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青光眼基因定位的研究现状及方法进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备课组( 2011 届)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 第二十四讲: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组计划.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一、首先同学们要熟知书本上所列出的 几种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特点。 典型病例遗传方式遗传特点 白化病 先天性聋哑 常染色体 隐性 ①一般隔代发病;②患者为隐性纯 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多指 并指 常染色体 显性 ①通常代代有患者;②正常人为隐 性纯合体;③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 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 病已得到控制,但人类的遗传性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 的趋势,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 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第七章 多基因遗传与常见复杂疾病.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生化遗传教研室 张 君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
欢迎光临指导 奉贤中学  宋洁莲.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科学家的悲剧 达尔文和表妹爱玛 生育10个子女,3个夭折,3个终生不育。.
遗传流行病学.
司法机关.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第16章 基因诊断 王慧莲.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生物芯片原理初探 黄思宇 生物芯片原理初探 HSY.
REVIEW&PLINK
高通量测序 高通量测序的应用 朱伟珊 高通量测序 朱伟珊 东盛生物.
第二节 分子杂交及相关技术 。 分子杂交包括:DNA-DNA杂交,DNA-RNA杂交及蛋白杂交等。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医学实验技术绪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樊绮诗 教授.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细胞的 “控制中心”-细胞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基因组学及相关组学 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组学 ---- 研究细胞、组织或整个生物体内某种分子(核酸、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剥脱性青光眼基因定位的研究现状及方法进展 公为芬 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剥脱性青光眼(Exfoliation glaucoma , XFG) 年龄相关的系统性疾病,是世界上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最常见病因 累及部位 眼前节组织:晶状体囊、瞳孔缘 、角膜后、小梁网、虹膜后、睫状体、晶状体悬韧带、玻璃体前表面 眼外组织 :结膜、眼睑、眼外肌 等

剥脱性青光眼(Exfoliation glaucoma , XFG) 分布具地域性,多见于白人,患病率0-38% 中国人群中的患病率非常低 北京80岁以上:1.17% 香港60岁以上:0.4% 新加坡华人40岁以上:0.2%,60岁以上:0.7%

XFG分子生物学研究 发病确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未明 家族聚集现象在XFG中较常见,且XFG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 遗传方式多样,主要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目的 对剥脱性青光眼(exfoliation glaucoma,XFG)致病基因筛选的常用方法及其目前基因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性小结。

方法 通过PUBMED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对XFG的基因学研究及其致病基因LOXL1进行检索。

结果 XFG基因学方面的文章43篇 基因学常用筛选方法方面的文章63篇 候选基因研究、全基因组连锁及关联研究和微点阵基因表达研究是目前基因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结果 XFG相关的染色体位点 XFG相关的基因 XFG主要致病相关基因:LOXL1 18q12.1-21.33、2q32.3、 5q33.3、17p13.3、 19q12、Xp22.2 XFG相关的基因 LOXL1,微纤维蛋白-1(fibrillin-1)、间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MP 2,TIMP-2) XFG主要致病相关基因:LOXL1

候选基因研究 已知的XFG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或染色体位点 关联或重新测序的方法 常染色体基因变异位点的关联研究要比重新测序简单经济,已经成为鉴别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常基因变异位点的最强有力手段 缺点:基本病理生理基础未知 时,候选基因研究就不足以研究该病发生的基因学基础,这时就要用全基因组筛查来寻找致病基因

全基因组研究 连锁分析 遗传位点标记定位致病基因,该类标记位点在病人亲属与疾病或疾病性状共分离,因此该方法在家系的致病基因筛选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优点是为易感基因提供一种无偏倚的全基因组的筛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孟德尔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筛查 缺点为对于多基因遗传病和数量性状的筛查效果不理想。

全基因组研究 关联研究 测定目标是数以万计的连锁不平衡片断,因此它检测常基因变异位点的能力更强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测定某单核苷酸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在病例及对照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缺点价格昂贵

微点阵基因表达研究 DNA微点阵序列是由数千个显微镜下可见的DNA寡核苷酸小点组成的微阵列构成。每一个DNA寡核苷酸小点均含有若干皮摩尔的特异性DNA序列。这些作为探针的特异性DNA序列可以同时识别一个或几个基因,在条件控制严格的情况下,它们可与目的cDNA或是cRNA片段特异性识别杂交。探针与目的片段杂交的检测定量可通过荧光基团、银或化学发光标记的靶点,从而检测目的片段中核苷酸序列量的多少。

微点阵基因表达研究 Affymetrix芯片 微显微串珠(microscopic beads)

微显微串珠(microscopic beads) 新的DNA及RNA检测技术,由Illumina公司研发 原理:微显微串珠(microscopic beads)是一种利用3微米硅石串珠在光导纤维束或平面硅石片附着物的微孔内自动汇聚的原理发展起来的新微点阵技术。当串珠在上述两种附着物内自由聚集的时候,串珠间的距离一致,大约5.7微米。在Illumina’s测定中,每一个串珠表面附以成千上万的可捕获序列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从而对目的片段进行识别。 用于大量DNA或RNA分析

微点阵基因表达研究 目前寻找XFG候选基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高密度基因芯片,该技术可同时一次检测数以万计的基因,打破了其他方法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基因的弊病,并为多基因病的研究创造了新的契机。

基因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间相互关系 候选基因评估 全基因组扫描 关联研究 连锁分析 精确定位 重新测序 致病基因 微点阵基因表达研究

结论 遗传因素在XFG的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LOXL1基因是目前唯一经证实的XFG-主要相关基因

致谢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所有同事 香港中文大学视觉及眼科系的所有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