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平衡疗法基本原理与观念 脑瘫动作培训 颜灵芝 2015年4月7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 Brunnstrom 的简介 signe Brunnstrom 是瑞典物理治疗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 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直到 70 年代。 1970 年他出版 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
Advertisements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据《人体解剖学与组织学胚胎学》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教材 供三年制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1 第三章 肌学. 2 第一节 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腹 肌腱 腱划 阔肌 腱膜 轮匝肌 二腹肌.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运动系统--骨骼肌总论.
基礎動作分析.
第三章 肌 学 67页 第一节 总 论 肌的分类 骨骼肌 一、骨骼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骨骼肌的命名法
第五章 骨骼肌.
问 题 引 入 1.观察自己的上下肢,比较上肢肌肉和下肢 肌肉有何不同。 2.运动自己的下肢肌,看看这些肌肉收缩可 以引起哪些运动。
臀肌挛缩症治疗发展 上海复兴医院 杨浦老年医院 叶 斌.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骨科疾患术后早期康复 ----我们能做什么
肌肉力量训练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第八章 协调功能评定.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偏 瘫 的 康 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高晓平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运动疗法基础.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 骨骼肌 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三、肌的配布及命名 四、肌的辅助装置.
小儿脑瘫的基本知识1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脑性瘫痪康复评定 2014年6月28日.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膝关节置换的解剖因素 纪斌平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锁骨骨折 临床特点 间接暴力 斜形,横形骨折 骨折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 骨折远端因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移位
项目 一 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教研室.
乳 腺 癌.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脑性瘫痪的康复.
智障学生的动作康复 ——“全人疗育”的评估与训练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运动系统 下肢肌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 (盆腔) 卢成华.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股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儿童期 青枝骨折.
第九讲 活 动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列概念: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肌肉的等长练习 肌肉的等张练习 2
关节活动度训练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王磊.
项目: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Nervous control for movement
一、运动系统概况 骨 ————杠 杆 骨骼 组成 骨连结 ——运动的支点 骨骼肌 ——运动的动力 功能: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 马丙祥
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 北京博爱医院 儿童康复科 吴卫红.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临床疾病概要(第2版).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
骨折后的康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脑 性 瘫 痪 景谷县妇幼保健院 马琳.
第十六章 Bobath技术 康复教研室:安乐.
浙江省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培训 汇报课 葛丹丹.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胫骨前肌 1.让患者勾脚,以便于找到该肌肉起点区域,手从患者小腿处抓握到起点处固定。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神经平衡疗法基本原理与观念 脑瘫动作培训 颜灵芝 2015年4月7日

关于脑瘫 脑瘫的动作特点: 1.发展迟缓 2.发展顺序异常 3.动作模式异常

(一)何 谓 脑 瘫 ? 1、定 义: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可能并发视觉、听觉、认知、语言、情绪、心理、癫痫等障碍。(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2006年定义)

2、分类 (1)依临床表现特征来分: ·痉挛型50%-75% ·徐动型12%-15% ·协调不良型 1%-13% ·低张型(很少) ·混合型

痉挛型 (动作发展迟缓;肢体动作缓慢不灵活且费力) 特征: 全身“拮抗肌”单側肌肉张力高,情绪反应时高张 肌肉挛缩情形加剧,动作均偏向固定一側,关节 活动度受限,正常活动控制愈趋減少…… 原因: 锥体系、大脑皮质运动区 观察、操作重点: 1.上肢抗重力肌肉被动伸直牵拉之痉挛型反应強 2.痉挛性紧缩肌肉多,上肢多呈现屈肌痉挛,下肢为伸肌痉挛 3.常处于神经反射、牵张反射、协同反应、触觉及情绪过度敏感状态,易形成活动受限、关节活动不良,甚至长期固定摆位而造成多处关节变形,此现象会影响个案全身性骨骼发育 4.过度情绪反应现象易引起不适当动作控制模式,影响正确动作学习 (动作发展迟缓;肢体动作缓慢不灵活且费力) (常见:肱二头肌张力高,相对肱三头肌张力低,屈肘,动作固定偏向一侧,正常关节活动少,关节僵硬,下肢伸直,内收肌张力高,交叉步态,随着处置方式和干预方式,内收肌挛缩或紧缩)

特征: 全身肌肉张力高;拮抗肌的张力协调控制不良,认知反应 原因: 锥体外系的基底核,脑皮质无伤害 徐动型 特征: 全身肌肉张力高;拮抗肌的张力协调控制不良,认知反应 好,情绪反应高/低时全身肌肉张力高/低表现差异大 原因: 锥体外系的基底核,脑皮质无伤害 观察、操作重点: 1.不隨意运动为主要特征,肌肉张力表現高/低差异明显 、高张时易 显露颈部原始张力反射 2.婴幼儿情绪反应敏感,颈、背伸直肌肉张力高,前颈明显肌肉张力不足特征,但仍可主动收缩控制头颈活动 3.不受限成熟理论,因认知反应好,远端尚未发展部位仍有较高级之动作控制 4.婴幼儿期因动作协调控制不良,较无固定姿勢摆位,不易有痉挛性紧缩肌肉 5.动作控制易受心理情绪影响而表現异常 (头颈部控制很差;动作猛而快,不能集中注意力) (常见:远端晃动厉害,即头颈四肢)

