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诗经两首 《采薇》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王凤·采葛》)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简介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2、时间: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诗 歌, 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3、名称:《诗》《诗三百》《诗经》 4、篇数:共305篇。 “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
《诗经》六义 “风骚”: 《诗经》里的“国风”;屈原的《离骚》 1、“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共160篇。 一、风雅颂(乐曲、表现内容) 1、“风”(即15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共160篇。 2、“雅”(又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共105篇。 3、“颂”(宗庙祭祀和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风骚”: 《诗经》里的“国风”;屈原的《离骚》
二、赋比兴(表现手法) ①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直接铺叙陈述; 作用——整齐匀称,有气势。往往“形象逼真、细节细腻”。 ①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直接铺叙陈述; 作用——整齐匀称,有气势。往往“形象逼真、细节细腻”。 ②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作用——使特征鲜明突出。 ③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作用—发端,增强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比兴连用: 联想、象征、烘托气氛和增加韵味的作用,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其他主要表现形式 ① 重章复唱: 作用——表现事物进展的程度和顺序,诗意递进,突出 内容。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唱三叹, 更加强抒情效果,突出感情。 ② 双声、叠韵、叠字的大量运用: 作用——形象生动,精确表情达意,描绘事物特征,加 强语意;语音和谐,产生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③ 句式特点: 为四言诗: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往往为隔 句用韵。 ④ 语言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
氓
卫风·氓 二、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意读音: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将:qiāng 垝:guǐ 垣:yuán 载:zài 筮:shì 咎:jiù 贿:huì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ǎ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í 泮:pàn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就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通“非”,不是 古:动词“至”+介词“于”, 译为“直到”。 今:1、达到某种程度 。2、另提一事。 拖延 第一章:求婚、许婚。 愿,请 把……当作 通“毋”,不要。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来换丝。但他并不是真的来换丝,而是来找我商量婚事的。我曾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才告辞。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找好媒人。请你不要生我气,就把秋天订为婚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倒塌的墙 表目的,译为“来” 借代的修辞 眼泪 借代 动词词头,无义 财物 你 第二章:相思、结婚。 介词,用 我曾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复关。没看见复关的情郎,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看见情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用龟板占卜,你用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征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新鲜润泽的样子/ “若”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感叹词。于,通“吁” 通“脱” 沉溺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 痴情。 通“脱”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别嘴馋。唉,女子呀,不要同男人沉溺于爱情。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女人沉溺在爱情里,就不能脱身。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落 往 指多年 三:古汉语里“三”“六”“九”常指虚数,而非确指。 溅湿、浸湿。 不专一, 有二心 水势很大的样子 过错 无 标准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桑树萎谢,叶枯黄就落下。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送我回,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我也没有什么过错,是你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子你的爱情没有什么标准,感情一变再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一朝,一日 无,没有 助词, 没有实义 笑 顺心、满足 凶恶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 自身 伤心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凶恶起来了。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指代少年时代 低湿的地方 “畔”,边岸 快乐 形容快乐的样子 违反、违背 诚恳的样子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 感受和决心 止、了结 这,指誓言 (原想)同你白头偕老,但(现在)白头偕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1~2章节):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①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情。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②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请根据他们的性情,想象一下他们的婚姻生活。
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即起兴。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2、第二部分(3~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婚变) 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一下这种表现手法。 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即起兴。 《诗经》中的“兴”就内容而言:在事,则多半是劳动;在物,则是草木、鸟兽昆虫、以及天象地理之类。“兴”就是借助这些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其中,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做贪食而快乐的斑鸠;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3、第三部分(6章节):自我伤心后的感受、决心。 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决绝)
