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手法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丰富的图形世界(2).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中心对称图形.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第三节 细胞外被与细胞外基质 1、胶原 细胞外被(糖萼)指细胞外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糖蛋白或糖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数学上册 24.3 正多边形和圆(第2课时) 正多边形的画法.
八年级下数学课题学习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数格点 算面积.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北师大版数学 《旋转》系列微课 主讲:胡 选 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光祖中学.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绘制圆与多边形 椭圆形 绘制椭圆形的方法是 drawOval(x ,y , width , height), 绘制实心椭圆形的方法是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主讲人:贾国富.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第九章 数项级数 §9.1 级数的收敛性 §9.2 正项级数 §9.3 一般项级数.
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分 形 艺 术 音乐——雪之梦.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3.4 圆心角(1).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圓心角 A 劣弧 優弧 C O B D 對 的圓心角 AOB 顧震宇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计算器开方.
23.2 中心对称.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你还能举出更多例子吗?.
九年级 上册 27.3 位似(第1课时).
四边形分类.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面积.
图形中的规律.
辅助线巧添加 八年级数学专项特训: ——倍长中线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数学 图形的位似 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李德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4.3 相似多边形.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离散结构》 二元运算性质的判断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爱丽.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5课 美妙的万花筒世界 ——如何实现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2轴对称的性质 八 年 级 数 学 备 课 组.
● o. ● o 涂色部分是扇形 o ● 与“扇形”相关的概念. 概念1:“弧” 概念2:“圆心角”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中的规律.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H a S = a h.
正方形的性质.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埃舍尔手法分析

契合图形是图底之间完全没有重叠和空隙的相互衬托的图形排列。一般来说,构成一个契合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常规的抽象形,例如经常在地板上使用的方砖,或者就像数学家们指出的在所有的常规的多边形中,仅仅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能被用于契合。再比如耳熟能详的中国太极图 就是契合图形的典型代表。

《蜥蜴,鱼,鸟》 约1922年

契合单元形分析:以正三角形AOB为契合单元形,顶点A、B和圆心O为关键交汇点。

契合图形过程分析:沿正三角形AOB的圆心O依次旋转60°可以复制6个契合单元形,构成对称的正六边形。

契合图形形成分析:同理,沿正三角形AOB其他两个顶点旋转60°可以循环复制多个不同方向的契合单元形,构成画面。

从埃舍尔一系列契合作品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契合图形的重点是对秩序与对称原则的把握。当这种契合构成法则变为艺术家一种观察方法和表现形式时,埃舍尔几乎能在一切形象的背景和间隙中发现另一形象,并用视觉艺术语言的方式巧妙而独到地表述科学研究中的精深理论,这理性的见证出物质世界存在着阴阳相生的普遍法则。

渐变风格 图形渐变是将一个图形逐渐转换至另一个图形,先要计算设定好两张图形彼此之间的变形对应点,对应点越多,越能获得较为平顺的变形设计,当然也需要较多的计算时间。 埃舍尔对具象形的动物和人的契合图形有了一定研究后,1937(39岁)年作品风格开始逐渐从契合深化到对渐变风格的探索,埃舍尔创作了大量相关的渐变作品。其中有从抽象形渐变到具象形,也有从此具象形变化到彼具象形。

在图3《天与水I》(作于1938年,40岁)中,初看似乎就是一只具象的鱼渐变到一只具象的鸟,但是仔细探究后发现其中隐含着鱼鸟图底契合形的设计过程,以及图形从抽象到具象、具象到抽象的巧妙结合的规律。即水中具象的鱼为图逐渐向上渐变为抽象的底图天空,而水中的鱼的抽象底图部分则逐渐渐变为天上具象的飞鸟。并且具象完整的鱼和鸟的渐变体现在Y轴上并不是X轴上,所有X轴上的鱼和鸟都是一样的,Y轴上契合形的逐渐变化促成画面图底关系的逐渐分离。

对画面中心的一个鱼鸟单元契合形进行规律复制,出现契合风格的《天与水I》,为渐变发展提供契机。  

以中心单元形为基点,按向四周呈放射状的形式,各契合单元形交接线逐渐变化,最后产生图底分离形成天空中具象的鸟以及水里的鱼。

分形风格 分形艺术的特点是图形的组成部分与整体存在某种相似的"形",一般采用数学中等比数列的计算方法对图形的某个区域进行放大处理。

埃舍尔在对契合图形、渐变图形有了大量研究后,从1956年(58岁)开始,其作品开始探索宇宙间的无穷和极限并逐步转向分形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逐渐利用分形结构表达了他对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超前的思考,这种全新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和谐、对称、运动的美感。

在图5《圆极限IV》(作于1960年,62岁)中,白色的天使和黑色的魔鬼呈大小比例对称分布,其对称性除了表现传统几何的上下、左右及中心对称;同时它的自相似性又揭示了一种新的对称性,即画面的局部与更大范围的局部的对称,或说局部与整体的对称。这种对称不同于欧几里德几何的对称带来的呆板,而是在大小比例的对称统一中产生运动感,即画面主题天使与魔鬼系统中的每一元素都反映和含有整个天使与魔鬼系统的性质和信息,整个画面从平衡中隐含一种动势。

《圆极限IV》内部结构图: 以六边形单元形为骨骼,根据等比数列的计算方法,按对称轴呈六个方向无限发展。

契合-渐变-分形分析: 契合单元形天使和魔鬼按对称轴呈六个方向呈等比数列无限渐变,产生分形

埃舍尔在分形研究中创作了大批理性却美妙的作品,令人们联想起现实世界复杂多变的自然结构,更让人思索柏拉图世界完美的构造。其分形风格的作品使人们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使理性的科学不再仅仅是抽象的哲理,而是具体的感受,这搭起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在他的一系列分形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发现分形法则的重点是寻找图形平衡中的动势,以及复杂中的秩序和规律,而这需要对契合、渐变具有更理性的计算和更巧妙的把握。因此埃舍尔作品分形风格的源头首先还是对图形契合的研究,然后对契合要素之间形的合理转换进行渐变风格的演变深入,再通过对数学理念的诠释上升到对分形风格形式规律的进一步延伸。

结语 埃舍尔的作品处处传达着一种无限延伸的艺术张力。图形的契合、渐变、分形的规律分布,视觉艺术与理性科学的完美结合,引导着不同的接受者沿着各自对作品的感受痕迹去探索,从而获得不同的视觉享受,并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感觉。不论是它的外在形式还是它的内在意境,最终给了我们一种"超以象外"的视觉享受。 埃舍尔的作品呈现出一个从契合到渐变再到分形的理性演变深入过程,其耐人寻味之处不是他对形式的利用,而是他对存在的想象和追寻,埃舍尔以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形式开拓了一个艺术与科学交映生辉的视觉空间,他对物质世界存在和想象的探索促进了现代艺术与科学的互融和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 艺术与科学相恋--从契合到渐变再到分形 --埃舍尔作品风格转变新论 --张小华 吴卫(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8) http://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en_3119/2006-09/1159502490.html