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 12 对  一嗅二视三动眼  四滑五叉六外展  七面八听九舌咽  十迷一副舌下全.
Advertisements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神 经 系 统 总 论 (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吐尔逊.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 Motor system) ( Motor system)
第三节 小脑. 位置: 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 与大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 脑干的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四、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二 支配由肌节发生的骨骼肌,如舌肌、眼球外肌.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主讲:周丽华教授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
周围神经系统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第二节 脑干.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第五节 端脑.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颅内肿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第三节 :高级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皮质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二、基底神经节与小脑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The Motor Pathways 运 动 传 导 路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Cerebellum.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科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第32章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正常人体结构 王存午制作 2001年8月 供三年制用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高职高专医科类精品课程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神经 主讲教师 滕树成
周围神经系统 概述、脊神经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一) 实验8 大脑、小脑、间脑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项目: 感觉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神经定位诊断学 第五章 颅神经的定位诊断.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脊 髓 Spinal Cord.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一)结构 尾核 壳核 苍白球 丘脑底核 黑质 红核 } 新纹状体 } 纹状体 旧纹状体.
神经系统 (脑神经二)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申社林.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第三节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又叫自主神经或植物性神经。 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分为: 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不受意志控制 感觉神经——来自内脏、心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2007春 (心理系 双学位) 第二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脊髓.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 腺体等处。 包括: 内脏运动神经 又叫自主神经 autonomic nerve 或植物性神经 vegetative nerve ,
第八章 神经系统 2019/4/8.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椎管内, foramen magnum → L1下缘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神经组织 神经元 1、基本形态 2、功能 3、分类 神经胶质细胞.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1305.14g)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一、脑干 (一)脑干的外形 包括中脑、脑桥、延髓,脑桥 + 延髓 + 小脑——之间为第四脑室,底为菱形窝, 1、腹侧面: (1)延髓:延髓脑桥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 (2)脑桥:基底沟、小脑中脚、脑桥小脑三角(脑桥、延髓、小脑交角处)——听神经纤维瘤——压迫邻近脑神经根。 (3)中脑:大脑脚、脚间窝——有动眼神经根出脑。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2、背侧面: (1)延髓: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2)脑桥:小脑上脚、前髓帆; (3)中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枢, 下丘——听觉主要传导通路的重要核团。 第四脑室底:——菱形窝、髓纹、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前庭区、听结节、面神经丘——内含展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舌下神经三角。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脑干背侧面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四脑室:菱形窝、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脉络丛、蛛网膜下腔 第四脑室:菱形窝、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脉络丛、蛛网膜下腔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1、脑干的灰质 (1)脑神经核:3—12对神经核位于脑干,内侧为运动性核团(脊髓内为腹背关系)外侧为感觉性核团 1)躯体运动核(柱) 2)内脏运动核(柱) 3)躯体感觉核(柱) ①动眼神经核团: 动眼神经核——支配大部分眼外肌 动眼神经副核——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②三叉神经的主要核团: 三叉神经脊束核——头面部皮肤、粘膜感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③面神经的核团: 面神经核——支配面肌 上泌诞核——支配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小腺体。 孤束核——接受舌前2/3味觉。 ④舌咽神经的核团: 下泌诞核——支配腮腺 疑核——支配咽肌 孤束核——接受舌后1/3味觉和一般粘膜感觉。 ⑤迷走神经的核团: 迷走神经背核——支配大部分胸腹腔脏器。接受大部分胸腹腔脏器。 疑核——支配咽喉肌。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2)非脑神经核: 1)薄束核: 楔束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4)红核:上丘内,接受大脑运动皮质和小脑传出的纤维小脑上脚,传出纤维——红核脊髓束—前角运动细胞。 5)黑质:与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有往返联系,它是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变性——多巴胺分泌减少,——引起震颤麻痹(Parkinson病), 6)上丘:与光、声反射有关。 7)下丘:与听觉反射活动有关。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2、脑干的白质:主要是上行、下行纤维构成。 (1)上行传导束: 1)内侧丘系:传导对侧躯干、肢体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和脊髓丘脑束:传导对侧躯干、肢体的浅感觉(痛、温、触觉)。 3)三叉丘系(三叉丘脑束):传导对侧头面部的浅感觉(痛、温)和粗糙触觉。 4)外侧丘系:传导双侧听觉,以对侧为主。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2)下行传导束: 1)锥体系: ①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不交叉) ②皮质核束—到同侧和对侧脑 神经运动核 2)皮质脑桥束——止脑桥核 3)红核脊髓束 4)顶盖脊髓束 5)内侧纵束 3、脑干内的网状结构与中缝核 (1)网状结构—使脑处于觉醒状态 (2)中缝核—产生神经元的递质(5-羟色胺)。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