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概念 根据损伤部位分: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 根据伤后出现症状分:急性( < 3天)、亚急性( > 3天但<3周 )和慢性(>3周) 根据颅腔内容物与外界是否相通分: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根据病情分:轻型、中型、重型(包括特重型)
脑损伤原因 直接损伤:(1)加速伤:(2)减速伤:(3)挤压伤 间接损伤:(1)传递性损伤:(2)甩鞭式损伤:(3)胸部挤压损伤。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多为钝器伤 1、皮下血肿:较小、凹陷感,自行吸收 2、帽状腱膜下血肿:较大、波动感 3、骨膜下血肿:局限于颅缝、张力大有波动 头皮血肿治疗:后两者较小加压包扎、吸收,较大抽血后加压包扎。 头皮裂伤:注意有无颅骨和脑的损伤。 急救及治疗:加压包扎止血、清创缝合,脑脊液漏或脑组织外溢按开放性处理 头皮撕脱伤:大量出血、疼痛、休克 治疗:镇痛、加压包扎止血、尽早手术
第二节 颅骨损伤 颅盖骨折 1、线形骨折 :本身无须处理,要警惕是否合并脑损伤和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2、凹陷性骨折:应警惕有否合并脑损伤/颅内血肿。 手术指征: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凹陷性骨折导致颅内压增高;压迫脑重要功能区;深度超过1cm(相对适应症);大静脉窦而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手术;开放性骨折或开放性颅脑损伤应扩创、修补硬膜。
颅底骨折 前颅底骨折 1、眼睑、球结膜下、眶周淤血斑,熊猫眼征; 2、鼻出血、脑脊液漏; 3、颅内积气; 4、第I、II对颅神经及额叶损伤。
颅中窝骨折 1、耳后、咽后壁淤血斑; 2、耳、鼻出血、脑脊液耳漏及鼻漏; 3、可有颅内积气; 4、常合并Ⅶ、Ⅷ颅神经损伤,可合并垂体、颞叶及Ⅱ、Ⅲ、Ⅳ、Ⅴ、Ⅵ颅神经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颅后窝骨折 1、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及枕下皮下淤血斑; 2、后组颅神经(第Ⅸ—Ⅻ颅神经)损害。
诊断:据典型症状体征,可行颅底照片、头颅CT、MRI等检查。脑脊液漏的判断 治疗:着重治疗脑损伤及并发损伤;对耳鼻出血及脑脊液漏禁忌堵塞、冲洗、滴药、腰穿、擤鼻;需用抗菌素及TAT;1月不愈合行修补术;视神经探查减压术。
第三节 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的机理 局部颅骨凹陷性骨折、脑损伤 局部颅骨急速内凹和立即弹回,颅内压急骤升高和降低,局部脑受外力冲击和负压吸引 加速或减速运动时,脑与颅骨运动不一致,受力侧发生脑冲击伤,其对侧发生对冲伤。 旋转运动时,颅底、大小脑幕起障碍作用产生切应力,摩擦、牵扯、扭曲、碰撞、切割 头部旋转运动引起脑内神经纤维撕裂伤——又称弥漫性轴索伤。
脑损伤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分类: (1)原发性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 (2)继发性脑损伤:脑水肿、、颅内血肿 意义 原发性无须开颅,继发性常须手术
脑震荡 病理: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临床表现: 短暂的意识障碍不超过1/2小时; 逆行性遗忘; 临床表现: 短暂的意识障碍不超过1/2小时; 逆行性遗忘; 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 脑脊液压力和化验正常; CT检查无异常。 治疗:卧床休息;镇静、止痛对症和神经营养治疗;密切观察病情。
弥散性轴索损伤 病理:属于惯性力引起脑的扭曲变形、脑内产生剪切或牵拉作用,造成白质广泛损伤。常与脑挫裂伤并存。病变在半球、胼胝体、小脑、脑干、内囊区、三脑室周围。镜下见轴索断裂。 临床表现 伤后即昏迷,持续时间较长;神志转好后可再度昏迷; 可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或同向凝视; CT扫描: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三脑室周围有多个点、小片状出血灶; 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检出率。
脑挫裂伤 病理:可发生在大脑、小脑及脑干各部位,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为点状、片状出血。常伴血管源性水肿,3-7天高峰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多较重(嗜睡—昏迷,30’以上); 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时间长; 生命体征波动明显; 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体征; 脑脊液呈血性和脑膜刺激征阳性; 头部CT了解伤灶、周围脑水肿及脑室受压移位等。
脑挫裂伤的处理 伤后3-5天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呕吐频繁者可禁食、补液、注意电解质 可用镇静、止痛、止吐等对症治疗 腰穿放血性脑脊液 颅内压增高(除外颅内血肿)脱水、激素等
