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正在进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中,依照国际上公认的评判标准和城市评价体系, 宁波从全国200多个中心城市中脱颖而出,与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一起成为35个 “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 候选城市。 —— 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
Advertisements

1 南郭國小 翁正雄 95/06/09 教育部健康醫學學習網傳統醫 學學習館交流研習 資料來源:教育部六大學習網及簡介 健康醫學學習網及簡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中国反价格垄断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 许昆林 2013 年 9 月 · 北京.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 基于 Web of Science 的科研管理工具.
你愛美食嗎?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在廚房熱火朝天忙活了好一陣,好不容易美味佳餚端上桌,卻絲毫沒了胃口。難道真的是像大家開玩笑說的,都是在做飯時“偷吃”飽啦?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卻沒有食欲,出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受刺激的症狀,國外把這種現象稱為“醉油綜合征”。
每月一书 别让医生杀了你 刘克冕.
深圳香港跨境求學 早晨5:30起床,6:30到達口岸,6:40過關到香港,下午4:30回到深圳的家,補習,做功課,晚上9點準時睡覺——這是一名跨境讀書的孩子一天的時間表。每天,有上萬名這樣的孩子在口岸兩側奔波往返。他們,是一群生在香港,住在深圳的“跨境學童”。
与时俱进,走出困境 ——2014年高考历史备考方略 武汉外国语学校 鄢洪林.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大南海文化園區 (國立歷史博物館 -初期計畫) 簡介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王國安
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 第28课时 写作(二) 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 6-10 ·新课标.
信息检索(多媒体) 教程 沈固朝主编 第九章、第十章 1、        .
第四章 心理健康.
MARCH 2015 撰寫獨立專題探究報告 工作坊 (上半).
舊石器時代 位置: 亞洲大陸東緣,西太平洋弧狀列島一部份 背景 形成: 兩千多萬年前逐漸隆起,形成島嶼 生物: 大角鹿、猛瑪象、亞洲大陸原始人 臺東 長濱文化 苗栗 網形文化 臺南 左鎮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人類化石 代表 文化 1.住在海邊洞穴-短期定居小型隊群 2.以採集、狩獵為生 3.使用礫石砍伐器、片器、尖器.
聖保祿 St. Paul.
Chapter 6 竞争与合作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合作战略 竞争优势分析.
停连 重音.
实践周散文鉴赏与分析 第一小组 组长:蔡玉娟 组员:蔡恒儿 陈佩琳 陈芸 李国茹 杨茹 叶美燕 张凤云
中世纪文明之一: 地中海周围的三个世界.
胃 痛.
主題:升學壓力 《輔導原理》 指導老師:黃光明 教授 日期: 學生:699d0015陳宗福、m 余立中
New Concept English 新概念英语
眼睛过劳死.
選讀一  青鳥就在身邊 陳火泉.
科研意识与论文的撰写 我能写论文吗?! 温州大学 罗晓杰.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基本范式的反省
第 九 章 安神剂.
102學年度預算編製說明會 主辦單位:會計室 102/02/22.
细读考纲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浅谈2010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三章 学习理论 主讲人 李 荟 平顶山学院.
第五单元 中世纪西欧.
GS01 「以行求知─創新‧深思」經驗分享 工作坊主題:活學歷史人物 主講者 何筱媚老師 聖公會聖米迦勒小學 黎允善先生
顧客關係管理專案之 以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1.特点:酸涩收敛,主归肾、膀胱经。 2.功效:固精、缩尿、止带。兼补肾。
P4. P4 P4 P4 P5 P5 P5 P5 反啟蒙 反啟蒙 反啟蒙 反啟蒙.
糖 生命的天使 衰老的殺手.
时代发展趋势: 科学人文交融 华中科技大学 杨叔子 2010年2月修改.
第 十 章 农 村 发 展 第一节 小农经济及其出路 第二节 农业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农村非农产业与经济发展
第三课 租金可以再便宜一点儿吗?.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三聚氰胺的檢測標準風波 0 ppm代表nothing! 未檢出代表”測不到(not detectable)” 0 ppm與未檢測出有何差別?
Walking in the Light 1 John 1:5-2:2
From Coding To STEM Eric Luk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ficer (IT)
第13讲:文化分层理论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分析
難以確定的年代 啟蒙的十八世紀 浪漫現代的十九世紀 困惑的十九世紀末 迷惑的二十世紀
科技與社會 期末成果發表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 2006 教育部通識計畫.
創校校監 任澤民神父.
第五讲:外交思想(下) 马克思主义 建构主义.
關心社會—向政府表達意見的渠道與方法.
势如劈竹 锋不可当 劈锋 Made in Germany.
第 4 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 二 单元.
Vision for 2007 相片: 南寧德天大瀑布- 靖西通靈大峽谷 – 明仕田園 文字: 阿虫 音樂: 幽蘭逢春 (笛子)
Unit Two Ben's birthday.
Keller: Stats for Mgmt&Econ, 7th Ed. 何謂統計學?
2011年教學觀摩會 教學心得報告 共同學科軍訓室馬毓君 2011年4月28日.
雙簧管 木管樂 樂器介紹 (西樂).
Hi! How are You? 攝影:左豐宜.
社會關懷 關於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
西文資料庫 MEDLINE、CINAHL 、ERIC 、PDC 、PBSC 中台醫護技術學院圖書館
TAA-NJ Annual Report January December 2016
所得稅法第14條、第126條修正條文 薪資所得計算方式二擇一 定額減除 特定費用減除 維持現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減除方式
Bible Study John 7: 37~52 01/08/2010.
Naning Mountain Scenes
捆绑与释放 属灵的操练 – 释放.
教師檔案系統資料如何填寫? 如何對應教師評鑑共同基準?.
園區多元智能教育中心 一年級課表 科園、龍山、實小
基督教的社会关怀 圣经中的公义 阿摩司書 5: 10他們討厭那在城門口主持公道的人,恨惡說正直話的。11你們欺壓窮人,強徵他們的五穀;因此,你們用琢磨過的石頭建造房屋,卻不能住在其中;你們栽種美好的葡萄園,卻不能喝園中的酒。12因為我知道你們的過犯眾多,罪大惡極;你們迫害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13為此,聰明人在這時代緘默無聲,因這時代邪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二、从对抗走向对话——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的发展过程 三、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四、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五、思考题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四)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 1 .纯粹地域性概念; 2.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 3.在地域性概念前提下,强调主题转换; 4.非地域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2. 20世纪30—6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 3. 20世纪70-9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转向时期; 4. 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四)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20世纪历史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一批知识分子,根据时代变化,以西方哲学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分析社会现实的结果。 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又有特定思想内涵;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又批判现实社会主义。 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卢卡奇(1885-1971年) 《历史和阶级意识》 柯尔施(1886-1961年)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梅洛·庞蒂(1908-1961年)

