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逐步聚合反应(stepwise polymerizatio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3.8 环氧树脂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的固化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大致分为两类: (1)反应型固化剂
第十五章 缩合聚合生产工艺.
界面聚合方法制备 反渗透膜的研究报告 报告人:许家友 导师:王志.
高分子化学总复习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逐步聚合 第3、5章 自由基聚合及实施方法 第4章 自由基共聚合 第6、7章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
第二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七章 高分子材料化学.
Chapter 3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连锁聚合 离子 聚 合 缩聚反应 逐步聚合 合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高分子化学 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 与工程教研室.
macromolecle chemistry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普通化学 第七章 高分子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复习知识要点 (复习课).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高 分 子 化 学 第二章 逐步聚合反应.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5 离 子 聚 合 5.1 引言 离子聚合有别于自由基聚合的特点: 根本区别在于聚合活性种不同 离子聚合的活性种是带电荷的离子: 碳阳离子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5章 离子聚合 主讲教师:刘世勇.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项目26 课件一 高聚物的热物理性能.
混合离子络合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的计算 报告人:肖开炯.
交联作用及交联剂 高分子材料常用的交联方法:加热交联、辐射交联、添加交联剂交联(普遍)等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实数与向量的积.
Ionic Polymerization 离子聚合 史素青 Polymer Chemistry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七章 涂 料 Chapter 7 Coatings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绪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 1 题 参考答案 解答: 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ar compound)是由成千上万个原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一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 Chapter 1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活度系数γ=1,离子积Kw、任意n元酸HnA第m级电离常数Kam、分析浓度CHnA已知且为真值的情况下酸的水溶液[H+]近似计算的误差分析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 二 章 离子型聚合反应、配位聚合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 第 1 题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逐步聚合反应(stepwise polymerization) 一. 引言(introduction) 自由基 连锁 聚合 阴离子 阳离子 机 理 缩 聚 逐 步 聚 合 聚加成 氧化-偶合 开 环

逐步反应分类: 反应逐步进行,分子量逐步增大 缩聚: 官能团间的缩合反应,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同时有小分子产生。 如聚酯,尼龙,酚醛树脂等的制备。naAa + nbBb →a-(- Aa-Bb-)n-b + ab 聚加成:形式上是加成反应,但反应机理是逐步反应。 如聚氨酯的合成。 开环反应:部分开环反应为逐步反应,如水、酸引发的己内酰胺的开环反应。 氧化-偶合:单体与氧气的缩合反应。 2,6-二甲基苯酚和氧气形成聚苯撑氧,也称聚苯醚。 反应逐步进行,分子量逐步增大

逐步反应的特点: 官能团间的反应,无特定的活性中心;无所谓的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反应逐步进行,每一步的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 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一系列中间产物组成; 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增加,而转化率在短期内很高。 自由基聚合:延长反应时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较小。

二. 缩聚反应(polycondensation) 1.定义: 官能团间经多次缩合形成聚合物的反应。 官能团间的反应 (2官能度) 特点: 产物有特征基团 缩聚物有特征结构官能团; 有低分子副产物(byproduct); 缩聚物和单体分子量不成整数倍。 逐步形成大分子 低分子副产物

2. 缩聚反应的体系 官能度(functionality):反应物分子中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 1-1官能度体系:醋酸与乙醇反应体系,醋酸和乙醇均为单官能团物质。 1-2官能度体系:丁醇(官能度为1)与邻苯二甲酸酐(官能度为2)反应的体系。

体系中若有一种原料属单官能度, 缩合后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

2-2官能度体系:如二元酸和二元醇,生成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2官能度体系:单体有能相互反应的官能团A、B(如氨基酸、羟基酸等),可经自身缩聚,形成类似的线形缩聚物。通式如下: 2-2或2官能度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形成线形缩聚物。

2-3官能度体系:如邻苯二甲酸(官能度为2)与丙三醇(官能度为3)。除了按线形方向缩聚外,侧基也能聚合,先形成支链,而后进一步形成体型缩聚物。 根据官能度体系的不同,可以区分出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1-1、1-2、1-3体系;低分子缩合反应; 2-2或2体系:线形缩聚; 2-3、2-4等多官能度体系:体形缩聚。

