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1.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专题复习 --- 走进名著 亲近经典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 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 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 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 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 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 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
Advertisements

第 3 节 人类遗传病. 自主学习 新 知突破 1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2 .掌握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方法、监测、预防。 3 .了解人体基因组计划和人体健康。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一 ) 性别决定 1 、概念 2 、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3 、性别决定的类型性别决定的类型 ( 二 ) 伴性遗传 1 、概念概念 2 、色盲及其遗传特点 3 、血友病遗传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人的性别遗传 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 丁 艳.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1 、男性和女性各 23 对染色体有何异同 ? 哪 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 2 、这两幅图中,哪幅 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 性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 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12 届减数分裂复习(蔡志敬) 给你一双翅膀,让你自由翱翔!.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XX啤酒营销及广告策略.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知识聚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有光无光都可以 需要光 主要是线粒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控制方长投下的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演示思路
1、一般地说,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和 都是成对存在的。
辨性别 A B. 辨性别 A B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昌邑市龙池初中 杨伟红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解读数据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六课时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第2节 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认识性别决定的类型与性染色体的关系, 性别决定的两种类型(XY型和ZW型)。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巩固练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 陶久悦.
第二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5.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神木职教中心数学组:杨荣.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五章 性别决定及与性别有关的遗传(2h) T. H. Morgan 本章要点 5.1 性别决定 5.2 伴性遗传
温故知新 P × F1  F2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 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
(3)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①基因填充法 a.根据亲代表现型 写出能确定的基因,不能确定的基因用“_”表示
测一测 看眼力 男性色盲 正常 女性色盲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概念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第一节、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第二节、伴性遗传 第三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第四节、其他类型的性决定 第五节、人类的性别畸形
2015生物备考建议及应试指导 温州中学高三备课组 吴圣潘.
欢迎大家来到生命科学课堂.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2009~2013浙江理综卷必修2 命题特点分析及复习建议 台州中学 周 玲 1.
清仓处理 跳楼价 满200返160 5折酬宾.
人口调查报告 有专家认为,在2002年全国出生的1604万人中,男孩比女孩多了近150万人;如果照此发展,20年后全国因出生原因造成的男女性别不平衡人口则多达3000万人!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肖宏萍.
伴性遗传 咸林中学 王卫平.
第3节 伴性遗传.
英文字母 RED. 英文字母 RED 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红绿色盲、 血友病、 抗VD佝偻病、 外耳道多毛症.
网友发帖:红绿色盲有哪些危害吗? 我有红绿色盲,第一次知道是在上初中美术课时。毕业后想参军,不行!到工厂上班也有限制,现在我只能当保安,几乎找不到我的人生理想!我也想考驾照、想开车,为什么就不行!太不公平了!请各位说说这是什么道理?法律干脆规定我们以后不许生孩子好了!
第三节 伴性遗传 厦门一中高一年备课组 林遥.
色盲检测图.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性状表现与性别关联。
早在1800多年前,犹太人在自己的教规中就做出规定:如果对一个妇女所生的两个男孩实施“割礼”(包皮环切术)时,两个男孩都因出血不止而死亡,那么,此妇女的姐妹所生的男孩均免除这种“割礼”。 思考:为何有些男孩在接受“割礼”时,会因流血不止而死亡?这条犹太教规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伴性遗传 第2章 第3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陈佩斯 房祖名 谢庭锋.
1.1.2 四 种 命 题.
色 弱 與 色 盲.
考纲要求展示 知识内容 要求 基因突变及其意义 Ⅱ 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原因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Ⅰ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8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命题和教学对策研究”
第三节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染色体组型  性别决定  伴性遗传.
宠物之家 我的宠物性别? 雌(♀) or 雄(♂) 第一阶段:我的宠物我做主 第二阶段:宠物“相亲记” 第三阶段:家族诞生
伴性遗传.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四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淮南二十六中 鲍娟娟.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四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淮南二十六中 鲍娟娟.
遗传规律解题技巧.
课标教材下教研工作的 实践与思考 山东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郭允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希望工程”义演 枣庄市第三十四中学 曹馨.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让我们都来做环保小卫士 XX小学三(3)班.
XX信托 ·天鑫 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扬州广陵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类比推理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的推论
授课人:吴群花.
人教版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如何寫工程計畫書 臺北市童軍會考驗委員會 高級考驗營 版.
伴性遗传 slytyzjam.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第十三章 遺 傳 13-1 什麼是染色體學說? 13-2 染色體怎樣發生變異? 13-3 什麼是聯鎖與互換?
材料二甲 授課教師:王致傑 老師 (學420、分機5305)
性別的關鍵 區分 XY型 XO型 ZW型 單性生殖 決定因素 精子 卵 卵是否受精 ♂的染色體 XY X ZZ n ♀的染色體 XX ZW
实 验 七 果蝇伴性遗传.
21.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习题课 《医学遗传学基础》 (第二版) 王静颖 王懿 主编 科 学 出 版 社.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二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 万 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2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1.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 基因就在① 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② 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③ 。染色体在配子 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染色体 平行 独立性