松弛型 (动作缓慢无力) (常见:肌肉牵拉无弹性,牵拉直接跟着走,内收肌牵拉瞬间达180度,膝后肌肉因长期不正确摆位紧缩) 特征: 全身肌张力(拮抗肌)偏低或过低、动作控制无力、易 疲劳,肌肉易失用性紧缩、易继发合并关节变形…… 原因: 脑部病理伤害 脑伤后长期松筋药、镇静药、癫痫药…之服用 染色体病变 早期发病之肌肉萎缩症…… 观察、操作重点: 1.上肢被动伸直牵拉之痉挛性反应低( 排除背高张反应) 2.髋关节內收/內旋/弯屈肌群皆处于松弛状态 3.张口式呼吸、舌尖易外吐 4.活动体能差,易倦怠、不好动,敏感个案易引发情绪、逃避反应及间接形危险动作 5.不安全感反应强,代偿(肘、膝部反张)及不自主动作多,长期情绪问题会形成异常行为(吃手、敲撞头…) (动作缓慢无力) (常见:肌肉牵拉无弹性,牵拉直接跟着走,内收肌牵拉瞬间达180度,膝后肌肉因长期不正确摆位紧缩)

特征: 全身肌肉张力偏低;『拮抗肌』肌肉张力协调控制不良, 原因: 脑干—小脑部位受伤 协调不良型(共济失调型) 特征: 全身肌肉张力偏低;『拮抗肌』肌肉张力协调控制不良, 情绪反应高(兴奋或紧张)时动作协调控制不良情形加剧 原因: 脑干—小脑部位受伤 观察、操作重点: 1.肌肉张力偏低 2.手脚或/和躯干运动与平衡感觉障碍,动作协调控制不良 3.行走时速度慢、稳定性不良,不易平衡和辨距障碍 4.眼球有震颤现象 (手眼协调动作很差,专心做某一动作时手部及头会颤抖,走路醉酒步态) (常见:重心转移非常差,像木偶,躯干直屁股直,细微晃动在躯干和骨盆,手脚位置不错)

特征: 通常为徐动伴隨痉挛或低张松弛型,或协调不良伴隨 混和型 特征: 通常为徐动伴隨痉挛或低张松弛型,或协调不良伴隨 痉挛等混合 原因: 脑部不规则病理伤害 观察、操作重点: 具不同障碍类型之特征

(2)依身体障碍部份来分 □单瘫 □截瘫 □偏瘫 侧 □四肢瘫 □双瘫 □重复偏瘫 侧

(3)依功能来分 ·重度: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照顾无法行走。 ·中度:须靠辅助用具行走,日常生活部分须赖他 人帮忙。 .轻度:可自己行走,日常生活可自理。

5、脑瘫常见并发症 ◆视觉障碍; ◆听觉障碍; ◆语言障碍; ◆认知障碍; ◆癫痫; ◆挛缩与畸形 ◆情绪与行为问题; ;

(1)视觉障碍: 内斜视 外斜视 眼颤 弱视 视力不良(近视、远视、散光) 视野缺失 视知觉障碍(立体感、视觉空间)

(2)听觉障碍: (3)语言障碍: 听知觉障碍; 完全失聪 (其他感觉障碍:前庭感觉、本体感觉、触觉) 听知觉障碍; 完全失聪 (其他感觉障碍:前庭感觉、本体感觉、触觉) (3)语言障碍: 语言发展迟缓 ; 构音异常; 缺乏沟通意愿;

(4)认知障碍: 整体或特定的认知进程受到影响,包括注意力。 (5)挛缩与畸型: 常出现于四肢关节与脊柱

(6)癫痫: 服用抗癫痫药物 感官知觉异常 不安全感现象强 主动活动意愿低落 癫痫发作 心肺功能差 体能不足 血循不良

(7)情绪与行为问题: 少数因脑伤引起,大部份因不当之教养方式造成。 过分保护: 懦弱、依赖、自我中心。 排斥、自卑、畏缩、胆小、不合群与将来就业、 社会适应关系性大。

二、人体有关运动控制的组织 神经 肌肉 骨骼 18

1、骨和骨连接(关节) 在人体和人体运动过程中骨骼主要起支撑和杠杆作用,骨连接起枢纽作用。 与人体大运动相关主要的关节及运动形式 (骨和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组织相连就形成关节) 与人体大运动相关主要的关节及运动形式 头颈、脊柱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肌肉张力与关节的变化——关节的变形