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3. 缩聚反应的分类 3.1 按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单体含有两个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得到线形缩聚物的反应。如涤纶、尼龙、聚碳酸酯等。 体形缩聚(tridimensional polycondensation) 至少有一单体含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得到体形结构缩聚物的反应。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3.2按参加反应的单体数分 3. 3 按聚合物的特征基团分 3. 4 按聚合方法分 均缩聚:只有一个单体参加的反应。 2官能度体系:aRb 杂缩聚:两种单体参加的反应。 2-2官能度体系:aAa+bBb 共缩聚: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反应。 aAa+bBb+aA’a(改性) 3. 3 按聚合物的特征基团分 - COOR -CONH- -SO2 - NHCOO- (聚酯) (聚酰胺) (聚砜) (聚氨酯) 3. 4 按聚合方法分 溶液、熔融、界面缩聚

三. 线形缩聚(linear polycondensation) 线形缩聚单体 条件:1)必须是2-2、2官能度体系; 2)反应单体要不易成环; 3)少副反应,保证一定的分子量 ; (副反应包括:成环反应,链交换、降解等反应等)

2. 线形缩聚单体的成环(cyclization) 倾向 5元、6元环最稳定,不易形成线形聚合物; 3元、4元环及8~11元环,不稳定,很难成环,易形成线形聚合物; 7元环:有一定的稳定性,形成线形聚合物为主; 12元以上:成环倾向与7元环相近。 环的稳定性次序: 3,4,8~11 < 7,12 < 5,6

3. 线形缩聚机理——逐步与平衡 3.1 机理 反应是官能团间的反应,无明显的引发、增长、终止,反应是一步步增长的,具有逐步性。且每一步是可逆反应。∴ 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3. 2 特点 反应无需引发种,仅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 无引发、增长、终止反应之分,各步反应速率基本相等; 所有的单体、低聚物、聚合物间均可反应,增长反应以低聚物间的反应为主,且有小分子生成; 反应初期转化率高,分子量低,分子量逐步增大; 是逐步的可逆平衡反应。

反应程度p: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平均聚合度:大分子链的平均总单体数(或结构单元数)。 以等当量的二元酸和二元醇或羟基酸. N0:体系中起始的官能团数(羧基或羟基数),N:反应到t时体系中残留的官能团数。

1mol二元酸与1mol二元醇反应: 体系中的羟基数或羧基数为: 反应若干时间后,体系中残存的羧基数: 0.5mol(N); Example 1mol二元酸与1mol二元醇反应: 体系中的羟基数或羧基数为: 反应若干时间后,体系中残存的羧基数: 0.5mol(N); 大分子数: 1*2=2mol(N0) 0.5mol(有一个羧基,就有一条大分子)

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而增加; 符合此式须满足的条件:官能团数等当量。 P=0.9 P=0.9995

5. 缩聚反应平衡常数 多数缩聚反应属可逆平衡反应 根据K值大小,大致分三类: (1)K较小的反应,如聚酯化反应(K≈4)。低分子副产物的存在对分子量影响较大,可逆反应; (2)K中等的反应,如聚酰胺反应,K≈300~500,低分子副产物对分子量有所影响; (3)K很大的反应,可看作不可逆反应。如酚醛树脂,、聚碳酸酯等反应。

6. 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 (1) 官能团消去反应 合成聚酯时,二元羧酸在高温下会发生脱羧反应。合成聚酰胺时,二元胺也会发生分子内(间)的脱氨反应。 (2) 化学降解 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逆反应水解属于化学降解。 (3) 链交换反应 大分子端基与另一大分子的弱键进行链交换反应,如聚酯、聚酰胺等本身都可以进行链交换反应。

四. 线形缩聚动力学 “官能团等活性”:假定任何反应阶段,不论单体、二聚体、多聚体或高聚物,其两端官能团的反应能力不随分子链的增长而变化,那么每一步有反应的平衡常数必然相同。 等活性的概念将有利于动力学的简化处理。

体系不断排出低分子副产物,符合不可逆条件。 减压脱水使平衡向聚合物方向移动,视为不可逆。 1. 线形缩聚动力学 不可逆 1.1不可逆的缩聚动力学 体系不断排出低分子副产物,符合不可逆条件。 减压脱水使平衡向聚合物方向移动,视为不可逆。 以聚酯反应为例, ~COOH + ~OH ~ OCO ~ + H2O 聚酯化是酸催化反应。反应速率用羧基消失速率表示。