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一条。 配子 体细胞 (2)在④ 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⑤ 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 一条。 配子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⑥ 也是如此。 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⑦ ,⑧ 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的解析

控制白眼的基因 w 位于 X 染色体上 XWXW红眼(雌) XWY红眼(雄) XWXw红眼(雌) XwY白眼(雄)

性别决定的判断 1.细胞内的染色体分类 (1)雌雄异体生物才有性别。 (2)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 (3)性染色体不但存在于生殖细胞,正常体细胞也存在。

2.生物的性别决定的主要方式

男性减数分裂可以同时产生含 X 和含 Y 两种且数目相等的配子, 女性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含 X 的卵细胞。受精时,因为两种精子 3.人类的性别决定 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理论为 1∶1,因为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 男性减数分裂可以同时产生含 X 和含 Y 两种且数目相等的配子, 女性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含 X 的卵细胞。受精时,因为两种精子 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因而形成含 XX 性染色体的受精卵和含 XY 性 染色体的受精卵的数目相等。

【突破题 1】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 大小相同 C.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题指导】XY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相同;含 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也可以是雄配子。 【答案】A

XY 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规律 1.通色体组成 正常男、女染色体分组:男 44+XY、女 44+XX 2.伴性遗传是由于异型性染色体之间存在“非同源区段”(如 图 2-2-1 所示) 图 2-2-1

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 与 Y 的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 (2)非同源区段中:基因可能只存在于 X 或 Y 上,如只在 Y 上, 则为遗传为伴 Y 遗传。如只在 X 染色体上,则伴 X 遗传。 【易错易混】 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染色体

D 限时P303--3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突破题 2】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 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 2-2-2 所示。下 D 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 X、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图 2-2-2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 X、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 分别测定 【解题指导】X、Y 虽然形态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 联会现象,因此 X、Y 是同源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的原因是 X、Y 染色体上存在着非同源区,具有不同的基因。 【答案】D

二、伴性遗传 1.性别决定 2A+XX 2A+XY 2A+ZW 2A+ZZ A+X, A+Z, A+X A+Z A + Y A + W

红绿色盲 XbXb XbY 交叉 XBXb 女患者

1.色盲基因:致病基因 Xb、正常基因 XB 都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所示)

3.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子代发病率

①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使外孙发病。 4.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具有交叉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使外孙发病。 ②男性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时,其致病基因由母亲(必然是携 带者 XBXb)交叉遗传而来,其兄弟中可能还有患者;姨表兄弟也可 能是患者。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其兄弟可能正常、也可能是患者,其儿子也一定是患者。

AB 【突破题 3】(双选)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B.Y 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 X 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 盲基因 C.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 D.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 50% 【解题指导】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但存在有等位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红绿色盲遗传是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不 可能由男性向男性传递。 【答案】AB

一、判断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的方法——假设演绎 (注意:XY型、ZW型) 1.若已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 杂交进行判断。 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 X 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2.若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 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注意雌雄比)。

D 【演绎题 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 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 的雌、 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 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 个体最好是 ( ) D A.突变型(♀)×突变型(♂) C.野生型(♀)×野生型(♂) B.突变型(♀)×野生型(♂) D.野生型(♀)×突变型(♂)

由于该突变型雌鼠是因为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 野生型为隐性,突变型为显性。假设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解题指导】此题关键方法是逆推法首先确定显隐性关系: 由于该突变型雌鼠是因为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 野生型为隐性,突变型为显性。假设突变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则突变型雄性个体的后代中,雌性全为突变型,雄性全为野生型; 如果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后代无论雌雄都会出现 1∶1 的性 状分离比。所以应找一个突变型雄性和野生型雌性杂交看其后代 的表现型。 【答案】D

备选题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 (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 XBYB、XBYb、XbYB,若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只表示为 XBY。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你的推断过程。 【解析】对于判断基因是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可联系 X 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基因的判断方法。在已知该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前提下,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现将基因可能分布的两种情况依次代入,并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分析,即可获得答案。

【答案】遗传图解如图 2-2-3 所示: 图 2-2-3

察和记录子代的性状表现。①若子一代雌雄果蝇为刚毛,则这对 等位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 文字说明: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并观 察和记录子代的性状表现。①若子一代雌雄果蝇为刚毛,则这对 等位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 毛,雌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二、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设计 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 或 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 或 ZW)显性个体杂交(XY 性别决定的生物就是“隐雌显雄”)。这样在 子代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XX 或 ZZ)的个体表现型是显性,具有异 型性染色体(XY 或 ZW)的个体表现型是隐性性状。 ×