4、总结: 结构图 情节 感情基调 第一章:求婚、许婚(赋) 第二章:相思、结婚(赋) 热情 幸福 恋爱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苦楚、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受和决心(赋) 热情 幸福 恋爱 沉痛 怨恨 婚变 清醒 刚强 决绝
分析解决 5、诗中女子的形象。 对爱情与幸福有诚挚的追求、勤劳、温柔 无辜被弃、无奈,不能抗争命运,但刚强
6、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意见:观点一: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观点二:自身的因素不可忽略。从他们恋爱过程看两人虽是自由恋爱,但女主人公对他缺乏必要的了解,被他忠厚的表象所迷惑,沉醉于爱情中,轻率地答应了他,种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7、归纳小结 本诗的主题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8、写作手法 (一)对比手法。 1)氓婚前与婚后对女子的态度的对比: 2)女子婚前婚后生活的对比。 3)氓与女子对待恋爱的态度的对比: 4)氓与女子婚后的不同表现的对比: 对比手法的效果: A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B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增强诗歌感染力。 C在对比中深化诗歌主旨。
(二)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的好处: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触景生情,生动形象:桑的“沃若”“黄陨”形象描绘出女子容貌由艳丽到衰老的变化(氓的情感由深厚到淡薄的变化) 2)因物起兴,含蓄有力,给人想像空间,增强诗歌画面感;引起读者共鸣(对氓背誓忘义的愤怒),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二)妙用叠词: 写出氓憨厚的神态。 氓之蚩蚩: (氓之憨厚) 因相思泪流不止的样子。 泣涕涟涟: 形容河水之大。 淇水汤汤: (泣涕满面) 形容少年欢聚的喜悦。 形容誓言的诚恳。 氓之蚩蚩: 泣涕涟涟: 淇水汤汤: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氓之憨厚) (泣涕满面) (淇水之大) (说笑快乐) (誓言诚恳) ①叠词描绘细腻、用文字激发画面联想,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②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音乐性。
延伸拓展 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不妨从以下角度思考: 社会背景、氓的角度、女主人公的角度
思考 通过他们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结婚前睁大双眼,结婚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爱情需要不断更新。——鲁迅《伤逝》 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给自己不断充电,适当地修整自我,给对方常见常新常可爱的感觉。 要学会自我保护,作为一个女人应具备经营婚姻的艺术,更应具备立足社会的本领,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不妨读一读舒婷的《致橡树》
补充观点: 1、爱情有时就象五彩缤纷的气球,却经不起一根刺的考验。这根刺,也许是金钱,也许是容颜,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男人请用心呵护身边的爱情,而女人,更要谨慎。 在爱情中,不能只是沉醉,在感情中要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自强,要那理性下的感性! 只有这样爱才会长久,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有“负心的汉”出现,只有这样有情人才可以白头偕老。 ---------张爱玲
2、 生活仅有勤劳和必备的物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情趣。时间在流动,那生活也是流动的,生活需要创新。 时刻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寻找乐趣,摄取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在许多雷同的日子里发现生活的新意,那样我们才不会对生活厌倦,才不会对身边的人厌倦,婚姻不再是爱情的坟墓。正如太阳,每天清晨它都从东边升起,但每个日出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3、在遭受重大打击时,人最难得而又最需要的是让自己安静下来,认真思考。而女子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面对抛弃,女子让自己安静、平静、冷静的思考,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和极大的理性。 在生命的困境中,她没有陷入怨天尤人,没有沉沦于生活的不幸,更没有疯狂报复,抑或跳水自杀,而依然保存着最初的那份真诚、善良和美好,保持着那份自主自尊。 在生命的困境中她艰难而又坚定地选择分手去改变自我,积极调整自我。 这是女子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的光辉。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积极的生命状态。
时新代崭新的爱情观 作者以橡树和木棉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通过“木棉”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
归纳总结 1.通假字: 蚩蚩——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忠厚的样子 匪——非,不是 于——吁,语气词 说——脱,脱身 泮——畔,河岸
2. 古今异义: 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 今义:流氓。 至于 古义:到;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 以为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泣涕 古义:眼泪; 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 古义:财物; 今义:用财物贿赂。 三岁 古义:多年; 今义:三岁的年龄。 宴 古义:欢乐; 今义:指宴会。
3.一词多义 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 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动词,说) (名词,预兆) (语助词,在句中无实义) 之:氓之蚩蚩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动词,说) (名词,预兆) (语助词,在句中无实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代词,代我的境况) (结构助词,的)
以:以望复关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其:其叶沃若 士贰其行 咥其笑矣 不思其反 (连词,来,表目的) (介词,用) (介词,把) (代词,它的,指代桑树) (代词,他的,指代士) (助词,无实义) (代词,你,指代氓)
4.词类活用 匪我愆期: 名词作动词,延误 其黄而陨: 三岁食贫: 名词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夙兴夜寐: 名词作动词,延误 名词作动词,变黄 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不专一 数词作动词,三心二意 名词作状语
5.特殊句式: 匪我愆期(判断句)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 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句) 士贰其行(省略句)
襁褓: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总角: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及笄:15岁女子。 冠、加冠、及冠:20岁男子。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古稀:70岁。 耋:70~80岁。 耄:80~90岁。 期颐: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