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Imagnosis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1 嗜酸性腺瘤( Oxyphilic adenoma ). 2 基底细胞腺瘤( basal cell adenoma ) 多见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腮腺.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二、关节基本病变 X 线征象 1 、关节肿胀( swelling of joint ):关节 囊、周围软组织肿胀。炎症、积液、出血、肿 瘤侵犯。间隙会增宽。 2 、关节破坏( destruction of joint ):关 节软骨、骨性关节面破坏。间隙会变窄。 3 、关节退行性变( degeneration.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臧渝梨.
肿瘤 (tumor,neoplasm).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第六章 植骨术.
右腓骨下端骨囊肿 病史:   男21,.
病例讨论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许祖梅.
骨 肿 瘤 主讲 卢国强.
骨 肿 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王岩峰.
骨肿瘤.
第五节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5章 软骨和骨 Cartilage & Bone.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颌骨肿瘤 福州市第二医院影像科 游 斌.
一.转移性骨肿瘤.
骨样骨瘤影像诊断分析 宁德市中医院影像科 苏孝生.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第三节 骨关节疾病(1)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折与关节脱位的X线征象,认识骨折对位对线的意义 掌握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的X线表现.
骨肿瘤.
骨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学教研室 柯维旭.
第五章 软骨和骨 器官 一、软骨 组成 软骨细胞 基质 纤维 软骨组织 软骨膜.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病史:女,13岁,右肩部疼痛4个月,加重20天,夜间较明显,可自行缓解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Welcome.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
骨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骨.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Logo 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 的骨骼影像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吴振华.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实验 6, 肿瘤 (Neoplasia) 总菜单 切片: 1,胃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tomach)
骨肿瘤X线病例图谱 骨肿瘤X线病例图谱.
脊柱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杨世埙.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佝偻病.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病例一 患者:男 年龄:11岁 病史摘要:无.
骨骼肌肉系统.
非骨化性纤维瘤 骨组病例讨论 郭小超
医学影像学复习.
( distal radius fracture )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 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攻略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李玉萍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骨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五章 软骨与骨.
脊柱肿瘤影像学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Acute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红旗医院 梁爽 影像科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早读片 刘远芳.
早读片 刘远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Imagnosis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conditions)

Maffucci 综 合 征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定义(definition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一)组成骨骼的各种细胞成份异常而无限制地生长,形成新生物,称骨肿瘤。 (二)病变形态或其某一阶段的生长方式类似骨肿瘤,称为瘤样病变。

二、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范围 它包括原发性骨肿瘤(良性和恶性),继发性骨肿瘤(转移瘤、良性变恶性肿瘤等)和瘤样病变。还包括滑膜肿瘤和瘤样病变。

三、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bone tumor and tumorlike lesions) 目前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分类尚不统一,现将常用分类法介绍于后。 (一)世界卫生组织 “骨肿瘤”的组织学分 类方法,国际上多 采用此法。见表面1

(二)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骨肿瘤命名及分类方法。此法是目前国内常用的分类法,见表2 (三)本书采用的分类法是在国内外常用的分类基础上,根据相同起源的肿瘤,按良、恶性依次讲述。见教课书。

四、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of bone)

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骨巨细胞瘤 骨纤维肉瘤

第二节 良性骨肿瘤 ( Benigh tumors of bone) 一、骨瘤(oste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骨瘤是起源于成骨细胞的原发性骨肿瘤。主要发生于膜内化骨骨髂如颅面骨。 2、特殊类型骨瘤 (1)四肢骨骨瘤(骨旁骨瘤、内生骨瘤) (2)加德纳综合征 (3)骨外骨瘤(软组织骨瘤)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致密深白、质地硬如象牙、似骨密质或疏松海绵样骨松质或两者混合。 2、光镜下:为成熟骨组织,小梁表面为成骨细胞,小梁间有纤维组织增生。 3、分型:致密、疏松和混合型。

