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江苏省仪征中学 邹来慧
迈入高中,知识容量的大幅增加,学习难度的提升,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学习环境的突变猛烈冲击着部分学生的内心,使他们陷入彷徨、失落,无所适从。为了帮助这些同学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期”,较快的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某中学专门在校园网上开设了“中学生网络心理论坛”栏目,让同学们以此为平台相互交流学习、生活的心得。
小赵: 如果你是看到此帖,你准备如何开导他呢?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分班考试中以第10名的好成绩欢喜地进入了理科重点班。在重点班里,高手如云,竞争激烈,常常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为了不掉队,我一头扎进了题海,开夜车也是常有的事情。但在一次月考中我却跌到了第50名,这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糟糕的一次,我感到非常的沮丧和伤心。 如果你是看到此帖,你准备如何开导他呢? 【情境】 【问题】如果你看到此帖,你会如何跟帖安慰他? 生:(各种安稳方法尽显) 师(小结)因为心态和方法的问题,小渔由优转劣,在你们的开导下,相信小渔也会由悲转喜,小渔的悲与喜,小渔的成与败都体现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就称之为矛盾。——矛盾的定义 【板书】(一)矛盾
【小游戏】 要求:两位同学脚尖对脚尖,手拉手尽最大限度向后拉,身体后倾,保持住平衡。 问1:敢不敢放手?为什么? 问2:如果放手会怎样? 问3: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板书】 1.对立——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分析】 所谓对立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比如黑暗和光明的对立,真理与谬误的对立,运动与静止的对立。 【板书】 2.统一——同一性(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所谓统一就是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我们一起来分析P68第一自然段。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追问1】第50名是一个坏名次吗? 师:相对于小渔的第15名而言,它的确是一个坏名次,但是对于原本第80名的小涵而言,第50名就是一个好名次。好与坏、优与劣是相对而言,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或分享课本P67图片)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正所谓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让。 在月考中失利的小渔吸取了教训,端正了心态,调整了方法,结果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化险为夷,破涕为笑,祸福相倚。 孙子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在治与勇中包含着乱、怯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死亡之地本是不利条件,如果利用得当反而可以取得胜利) 但是要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难易转化的条件就是为之还是不为。 【板书】 2.统一——同一性(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在填写板书 师: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两者相反的。但是没有矛盾双方的对立与差别,也就无所谓双方的依存与转化,事物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师:同样,如果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贯通,也就不可能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斗争性是矛盾统一体中的斗争性,是寓于同一性之中的斗争性。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冲突最多的人。 【追问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小渔在期中考中取得了进步呢? 调整方法,调整心态,是什么促使了小渔的调整,月考的失利促成了小渔的调整,事物发展的原因要从其反面去寻找——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事物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板书】3.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总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作出美味的菜肴。” “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冲突最多的人。”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小赵: 听了大伙的建议,期中考试我考得特别好,生活一片美好,再也没有烦恼了。 他的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烦恼了呢? 如果有,请你列举一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板书】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问题】小渔在期中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这是否意味着小渔的生活中就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矛盾呢?如果有,请你列举一二。 【追问】矛盾就是烦恼吗?(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活中的烦恼是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当然矛盾的具体表现还有很多。) 注意: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矛盾的普遍性:从空间的角度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从时间的角度看,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板书】1.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我们制造了火药来开天辟地,却也萌发了战争;我们发明了指南针来追求幸福,却也诱使了掠夺;我们使用农药来捍卫植物生命,却也招致了疾病。” ——矛盾的普遍性 【情境】少年小渔的烦恼之二—— 小渔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常常利用周末的时候外出活动,小渔的母亲强烈反对,认为小渔“不务正业”,母子两人各持己见,陷入了“冷战”。 【问题】冷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如果不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 师:世上没有世外桃源,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板书】——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过渡】小渔有烦恼,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没有烦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这又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自学】矛盾的特殊性 【板书】2.矛盾的特殊性 学生活动:(自学矛盾的特殊性)检验自学效果——请学生举例说明三种情形 1.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一——世界就是一个班;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童年是一个谜,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篇散文,中年是一本小说,老年是一套哲学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小渔的两个烦恼就是小渔生活中的两个不同的矛盾,它们各有其特点,参加摄影队有利也有弊,利与弊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师:承认矛盾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前提,而能否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板书】——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73)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个个性格鲜明——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华佗治病对症下药(课本74页)——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衣体裁) 总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其活的灵魂。
小钱: 出于爱好,我参加了学校的摄影社(社团),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外出活动。我妈妈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我们各持己见,陷入了“冷战”。 冷战是顺利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如果不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
人生的风景 童年是一个谜 少年是一幅画 青年是一首诗 壮年是一篇散文 中年是一本小说 老年是一套哲学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情境】展示照片(我和段里三位魅力老师的合影) 【提问】照片中的人物有什么共性——都是八中老师等。 师:这个共性从哪里得出来的,从每一个极富个性的个体上概括出来(用图形画出来)——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师:但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郑洁丹老师漂亮、优雅。黄丽君老师……;陈艳老师智慧;我幽默;我再怎么特殊(北方人),与照片上的三位老师也有着同类人群的共性。——个性离不开共性。 师:以班级、年段、学校等范围的变化说明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化 师:共性与个性关系给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 动动手 你能否用图形分别表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特 普 特 特 整体 少数 部分 部分
C 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C
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改动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A
(07高考文全国卷Ⅱ第30题)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B “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A.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D
世界就是一个班 …… 1.美国 班长,学习好,家里有钱,人高马大,好打架。班里没几个人敢惹他。 和副班长关系不好。 2.俄罗斯 副班长,成绩优异,全班最高大,上学期光和班长顶着干。后来家里出事:分家!现在做事很消极,但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3.中国 团支书。幼儿园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时由于体质差常被欺负,现在成绩进步很大。 4.英国 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好。家里也很富。做事没主见,啥都听班长的。 5.德国 班级活跃分子,人高马大,擅长数理化。有野心,由于上学期打了两次架所以现在暂无职务,但认错态度较好。 6.奥地利 音乐课代表。 …… ……
哲理名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正所谓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 孙子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在治与勇中包含着乱、怯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死亡之地本是不利条件,如果利用得当反而可以取得胜利)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哲理名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