二、从对抗走向对话——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的发展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遭到敌视的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对话 (三)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分歧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 遭到敌视的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对话 1、1888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杰斯出版《历史的经济解释》; 2、1891年,德国学者格罗塞和希尔德布兰分别出版了《家庭型式与经济型式》和《不同经济阶段的法律与习俗》; 3、189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拉布利奥拉出版了《论唯物主义史观》;

Antonio Labriola ( July 2 , 1843 - February 12 , 1904 )

(二)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对话 4、190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出版了《历史的经济解释》; 5、1912年,美国实用主义“新史学派”创始人鲁滨逊也怀着一种十分复杂的心境写道: 6、纵观当今西方史坛,除了各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外,在非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中,可能要数法国年鉴学派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最大。

“第一个对于科学的历史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是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做出这样贡献的是一位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改革家,而不是一位职业历史家。他(指马克思――引者注)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奇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历史家研究过去时所应该注意的。他并且对于以前大家所不很了解的事情提供了科学的解释。”(鲁滨逊《新史学》,商务印书馆,中译本序言,第VII-VIII。)

(三)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分歧 第一,年鉴学派虽然标榜“总体历史”,但它并没有彻底全面地实现包罗万象的“总体史”的原则。 第二,年鉴学派不赞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也不讲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分析、阶级斗争。 第三,由于年鉴学派对经济社会史和大众文化史的研究完全停留在物化层面,普通群众不过被作为历史舞台静止不动的背景和陪衬,他们只是在必要时才偶尔提到。

三、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法国革命史及20世纪革命史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机构及其刊物 (二)阿尔贝·索布尔(1914~1982) (三)米歇尔·伏维尔(1933- ) (四)皮埃尔·勃鲁埃(1926-2005)

Albert Soboul (1914-1982)