骨 瘤 组 织 切 片 新生编织骨小梁及其间的纤维组织 骨 瘤 组 织 切 片 新生编织骨小梁及其间的纤维组织

(三)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1)骨瘤占骨肿瘤的9%,较常见。(2)多见于儿童及青春期前。(3)男多于女。(4)好发于颅骨、面骨、下颌骨和鼻窦等处。 2、症状和体征:(1)小骨瘤无症状。(2)大骨瘤随部位不同症状不同。位于鼻窦者可有头痛或粘液囊肿形成;位于颅骨者可有质硬包块突出;位于眼眶者可有眼球突出等。

(四)放射学表现 (radiological manfstions) 1、颅面骨骨瘤(osteoma in the craniofacial bone) (1)常为单发性。 (2)瘤体为突出于颅板的半球状、乳头状或扁平状的骨性突起,边界光滑。较大瘤体可累及内外板和板障。 (3)瘤体密度如骨皮质致密者称致密型;松质者称松质型;内为松质,外为密质者称混合型。

顶 骨 骨 瘤(致 密 型)

额 骨 骨 瘤(松 质 型)

下颌骨骨瘤(混合型)

2、鼻窦骨瘤(osteoma in the pranosl sinus) (1)常发生于额窦和筛窦。 (2)瘤体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可能有蒂,多为致密型。 (3)较大者可压迫眼眶,突入颅内等。

筛窦骨瘤突向额窦(致密型)

额窦骨瘤(致密型)

3、四肢骨瘤(osteoma in the extremities) (1)骨旁骨瘤(parosteal osteoma):好发于股骨远端后侧,与骨皮质相连,呈致密团块状。低度恶性。 (2)骨内骨瘤(enosteoma):又称骨岛。瘤体起源于髓腔或骨内膜,呈半球或分叶形致密影。 (3)软组织骨瘤(osteoma in soft tissue):很少见。

右股骨远端骨旁骨瘤 平 片 动脉造影片

左股骨粗隆间骨瘤(骨岛) 平 片 C T 片

(五)鉴别诊断(differenfial diagnosis) 4、加德纳综合征(Garder’s syndroma) (1)定义:多发性骨瘤并发肠道息肉。 (2)骨瘤可发生于全身诸骨,但以颅面骨常见。 (五)鉴别诊断(differenfial diagnosis) 1、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常为颅面骨多处受累;常同时累及颅板和板障;多骨受累常有偏侧倾向。 2、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瘤基底为正常骨皮松质,软骨帽常钙化。

多发性骨瘤(Gardner综合征) 病灶在顶骨、下颌支、硬腭

二、单发性骨软骨瘤 (solitary osteochondr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骨软骨瘤多数认为起源于骨表面的骺软骨细胞。 2、本病只发生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髂,最多见于长骨干骺端。 3、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exostosis)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肿瘤切面由瘤基底(瘤体)、软骨帽和瘤包膜组成。 2、光镜下:瘤体外面与正常骨密质相似,内面与正常骨松质相似。软骨帽为透明组织,内面为生发层,产生软骨细胞。

骨软骨瘤组织切片 增生软骨内钙化及血管腔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占良性骨肿瘤的38、5%。好发于青少年。男女发病相似。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膝关节骨骼约占50~63%。 2、症状和体征: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包快,微痛,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

骨软骨瘤发病部位 1560例

(四)放射学表现(radilogical maifestns) 1、肿瘤单发,为突出于干骺端骨表面的骨性突起,背向背关节生长。 2、肿瘤结构有瘤体(分广基及带蒂)、软骨帽(钙化呈线状、团状或菜花状等);瘤包膜不显影。 3、可压迫邻骨形成缺损或变形。

单发性骨软骨瘤 带蒂型 广 基 型

股骨单发性骨软骨瘤(软骨帽钙化)

3、特殊部位的骨软骨瘤: (1)肋骨。(2)扁骨如骼骨。(3)跟骨。 (五)并发症() 1、恶性变:恶变率1%,骨盆多见。临床生长快、痛。X线示软骨帽边不清,破坏。 2、病理骨折。

