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感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第三节 听 觉  传音装置:外耳 (external ear) 、中耳 (middle ear)  感音装置:内耳之耳蜗  听觉生理的中心问题: 声音是怎样通过外耳、中耳的传音装置传到耳蜗的, 耳蜗的感音装置又是如何把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听神经 的动作电位的。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PSYCHOPHYSICAL METHOD
第四章 人員的感覺歷程 人機系統主要功能:感覺、資訊處理與控制:人因工程師需熟悉感覺的過程及其器官的能力與限制,以使設計符合人機系統 。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厦门大学医学院.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人的知觉、感觉与环 境设计.
第十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Auditory Organ and Vestibular Orga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2节 耳和听觉.
基础心理学.
第三章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
第四节 前庭器官功能 Vestibular function
10.2 立方根.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李 英.
5.8 感觉器官和感受 感觉的一般特性 视觉 听觉与平衡感受 化学感受 皮肤感觉.
第 四 章 感 觉 器 官.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第二章 感知觉和观察力.
《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吴继霞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7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六章 树立法律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第一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念 第二节:培养是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第三节: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看一看,想一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KDD’18 Himchan Park、Min-Soo Kim (DGIS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感觉

我们如何认识世 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了解感觉编码的相关理论,理解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以及韦伯定律、对数定律和乘方定律。了解视觉、听觉的生理机制以及色觉和听觉理论。

目录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视觉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1.1 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 的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1.2 感觉的编码 外界输入的 物理能量 和化学能量 神经系统 能够接受的 神经能或 神经冲动 感官的 换能作用

1.2 感觉的编码 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这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 感觉 视 觉 嗅 觉 听 觉 味 觉 痛 觉 肤 觉 视觉神经元 嗅觉神经元 听 觉 味 觉 听觉神经元 感觉 味觉神经元 痛 觉 肤 觉 痛觉神经元 肤觉神经元

1.2 感觉的编码 编码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1.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受性( absolute sensitivity)——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1.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1.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Weber’s law): K=△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常数。) 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1.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理论: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 P=K logI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

1.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P=K In 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 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第二节 视觉

2.1 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其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1856年,赫尔姆霍茨放弃了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波长敏感的看法,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是不同颜色的感受器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性不同。 不足:它不能解释红绿色盲。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2、对立过程理论 (opponent-process theory):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赫尔维奇和詹米逊——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 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 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 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 肯耶现象。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5、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2.2 视觉的基本现象 6、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第三节 听觉

3.1 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三块听小鼓、卵圆窗和正圆窗。 内耳:前庭器官和耳蜗。 传导和中枢机制

3.2 听觉基本现象 1、音调和频率: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2、音响和频率: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2 听觉基本现象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16-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3.3 听觉理论 ①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 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 不足: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 相符合的。

3.3 听觉理论 ②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赫尔姆霍茨提出。声音刺激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 ——竖琴

3.3 听觉理论 ③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3.3 听觉理论 ④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四种理论的划分 地点说 共鸣 行波 频率说 频率 神经齐射

第四节 其他感觉

4 .1 皮肤感觉 1. 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这就是肤觉。 肤觉的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肤觉的重要意义: 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 对视觉和听觉的补偿作用。 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4 .1 皮肤感觉 2. 痛觉 痛觉的意义:保护机体免受伤害。 痛觉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文化环境 经验 暗示 注意

4 .2 味觉和嗅觉 1. 味觉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舌尖,甜味;舌根,苦味;两侧,酸味;两侧前部,咸味。

4 .2 味觉和嗅觉 2. 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 现在普遍认为在嗅觉感受器上有不同的“洞”,或“口袋”。象拼图游戏一样,当一个分子的一部分与一个相同形状的洞匹配时便产生了化学气味。这被称为锁和钥匙理论。

4.3 内部感觉 1. 动觉 动觉:身体运动的信息,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2.平衡觉 平衡觉: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其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3.内脏感觉 内脏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感受器位于各脏器的壁上。

本章总结 感觉: 一般概念、感觉编码理论、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理论; 视觉: 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理论; 其他感觉 听觉 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理论。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感觉编码、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侧抑制、普肯耶现象、马赫带、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视敏度。 2. 感觉有什么意义?有关感觉的编码理论有哪些? 3.有关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关系的理论有哪些?

思考题 4. 视觉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5. 解释明适应与暗适应的原理。 6. 有关色觉的理论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不足? 7. 听觉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 8. 有关听觉的理论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