2、肌肉 ◆肌肉的物理特性: 肌腹:肌腹是由许多肌纤维构成 伸展性和弹性;粘滞性 兴奋性;收缩性 ◆肌肉的生理特性: ◆ 肌肉的构造:每一块肌肉都可以分为中部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两部分 肌腹:肌腹是由许多肌纤维构成 ◆肌肉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和弹性;粘滞性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受温度的影响) ◆肌肉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收缩性

肌肉依其作用的分类 屈曲肌/伸展肌 外展肌/内收肌 外旋肌/内旋肌

拮抗肌肉:前后侧大肌肉群-屈肌/伸肌 重 力 左右侧中肌肉群-外展肌/內收肌 內外侧旋转小肌肉群-外旋肌/內旋肌 伸肌 屈肌 伸肌 伸肌

肌肉张力与肌肉力量 肌肉张力: 当个体保持一定姿势时的肌肉紧张度; 肌力: “拮抗肌”彼此肌肉张力平衡协调控制所展现的能力; (单一“拮抗肌”被动牵拉的阻力)高张的肌肉摸起来较硬,低张软 肌力: “拮抗肌”彼此肌肉张力平衡协调控制所展现的能力; (通常肌力的描述仅以单侧“拮抗肌”收缩的情形来讲)

肌肉张力与肌肉力量的区别: 肌肉张力: 肌 力: 伸直肌肉 0 50 100 弯曲肌肉 0 50 100 伸直肌肉 0 50 100 肌肉张力: 弯曲肌肉 0 50 100 如果以0到100分来区分,越低的肌张力越接近0,越高的肌张力越接近100 伸直肌肉 0 100 肌 力: 弯曲肌肉 0 100 低 高 如果将肌力分为0到100,则越接近100表示肌力越高,平衡协调能力越好,越接近0表示肌力越低,平衡协调控制能力越差

肌肉张力的特性: 高张肌肉 低张肌肉

人体各关节“拮抗肌”有五种病理状态组合: 双低 ; 双高; 人体整体病理肌肉张力的类型: 松弛型 ; 痉挛型 ; 僵直型; 双低 ; 双高; 一低一高; 忽高忽低; 人体整体病理肌肉张力的类型: 松弛型 ; 痉挛型 ; 僵直型; 徐动型 ; 协调不良型 ; 混和型;

肌肉「挛缩」与「紧缩」的区别 肌肉「挛缩」: 肌肉张力高,但外力作用下还是可以达到正常关节角度 肌肉「紧缩」:外力牵拉后肌肉还是达不到关节角度

肌肉「挛缩」与「紧缩」的区别及处理 挛缩肌肉 紧缩肌肉 痉挛高张型个案 多 多 松弛低张型个案 少 多 挛缩肌肉与拮抗肌的关系: 挛缩肌肉 紧缩肌肉 痉挛高张型个案 多 多 松弛低张型个案 少 多 挛缩肌肉与拮抗肌的关系: (如松弛个案,失用性紧缩肌肉群屈肌比伸肌多,腘绳肌张力高,练股四头肌) 紧缩肌肉与拮抗肌的关系: (先外力牵拉或热敷,水疗等,再练拮抗肌) 何种肌肉需要牵拉?

异常肌肉张力分布的情形: 1.人体前后侧肌肉张力分布: 2.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3.上肢肌肉张力分布: 伸直型 弯曲型 上弯(垂)下直型 全弯型 上直下弯型 全直型 2.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全左型 全右型 上左下右型 上右下左型 (倒C型 ) (C型 ) (倒S型 ) (S型 ) 上左型 上右型 下左型 下右型 (上左:上半身左侧背肌张力高,脊柱向左侧弯) (下左:下半身左侧臀中肌张力高造成骨盆向左下倾斜,左腿长) 3.上肢肌肉张力分布: 伸直型 弯曲型

上弯型

上直型

人体前后侧肌肉张力分布 全弯型(痉挛、徐动、混合) 颈背肌臀肌张力弱,腹肌髂腰肌张力较高或紧缩 注:只出现于头颈控制个案

人体前后侧肌肉张力分布 上弯(垂)下直型(全部类型) 颈背肌臀肌弱,腹肌张力高或紧缩 注:出现于头颈控制,躯干控制,上肢控制个案

人体前后侧肌肉张力分布 上直下弯型(痉挛、徐动、混合) 股四头肌臀大肌张力弱,髂腰肌膝屈曲肌张力高或紧缩

人体前后侧肌肉张力分布 全直型(全类型)

下弯型

测髂腰肌

测臀肌

测内收肌

测膝屈曲肌之下弯

下直型

测膝屈曲肌之膝反张

测股四头肌 翘不翘?压得下去与否?

测比、腓肌

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上左

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上右

测背肌之左右侧差异

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下左

人体左右侧肌肉张力分布 下右

测骨盆歪斜 看上缘

动作发展的阶段及处理范围 头颈控制 躯干控制 上肢控制 骨盆控制 下肢控制

谢谢 欢迎课后一起探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