髂 骨 骨 软 骨 瘤 恶 变

骨 软 骨 瘤 病 理 骨 折 甲下骨软骨瘤

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tiple osteochondroma) (一)概述(introducton) 1、一般认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64%有家庭遗传史。 2、发病原因未定。 (二)病理(pathlogy) 1、肉眼观:同单发。 2、光镜下:细胞小,幼稚,分散。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tions) 1、发病:男:女为3:1;病灶多,常对称,好发于软件包骨化骨骼如长骨干骺端。 2、症状及体征:畸形,功能障碍,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痛、瘫。

(四)放射学表现(radiological maifesfations) 1、好发于软骨化骨骼,下肢比上肢多。 2、瘤体与单发相似,但数目为2个以上。 3、骨骼常有畸形。 4、有时骨发育障碍;长短不一,事例等。 5、恶变率为11~20%,先个别瘤体。

双侧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畸形和发育障碍)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发 育 障 碍)

四、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一)概述(introduction) 1、起源:起于骨骼非成骨性结缔组织。 2、具有特殊属性(分良、活、恶、;生病不一,刮后易复发。)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实质性(红褐,肌肉样);囊性(薄膜内黄色液);恶性(灰白色肉样)。 2、光镜下:单核瘤细胞,多核巨细胞。分Ⅰ、Ⅱ、Ⅲ级。

骨巨细胞瘤 标本X线片 组织切片示单核瘤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较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居第2位,占良性骨肿瘤18、4%。男女相似。好发于青壮年(20~40岁)。好发于股下、胫上和桡下端,共占60~70%。 2、症状及体征: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大肿瘤皮潮红、静脉怒张、压痛、肿块有羊皮质感。生长快、痛加剧示恶性。

骨巨细胞瘤发病部位(546例)

(四)放射学表现(sadiological) 1、好发于骨端,关节面下,偏心,多横向发展。 2、良性:病灶呈溶骨或皂泡状骨破坏区;边界清晰;骨皮质薄,膨胀或骨壳;有时病理骨折。

3、生长活跃:局部骨皮质断裂及软组织肿块。 4、恶性: (1)占骨巨细胞瘤10%~15%。 (2)分原发型、演变型(良变型,3/4变纤维肉瘤,1/4变骨肉瘤),继发型(放疗后)。(3)恶性征有骨破坏区边不清,骨皮质多处断裂,明显软组织肿块,骨膜增生。

骨 巨 细 胞 瘤 溶骨型 皂泡型(多房型)

骨巨细胞瘤(生长活跃)

骨巨细胞瘤(恶性)

骨巨细胞瘤合并骨折

5、血管造影表现;(1)良性动脉期血运轻至中度增加,静脉期可能有瘤染。 (2)恶性动脉期血运明显增加,瘤血管、血湖、血管破坏,动静脉痿等。

骨巨细胞瘤动脉造影 良 性 恶 性

(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1、骨囊肿:(1)青少年多,常发生于干骺及骨干,病灶纵轴与骨长轴一致,轻度膨胀,边硬化,常病理骨折。 2、溶骨型骨肉瘤;青少年多,干骺端多,破坏区边不清,无膨胀,有软块及骨膜增生。

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 骨囊肿 溶骨型骨肉瘤

五、骨肉瘤(osteosarcoma)或成骨肉瘤( osteogenic sarc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起源于原始的成骨性结缔组织。 2、恶性程度高,病程0.5~1年,常见肺转移,病灶有成骨。

(二)病理 (pathology) 1、病理分型:现分为三型(成骨,溶骨和混合) 2、肉眼观:成骨型瘤骨显著,质硬如象牙,呈黄色,分化较好。溶骨型质软如肉芽,易出血,呈红白相间色,分化差。混合型有二者表现。 3、光镜下:以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瘤骨为特征。尚有瘤软和瘤纤维。