Michel Vovelle(1933 -) 伏维尔(Michel Vovelle, 1933-)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83年前任教于普洛 旺斯大学,同年,他继索布尔成为巴黎大学法国革命史的教授。他一生中写了许多自1715到1820年间,关于法国宗教、社会、思想及政治史的著作。

Pierre Broué (1926-2005)

四、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发展概况 (二)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经历 (三)转折与分化:发展势头减弱 (四)研究领域、观点与成果 (五)重要理论贡献

(一)发展概况 1、准备与酝酿时期 2、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小组的建立 A·莫尔顿 、道布、希尔顿、希尔、霍布斯鲍姆、汤姆森、鲁德、莫里斯、哈里森、萨维尔、多尔、威廉斯。 3、《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杂志的创刊

(二)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经历 (1)莫里斯·道布(Maurice Dobb.1900—1976年) (2)罗德纳·希尔顿(Rodney Hilton 1916—2002年) (3)约翰·爱德华·克里斯托弗·希尔(John Edward Christopher Hill,1912-2003) (4)埃里克·约翰·厄恩斯特·霍布斯鲍姆(Eric John Ernst Hobsbawm,1917年-) (5)爱德华·帕尔默·汤姆森(Edward Patmer Thompson,1924—1994年) (6)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6-)

John Edward Christopher Hill,1912-2003

Rodney Hilton 1916-2002

Eric Hobsbawm,1917—

Maurice Dobb, 1900—1976

Edward Patmer Thompson,1924—1994

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6-)

(五)重要理论贡献 1、从底层向上看 2、重视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 3、反对基础-上层结构决定论

1、从底层向上看 具体说就是把劳动群众看作是历史过程基本的和积极的参加者和创造者,他们不但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而且在政治和精神领域都作为一支基本力量参加了整个历史过程的创造。 年鉴派史学家们虽然提倡重视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与思想,然而却往往把其抽象地归结为精神状态史、大众物质文化史、生态史或历史生态学。在年鉴学派那里,普通群众只被当作一种消极、静态与潜在的力量和历史静态结构上的一个部件。

2、重视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 首先,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提出,要扩大“阶级”这一概念的内涵,并主张用历史的和动态的观点对其加以研究。 按照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观点,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一种发展过程,又是与一种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综合而复杂的关系。 其次

其次,进行阶级分析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和说明阶级斗争特别是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希尔顿 汤姆森 首先

希尔顿 封建制度就是土地所有者同受压迫的农民之间的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然而,农民并没有心甘情愿地接受封建主的剥削,他们是创造自己历史的一支积极力量。在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中,中世纪农民不仅作为独立的阶级而存在,而且还初步形成反抗封建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意识。因此,由周期性农民起义强化的阶级斗争,是中世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促使封建主义危机的主要原因。

汤姆森 阶级斗争先于阶级而存在,因此历史分析应将其放在优先地位。 只有当一批人从共同经历中得出结论,感到并明确说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他们的利益与他人不同(而且时常对立)时,阶级才算产生。也就是说,只有当阶级本身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即通常所说的有了阶级觉悟时,阶级才算形成。 阶级只有在历史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

3、反对基础-上层结构决定论 霍布斯鲍姆曾尖锐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决定论,并非历史发展的所有非经济现象都可以从特殊的经济现象中推演出来。某些个别的事件或时期并不能按照这类公式来确定。甚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严格的奠基者们也曾经无休止地探讨过偶然性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例如普列汉诺夫)。” 《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盗匪》、《民族与民族主义》、《原始的叛乱》、《爵士风情》。

(四)研究领域、观点与成果 1、资本主义起源研究 2、封建社会与农民问题研究 3、英国革命问题研究 4、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研究 5、英国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研究

1、资本主义起源研究 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道布和霍布斯鲍姆都对此做过研究,其中尤以道布的研究更为著名, 1946年道布的代表作《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一书发表,M.Dobb,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此书立即引起了一场大讨论:    斯威齐 布伦纳

斯威齐 美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每月评论》主编斯威齐提出不同看法,形成道布/斯威齐为主的两派讨论。1976年出版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一书,把双方争论的文章汇编起来,R.Hilton, ed., The Transition from Fuedalism to Capitalism。 争论集中在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与主要条件的不同看法上。道布认为,推动这个过程的关键是阶级斗争,最终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斯威齐认为,关键是新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双方都不是在做纯粹空洞的概念争论,而是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中有关各国及其国际关系的具体分析,提出维护各自观点的历史依据。 马克思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看作是这一过渡的基础;同时,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形成,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主要条件。