选用隐性纯合母本与显性父本杂交时,后代中的隐性个体必为雄 性,显性个体必为雌性。 1.XY 型性别决定 假设 X 染色体上的 A、a 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 选用隐性纯合母本与显性父本杂交时,后代中的隐性个体必为雄 性,显性个体必为雌性。 2.ZW 型性别决定 鸡的性别决定属于 ZW 型,公鸡含有 ZZ 染色体,母鸡含 有 ZW 染色体。芦花鸡的羽毛有黑白条纹,由 B 基因决定,当 b 基 因纯合时,表现为非芦花,这对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让 ZbZb(非 芦花公鸡)与 ZBW(芦花母鸡)进行交配,其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为 ZBZb(芦花公鸡)、ZbW(非芦花母鸡),这样就能在雏鸡时根据是否 有条纹判断出雌、雄个体。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鉴别雏蝇 的雌雄。 让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凡是红 眼的都是雌果蝇,白眼的都是雄果蝇 【解题指导】在设计杂交实验时,最好是根据性状就能判断 出基因型。据题意分析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XBY(红眼)、XbY(白 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XBXB(红眼)、XBXb(红眼)、XbXb(白 眼)。由于显性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 XBXB(红眼)、XBXb(红眼),所 以我们只能选择隐性的雌果蝇个体 XbXb,自然雄果蝇个体就是显 性个体 XBY 了。

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 因在 Z 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 备选题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 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 因在 Z 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 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 A.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B.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C.芦花母鸡×芦花公鸡 D.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解析】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ZW。 【答案】A

传写出题干中相关果蝇的基因型,最后由亲代推导子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或者由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 通过杂交实验判断果蝇眼色 先根据题干判断果蝇眼色中的显隐性,再按照伴 X 染色体遗 传写出题干中相关果蝇的基因型,最后由亲代推导子代的表现型 及比例,或者由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 具体方法:解答果蝇眼色杂交实验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即果 蝇的眼色遗传为伴 X 染色体遗传,雌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 型,有 XwXw、XwXw、XwXw 三种基因型,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 表现型,有 XwY、XwY 两种基因型。

眼(W)对白眼(w)是显性。现将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雌 备选题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已知果蝇的红 眼(W)对白眼(w)是显性。现将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雌 果蝇 50 只,全部是红眼,子一代雄果蝇 50 只,其中 24 只是红眼, 26 只是白眼。这两只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 A.XwXw,XwY C.XwXw,XwY B.XwXw,XwY D.XwXw,XwY 【解析】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一代雌果蝇 50 只,全部 是红眼,说明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XwY,子一代雄果蝇 50 只,其 中 24 只是红眼,26 只是白眼,说明亲代雌果蝇基因型为 XwXw。 【答案】D

7.已知家鸡中,鸡冠直冠与豆冠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B、b控制);羽毛芦花与非芦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F、f控制)。两只亲代家鸡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请回答: (1)控制直冠与豆冠的基因位于_ 常染色体_______;控制芦花与非芦花的基因位于__ Z染色体______。 (2)亲代家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BbZFW、BbZFZf 。 (3)亲代家鸡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 ♀直冠芦花 ♂直冠芦花。

(4)子代表现型为直冠芦花的雄鸡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1∶5 _____。 (5)子代雌鸡中直冠非芦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5)BBZfW BbZfW ZFW×ZfZ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若要在早期的雏鸡中根据羽毛区分开雌性和雄性,从而多养母鸡多得蛋,则选用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 Z染色体 (2)BbZFW、BbZFZf (3)♀直冠芦花 ♂直冠芦花 (4)1∶5 (5)BBZfW BbZfW ZFW×ZfZf

8.小鼠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下列是利用小鼠所做的有关研究。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一对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2011 年东莞理综)下面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含有 4 个染色体组 B.②发生了基因重组 C.③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由④可判断该动物一定是雄性

【解析】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从细胞质等分可判断 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的分裂。 【答案】D 2.(2010 年广东)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 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 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 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类型(色 盲等位基因以 B 和 b 表示)。 如图 2-2-4 所示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 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减数第二次 图 2-2-4 母亲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 (填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 分裂形成配子 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减数第二次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 不会 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 1/4 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 24 因组计划至少应测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解析】该男孩的基因型应该为 XbXbY,其父亲基因型为 XBY, 其母亲基因型为 XBXb,可见该男孩的各个 X 染色体均来自母亲, 且是其母亲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分开而导致 的。如果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就无法 通过配子影响到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概率为 1/2Xb ×1/2Y=1/4XbY。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要测 24 条染色体的碱基序 列。

本章知识整合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细胞分裂与变异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三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 异。 1.基因突变是最为普遍和最为重要的一种变异来源,它发生 在 DNA 复制的过程中,由于三种细胞分裂方式的间期都要进行 DNA 的复制,所以都有可能产生基因突变。对多细胞生物而言,体细 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小于生殖细胞。 2.原核细胞的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所以原核细胞没有真正

意义上的染色体,也就没有染色体变异。因此,染色体变异只发 生在真核细胞中,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 3.引起基因重组的原因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的互换,所 以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例题】图 2-1 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 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所做的判断 中,不正确的是( ) 图 2-1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 与 2 或 1 与 4 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分裂产生子细胞后的变化特点,是某些性状表现母系遗 传的重要原因 【综合考点】包括细胞分裂、生物变异和遗传方式等内容。 【解析】乙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上下的染色体存在 A 和 a, 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B

【考题预测】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 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 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可能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 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 程中。 【答案】B 【预测理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综合、细胞分裂与生物 变异的综合是综合性题目常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