骨肉瘤病理表现 大体标本 切片(瘤骨小梁、分化差的瘤骨细胞、血管腔) 骨肉瘤病理表现 大体标本 切片(瘤骨小梁、分化差的瘤骨细胞、血管腔)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占恶性骨肿瘤44.6%。男性是女性的2.3倍。四肢骨青少年多,扁骨老年多。四肢骨中,膝部约占80%;扁骨中,髂骨好发。 2、症状及体征: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皮温高、红,静脉怒张等。 3、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高(正常1.5~4.0Bu)

(四)放射学表现 (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1、X线征有 (1)局限性骨髓腔硬化 (2)局限性溶破坏 (3)肿瘤骨 (4)骨膜反应 (5)髓腔扩张 (6)侵犯邻近骨骼。

九种征象中,最常出现四种基本X线征: ①瘤骨(象牙样、絮状,针状) ②骨质破坏(虫蚀状、斑片状,筛条状) ③骨膜反应(平行,层状,codman三角) ④软组织肿块(常含瘤骨)

骨肉瘤的基本X线征

2、X线分型 (1)成骨型:以瘤骨为主。 (2)溶骨型;以骨破坏为主,常伴病理骨折。 (3)混合型:瘤骨和骨破坏同时存在。

骨肉瘤(成骨型)

骨肉瘤(溶骨型)

骨肉瘤(混合型)

3、血管造影 (1)价值; ①鉴别良恶 ②定位定量 ③了解血供,利介入治疗。 (2)造影征象 ①血运增加 ②瘤血管 ③瘤湖 ④动静脉痿 ⑤血管受侵 ⑥肿瘤染色。具有2-3种则为恶性。

骨肉瘤血管造影表现

4、转移和复发征象:最常见转移,少见肝、骨和淋巴转移。 5、早期诊断 (1)髓腔:絮状瘤骨或局限骨内膜增厚。虫蚀状骨破坏。 (2)骨皮质:筛条状破坏。 (3)骨膜:局限性平行,针装或三角形。

早期骨肉瘤X线表现

(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1、成骨型需与以下病区别 (1)成骨型转移:红骨髓部位,病灶多发,少见骨皮质受侵及软块。有原发瘤。 (2)软骨肉瘤:发病年龄大于骨肉瘤;瘤软骨环状钙化:继发性者可见良性原发瘤。

2、溶骨型需与以下病区别 (1)巨细胞瘤:发病年龄大,病灶骨端,偏心,骨破坏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 (2)溶骨型转移瘤:红骨髓部位,多发病灶,少有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有原发瘤。

六、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起源于软骨细胞和成软骨结缔组织 2、分中央型(髓腔)和周围型(髓质和骨膜)。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于软骨类肿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畸形性骨炎等)

(二)病理 (pathology) 1、分化好:肉眼见肿瘤呈蓝天色半透明软骨、钙化及骨化分隔,有包膜。光镜下瘤细胞似骺软骨板肥大软骨细胞。 2、分化不良:肉眼见肿瘤呈柔软肉芽或腊油样,钙化不明显,或者呈点线网状钙化。光镜下瘤细胞似原始间叶细胞。

软骨肉瘤病理表现 大体标本 切片:包膜和间隔、瘤细胞分化好和基质钙化 软骨肉瘤病理表现 大体标本 切片:包膜和间隔、瘤细胞分化好和基质钙化

软骨肉瘤病理切片 瘤细胞分化差,形态及核大小 不一,核分裂与双核,基质少 软骨肉瘤病理切片 瘤细胞分化差,形态及核大小 不一,核分裂与双核,基质少

(三)临床表现(clnical manifestetions) 1、发病:较常见,仅次于骨肉瘤,占恶性骨肿瘤的确良4、2%。男比女多2倍。原发性30岁以下多见,继发性40岁以上多见。四肢骨好发于膝附近干骺端;扁骨好发于骨盆。 2、症状及体征:疼痛、肿块及运动障碍,但较骨肉瘤轻。骨盆学问者症状晚。