聚酯反应在无外加酸作催化剂时,二元酸的羧基起催化作用,这称为自催化作用。 自催化缩聚 聚酯反应在无外加酸作催化剂时,二元酸的羧基起催化作用,这称为自催化作用。 当醇和酸为等摩尔时,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C=[COOH] 三级反应 积分

引入反应程度p,并用羧基浓度代替羧基数N0、N C、C0:时间t 和起始时(t=0)的羧基或羟基的浓度。 自催化作用下的聚酯化反应1/(1-p)2与t成线性关系。

与t成线性关系, 即聚合度随 t 缓慢增加。

为了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往往加强酸作催化剂,称外加催化缩聚。速率方程式如下: 外加酸催化缩聚 为了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往往加强酸作催化剂,称外加催化缩聚。速率方程式如下: 一般, 工业上总是采用外加酸。 二级反应

积分并引入p,得: 1/(1-p)或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 偏离原因: 1)推导过程是在两原料官能度等摩尔的情况下,实际上等摩尔是较困难的; 2)不可逆,必须将小分子彻底排除,难以做到; 3)反应温度高、原料挥发等。

聚酯化反应K值较小(K=4) ,小分子副产物若不及时排除,逆反应不能忽视。 1.2平衡条件下的缩聚动力学 聚酯化反应K值较小(K=4) ,小分子副产物若不及时排除,逆反应不能忽视。 起始 1 1 0 0 t时,水未排除 C C 1-C 1-C 水部分排除 C C 1-C nw 令起始浓度为 1,时间 t 时浓度为C,若有一部分不排除,则其残留水的浓度为 nw。

封闭体系: 水部分排出时: 用p表示,则得: K=k1/k-1 总反应速率与 p、低分子副产物含量及 K 有关。 当 nw值很小或 K值很大时,上式右边第二项可忽略,即与外加酸催化的聚酯动力学相同(二级反应)。

缩聚反应的动力学大多是符合可逆条件下的动力学关系,所以要达到高分子量,副产物要尽可能除尽,工业上要采取强化,即高温高真空。 小结: 外加酸催化缩聚 自催化缩聚 封闭体系 敞开体系 缩聚反应的动力学大多是符合可逆条件下的动力学关系,所以要达到高分子量,副产物要尽可能除尽,工业上要采取强化,即高温高真空。

五. 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方法 1. 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p↑,Xn↑ 单体等摩尔或aRb型的单体,进行不可逆缩聚时(没有考虑平衡与否),聚合度将随反应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上式有局限性。

聚酯反应K≌4,在密闭系统内,最高的p值=2/3, 2. 缩聚平衡对聚合度的影响 以聚酯反应为例 2.1封闭体系 当正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总聚合速率为零, 两原料基团数相等时: 。 聚酯反应K≌4,在密闭系统内,最高的p值=2/3,

低分子物可以不断除去,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2.2非封闭体系 聚合度与K平方根成正比, 与低分子副产物浓度平方根成反比。 低分子物可以不断除去,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减少逆反应的措施:减压、加热或通惰性气体等。

t=0 1 1 0 0 t时 封闭 C C P P 非封闭 C C P nw 封闭体系 非封闭体系 缩聚平衡方程

在K相同的情况下,聚合度主要由小分子的量决定 nw 1.18 1.26*10-5 2 1.26*10-4 1.32 200 2.50 200 在K相同的情况下,聚合度主要由小分子的量决定 聚酯 K= 4 =100 P=0.99 nw= 0.04% 聚酰胺 430 100 0.99 4.3% 酚醛 1000 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在同样的P,达到相同的聚合度,K小的体系, nw要小很多。 低分子物可以不断除去,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程度和聚合度。 减少逆反应的措施:减压、加热或通惰性气体等排除副产物。

