞产生Ab。 2.抗原的剂量 小剂量TD-Ag  T细胞耐受 大剂量TD-Ag和TI-Ag  T细胞和B细胞耐受

表12- 1 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的主要特征 低带耐受 高带耐受 诱生抗原 小剂量TD抗原 大剂量TD或TI抗原 参与细胞 T细胞 T和B细胞 产生速度 快,1天 慢,8~15天 持续时间 长,120~135天 短,40~50天

3.抗原注射的途径 诱导耐受 经鼻内、口服、静脉注射 > 腹腔注射 > 皮下及肌肉注射。 4.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 抗原持续刺激  免疫耐受; 抗原消失  免疫耐受逐渐消退。 5.不添加佐剂 抗原不加佐剂易致耐受,添加佐剂则易诱导免疫 应答。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抗原  胚胎期或新生期 易诱导免疫耐受; 抗原  成年期  不易诱导免疫耐受。 2. 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1) 不同种属: 大鼠和小鼠:胚胎期和新生期易建立免疫耐受; 家兔、有蹄类和灵长类:胚胎期可诱导免疫耐受。 (2) 同一种属不同品系: HGG(0.1mg) C57BL/6小鼠  产生耐受性; HGG(1.0mg) A/J小鼠  产生耐受性; HGG(10mg) BALB/c小鼠  产生耐受性。

3.免疫抑制的主要措施 (1) 亚致死量X线全身照射,杀灭绝大多数淋巴 细胞; (2) 胸导管引流,除去循环中的淋巴细胞; (3) 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破坏相应淋巴细 胞; (4) 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酶 素A或FK506),抑制免疫反答。

(三)新方法的应用 --- 使用第二信号阻断剂 1. CTLA4-Fc(Ig)融合蛋白  与B7结合  阻 断B7-CD28结合; 2. 抗CD40L  与CD40L结合  阻断CD40-CD40L 结合; 3. 异体胰岛  注入糖尿病大鼠胸腺内  血糖 恢复正常,再移植胰岛于肾包膜下不被排斥。

第四节 人工终止耐受 一、意义 治疗一些临床疾病, 如肿瘤、慢性感染性疾病。 二、举例 理化或生物因素  耐受原结构改变; 交叉抗原  与耐受原结构类似。

本章要点 1. 免疫耐受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2. 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 3. 在哪些情况下须打破免疫耐受;哪些情况下须建立免疫耐受。打破或建立免疫耐受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