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病变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郑婉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十九章 医学原虫 一、教学目的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 性、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应用:疟疾的发作、复发、再燃及凶险型疟疾的发生 机制和临床表现;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的 红內期形态。 二、教学方法.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蕊蕊 2010 年 11 月. 一、何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又称群发性癔症,是一 种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的一种在临床上只 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 以检出的器质性病变。意识不丧失,易受心 理暗示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减轻。
周围型肺癌 CT 征象 分 析 攀钢密地医院放射科. 周围型肺癌: 系指发生于段及 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原发性 支气管肺癌的 1/4 ,以腺癌多见。 其发病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 射、饮食与营养等。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发病 因素之一。尤其是结核瘢痕者,男.
第四节 关 格 第四节 关 格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 高昌杰 病 名 关格首载于《内经》,或指脉象或言 病机。《伤寒论》将小便不通和吐逆 为主症者称为关格。巢元方等则以大 小便俱不通为关格。至南宋时期,张 锐综合仲景与巢氏之说,提出关格病 上有吐逆,下有大小便不通。近代对 本病的认识逐渐统一于仲景,故本书.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肺癌. 概述 w 定义 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 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阻结于 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 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恶 性肿瘤。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概 述 张华.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肠 结 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腹部检查 Abdominal Examination
小肠疾病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 (中国专家建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付宝玉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泸医附院外科 杨昌美.
髂静脉压迫综合症诊断及治疗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 李喜春.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小肠疾病 外科教研室 龚学东.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中学生普法教育.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血液科.
绪论课: 物理学和人类文明.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腰痛的针灸治疗 渤海镇卫生院 金永坤.
第二章 颅  脑.
第十章 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Welcome.
肺部大叶性肺炎 平山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康军.
痴呆 龙华医院 顾耘.
男 36岁 超声示双侧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
针刀医学移位性颈椎病 的X线诊断 浙江省仙居县中医院 柴晓峰.
肺结核.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 医务科 张海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缺血性卒中分型.
十二指肠淤积症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CS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三讲 腹部损伤 铜仁职院医学院 杜开南.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哈尔滨市卫生统计 工作会议 哈尔滨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12月.
小肠结肠影像学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如何阅读胸部CT片 一、胸部CT技术参数应用
农村地区常见非法行医 的调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二处·陈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落地”问题的探讨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冯博琴 ”
消化系统测试病例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腹 痛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影像规培生、进修生 胃肠系统水平测试
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第151期读片窗 医学影像中心 杨 健
CT在消化道穿孔的应用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普通外科 李朝
肠管与肠系膜损伤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郑 贤 应.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胰腺影像学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胰腺影像学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小肠扭转CT诊断 CT Manifestations of Small Bowel Volvulus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腹主动脉瘤.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肠系膜血管病变的CT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郑婉静

肠系膜血管病变 一、急性肠系膜缺血(AMI) 1、肠系膜动脉栓塞 2、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二、慢性肠系膜缺血 三、肠系膜血管发育异常 四、肠系膜动脉压迫所致疾病

一、急性肠系膜缺血(AMI)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是各种原因导致肠系膜血管闭塞或血流量锐减引起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死亡率为50%-90% 早期诊断治疗直接影响预后

AMI病因 1、栓塞最常见(60%-70%),栓子多来自心脏瓣膜病、房颤、心梗、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2、血栓形成(20%-30%),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 3、医源性:外科手术、支架置入

AMI常见类型: 1、肠系膜动脉栓塞 2、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AMI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 2、发病早期体征常与症状不符——症状重,体征轻 3、发生肠梗死——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4、临床上常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死亡率高

(一)肠系膜动脉栓塞 1、肠系膜动脉栓塞,多见于肠系膜上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心脏瓣膜,栓塞常见部位在中结肠动脉出口以下

CT表现 增强扫描示肠系膜上动脉内铸型充盈缺损,向远端延续

(二)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1、大多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的基础上发生 2、好发于动脉开口处,并常涉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但因有侧支循环形成,故梗阻远端可有不同程度充盈 3、 当完全性血管阻塞时,则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相似

CT表现 增强扫描示肠系膜动脉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肠系膜血管壁钙化

(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1、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很少受累 2、临床进展慢 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常继发于腹部手术、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血液淤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等

CT直接表现 平扫:管腔增粗,急性期呈高密度,CT值约为50-70HU 增强扫描:肠系膜静脉血栓表现为管腔内条状充盈缺损,累及范围较广泛

CT间接征象 (1)肠壁增厚:与缺血段肠壁水肿、出血、感染等有关 增强扫描呈“面包圈征”(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层) 肠壁正常厚度为3-5mm,但与肠管 的扩张程度密切相关

CT间接征象 (2)肠管扩张积液:由于缺血肠管动力下降、蠕动消失,肠壁渗出液体和血液所致 腹腔积液增多,主要与肠管缺血后渗出有关

CT间接征象 (3)肠壁积气:提示肠管坏死,预后差

CT间接征象 (4)肠系膜改变 肠系膜血管充血水肿,呈扇形缆绳样增粗,边缘毛糙,称为“缆绳征” 肠系膜周围脂肪内不规则的条、片状渗出,脂肪密度增高,称为“脂肪混浊征”

CT间接征象 (5)肝脏灌注异常: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延及门静脉

二、慢性肠系膜缺血 95%以上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外部压迫、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等 表现为餐后1小时内发生肠绞痛, 数小时逐渐缓解,疼痛与进食量 有关,进食越多,疼痛越重, 持 续时间越久

三、肠系膜血管发育异常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中肠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旋转异常时出现的肠道解剖位置的畸形 大多在新生儿、婴儿期发病,90%小于1岁 小肠系膜未能正常地从左上腹到右下腹宽广的附着于后腹壁,仅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附近有很狭窄的附着,小肠易环绕肠系膜根部发生扭转

CT表现 肠系膜CTA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围绕主干呈不同程度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90 °~720°,血管呈漩涡状

钡餐造影:旋转肠管呈螺旋形 血管呈漩涡状 肠系膜上动脉粗大,分支围绕主干逆时针旋转720°以上,肠系膜下动脉纤细

四、肠系膜压迫所致疾病 (一)胡桃夹现象 (二)良性十二指肠瘀滞征

胡桃夹现象 左肾静脉受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钳夹而导致管腔狭窄,造成左肾静脉高压 临床表现: 1、非肾小球性血尿、蛋白尿 2、生殖静脉曲张 3、左侧腰痛

胡桃夹现象 左肾静脉在SMA和腹主动脉之间受压

左侧睾丸静脉曲张

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 SMA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正常在40-60° 若夹角太小(10-20°),将对十二指肠第三段产生压迫引起梗阻 钡餐检查可见钡剂在十二指肠水平段呈”钟摆样“运动

其他:肠系膜上动脉瘤

小结 肠系膜血管病变是常见的急腹症病因之一 急性、慢性肠系膜缺血 肠系膜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CTA可以发现肠系膜血管病变,并可见显示血管外改变:肠壁、肠系膜改变 肠系膜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肠系膜动脉压迫—胡桃夹征、良性十二指肠瘀滞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