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三岔中学 吴翠英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 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 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 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 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 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 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 意象。 景 情 境.
Advertisement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1 鉴赏程序 (走进诗歌) 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6 分) ( 10 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诗歌鉴赏 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 之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对 “ 古代诗歌鉴赏 ” 的能力要求是: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 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级.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1 、认识百的数列,了解每个数在 0 ~ 100 数 列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 识 100 以内的数。 2 、能说出百以内的一个数的邻数,会根据要 求将一个数添加或减去成整十数。 3 、结合数射线进行凑整、推算的练习,培养 学生推算、归纳的能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1 Lesson 7 学 中 文 xué zhōng wén.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高考诗歌鉴赏 答题模式归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语言 考点三部曲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课堂四面清.
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乘法 四 乘法(第二课时).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语言赏析题.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主讲人:吴桂华 工作单位:汕头市金禧中学.
忆江南.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10.2 立方根.
专 题 气 象 物 候.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要 ( ).
走进诗歌的大门 第二小组 第二小组.
千锤百“炼”的智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古代诗歌鉴赏 (炼字).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第一讲 雅思阅读概述 王冉 2015/02.
主讲:吴静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年下学期. 主讲:吴静晖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年下学期.
专题 气象物候 古诗词中的物候.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主讲教师:陈国全.
2009高考诗歌鉴赏 专题备考方案 天津市复兴中学.
课前热身 景 情 境 2005年语文样卷诗歌鉴赏题(浙江省)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类.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古诗词教学 2009、12、2.
识字四.
懂   你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六个注意点.
古代诗歌鉴赏 之炼字.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月光曲 贝多芬.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制作:河南省濮阳县一中 张盼姣.
目录标题 01 添加目录一标题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02
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 东城中学 孙雅力.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公司企业介绍模板.
公司企业介绍模板.
2、5、3的倍数的特征.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品味关键字.
企业商务PPT模版 Loem ipsum dolor sameman tanam ca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tamam dalam qoue sampe. More PowerPoint templates: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2017 唯美地球商务通用模版 Aesthetic global business mod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与其它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一首诗里面的词语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感情却非常丰富。近几年高考试题考察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 风 扶 细 柳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淡 月 失 梅 花

考纲考点定位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贾岛因为“推”“敲”而冲撞韩愈。 考纲考点定位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语言风格、炼字

炼字艺术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十一月测)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诗中的“系”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一(释义) “系”字有系住、拴住的意思。诗中的“系”字描绘了一幅修长柔软的柳条藤蔓,好像要牵扯住主人,不让主人离去的动人景象。一个“系”字,饱含了诗人移家前,对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描述) 三(情感)

答题步骤 (1)释义 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述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情感 如果出现问哪个字好不好?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 (1)释义 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述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情感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表现手法)。

练一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设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人公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步骤二 步骤一 答:同意。“看”字,在诗中指回望或回头看(不能说成“向前看”)。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无限心酸痛楚之情。 步骤三

你还记得刚才学了什么内容吗? 古诗歌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释义 描述 情感

刚才我们所碰到的题目都是先给出了“炼字”,然后再要求我们分析的,如果题目事先不给出这个字,如: 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怎么办?

炼字的主要对象: 1、抓 动 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方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 形容词 抓形容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或营造意境。尤其是颜色词,大多能表现心情,增添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绿、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虚词:特别是副词 抓 副词

●诗中的数字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4、数 词:突出   强调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

步骤一 三个“一”字连用,极言诗人饮酒之多。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开怀痛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 步骤二 步骤三

鉴赏诗歌的“诗眼”

什么叫诗眼: 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字词句

干 谒 诗 为官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眼何在? 渡河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渡河 干 谒 诗 为官 诗眼何在?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中最精炼传神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 常见提问方式: 1、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 2、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步骤 1、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 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03年全国卷)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 阳余晖微弱。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此两句,作者将“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从而借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

2004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怨 练习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004·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