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 與 帝國覆亡 姓名:楊陳正廷 學號:9133011
一、協約國陣營擴大 索姆河戰役: 日德蘭海戰: 凡爾登戰役後,英法聯軍為減輕凡爾登所受壓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 1916年的海上戰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御,恢復“無限潛艇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士崩瓦解。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在協約國軍步步緊逼下,德國的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
二、德國投降與帝國覆亡 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在1918年爆發“一月罷工“,而海軍發生暴動,革命情緒迅速擴散。 11月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佈成立共和國。 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定,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 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補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經濟衰弱: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意義恰在於它開始了對歐洲霸權的削弱,這一削弱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面--- 歐洲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失去了對海外的投資。許多工業區也遭破壞,世界銀行家和世界的工場之領導權已移轉到大西洋彼岸。
2.政治危機: 1914年以前,歐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發源地。然而戰爭的浩劫使歐洲人士氣沮喪,失去信心。 3.對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 歐洲的霸權被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因為這次大戰對海外殖民地產生了影響,革命思想還因與戰爭行為有關的宣傳而在殖民地中得到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