P、K、nw是影响聚合度主要因素 聚酯化反应(K=4):欲得的缩聚物,要求水份的残余 量很低(<4*10-4mol/L)。这需在高真空下脱水。 聚酰胺反应(K=400):允许含水量(4%) 稍高一些和稍低的真空度,也能达到同一聚合度。 K值很大(103)而对聚合度要求不高:如可溶性酚醛 树脂,则完全可以在水介质中进行反应。 P、K、nw是影响聚合度主要因素

某一单体稍过量(即非等摩尔比),使大分子链端带有相同的官能团; 3. 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控制 反应程度 聚合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是控制手段。 平衡条件 控制分子量的有效办法——端基封锁法: 某一单体稍过量(即非等摩尔比),使大分子链端带有相同的官能团; 加一种单官能团物质,使其与大分子端基反应,起封端作用。

3.1聚合度的定量关系式 2-2体系 2 体 系

q,r的定义和关系 过量分率 q 基团(摩尔)系数 r(<1) 体系中两原料的起始不同官能团的基团(摩尔)数之比 Na,Nb :体系中官能团a、b的起始基团数, NA:分子数= Na/2 , NB= Nb/2 r<1,B物质过量

加单官能团 aAa 和 bBb aRb体系 Nc:加入的单官能团物质Cb的基团数,也是分子数。 加入CB相当于B官能团过量。

分子数 4 5 官能团数 8 10 求r=? q=? r= =Na/Nb=8/10=0.8 Example 分子数 4 5 官能团数 8 10 求r=? q=? r= =Na/Nb=8/10=0.8 q=(Nb-Na)/Na=(10-8)/8=0.25 官能团数 2 0.1 r =Na/Nb+Nc=2/2+0.1=0.95 q=(Nb-Na)/Na=(2.1-2)/2=0.05 q=Nc/Na=0.1/2=0.5

t=0 Na Nb t时 Na(1-P) Nb-NaP 设官能团 a 的反应程度是 p,则 a、b 的反应均为 Nap, 聚合度和q,r的关系 t=0 Na Nb t时 Na(1-P) Nb-NaP 设官能团 a 的反应程度是 p,则 a、b 的反应均为 Nap, a 的残留数为 Na-Nap,b的残留数为 Nb-Nap, (a+b)的残留官能团总数(也即大分子链的端基数) N=Na+Nb-2Nap, 形成大分子总数, N=(Na+Nb-2Nap)/2(每条大分子链端有2个官能团)。 体系的重复单元总数为 Na/2。

聚合度和q,r的关系式 重复单元数除以大分子总数 结构单元数除以大分子总数

极限情况 r=1 或 q=0 若 p=1,

当反应程度P=0.994时,求r值: 根据 己二胺和己二酸的配料比 己二酸的分子过量分率

计算公式 小 结 分子量控制方法 影响因素 端基封锁 p、K、nw 原料非等摩尔或 加单官能团

六、分子量分布(MWD) Flory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官能团等活性概念,曾推导得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分布。其结果与自由基聚合歧化终止时聚合度分布相同。 P表示反应程度。 X­—聚体的数量分布函数为: X­—聚体的重量分布函数为:

数均聚合度和重均聚合度: 分子量分布宽度为:

七. 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熔融缩聚 实施 方法 溶液缩聚 界面缩聚

1. 熔融缩聚(melt polycondensation)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 聚酯、聚酰胺等通常都用此法生产。 关键:小分子的排除及分子量的提高。 特点 配方简单,只有单体和少量催化剂,产物纯净,相当于本体聚合; 反应温度高,速率快,有利于小分子排出; 生产设备利用率高,便于连续化生产。

2. 溶液缩聚(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 单体加适当催化剂在溶剂(包括水)中呈溶液状态进行的缩聚。聚砜和聚苯醚的合成或尼龙—66合成前期均采用溶液聚合。 特点 溶液缩聚的温度较低,副反应较少,但要求单体活性较高; 溶剂除去困难,适于产物直接使用的场合; 成本高,后处理多(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

3. 界面缩聚(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单体分别溶解于两不互溶的溶剂中,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工业上聚碳酸酯的合成采用界面缩聚。 特点 属于非均相体系,为不可逆聚合,要求单体活性高; 反应温度低、反应速率快; 溶剂的用量较多,处理和回收困难; 产物分子量高,原料配比不要求完全等摩尔; 大部分反应在有机溶剂一侧进行,要求所选的溶剂可使聚合物沉淀析出。