原发性脑干损伤 病理:脑干神经组织结构紊乱、轴突断裂、挫伤或软化等。常与弥漫性脑损伤并存。 临床表现: 伤后即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临床表现: 伤后即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去脑强直、肌张力增高 瞳孔不等、极度缩小或多变,光反射无常, 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 生命体征早期出现紊乱,吞咽动作消失 第3-12颅神经损害,出现相应体征及双侧锥体束征; 腰穿压力不高,脑脊液血性。CT脑干肿胀、环池消失或变窄。MRI有助于明确诊断。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处理 人工冬眠 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脑水肿、脑肿胀:脱水、利尿、激素 抗癫痫 加强护理 神经营养、催醒等
下丘脑损伤 病理:下丘脑神经组织结构紊乱、挫伤或软化,常与弥散性脑损伤并存。 临床表现: 受伤早期的意识或睡眠障碍; 高热或低体温; 尿崩症; 水与电解质紊乱; 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急性肺水肿。
第四节 颅内出血及血肿 按发生部位分为: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4)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第四节 颅内出血及血肿 按发生部位分为: (1)硬膜外血肿 (2)硬膜下血肿 (3)脑内血肿 (4)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按病史和症状出现时间分为: (1)急性 72小时(3天)以内 (2)亚急性型 3天—3周 (3)慢性型 超过3周 (4)特急性型 3小时以内 (5)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病理、形成机理:骨折/颅骨变形撕破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板障出血。最常见出血来源脑膜中动脉,最好发部位颞侧 临床表现(一): 头部外伤史、头皮伤痕 伤后有典型短暂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渐转入昏迷 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二) 瞳孔改变:形成脑疝、出现脑疝前驱期—代偿期—衰竭期的症状体征,以一侧瞳孔散大 锥体束征: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体征 生命体征变化:血压进行性升高、心率减慢和体温升高,呼吸骤停 确诊 头颅照片、超声波、脑血管造影、CT(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MRI检查
硬膜下血肿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形成机理:(1)由蛛网膜破裂的脑挫裂伤灶出血;(2)由大血管破裂。 临床表现: 伤后即持续昏迷并进行性加深 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 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 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体征伤后即出现 急性脑疝征象 脑脊液为血性,脑膜刺激征阳性 头颅X线照片:多无骨折线 颅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CT(新月形高密度影)、MRI。
(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损伤较轻 出血较慢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形成机理:轻度颅脑伤使桥静脉撕裂出血,血液积于硬膜下腔、胞膜产生组织活化剂、血肿腔内纤维蛋白溶解过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血膜新生毛细血管及血浆渗出、血肿增大。 临床表现 较轻的头部外伤史(年龄多较大)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体征 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体征 晚期可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综合征 X线照片、超声波、脑血管造影、CT、MRI。 治疗:利尿脱水降颅压治疗 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
脑内血肿 形成机理: 脑挫裂伤出血; 凹陷性骨折致脑损伤出血。 形成机理: 脑挫裂伤出血; 凹陷性骨折致脑损伤出血。 临床表现: 原脑挫裂伤症状加重 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 脑疝形成 颅骨X线照片、CT、MRI检查。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出血来源: 脑内深部血肿破入脑室; 孤立的脑室壁及脉络丛损伤。 症状与诊断:颅内压增高症状;高热及昏迷;无特殊局灶性症状;CT、MRI检查可确诊。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定义: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新的血肿。常见于伤后24小时,6小时内发生率较高。 形成机制:血管未全层破裂;CO蓄积、酶的副产物释放、脑血管痉挛等导致血管壁破裂。 临床表现:原先稳定,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诊断:临床表现+CT