(四)放射学表现(radilogcal mantations) 1、基本X线征:(1)好发于软骨化骨骨骼。(2)软骨钙化的恶性表现呈模糊的点弧环团或羊毛状。(3)骨质破坏(边界不清)。(4)软组织肿块。 2、原发性:(1)中央型。①长骨(分化好的骨破坏区有硬化,骨皮质轻度膨胀,可有反应性有膜增生及骨皮质厚。分化差基本征+骨膜反应)。

②扁骨:具有基本X线征表现,但常有巨大软块,与骨肉瘤灶连成哑铃状。 (2)周围型:①巨大软块愉含钙化瘤软骨。②邻近骨皮质破坏或增生硬化。③可有骨膜增生。 3、继发性 (1)中央型:在原有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基本X线征。

(2)周围型:①一般为骨软骨瘤,恶变。②软骨帽突然出现大量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的钙化,并有骨针伸向软组织肿块。③严重者有瘤基底骨破坏。 (五)鉴别诊断(differenfial diagnosis) 1、中心型软骨肉瘤奕与(1)骨世细胞瘤(偏心、膨胀骨破坏)(2)骨感染(骨破坏与骨膜增生平等)。 2、成骨型骨肉瘤:见前述。

肱骨软骨肉瘤(原发中央型) 分 化 好

软骨肉瘤(原发中央型) 分 化 差

髂骨软骨肉瘤(原发中央型) 平 片 动脉造影

胫骨软骨肉瘤(原发周围型)

肱骨软骨肉瘤(继发中央型) 既往患软骨瘤

软骨肉瘤(继发周围型) 既往股骨骨软骨瘤 既往髂骨骨软骨瘤 软骨肉瘤(继发周围型) 既往股骨骨软骨瘤 既往髂骨骨软骨瘤

七、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起源于骨髓间质性结缔组织。 2、又名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若发生在骨外软组织,称髓外尤文肉瘤。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察组织常被纤维组织分隔,灰白或褐色,不规则结节,质地柔软。 2、光镜下瘤细胞圆或多角形,呈巢状。中心坏死呈假菊团。

尤文肉瘤病理切片 弥漫小圆瘤细胞、纤维间隔及丰富血管 尤文肉瘤病理切片 弥漫小圆瘤细胞、纤维间隔及丰富血管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较少见,占恶性骨肿瘤4%。男女发病相似。青少年多为长骨病变,20岁以上扁骨多见。长骨多在股、胫、肱骨、骨干多见;扁骨我见于髂、肋等骨。 2、症状及体征:(1)症状似骨髓炎,但触之较硬。(2)早期发生骨、肺等转移。(3)对放疗敏感。

(四)放射学表现(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1、长骨:按部位分四型 (1)骨干中央型:有一定特征。髓腔虫蚀骨破坏、扩张,骨皮质花边样缺损;骨膜层状或(和)针状增生;早期出现软组织肿块。 (2)骨干周围型:骨皮质外缘碟形破坏,软组织肿块呈卵圆形或分叶形,软块常>骨破坏。

(3)干骺中央型:病灶呈梨形,骨破坏同时伴有骨硬化。与骨干中央型相似,可有骨膜增生。 2、扁骨:分硬化、溶骨、混合型。

(1)肩胛骨:呈圆或卵圆形骨硬化及破坏。有时呈皂泡破坏,层状或针状骨膜增生。软组织肿块。 (2)脊柱:椎体破坏,变形。软组织肿块。但椎间隙正常。 (3)骨盆:网状或放射状骨增生及破坏,软组织肿块。

股骨尤文肉瘤(骨干中央型)

尤文肉瘤(干骺中央型)

尤文肉瘤 肱骨尤文肉瘤 干骺周围型 治疗后硬化 尤文肉瘤 肱骨尤文肉瘤 干骺周围型 治疗后硬化

第五腰椎尤文肉瘤(硬化型)

