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基本理论.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
第1~2章 课堂模拟考试练习题 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欢 迎 学 们 学 同 习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原 理 主讲教师: 武天林.
第三讲 认识论.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 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成都市树德中学政治教研组 梁 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编著 陈先达 杨耕.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编著 陈先达 杨耕.
  2010江苏高考考点: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 物质与世界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 更重要的,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制作、讲授:郑来春(政法学院思政一部) 电话: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基因信息的传递.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主讲:俞熹 By Dr. WhyX whYX MSN: 2007年3月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构 思考练习题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从活动的角度看,意识和认识是相同的,意识活动就是认识活动。在第二章我们分析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明确了意识的发生既不能离开人脑这个生理基础,也离不开物质世界这个客观内容。在本章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揭示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和实践构成了认识论中的基本矛盾,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发生的最切近的现实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脑直接从物质世界得到的反映只能是动物式的被动感受,这是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不可能是人的认识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映,才是人的认识活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看作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因为: (1)实践促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发生分化,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认识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且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被实践活动纳入到人的观察和思考范围之内的客观世界。 (2)实践活动的操作方式内化为人脑的思维模式,使人脑具备了意识的机能,为认识活动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践活动的社会性扩大了人际交往,加强了社会交流,促进了语言的发生,使人的认识可以超越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和直观性,为认识活动的发生产生了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直接来源。在理解这个观点时,必须搞清三个关系:一是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二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三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了新问题,积累了新经验,创造了新手段;也为认识的发展锻炼了思维能力。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但获得真理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实践活动的成功。因为人类只有在成功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这个观点在后面还要详尽论述,此处从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实践在认识中处于首要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只有抓住实践才能正确地理解人类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为实践论。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依次递进的问题需要回答:首先是世界能否被认识?其次是世界怎样被认识?最后是世界能否被正确的反映?对这三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中不同的哲学派别,形成了对立的认识路线。 2、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可知论,由于在认识论中引入了实践观点和辩证法思想,驳倒了不可知论,因此,它是彻底的可知论。 3、在世界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反映论的观点,批判和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4、在世界怎样被正确反映的问题上,存在着直观反映论和能动反映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这种反映论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解决认识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回答。理解这个本质必须把握三点:一是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唯物反映论)二是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实践认识论)三是认识过程的矛盾性。(辩证认识论)

二、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引入了认识论,才使它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现代思维科学的成就进一步揭示了,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的过程。这更证明了能动反映论的正确性。 2、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信息论的诞生,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成为人们研究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概念。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信息要靠能量传递,靠物质才能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形态、属性等表征。 3、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实际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在对客体所呈现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和重新建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客体的全部信息,也不是把所选择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移入头脑。 4、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有本能选择和自觉选择的区别,人们的感官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本能的,这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选择机制。而人脑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则是自觉的,它是根据人的需要、意志、兴趣等主观愿望所作出的自觉选择。 5、主体对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进行重组,即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把所选择的新信息建立在这个结构中,使它和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就会发生双向的变化:一方面是所选择的信息被同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被改变。这种双向的变化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新建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重构。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1、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性。 第三节 认识的结构 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1、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表现为这两种活动在要素和运行方式上的相似性。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认识的中介: 认识的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程序和方法之内的系统。认识的中介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从认识中介的要素来看,它主要有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1、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的三个具体表现: 第一,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以信息的相互作用为其重要本质特征。 二、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1、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的三个具体表现: 第一,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一以信息的相互作用为其重要本质特征。 第二,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第三,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之间的认识关系之外,还包含、渗透了其它许多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中介和客体发生关系,三者以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构成了动态的演化与发展的开放系统。认识的结构与演化具有三个如下特点: 三、认识结构演化与发展的特点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中介和客体发生关系,三者以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构成了动态的演化与发展的开放系统。认识的结构与演化具有三个如下特点: 1、认识结构的积累扩大与自我更新。 2、认识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 3、认识结构相对独立性的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