开放性颅脑损伤 症状与诊断: 创口出血多,常合并休克;常有颅内异物; 创口与颅腔、脑组织相通,多并脑脊液漏; 病情较复杂,常并发颅内感染、局灶性癫痫; 头颅X线照片:粉碎性或凹陷性骨折或异物 CT或MRI可协助诊断 可有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切线伤、盲管伤、颅内反跳伤、对穿伤等。
治疗: 纠正休克 清创缝合术,争取尽早手术(6—72小时内),深部异物不宜勉强摘除,由浅入深,逐层进行,彻底清除碎骨片、头发等,彻底止血,争取缝合或修复硬脑膜,使之成为闭合性脑损伤,硬脑膜外可置放引流; 抗感染 TAT注射 其它方面处理(手术治疗原则同闭合性颅脑损伤)
第五节 颅脑损伤的处理
病情观察 意识:意识障碍的程度可视为脑损伤的轻重。 (1)意识清楚、意识模糊、浅昏迷、昏迷、深昏迷; (2)Glasgow昏迷评分法 瞳孔 其改变可因动眼N、视N、脑干损伤引起; 生命体征紊乱为脑干受损征象; 颅内压增高(或脑疝预兆)症状: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呕吐、遗尿。 CT检查 颅内压监测 脑诱发电位
脑损伤的分级 按伤情轻重分级: 轻型(I级),中型(II级),重型(III型) 按Glasgow昏迷评分法:轻度、中度、重度
表1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
特殊监测 CT检查 颅内压监测 脑诱发电位
昏迷的护理与治疗 头位与体位:头升高15º有利于脑的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定时翻身防褥疮; 呼吸道保持通畅 营养:成人2000Kcal 尿滁留:导尿、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促苏醒:关键是早期防治脑水肿、及时解除颅内压增高,避免缺氧、高热、癫痫、感染等;药物:CDPC、能量合剂、醒脑静、高压氧仓等。
颅脑损伤处理要点
(一)现场急救处理 重点了解伤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制止头部伤口出血 防治休克 脑疝的处理 躁动不安、抽搐处理:先排除疼痛、体位不适、颅内高压、尿滁留;选用镇静剂;忌用吗啡类药;慎用冬眠类药。躁动常为意识恶化的预兆。 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颅内血肿 就地抢救与上送关系。
(二)特殊病情处理
颅内压增高的处理(脑水肿的治疗) 脱水疗法:甘露醇、速尿、血浆、白蛋白等;激素疗法 持续脑室外引流 冬眠低温疗法 巴比妥疗法 过度换气疗法:适应于重度脑损伤、已行气管切开/插管者 静脉输液:对重型、术后禁食者;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血球压积; 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 抗菌素应用防治感染
止血药物应用 抗癫痫治疗:Luminal, Dilantin, Valium, Depakine. 腰穿的应用:适于伤后2-3天,病情稳定者;作用;禁忌症。 中枢兴奋剂应用 高热处理:原因(脑干或下丘脑损伤及呼吸道、泌尿道或颅内感染),常用物理、药物降温及冬眠疗法。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指征 开放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1)颅内血肿可暂不手术指征 (2)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3)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的手术指征 闭合性脑损伤 (1)颅内血肿可暂不手术指征 (2)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3)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的手术指征 凡有手术指征,应及早手术,以去除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解除脑受压,已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更应力争在30分-1小时内清除血肿,去骨瓣
颅内血肿暂不手术指征 无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或有症状而已明显好转; 无局灶脑损害体征; CT检查血肿不大(幕上<40ml,幕下<10ml),中线结构移位<0.5cm,脑室脑池受压不明显; 颅内压监测压力<2.7Kpa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深; 颅内压力监测>2.7Kpa并进行性升高 有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CT检查血肿较大(幕上>40ml,幕下>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1cm,脑室脑池受压明显者; 非手术治疗病情恶化者。
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的手术指征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一侧瞳孔散大的脑疝征; CT发现中线结构明显移位、脑室明显受压 在脱水激素等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手术方式 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钻孔探查术 脑室引流术 钻孔引流术 手术目的:清除血肿及挫伤的脑组织;解除颅压增高、防治脑疝;彻底清创止血,将开放伤变为闭合伤;清创越早越好
并发症和后遗症处理 高热 躁动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性癫痫 消化道出血 尿崩 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