第五腰椎尤文肉瘤(溶骨型)

髂骨尤文肉瘤(混合型)

(五)鉴别诊断(differenfial diagnosis) 1、急性骨髓炎:病史短,骨破坏与增生平行存在,常有死骨,放疗无效。 2、应力性骨折:无骨破坏,但隐约见骨折线,骨膜增生,边光整。

八、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一)概述:(introduction) 1、起源于骨髓原始网状细胞。 2、分型:(1)X线分单发、多发和髓外三型。(2)免疫学分不分泌型和分泌型(98%),后者又分为和等型。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瘤组织在骨髓内呈圆而脆的灰或棕色结节。 2、光镜下瘤细胞有①小细胞型:分化较好,似浆细胞。②大细胞型:分化较差,似网状细胞。

骨 髓 瘤 病 理 切 片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lations) 1、发病:占恶性骨肿瘤6%。多见于40岁以上,男为女2倍。好发于红骨髓存在部位。 2、症状及体征:(1)骨骼(痛、骨折、软块)。(2)泌尿系(慢性肾功衰竭)。(3)神经系(痛和截瘫)。(4)其它尚有发烧及感染等。

3、化验:(1)血:血沉快,三系减少以红系常见,蛋白高(白/球倒,电泳M带,免疫球蛋白高),血钙、尿酸高。(2)尿本周蛋白(电泳法70~80%阳性)。(3)骨髓浆细胞(可疑>3%,确诊>10%)。 4、病和及预后:(1)按瘤细胞分化好者,病和长,预后较好;反之不好。(2)按免疫学分型,无人泌型最差,IgD,BJ及IgA较差,IgG较好。

(四)放射学表现(radiological manfesfesfations) 1、正常:约占10%。示骨皮质未受侵或病灶太小(5)。 2、广泛性骨质疏松:有时伴粟粒状骨破坏,50%伴病理骨折。 3、多发性骨质破坏:肿瘤生长快者,骨破坏边模糊及软组织肿块。反之,边清,有膨胀。破坏区形态有穿凿状,蜂宣传窝状,鼠咬状,皂泡状和蛋壳状。 4、骨质硬化:少见。四种形态(单纯性、硬化环、放射骨针、弥漫性)。

多发性骨髓瘤 骨质疏松 3个月后腰4压缩

多发性骨髓瘤 (穿凿样骨质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蜂窝状骨质破坏

单发性骨髓瘤:皂泡状骨质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 虫蚀及穿凿破坏 蛋壳及穿凿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 虫蚀及穿凿破坏 蛋壳及穿凿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硬化及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骨硬化

(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1、骨质疏松:(1)老年性:颅骨无改变,无进行性加重,化验正常。(2)有骨膜下骨吸收,纤维囊性骨炎,化验血磷低,无尿本周蛋白。 2、骨转移瘤:骨破坏边常模糊,一般破坏区无膨胀且周围骨质正常,椎弓根常破坏,常不伴软组织肿块。

九、转移性骨肿瘤(metastatic tumor of bone) (一)概述(introduction) 1、发病: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为第三位转移瘤,80~90%为癌转移。 (二)转移途径: 1、直接侵犯:邻近骨骼的鼻咽癌,鼻窦癌,脊索瘤,肺上沟癌等直接侵犯骨骼。 2、血行转移:(1)腔静脉型(先肺后骨)。(2)门静脉型(先肝、肺后骨)。 (3)肺静脉型(首先至骨)。(4)脊椎静脉型(常见,无静脉辨之故)。(5)选择性转移(骨髓型、淋巴型、网状内皮系统型)。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常见于老年人,多见于红骨髓存在部位,病灶常多发。 2、症状及体征:疼痛、病理骨折、压迫神经或脊髓等。 3、化验:(1)红细胞减少。(2)血清蛋白高,白球倒置。(3)血钙血磷高。(4)磷酸酶增高(成骨性呈碱性高,前列腺癌是酸性高)。

