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青铜艺术作品欣赏 王祥. “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这是唐诗人 王勃的《腾王阁序》中的句子 —— 这里 的钟和鼎指的是青铜礼器。“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这是唐诗人 王勃的《腾王阁序》中的句子 —— 这里 的钟和鼎指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 先秦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 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礼乐文明的确立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礼仪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其中哪些具有中华文明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六讲 西周.
四、西周的宗法制度 周公在推行封建制度的同时,亦制定了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第六篇 齊桓公伐楚 一、〔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课前准备: 阅读历史课本第34-38页.
目的要求:骨骼肌的形态与结构、功能与分布 重点难点:肌的形态与结构,主要肌的分布、名称
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手太阳小肠经.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吕准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夏商周政治制度研究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主讲人:陈婷婷.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南雄市第一中学历史组 刘慧敏.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尧二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战不休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游泳四式技術分析暨初級教法.
第4节 武王伐纣.
历 史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代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练习与思考 一、周王朝的建立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三、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两晋与南朝.
10.2 立方根.
国学经典 人生智慧.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笔算除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
宝洁的品牌战略.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西周(前1046—前771年)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单元是夏朝建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了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走向瓦解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大变革时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过程。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政治文明历程.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六讲 西周.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目  錄 第 1 節 兩次封建 第 2 節 封建的作用.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夏辉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思考:从古至今中国的政体(包括失败的尝试)是怎样演变的? 本专题中心: 政治制度的总和: 核心问题: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丹凤中学:陈敏.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看谁最快 建立者 建立 时间 都城 最后 一位王 灭亡 夏 商 西周 桀 禹 阳城 汤 纣 武王 幽王 镐京 亳 (殷) 公元前 2070年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①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 2.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①成汤灭夏建商 ②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特点: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夏的国都变迁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式?在当时尚无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 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区别于封建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 思考:西周分封的诸侯有哪几类?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体现的?如何来认识分封制(积极性与局限性)?

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周公

阅读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①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 ②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 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一是同姓(姬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先代贵族(殷商的降族和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分封的目的是:①广建诸侯,拱卫王室;②加强西周的统治;③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安抚人心,便于监督管理。

看图阅读“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回答问题: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sì)。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guó)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 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ào)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请回答: ①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②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③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参考提示: ①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 ②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 ③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但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

燕 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 齐 卫 鲁 晋 宋 周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 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区别于封建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 2.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③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④作用: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

西周宗法制

课后探究: 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 答案提示: 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材料: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材料涉及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 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区别于封建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参与者:摄政--周公旦 ③分封制的推行 2.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③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④作用: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 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成语“问鼎之心”(现一般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摘自《汉语成语词典》 ①请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 ②思考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 提示: 解题关键:理解“九鼎”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 思路引领:“九鼎”的象征意义。 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问题: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联系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古代早期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朝代 都城 年代 (公元前) 开国与亡国之君 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夏 约2070— 约1600 禹 阳城 桀 商 约1600— 1046 成汤 亳/殷 纣王 西周 1046— 771 武王 镐京 幽王 出现公共权力 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 内服与外服制度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分封制与宗法制 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小结:夏代的政治制度保留着氏族公社的特点,商朝实行内服外服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通过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提示: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又是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