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言 特 殊 句 式 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 刘向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2016 年英语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 解读 高三英语备课组 朱冉冉 年高考英语说明解读 语言知识 词汇 语法 “ 考试说明 ” 中词汇表内 项目 “ 课程标准 ” 中所列的语 法项目表 语言运用  听力  阅读  语言运用  写作 1.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Advertisements

第九期. 点击代词高考常考热点 one 和 ones 用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可数名 词, one 指代单数, ones 指代复数,所替代 的是同名异物,表示泛指;可有前置定语 或后置定语,也可单独使用,特指时必须 加定冠词 the 。 that 用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 单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不能和冠词.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 考 点分 析考 点分 析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 蒋雁钦. 考纲要求 :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 题型:选择题和翻译题 文言文句式 不同的句式 能力等级: B 考 点分 析考 点分 析.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学 弈 广东佛山南海狮山镇联表小学朱瑞仪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 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 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 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 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Skills on Multiple Choices.
高职高专英语系列微课 基础篇(语法) 现在时间下的 否定句、疑问句的表达 授课老师: 许 淼 单位: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机械工程系.
文言文句式复习.
定语从句复习要领 定语从句复习要领.
油田一中高语组.
高三语文复习与教师专业成长 铜陵三中 钱 军.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
《劝学》中“劝”为“劝勉、鼓励”之意,“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力学习. 《勾践灭吴》 果行,国人皆劝。 劝:劝告,劝说,劝阻.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劝学 《荀子》 2014、04、16复习使用 1.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常见的 特殊句式之 倒装句式.
模块4 短文改错 目 录 专题一  语法句法习惯用语运用型 专题二  篇章结构逻辑前后照应型.
第3节 理解并翻译句子 哲理故事·飞翔的石头 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 它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雄鹰一样飞上 天空。
璜田中心学校 胡海霞 Section A bank save money Café house chat and drink coffee.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非谓语动词 Nonfinite Verbs.
文言文句式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句式 。 题型:翻译题/选择题.
助读新课启航 第五单元 识记知识必备 第 20 课 探究文 本研读 揣摩领悟 写法借鉴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15年6月四级高分课程 主讲老师:Henry.
文言文判断句归纳 例句分析.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共坐这辆马车,在古战场尽情驰骋,一睹古代豪杰杀敌报国的风采吧!
快速练习 1. Your present is here. 2. The runners went away.
文言文句式专题 一、倒装句 二、被动句 三、判断句 四、省略句 制作人:儋州市第一中学 高三 谢金堂.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第十一章 句子种类.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初一下册 反意疑问句 授课人:陆鑫焱 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第二中学 适用对象:初一学生.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 铜山中学高三 毕飞果.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定 语 从 句 that (人/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 关 系 代 词 which(事物)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 A
情态动词1 情态动词的概念 情态动词的位置和特点.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英语句型之—— 强调句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语法复习 ——定语从句 一.英语句子从结构上看有三种类型: 2.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
基本句型(二) S+Vt+O+C.
语法复习----代词.
Welcome to my class..
定语从句 Ⅰ定语从句及其相关概念; 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Ⅲ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Ⅳ由as引导的定语从句; Ⅴ注意事项。 Ⅰ Ⅱ
用来修饰名词、代词、句子等,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故称为形容词性从句。
牛津9A Unit6 Grammar.
定语从句(16).
GRAMMAR 名词性从句.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表语从句 宾语从句 同位语从句
S+Vt+oi+od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定语从句(8).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了解介词.
主谓一致 (Agreement) 一、概念 在英语中,随着主语的人称或数的变化谓语动词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二、怎么判断?
06年高考语法复习系列十四 反意问句及倒装句.
基本句型(二) S+V+P.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定语从句 耶鲁YY语音.
高中英语语法.
Minion So as you can imagine, if your skin gets burned it can be very serious. (Line 4 in Para. 1)
Grammar Inversion.
The Participle as Adverbial
The Pas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文 言 特 殊 句 式 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 刘向军