(四)放射诊断学表现(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1、共性表现:(1)转移灶常多发(3/4),偶单发(1/4)。(2)常见于红骨髓存在部位如脊椎、骨盆和近侧长骨等。 2、分型表现 (1)溶骨型:①常见,占80%。原发灶常为肾、甲、肺、生殖和消化道等肿瘤。②骨持破坏区常边缘模糊、呈虫蚀、斑片或大片状。③常病理骨折④脊椎受累常有椎弓根破坏。⑤一般无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块。

骨转移瘤(溶骨型)源于肾癌

骨转移瘤(溶骨型)源于肺癌

骨转移瘤(溶骨型) 源于甲状腺癌、椎弓根破坏 骨转移瘤(溶骨型) 源于甲状腺癌、椎弓根破坏

(2)成骨型:①较少见。原发瘤常为前列腺、乳、鼻咽、膀胱和肺癌等。②骨质增生硬化呈斑点,结节,斑块和弥漫状。③偶有骨膜增生。 (3)混合型:蒹有骨破坏和增生,可同时存在一骨或分别于多骨。(4)囊状扩张型:①很少见。原发病瘤常为甲、肾、肺、结肠和乳癌等。②单或多房囊状膨胀性骨破坏,边界常清楚。③单发或多发。④提示血管丰富。

骨转移瘤(硬化型) 源于前列腺 癌源于乳癌

骨转移瘤(混合型)

骨转移瘤(囊状扩张型) 源于甲癌

股骨骨转移瘤(囊状扩张型) 源于肺癌

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 (一)概述(introduction) 1、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正常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 2、分型:(1)单骨型。(2)多骨型。(3)A综合症(单多骨病变并皮肤色素沉着和内分泌紊乱)。 (二)病理(pathology) 1、肉眼观:病变为灰红或粉红纤维组织,质较坚实,内中有软央小结节骨样组织出血和囊变区。 2、光镜下:生长活跃的纤维组织内有骨样和软骨组织,还可见出血和囊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切片 束状纤维组织中见化生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理切片 束状纤维组织中见化生骨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男多于女,多骨型女性多;青少年多(70%)。 2、病和:平均6年。全身性者婴儿即发病。 3、症状及体征:(1)单骨型多无症状。(2)多骨型有痛、畸形、功能障碍和压迫失明或神经麻痹。阿氏综合征常单侧多骨发病伴有口背腰臀大腿皮肤褐色斑,呈片状。还可有性早熟,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功能亢进等。 4、化验:病变广泛者碱性磷酶增高。

(四)放射学表现(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1、病变分布:(1)单骨型:病灶好发于四肢。(2)多骨型病灶四肢躯干均可发生,但躯干多,有一侧发病倾向。(3)颅面骨病灶以面骨多;四肢以干骺和近侧骨干多。 2、病变形态:病灶位于髓腔向骨外突出。 3、病变结构:(1)四肢骨常是囊状膨胀,磨玻璃样,丝瓜络样虫蚀状和硬化性病变出现,单独出现少。(2)颅面骨常出现,囊状膨胀,磨玻璃样和硬化性病变,有时只单独出现硬化性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囊状膨胀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囊状膨胀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磨玻璃样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丝瓜络样病变 虫蚀状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硬化型病变

(五)并发症(complication) 1、骨骼畸形和病理骨折:骨性狮面,弯曲畸形等。病理骨折骨痂少。 2、恶变:2~4%。多变成骨肉瘤。恶性表现。有边不清,骨膜增生和软块。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变形、骨折

(六)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1、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应与囊状膨胀性病变区别。本症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吸收。化验血钙高,血磷低。 2、骨巨细胞瘤:病变好发于骨端,关节面下,偏心,病变周围无硬化,病变常单发。

十一、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 (一)概述(itduction) 一般认为外伤后形成骨内血肿,进而使周围骨吸收,逐渐扩大,演变成骨囊肿。 (二)病理(pthlogy) 1、肉限观囊肿为黄或褐色液体,外有纤维包膜,内可有纤维间隔。 2、光镜下纤维膜为疏松结缔组织。