固相缩聚(solid phase polycondensation) 4.其它缩聚方法 固相缩聚(solid phase polycondensation) 在原料和聚合物熔点以下进行的缩聚反应为固相缩聚。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固相缩聚方法主要用于由结晶单体或某些预聚物进行固相缩聚 。 特点 反应速度较慢,表观活化能大, 110~331kJ/mol ; 由扩散控制,分子量高,产品纯度高; 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乳液缩聚(emulsion polycondensation) 反应包括两个液相,是多相体系,形成聚合物的缩聚反应在其中一相中进行(称为反应相),这种缩聚过程称为乳液缩聚。 分散介质:水,称为水相; 分散相:可溶解单体的有机溶剂,称为有机相。(溶剂与水完全不溶时要加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形成稳定的乳液。) 单体:有足够的反应活性。 己工业化的产品有聚碳酸酯、聚芳酰胺等少数产品。

熔融缩聚 溶液缩聚 界面缩聚 固相缩聚 适 用 范 围   熔融缩聚 溶液缩聚 界面缩聚 固相缩聚 优 点 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反应聚条件缓和,反应是不可逆的。对两种单体的配比要求不严格。 反应温度低于熔融缩聚温度,反应条件缓和。  缺 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生产高分子量产品时须将溶剂蒸出后进行熔融缩聚。 必须使用高活性单体,如酰氯,需要大量溶剂,产品不易精制。 原料需充分混合,要求达一定细度,反应速度低,小分子不易扩散脱除。 适 用 范 围 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适用于单体或缩聚物熔融后易分解的产品生产,主要是芳香族聚合物,芳杂环聚合物等的生产。 适用于气液相、液—液相界面缩聚和芳香族酰氯生产芳酰胺等特种性能聚合物。 适用于提高已生产的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等的分子量以及难溶的芳族聚合物的 生产。

八. 重要的线型逐步聚合物 1. 涤纶(terylene) 原料为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典型的可逆平衡反应,K=4。熔融缩聚(258℃)。 工艺路线: 酯交换法: 甲酯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酯交换: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BHET); 缩聚:用BHET缩聚得聚合物。 直接缩聚法: 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过量)直接缩聚。

提高分子量 分子量控制 后期高温、高真空。 原料非等摩尔比乙二醇过量。 涤纶的优点及应用: 具有熔点高,强度好,耐溶剂、耐腐蚀、耐磨,手感好等优点。 可作为纤维(胶卷、磁带、录像带),也可作为工程塑料。

2. 聚酰胺(polyamide)-尼龙的系列产品 尼龙-66(nylon-66) 单体:己二胺和己二酸。 工艺路线: K=430,前期进行水溶液聚合,达到一定聚合度后期转入熔融缩聚。 先将两种单体中和形成66盐,配成60%的水溶液,以防胺挥发和酸脱羧,以达到原料等摩尔的目的。 分子量的控制 加少量单官能团的醋酸或己二酸(原料之一)进行端基封锁来控制分子量。

主链上有氨基,具有极性,会因氢键的作用而相互吸引。所以易结晶,可以制成强度很高的纤维。 最常见的人造纤维。尼龙最初的用途是制造牙刷的刷毛。 1940年用尼龙织造的长统丝袜问世时大受欢迎,尼龙从此一举成名。二战期间,尼龙被大量用于织造降落伞。

(2) 尼龙-6(nylon-6) 由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得到。以水或酸作催化剂时,属逐步聚合机理。 采用加单官能团酸来控制分子量。 尼龙分子结构中有极性键,强度高、耐热性好,且具有柔韧性,耐磨,可作纤维用(纺丝、织布等),也是很好的工程塑料。

3.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主链含碳酸酯结构的聚合物。耐热,强度好,工程塑料。 (1) 酯交换法 以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为原料,熔融缩聚。 采用碳酸二苯酯过量进行端基封锁,排出苯酚以达到所需分子量。

(2) 光气直接法 将双酚A钠盐水溶液与光气的有机溶液进行. 界面缩聚直接合成。由于界面缩聚不可逆,并不要求严格等当量比。 加少量单官能团酚进行端基封锁,控制分子量。