Paul M. Sweezy(1910—2004)

布伦纳 80年代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刊物《科学与社会》(Science & Society)曾发起对这个问题的又一轮讨论,在实质问题上没有取得新进展。 1987年出版了《布伦纳争论》一书(T.H.Aston and Philpin ed., The Brenner Debate), 布伦纳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的编委。他主要比较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法国与英国之间农业阶级结构的异同,强调农业阶级结构以及农民反对贵族的阶级斗争对这些国家后来形成的不同农业资本主义特征的决定作用。

2、封建社会与农民问题研究 希尔顿是专门从事封建主义与农民问题研究的著名专家。此外,霍布斯鲍姆对农民问题也做过考察。 主要著作有:《14和15世纪兰开斯特郡部分地产的经济发展》(牛津1949年)、《1381年的农民起义》(伦敦1950年)、《中世纪社会:13世纪末的西米德兰斯》(剑桥lg66年)、《中世纪英格兰农奴制的衰落》(伦敦1969年)、《依附农民争得自由:中世纪农民运动和138l午农民起义》(伦敦1973年)、《中世纪晚期的英国》(牛津1975年)、《从封建向资本主义过渡》(伦敦1976年)、《社会关系和思想:纪念希尔顿论文集》(剑桥1983年)、《阶级冲突和封建主义危机》(伦敦1984年)。

Hilton's books The English Peasantry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1975),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Capitalism (1976), Bond Man Made Free: Medieval Peasant Movements and the English Rising of 1381 (1977), Class Conflict and the Crisis of Capitalism (1985), English and French Towns in Feud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Study (1995)

3、英国革命问题研究 希尔的研究领域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问题。 主要有《英国革命:1640年》(伦敦1955年)、《教会的经济问题:从惠特吉夫特大主教到长期国会》(牛津1956年)、《清教主义与革命:17世纪英国革命解释的研究》(伦敦1958年)、《革命的世纪:1603—17l4年》(爱丁堡1961年)、《英国革命前的社会和清教主义》(伦敦1964年)、《英国革命的精神起源》(牛津1965年)、《从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不列颠1530—1780年的社会经济史》(哈蒙德沃斯1969年)、《17世纪英格兰的反基督教者》(牛津1971年)、《颠倒过来的世界:英国革命时期的激进思想》(哈蒙德沃斯1975年)、《弥尔顿与英国革命》(哈蒙德沃斯1979年)等。

4、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研究 霍布斯鲍姆长于工人运动史的研究,他是英国劳工史研究会的创始人,也是《农民研究》杂志编委会的成员。 主要著作有《劳工的转折点:1880一1890年》(伦敦1948年)、《原始反抗》(曼彻斯特1963年再版)、《劳动的人:劳工史研究》(伦敦1964年)、《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伦敦1964年)、《斯温上尉:1830年大不列颠农民暴动的社会史》(伦敦1969年)、《工业与帝国》(哈蒙德斯沃斯1969年)、《革命者:当代论文》(伦敦1973年)、《革命的年代》(伦敦1977年)、《匪盗》(纽约1981年再版)。

5、英国工人阶级形成问题研究 汤姆森的研究重点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问题。他的主要著作有《威廉·莫里斯:从浪漫主义者到革命者》(纽约1955年)、《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哈蒙德斯沃斯1963年)、《辉格党与猎人》(哈蒙德斯沃斯1975年)、《理论的贫困》(伦敦1978年)、《抗议与幸存》(哈蒙德斯沃斯1980年)、《零的选择》(伦敦1982年)等。其中《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是他的扛鼎之作。

卡尔·柯尔施(1886—1961)

卢卡奇(1885—1971) 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活动家。

Maurice Merleau-Ponty (March 14,1908–May 4, 1961)

五、思考题 一、重要名词 二、重要问题 1、卢卡奇2、《过去与现在》3、年鉴学派 4、希尔顿 5、汤姆森 6、《历史与阶级意识》 1、卢卡奇2、《过去与现在》3、年鉴学派 4、希尔顿 5、汤姆森 6、《历史与阶级意识》 二、重要问题 1、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与新史学的分歧是什么? 3、简述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成就。 4、简述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 5、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有哪些? 6、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观点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