1、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B级)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另有固定句式。 2、设题方式:1)判断省略成份是否正确 2)选出与题干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3)选出句式相同的项 4)通过翻译考查句式

链接高考: (2007年高考北京卷)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2006年全国卷翻译题: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链接湖南高考: 2004年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状语后置) 2005年(1)因乞(之于)李氏以归。    (省略句  )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判断句) 2006年 奚足以语文事? (疑问句) 2007年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定语后置) 2008年 然吏民尤疑其(是因为)不胜(审讯之苦)而自诬。 (省略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判断各种倒装的类型, 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倒装类型: 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定语后置 4)、主谓倒装 一、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定语后置 4)、主谓倒装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 1)、“大王来何操?” (2)、彼且奚适也? (3)、 彼且恶乎待哉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动宾倒装)

(6)、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7)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介宾倒装) (9)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介宾倒装)

提示: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貫女,莫我肯顾。 (2)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3)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4)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强调宾语。 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不知句读,不解惑 用“唯(惟)……是……”提宾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陈言之务去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练习(06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选A,此题考了介词宾语前置与动词宾语前置。)

(二)、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 于蓝取之,于蓝青 以孝悌之义申之

练习 1、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3、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

(三)、定语后置 以“之”或“者”作标志。 中心词+之+形容词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马之千里者。 (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5)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6)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中心词+ 数量词(定语) 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以“之”或“者”作标志。

宾语前置: 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四)、主谓倒装(强调谓语) ⑴甚矣,汝之不惠! (2)快哉此风!(《风赋》)

高考真题练习: 翻译: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④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系,攀连;援,帮助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004年高考福建卷)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2004年高考广东卷) 翻译: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二、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①……者,………也②……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者,………也②……者也。 ③………者,……。④……,……也。

⑤无判断词,直接把两个名词放一起 ⑥……乃/即/则……也 ⑦…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1)相如素贱人。 (2)刘备天下枭雄。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我为赵将。 (5)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例如: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洪亮吉《治平篇》

注意否定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判断句( ) A、灭六国者六国也。 B、梁父即楚将项燕 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判断句( ) A、灭六国者六国也。 B、梁父即楚将项燕 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

翻译划线句子: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三、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 这样的句子叫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用“被” 表示。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动)。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见……于+对象 (受……于) 5、而君幸于赵王。 ……于……。 为……所……(或……为所……) 6、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7、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为…… 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9、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无标志

1、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 A、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B、敬希见谅。 C、为仲卿母所遣。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B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也是此种用法。

四、省略句 在现代文中,为了表达的简洁,常在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而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更为普遍,能把省略成份补充出来,也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 对话中省略 欲呼张良与( )俱去。 之 承前省略 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鼓 鼓 孟子 1、(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王 对话中省略 2、 欲呼张良与( )俱去。 之 承前省略 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鼓 鼓 4、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公 蒙后省略 5、今以钟罄置( )水中。 于 省略介词 6、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之

告 论 蟋蟀 ①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①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告 论 吾 吾

之事 之人 ⑤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 ⑥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⑦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⑧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之 人 以 其

⑨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⑩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B 判断以下句子,与“鱼,我所欲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判断以下句子,与“鱼,我所欲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D、季布为朱家钳奴。 B 选出句式相同的两项:( ) A、君幸于赵王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外连横而斗诸侯。 A C

B 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省略句(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客从外来,与坐谈。 D、以筒水灌之,始出。 以下省略句中,不同类的是( ) A、以为桂林、象郡。 B、聚之咸阳。 C、竖子不足与谋 D、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B

下列各句按宾语前置情况进行分类,相同的两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惟兄嫂是依 C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D何后之有? AC

05年高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05年高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2)主簿大惊,以白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句(1)(2)考省略句,句(3)考被动句

参考答案:(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     (2)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3)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参考答案二: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