4. 聚氨酯(polyurethane) 带有—NHCOO—基团的聚合物。 工艺路线: 二异氰酸酯,与二元胺或二元醇反应,形成聚氨酯。 聚加成反应,但属于逐步机理。 异氰酸端基预聚物遇水反应,通过脲键的形成而扩链,加水反应的同时,有CO2析出,可利用此来制泡沫塑料。

九、体型缩聚(tridimensional polycondensation) 1 定 义 体形缩聚 必要条件:至少一种单体f > 2 2-3, 3-3, 3-4体系; 支链 体形结构的缩聚。

交联 连接两条支链的支化,称为交联。 凝胶化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由线形转化为支链而交联,使粘度将急剧增大,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态的现象,即为凝胶化(gelation) 凝胶点 出现凝胶化时的临界反应程度Pc 2. 反应过程 成型固化 预聚物 (未交联前) 控制在PC以前

甲阶段:p < pC,体系可溶可熔,线形结构(预聚物); 乙阶段:p→pC ,不溶,可熔融,支联型; 反应釜的反应只能进行到甲或乙阶段, 丙阶段必须在加工后完成! 体型缩聚的特点: 反应单体的 f >2(必要条件); 反应分为甲、乙、丙三阶段; 出现为不溶不熔的体形分子。

3. 体形缩聚的分类 无规预聚物(random prepolymer) 预聚物 结构预聚物(structural prepolymer)。 无规预聚物:预聚物中未反应的官能团呈无规排列,经加热可进一步交联反应。 其中一单体f >2,如2-3, 2-4, 3-3 当p<pc时,停止反应,即成预聚物。 必须预测它的凝胶点。

1) 碱催化酚醛树脂(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苯酚(f=3)和甲醛(f=2)以碱催化加成缩聚。 酚—醛摩尔比一般选用6∶7,醛大于酚 酚醛预聚物形成:酚醛缩聚可以看作不可逆反应(K>1000),进行水溶液缩聚并不妨碍预聚物的形成。 碱催化为无规预聚物。 酚醛树脂是热固性塑料的大品种,涂料、油漆、粘结剂等

2)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 resin) 用尿素(f=4) 与甲醛(f=2)缩聚,可制得脲醛树脂。 碱和酸均可催化,反应程度由pH和T控制,且随酸度而增加。 预聚物固化时,则加酸性催化剂,并加热。原料易得,用途广。 3) 醇酸树脂(alkyd resin) 邻苯二甲酸酐(f=2)和甘油(f=3)缩聚可制得醇酸树脂。 主要用作涂料,在原料体系中加入一些二元醇甚至一元酸,以降低体形结构的交联密度,使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脲醛树脂 密胺树脂

结构预聚物:具有特定的活性端基或侧基的预聚物称为结构预聚物。 2-2体系,线形低聚物, 须加入催化剂或其它反应性的物质使其交联固化。 预聚物阶段无凝胶点控制。 热塑性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均属于重要的结构预聚物。

1) 环氧树脂(epoxide resin) 含有环氧基团的树脂的统称,种类很多。 环氧氯丙烷或双酚A在碱催化下聚合所得。 环氧树脂分子中活泼的环氧端基和羟侧基都可以成为交联的基团。 环氧树脂粘结力强,而腐蚀,而溶剂,被广泛地用作粘结剂、涂料等。

环氧值E :100克树脂中含有的环氧基团的摩尔数。 环氧当量:1摩尔的环氧基团所结合的树脂的克数。 环氧值、环氧当量与分子量的关系: 常用固化剂(交联剂): 胺类 :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伯胺类物质,含有活泼氢可在室温下可使环氧开环交联; 酸酐类 :苯酐、马来酸酐等与大分子侧链上的-OH基反应交联。

2) 酸催化的酚醛树脂(phenol formaldehyde resin) 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大于1(如6:5), 以硫酸、草酸等酸催化得到线形低聚物, 六亚甲基四胺为交联剂 3) 不饱和的聚酯树脂(polyester resin) 不饱和(unsaturated)二元酸(马来酸酐)与二元醇缩聚,可制得带不饱和双键的聚酯。 预聚体的交联通过双键与烯类单体如苯乙烯用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共聚而得。