骨囊肿:囊壁、纤维间隔、囊腔

(三)临床表现(cl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青少年多见,男为女青年~3倍。好发于长管骨如肱骨和股骨(70%),还可见于跟骨等。 2、症状和体征:(1)一般无症状。(2)较大时可有隐痛,劳动受碍和病理骨折。 (四)放射学表现(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1、部位:好发长骨干骺端或骨干,不超过骺板。

2、形态和大小:常为卵圆形、长径与骨长轴一致,皮质变薄、膨胀,宽度一般小于干骺端。 3、结构常为单房透亮度大的骨破坏,边有硬化环。少数骨嵴则呈多房状。一般无骨膜反应。 4、病理骨折:常见,可有“折片凹陷征”。折后骨膜增生可使囊肿愈合或缩小。 5、多发性骨囊肿:很少见,如跟骰同存。 6、典型表现:皮质内囊肿。囊肿反复骨折(密度高而不均),少年骨囊肿(可过骺板,膨胀大)。扁骨和短骨囊肿(膨胀显著)。圆柱囊肿。

骨 囊 肿 单房型 多房型

骨囊肿:多房型

骨囊肿伴病理骨折

跟 骨 骨 囊 肿

(五)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1、单骨性骨纤维异常增开支症:病变范围较广泛,不一定中心生长,膨胀不均匀,内可见不规则骨化或钙化。故密度较高或磨玻璃样。 2、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变多呈偏心性生长,膨胀明显,透明度更低,有时囊内有钙化或骨化。

十二、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 (一)概述(introduction) 1、一般认为是血液动力学障碍所致。外伤可使症状加重。 2、分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常继发于骨巨细胞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等)。 (二)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1、溶骨期:静脉受阻,骨内压增高,邻骨吸收。 2、膨胀期:囊内压更高,骨缺损更大,穿破骨皮质并掀起骨膜。 3、稳定期:囊内压稳定,血腔被纤维分隔,相互沟通。 4、愈合期:囊内钙骨化,囊壁增厚,形成致密骨块。

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表现 肋骨标本 囊壁、囊腔、血液 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理表现 肋骨标本 囊壁、囊腔、血液

(三)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发病:不少见,占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的1、3%。20~30岁以下多见;男与女相似。长骨最多(75%),次为扁骨、不规则骨;长骨好发于干骺端(90%)。 2、症状及体征:痛、运动障碍,胸椎受侵可致腰痛或下肢萎缩。 3、手术复发率21%。放疗复发率8%,但可恶变。 (四)放射学表现(radlogical manfestatins) 1、分型:中心型和偏心型。 2、各部位表现:

(1)骨干者均为偏心型,外观似“竹笔秆挂灯笼”。骨干旁有单房或皂泡状、囊状影,长轴与骨纵轴一致。囊内分隔粗细不一,囊外壁为骨膜形成的薄骨壳,内壁有骨硬化。 (2)干骺者中心多偏心少,呈透过度,显著膨胀的囊状骨破坏区,壁周有骨硬化,多囊内有粗细不一的骨隔。 (3)发生于脊椎、跟骨等部位者有类似表现。

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干中央型)

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干偏心型)

动脉瘤样骨囊肿:中心型、偏心型

第五颈椎动脉瘤样骨囊肿

3、成熟期呈较典型的膨胀性分房骨破坏,愈合期囊内不规则钙化或骨化,壁厚,最终全囊骨化。 4、血管造影示输入动脉粗,囊内斑片影,囊周血管不多。有时静脉早显,造影剂滞留。

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造影

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造影表现

骨肿瘤复习题 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点有哪些? 2、骨瘤分几型?阐述颅骨骨瘤的X线表现。 5、骨肉瘤有哪些基本X线症象?阐述其分型X线表现。 6、阐述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表现。

7、骨转移瘤分几型?阐述各型的X线表现及与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