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无茶不风雅 上海市松隐中学 夏道良 2011年3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喝 周作人 一、中国茶文化 神农时期: 唐 · 陆羽《茶经 》: “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 ” 陆羽像 《茶经》首页 1. 茶的起源.
主讲:于希增. 一、茶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 茶树的国家。《茶经》记载 :“ 茶之 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 远古时期, 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 茶树,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 :“ 神农 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 之。 ”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四 川产茶已初具规模,茶树栽培、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3 、口答 ( 1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7 ,十位上是 6 , 这个数是( )。 ( 2 )一个数,百位上是 1 ,十位、个位上都 是 0 ,这个数是( )。 1 、读数: 43 、 55 、 67 、 100 、 91 2 、写数:五十二、八十九、四十、七十三、一百.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1 第一单元 茶叶知识 一、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中国俗语历来有开门见山七件事: 在中国、在全世界,人们不仅把饮茶当 做物质的需要、精神的享受,还当做一 种促进人们交流的润滑剂。
旅 游文化. 模块八 旅游饮食文化 —— 民以食为天 任务一 旅游饮食文化概述 活动一 饮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一 、饮食文化的概念 饮食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综合。 二、饮食文化的特征  区域性  层次性  娱乐性  审美性  传承性  交流性.
中國 茶文化 與的日本茶道 ( 6 年級) 2014 年 2 月. 組員名單 組員: 6A 李婉兒 6A 傅錦蔚 6A 楊婉瑩.
说 茶 任明兴 二0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第三章 茶叶的成分与功效 任务一 茶树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 茶叶的成分及保健功能.
任务二十 茶席设计 毛世红
主讲者: 付梓云 新加坡中医学院讲师 新加坡卫生部注册中医师 中国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
中西方文化的研究 之茶文化研究总结 组长:费意帆、石丽丽 组员:朱渫裔、瞿申滢.
第二节茶的介绍 我国茶区大体可分为四个: 1、西南茶区 2、华南茶区 3、江南茶区 4、江北茶区
第四章 茶文化.
第三章 饮料概述.
識 茶 與 藏 茶.
我最熟悉的一种茶-信阳毛尖 巍巍大别山群风吐翠喜迎五洲四海天下客, 滔滔淮河水源远流长奉献碧水丹青茶乡情。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茶的发现与利用 一、茶的历史 二、茶利用方式的演变 三、茶烹饮方式的演变.
话题 饮食.
科学饮茶 健康长寿 胡锦涛主席对茶的评价.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茶” 分秋色 民族风俗 阅 读 领 航.
与生活 12 2008  文芳出版社.
成都 盖 碗 茶 ---调查报告 学生:XXX 专业:XXXX 指导老师:XXX.
语文研究性课题 茶与茶文化.
第七章 茶德与茶俗 一、茶德 1、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茶文化 三(3)班 翟文清.
生活中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居篇 王家跃 温州第五十八中学
茶文化与台湾功夫茶 育 才 与 培 正 的 文 化 交 流.
1.饮茶的起因 2.茶的种类 3.喝茶的好处 4.中国十大名茶
茶文化 及品味生活.
中国茶道 ZHONG GUO CHA DAO Tea culture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its shared by all the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a day is not.
第七单元 烹茶法小结.
中国茶馆文化.
四、茶文化的形成 何为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等。
中国茶文化 现代教育技术 耿菲.
一、中国饮食文化 (一)民间年节文化食俗 (1)春节 (2)元宵节 (又称灯节,有猜灯谜、放灯等民间活动) (3)清明节 (4)端午节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植物和我们.
茶 与饮茶.
《闲适》阅读鉴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永华.
广州茶叶市场报告 小组成员: 刘洪彦、陈秋龙、黄昱涛 汪逸楠、秦琦、鸥俊鹏.
茶文化.
第六章 航班餐食与酒水饮料.
茶的文化 謝宛庭 吳珮綺.
猜一猜 草木之中有一人(打一个字). 猜一猜 草木之中有一人(打一个字) 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词,找出文中的四字词或成语,多读几遍。
我喜爱的茶——花茶.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设计、制作:沈佳妮 沈元璋.
特殊教育课程---茶道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杜静.
中国茶水知识.
茶 一片茶叶的故事 茶道 茶叶种类 泡茶 药用成分 科学饮茶 关于茶叶 制作者: 王雪君.
农业技术工程系 茶叶教研室.
绿 茶 茶 艺. 绿 茶 茶 艺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艺只是中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小花。 让我们从这一朵小花,去领略中国茶文化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
茶叶市场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组员: 陈晨 钱洁 徐英 邱婷 刘承珠 刘俏玲.
走进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茶艺 主讲人: 李倩.
                                                                                                                                                                