4.体形缩聚物形成方法 2-2、2体系的单体,先形成线形缩聚物,然后通过交联剂形成体型缩聚物。 所带官能团结构已知的预聚物,称之为结构预聚物。预聚反应不必控制凝胶点(pc)。 2-3、2-4体系的单体。这时的预聚物称为无规预聚物。 预聚物反应要控制在凝胶点(pc)之前,因此了解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对无规预聚物的反应控制很重要。

十. 凝胶化作用(gelation)和凝胶点(gel point) 体形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突然增加,并且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状物质。这种现象称为凝胶化作用。 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称为凝胶点。用pc表示。 1. 凝胶点的预测 实验测定 理论推算

AA+BB+AAA 1.5 3 1(分子数) 1)Carothers方程 理论基础:凝胶点时的数均聚合度无穷大, 即: →∞,求出此是时的反应程度p,即为凝胶点。 平均官能度 :单体混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平均带 有的官能团数。 AA+BB+AAA 1.5 3 1(分子数) 当两官能团等物质量 Ni:官能度为fi的单体i的分子数。

AA+BB+AAA(支化单元f=3) 两官能团非等物质量 1 3 1(分子数) 1 3 1(分子数) 两官能团非等物质量 以非过量组份的官能团数的两倍除以体系中分子总数来求取平均官能度。 NA、NB、NC:单体A、B、C的分子数, fA、fB、fC:单体A、B、C的官能度。 单体A、C 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体系中B官能团数过量

Carothers方程,它联系了凝胶点与平均官能度的关系。 反应程度p:官能团参加反应部分的分率。 凝胶点前的官能团反应数 →∞ 起始官能团数 N0:体系中混合单体起始分子数; N:t 时残留单体分子数。 Carothers方程,它联系了凝胶点与平均官能度的关系。

Example 配方 原料量 亚麻仁油酸 1.2 邻苯二甲酸酐 1.5 甘油 3.0 1,2-丙三醇 1.4 判断是否形成凝胶

Carothers方程的不足之处: 过高地估计了出现凝胶点时的反应程度,使pC 的计算值偏高。 Carothers方程在线型缩聚中聚合度计算的应用: 将式7-47重排,得: 可由平均官能度及反应程度求出 。

2)Flory统计法 用统计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官能团单体缩聚反应的凝胶理论。 根据官能团等活性的概念和分子内无反应的假定,推导出凝胶点时反应程度的表达式。 官能度大于2的单体是产生支化并导致形成体形产物的根本原因,故多官能单元又称为支化点(branch point) 支化系数:支化点连接的概率,以α表示。

A、B等官能团体系: 产生凝胶的临界支化系数αC: f:支化单元的官能度,一般f>2。 3-3体系: 4-4体系:

AA+BB+AAA(支化单元f=3) 普遍情况: f:支化单元的官能团数>2 摩尔系数r

特 例 A、B等当量,r=1: 无A-A分子,ρ=1,但r<1,则: BB+AAA或BBB+AAA 无A-A分子, ρ=1,且r=1,则: 按Flory理论计算的凝胶点常比实测值要小,这是由于理论计算中未考虑到分子内的环化反应。

3)凝胶点的测定 大多是在反应体系开始明显变稠、气泡停止上升时取样分析残留官能团数,计算所得的反应程度定为凝胶点。 Pc(ca)>Pc(实)>Pc(f )

本章要点 1. 掌握官能度、反应程度、凝胶点、r、q、α等概念 2. 逐步聚合机理特点,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区别 3. 线形与体形缩聚的特点。 4. 线形缩聚动力学规律(聚酯动力学)。 5. 线形缩聚物分子量的控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6. 体形缩聚预聚物的类别,凝胶点的控制。 7. 凝胶点的计算公式。 8. 可逆平衡条件下,K、p、nw。 9. 涤纶、尼龙-66、聚碳酸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的生产方法,合成工艺,分子量、凝胶点的控制。

自由基聚合与线形缩聚特征的比较 自由基聚合 线形缩聚   自由基聚合与线形缩聚特征的比较 自由基聚合 线形缩聚 1、可以明显地区分为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元反应,其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并不相同。其中引发最慢,成为控制总速率的反应。 1、无所谓链引发、增长、终止。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基本相同。 2、少量活性中心迅速和单体加成,使链增长。单体相互间,或与聚合物均不反应。 2、任何两物种(单体和聚合物)间均能缩合,使链增长,无所谓活性中心。 3、链增长反应才能使聚合度增加。从一聚体增长到高聚物时间极短,不能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在聚合全过程中,由于凝胶效应,先后聚合度稍有变化。 3、单体、低聚物、高聚物间任何两分子都能反应,使分子量逐步增加,反应可以暂时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 4、聚合过程中,单体逐渐减少,聚合物转化率相应增加。 4、聚合初期,单体几乎全部缩聚成低聚物,以后再由低聚物转变成高聚物,转化率变化甚微,反应程度逐步增加。 5、延长聚合时间,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对分子量影响较少。 5、延长缩聚时间主要是提高分子量,而转化率变化较少。 6、反应混合物仅由单体、高聚物及微量活性中心组成。 6、任何阶段,都由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组成。 7、微量阻聚剂可消灭活性种,而使聚合终止。 7、由于平衡的限制,两单体非等当量比,或温度过低而使缩聚暂停,这些因素不经消除,反应又将继续进行。

增长反应是M与…M.间的反应,易发生链转移反应, 没有交换反应 连锁与逐步聚合的比较 连 锁(加聚) 逐 步(缩聚) α-烯烃 带有官能团的化合物,f≥2 要提供活性种引发单体进行加成反应 官能团间的反应,不需活性种 有引发、增长、终止三个基元反应 无明显的引发、增长、终止 各步的E各不相同 各步反应的E基本相同相同 体系中只有单体、聚合物 以低聚物的混合物为主 无中间产品 可以有中间产品 增长反应是M与…M.间的反应,易发生链转移反应, 没有交换反应 单体与低聚物或低聚物之间的反应,无链转移,有交换反应(大分子特征官能团间) 分子量与 时间无关 分子量 随时间逐步增加 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 转化率不随时间变化 -△H较大,TC高,不可逆 -△H较小,TC低,可逆反应 有稳态假定(三个假定) 无稳态假定 都有等活性原理 有自加速(双基终止),子聚合无自加速 无自加速,后期RP下降。 反应条件要强化(T℃↑)

T、[I]是影响与控制Mn 的主要因素,Xn∝[M]/[I] 以非等摩尔或单官能团的端基封锁法控制Mn。 相对分子量 T、[I]是影响与控制Mn 的主要因素,Xn∝[M]/[I] P、K、nw影响分子量, 各种链转移反应使Mn↓ 以非等摩尔或单官能团的端基封锁法控制Mn。 相对分子量大 相对分子量低 影响因素 T℃↑,Rp↑ T℃↑,Xn↓ T ℃↑,Rp↑  K,←nw↓→Xn↑ [I]↑,Rp↑   [I]↑,Xn↓ T℃较低,有时要冷却。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T℃较高,常要加热(全过程),反应在负压下进行 聚合物结构 线 型 2-2体系:线 型, 2-3体系:体 型

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的比较 自由基 阳离子 阴离子 单 体 引 发 剂 反应机理 居中 推电子基, 有足够的电子云密度   自由基 阳离子 阴离子 单 体 居中 推电子基, 有足够的电子云密度 吸电子基, π-π 共轭 引 发 剂 过氧类 Lewis酸 Lewis碱 偶氮类 质子酸 碱金属及其有机金属化合物(烷基、胺基) 高低活性都可 要有共引发剂 可形成双阴离子或单阴离子 反应机理 慢引发、快增长、快终止 快引发、快增长 易转移、难终止 快引发、慢增长, 无终止 双基终止(偶合、歧化)有多种转移 易异构化 难转移

动力学 温度 影响 溶剂 聚合 方法 阻聚剂 稳态处理 不用稳态处理 有自加速现象 没有自加速 T↑→Rp↑ T↑→Rp↓ T↑→Xn↓ 链转移 中心离子和反离子状态 少用极性 极性大→自由离子↑ 松对↑→Rp↑,Xn↑ 低极性,卤代烃 极性,THF 聚合 方法 本体、溶液悬浮、乳液 溶液、本体 阻聚剂 氧、DPPH、苯酚、醌 醌、亲核试 剂 亲电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