第六讲 茶之道 12:28.
Zhōnɡ ɡuó yǐn shí 中国饮食(四) Food and dining.
植物篇 植物的自然史 河北冠林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刘全儒 傅春生◎主编 十万个为什么 植物与人类.
Interpreting Pertemuan XIII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静夜思 静夜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静夜思 一年级二班 嘎玛次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园地二.
茶 禅 茶 一 味 一 茶 一 世 界.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防蚊灭蚊.
簡單的幸福~ 沖泡美味的一壺茶.
10/19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文人无茶不风雅 上海市松隐中学 夏道良 2011年3月

茶的感悟 茶者,人在草木间之谓也。一个茶字,反映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统一的关系。 茶稳居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首,称为“国饮”。誉为“万病之药”。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之宗旨:和,致清导和。

茶的起源—源于中国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茶的发展 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3、唐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4、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5、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茶的利用 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作酒及饮料几个阶段。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食经》记载“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华佗《食经》中:“苦荼久食,益思意” 。 明代《茶谱》记载:“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固人不可一日无茶”。

茶的养生功能—延年益寿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记载:“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 宋人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名饮茶所曰茶竂。”

茶的具体作用 1. 有助于延缓衰老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有助于美容护肤 7、有助于醒脑提神 8、有助于利尿解乏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10、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的种类 按加工工艺分 1、绿茶: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2、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3、青茶又称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4、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 5、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6、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是中国的特产。

喝茶要素 人仪:情趣心仪 境美:简洁雅致 茶香:人宜时宜 水醇:活甘清轻 具佳:因茶制宜 礼到:一洗风尘

人仪 情趣心仪,以茶会友。茶可独酌,也宜共饮。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品茶有讲究。茶分三口,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

境美 简洁雅致 不宜:阴室、厨房、市喧、酷热斋舍、荤有条陈、壁间案头多恶处。 适宜:自然风景地,茶山茶园,茶馆茶楼和家居茶座

茶香 人宜:看客人。 时宜:三前:社前、明前、雨前。 饭后茶消食,午茶长精神。 春之花茶、夏之绿茶、 秋之青茶、冬之红茶。

水醇 水为茶之母。活、甘、清、轻。好茶配好水,“龙井茶,虎跑水”、“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茶圣陆羽在《茶经》这样总结:“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泡茶用水,当属泉水为佳。泉水有“八大功德”:即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蠲疴。 济南趵突泉、庐山谷帘水、峨眉玉液泉、京西玉泉山等

具佳 因茶制宜:陶、瓷、玻璃、不锈钢。 紫砂为最佳。一两紫砂一两金。聚 香含淑,香不涣散。 提醒: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礼到 一洗风尘 ①注目礼:眼光亲切大方的去面对客人 ②端坐礼:双手放膝盖上,背要直 ③致茶礼:杯与杯不能碰出较大的响声 ④奉茶礼:用双手捧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⑤问答礼:简约大方的回答

茶礼 客来敬茶,端茶送客,换茶迎客,茶沏八分酒满盈。 谢茶:一般人都是曲起四指,以其中的食指和中指轻敲的。两指是代表双腿,曲而轻叩代表下跪。三拜九叩。据说,广东人行此礼还有讲究。到人家家里,主人给客人倒茶时,如果客人是独自一人,就用中指敲;如果是夫妇两人同去,就用中指和食指一起敲;如果全家老小都去了,那就由年长者用五个手指同敲。

茶规 茶客要续水,尽可“免开尊口”,但需“一举手之劳”,掀开盖子将茶壶盖揭开,搁在茶壶口边。将茶杯盖仰天放在桌上,表示“暂时离开,请勿占位”。要避免将壶口对着客人。这是因为“尊壶者,面其鼻”(《礼记.少仪》)所谓“鼻”,是指壶柄,壶柄为尊,相对的壶口就为卑了。

茶味人生 第一种:忧患人生。“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啜苦可励志,咽甘思报国” 第二种:闲适人生。“平生茶炉为故人,一日不见心生尘”“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 第三种:隐逸人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四种:风雅人生。“杨柳堤,晓风残月” 第五种:润泽人生。“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品茗咏香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元稹《一至七字诗·茶》

品茗咏香 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老舍茶馆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茶有道,人有道,茶道似人道; 人有品,茶有品,人品是茶品。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看万千世界。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